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66)
2023(17112)
2022(13927)
2021(12375)
2020(10085)
2019(21799)
2018(21287)
2017(40418)
2016(21672)
2015(23414)
2014(22393)
2013(21609)
2012(19311)
2011(17154)
2010(17457)
2009(16783)
2008(16632)
2007(15265)
2006(13466)
2005(12465)
作者
(57707)
(48176)
(48121)
(45580)
(30485)
(22735)
(21632)
(18402)
(18091)
(17167)
(16396)
(16085)
(15372)
(15034)
(15000)
(14550)
(14363)
(13893)
(13877)
(13665)
(11713)
(11665)
(11429)
(11066)
(10780)
(10733)
(10682)
(10675)
(9453)
(9445)
学科
(92851)
(88600)
经济(88462)
管理(86508)
(85626)
企业(85626)
(34605)
业经(34442)
方法(33889)
(29518)
数学(24989)
数学方法(24751)
中国(23990)
(23866)
(23206)
财务(23182)
财务管理(23143)
企业财务(21970)
技术(21259)
农业(20713)
(17999)
(17814)
理论(16932)
(16427)
(16101)
体制(15480)
地方(15477)
(15276)
银行(15260)
(14640)
机构
学院(302953)
大学(295795)
(128171)
经济(125773)
管理(123383)
理学(105661)
理学院(104716)
管理学(103430)
管理学院(102834)
研究(92929)
中国(74601)
(66845)
(59813)
科学(51577)
财经(51254)
(47292)
(46464)
(44876)
(43683)
中心(43541)
经济学(39367)
业大(39339)
研究所(38547)
财经大学(37734)
(36951)
北京(36665)
经济学院(35512)
商学(35039)
(34849)
农业(34718)
基金
项目(197841)
科学(159839)
研究(151712)
基金(145745)
(124133)
国家(123023)
科学基金(109299)
社会(101275)
社会科(96192)
社会科学(96168)
(78915)
基金项目(76113)
教育(68252)
自然(66405)
自然科(64950)
自然科学(64936)
自然科学基金(63863)
(63498)
编号(60942)
资助(56363)
成果(48999)
(47748)
(44622)
重点(43934)
创新(43674)
(43521)
国家社会(43109)
(42713)
课题(41535)
(41100)
期刊
(149724)
经济(149724)
研究(91129)
中国(62521)
(57361)
管理(52785)
(43905)
科学(38750)
学报(38484)
大学(31220)
教育(30511)
(30298)
金融(30298)
农业(29874)
学学(29587)
技术(27771)
业经(27139)
财经(26196)
经济研究(23936)
(22656)
问题(18569)
(17857)
技术经济(16736)
财会(16143)
现代(15368)
商业(14829)
科技(14708)
(14594)
会计(14419)
(13831)
共检索到460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洁   刘涛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绿色创新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探讨企业与政府合力发挥数字技术力量的内在驱动力显得尤为重要。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地方政府多目标治理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对于大规模、属于重污染行业以及位于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地区的企业而言,其产生的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靶向优化”效应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和管理成本,并且能够发挥“缺项补足”效应,缓释企业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将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作用中,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和环境约束目标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调节效应,且两者存在协同调节效应,而研发创新目标尚未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对企业与政府互动促进数字化转型价值实现路径的分析,为实现数字技术良性发展、政府目标治理模式改善和微观主体绿色创新增效的政策取向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洁   刘涛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绿色创新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探讨企业与政府合力发挥数字技术力量的内在驱动力显得尤为重要。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地方政府多目标治理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对于大规模、属于重污染行业以及位于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地区的企业而言,其产生的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靶向优化”效应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和管理成本,并且能够发挥“缺项补足”效应,缓释企业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将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作用中,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和环境约束目标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调节效应,且两者存在协同调节效应,而研发创新目标尚未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对企业与政府互动促进数字化转型价值实现路径的分析,为实现数字技术良性发展、政府目标治理模式改善和微观主体绿色创新增效的政策取向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江美玲  杨杨  
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文章以2008—2019年我国120个城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究地方政府监管对地区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监管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且通过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进而提高绿色创新水平;而分析师关注度能够增强地方政府监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效用。此外,根据企业内外部特征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监管对产权性质、所属行业清洁程度以及所属地区存在差异的企业绿色创新促进效应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各地环境监管机构应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特征而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方式和政策,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绿色创新。这为构建完善的环境监管机制,实现地区环境治理水平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广省   卢建词  
绿色投资者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制度逻辑视角,本文使用2005—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绿色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为外生政策冲击,检验了环境规制影响下绿色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的诱发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者可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在新标准实施后,绿色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的诱发作用显著提升,且对非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诱发作用显著增强,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诱发作用没有变化。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者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管理层短视、强化规范作用等途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新标准实施后,绿色投资者更大程度上诱发了企业的实质性绿色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绿色投资者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发展中国家的直接微观证据,为进一步构建绿色金融健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天伟   朱凯文   刘远辉  
以2007—2020年中国27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我国地级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从横向府际竞争与纵向压力型体制双视角出发,探讨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双碳”目标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抑制绿色技术创新效率;(2)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双碳”目标压力可以弱化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不利影响,二者的叠加效应有利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在东部、中部以及超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更为显著,而对西部、东北部以及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并不显著。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纵向协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建立多维目标管理;针对不同城市异质性,因地制宜地实施目标压力管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贺华丽  何显明  潘宇峰  
