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1)
2023(12195)
2022(10044)
2021(9204)
2020(7824)
2019(17738)
2018(17594)
2017(33767)
2016(18336)
2015(20398)
2014(19516)
2013(19037)
2012(17072)
2011(15005)
2010(15483)
2009(14640)
2008(14707)
2007(13317)
2006(11701)
2005(10679)
作者
(51220)
(43268)
(42967)
(40581)
(27464)
(20586)
(19403)
(16825)
(16092)
(15599)
(14638)
(14579)
(13919)
(13600)
(13274)
(13081)
(12890)
(12700)
(12457)
(12322)
(10714)
(10580)
(10455)
(9836)
(9797)
(9575)
(9569)
(9514)
(8763)
(8675)
学科
(85365)
(78893)
经济(78818)
(78645)
企业(78645)
管理(70138)
方法(35919)
业经(28902)
数学(27766)
数学方法(27211)
(25860)
(24487)
技术(20789)
中国(19488)
(19408)
财务(19369)
财务管理(19351)
农业(19015)
企业财务(18253)
理论(16663)
(15259)
(15190)
(15046)
(14785)
技术管理(13806)
地方(13351)
经营(12634)
企业经济(12557)
环境(12259)
(12046)
机构
学院(258654)
大学(249873)
管理(108149)
(106370)
经济(104323)
理学(92892)
理学院(92023)
管理学(90341)
管理学院(89880)
研究(79403)
中国(62607)
(52542)
科学(48859)
(47964)
(44345)
(40503)
(39801)
业大(38853)
财经(37877)
中心(36655)
研究所(35985)
农业(34789)
(34285)
北京(32784)
(31924)
经济学(30637)
商学(29852)
商学院(29567)
(29536)
师范(29236)
基金
项目(171411)
科学(137093)
研究(125677)
基金(123366)
(107055)
国家(106082)
科学基金(93729)
社会(80004)
社会科(75983)
社会科学(75960)
(71720)
基金项目(64925)
自然(61431)
自然科(60184)
自然科学(60169)
自然科学基金(59156)
(57860)
教育(57637)
编号(50255)
资助(50174)
(42219)
(38855)
重点(38757)
创新(38441)
成果(38259)
(37924)
(36406)
课题(35358)
国家社会(32555)
科研(32359)
期刊
(120787)
经济(120787)
研究(70675)
中国(52676)
管理(46927)
(41406)
(40910)
科学(35669)
学报(35030)
农业(28778)
技术(28454)
大学(27349)
教育(26943)
学学(26014)
业经(22950)
(21526)
金融(21526)
(19130)
财经(18621)
经济研究(18480)
技术经济(17031)
(16194)
问题(14853)
(14664)
统计(14456)
科技(14450)
现代(13186)
财会(13132)
商业(13038)
决策(12208)
共检索到384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定洪  董婷婷  
针对绿色创新系统评价要素间因果联动特点,在DSR框架下提出一种具有激励引导作用且反映指标因果权重的含参HF-EDAS方法。首先,在剖析绿色创新系统要素间相关和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企业绿色创新DSR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犹豫模糊(HF)元为基础,在综合研究并提出HF优势度、HF劣势度、HF支持度后,发展了一种以均值参照解为优劣划分点,HF支持度量化指标因果权重,HF优势度与劣势度非线性联立赋予约束与激励特性的企业绿色创新DSR评价模型。最后,以云南省4家绿色创新企业为例进行案例实证,证明所提方法的适应性和优越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邢玉冠  杨道玲  
为深挖京津冀产业创新在资源、效率、协同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基于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构建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测算。研究发现:自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动力、状态、响应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2018年后呈加速提升之势;但三地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仍处于初期水平,存在高技术企业发展分化日益扩大、创新能力发展极化效应显著、创新分工合作机制不完备、创新链和产业链难以有效衔接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优化产业创新格局、完善人才保障制度、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等促进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潘文砚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五因素模型框架,构建了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由西部向东部逐渐提高、由北部向南部逐渐提高、局部地区表现突出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及其利用情况和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决定了各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中、西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是我国低碳发展的关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艳丽  许龙  王建华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管理学和系统动力学多学科交叉的理论,构建了绿色创新视阈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驱动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受到政府规制、市场需求与竞争、绿色创新意愿、组织管理和技术因素等多种因素的驱动,其中政府规制、市场需求与竞争通过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政府规制、市场需求与竞争水平的加强会影响企业产品绿色创新、技术绿色创新和管理绿色创新的积累速度,且这种增量随着企业在人员、技术和设备的持续投入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呈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最后,本文从加强政策支撑、提高预期经济收益和增强环保意识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毕茜  邓玲  
推动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15-2019 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2018年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有效地促进了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其作用路径在于提高了企业研发强度和环境合规成本。第二,企业内部高管环保经历与外部政府环保补助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政策效果。第三,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在代理成本低和地区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四,相较于合规性的绿色信贷指引,锦标赛式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绿色创新激励效应。充分发挥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制度体系,强化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推动商业银行积极落实绿色信贷政策,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推动企业以绿色创新为导向,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汪明月  李颖明  张浩  王辉  
基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和驱动力转换介质的分析,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要素模型,并给出要素的内涵特征及所遵循的准则,阐述了市场导向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生于系统环境中,并以系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市场化机制是其驱动力转换的重要介质。基础知识突破、企业社会资本积累、产品市场需求、企业创新网络、消费主体意识、市场准入时机及政府政策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要素模型的重要构成。构建和优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要素模型必须遵守适合性准则、动态性、干预性及系统性准则,而释放绿色技术创新要素供需信号,促进创新所需要素协同,降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交易成本,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是市场导向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屠年松  杨梦源  柴鑫  杨立生  