改革开放以来的放权改革,使县级政府成为拥有最大的行为自主性的地方政府。职责与权限、资源配置的不对称,不断驱使县级政府通过有意识地扩张行为自主性,来应对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以及不断加重的属地管理职责。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扩张,既可能极大地释放县域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能派生出乱作为等损害国家整体治理的现象。如何健全政府间合理的职责、权限分工体系,强化县级政府行为自主性的引导和规范,依然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贺华丽  何显明  潘宇峰  
改革开放以来的放权改革,使县级政府成为拥有最大的行为自主性的地方政府。职责与权限、资源配置的不对称,不断驱使县级政府通过有意识地扩张行为自主性,来应对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以及不断加重的属地管理职责。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扩张,既可能极大地释放县域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能派生出乱作为等损害国家整体治理的现象。如何健全政府间合理的职责、权限分工体系,强化县级政府行为自主性的引导和规范,依然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敏  赵国浩  张宝建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类生产和居住空间产生了负面影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迫在眉睫,而企业绿色责任的承担对于顺应绿色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企业,其绿色责任的承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绿色发展意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以资源型企业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于地方政府行为下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解构资源型企业绿色责任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政府行为下企业产生的应对行为进行了情景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丹丹   杨勃  
在“双碳”目标下,如何驱动控排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是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市场逻辑视角,以2010-2022年6大试点省市的控排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倒逼机制、激励机制、赋能机制显著促进了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声誉资源和绿色融资能力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影响控排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上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制定科学的绿色技术创新驱动政策、强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熠雯   杨震  
本文探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决策的影响,通过选取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本文发现,更强的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程度。考察产权性质差异发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同时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感差异,研究发现在更愿意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柴晨洁  赵聪慧  
绿色创新是助推企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势所趋。在诸多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因素中,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是不容小觑的。本文在区分政绩考核压力异质性的前提下,运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政发包制及制度理论,构建“政绩考核压力-政策法规调整-绿色创新绩效”的分析框架,并选取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考虑经济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经济绩效考核压力抑制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单一考虑环境绩效考核时,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对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进行整体考量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绩效指标占比的提高,综合政绩考核压力对绿色创新的负向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形态。机制分析表明,经济绩效考核压力与环境绩效考核压力主要是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这两条路径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经济绩效考核压力对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绩效考核压力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及非重污染行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绿色创新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为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及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雪松  徐晓光  
借助《绿色信贷指引》这一政策事件,结合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的准自然实验方法,检验绿色信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激励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对于国有企业、低碳试点城市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企业投融资行为并改善市场主体的外部预期,这些都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特别地,绿色信贷政策离不开“市场—政府”双螺旋的重要支撑,在有效的市场化环境和有力的财政科技支出支撑下,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边际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莉  吴文清  
2005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10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鼓励地方政府探索自下而上制度内生的改革模式,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发展并总结攻克共性难题的经验。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自主性的提高以及区域综合改革本身的复杂化,客观上要求政府决策寻求多领域的知识支持。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知识采集的重要来源,理应在区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中发挥智库的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速建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至关重要。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经济学的范畴,以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问题,既可以从环境经济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能够深入地探究和把握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环境经济学视域下评价我国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和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探究制约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站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的立场和高度,以经济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一书正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探究“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速建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双碳”目标下的必然选择,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至关重要。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经济学的范畴,以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问题,既可以从环境经济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能够深入地探究和把握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环境经济学视域下评价我国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和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探究制约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站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的立场和高度,以经济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一书正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探究“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推动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中的政府环境治理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