绿色持续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绿色持续创新动力是实现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强有力支撑。以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文章创新性地将绿色要素融入其中,构建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属性测度的方法,构建起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评价模型。最后,将A公司的相关数据代入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芳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创新成为化解产能过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获得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出路,而探寻创新驱动力影响因素、提升创新绩效成为当下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改进美国学者提出的T&B模型,构建企业创新驱动力影响因素模型与假设,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化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战略、过程、网络因素对企业发展水平、创新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组织因素通过企业发展对创新水平产生间接影响,但学习因素并未对企业发展、创新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须采取对策完善组织管理,提升学习水平,发挥创新驱动效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芳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创新成为化解产能过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获得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出路,而探寻创新驱动力影响因素、提升创新绩效成为当下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改进美国学者提出的T&B模型,构建企业创新驱动力影响因素模型与假设,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化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战略、过程、网络因素对企业发展水平、创新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组织因素通过企业发展对创新水平产生间接影响,但学习因素并未对企业发展、创新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须采取对策完善组织管理,提升学习水平,发挥创新驱动效用,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靖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创新驱动力充足,企业才可能进行自主创新。在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力中,包含着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内部驱动力、企业外部驱动力。各种驱动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起着不同的交互作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内部的驱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驱动力,企业外部的驱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驱动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楠博  孙弘远  
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成熟度视角,运用2019年我国内地省域数据,构建包含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创新环境4个维度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云模型评价方法,对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成熟度中最主要的影响维度;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整体处于中等成熟度,且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全新视角,提出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成熟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孙颖  孙晓光  
为客观和准确地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本文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熵权TOPSIS的粒子群(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集成学习算法的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首先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测度并综合评价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然后将评价值作为先验样本进行极限学习机的训练与测试,训练过程中利用P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网络结构与连接权值,从而对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最后以60家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将熵权TOPSIS-PSO-ELM算法与极限学习机回归拟合算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熵权TOPSIS-PSO-ELM模型所得评价结果较已有方法更为准确可靠。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了理论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出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决策指导,为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和未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选择,绿色创新也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学者关注的新领域。从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及绿色创新支撑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二元语义AHM法、二元语义离差最大法及二元语义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基于最小距离-最大熵原理集成赋权结果得到组合权重,由此构建出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以黑龙江省两家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企业在绿色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整体评价值对关键指标变动不敏感。此外,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红娜  孙钦琦  
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的特点与经典高频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海选、初选、理性补充三个步骤构建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云模型评价法的五个步骤: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各指标的云模型、建立多层综合评价云模型、判断综合云模型是否为最终的评价云模型。为验证该评价框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选取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框架能够为有效评价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进而制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