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63)
- 2023(19326)
- 2022(16481)
- 2021(15363)
- 2020(13042)
- 2019(29578)
- 2018(29265)
- 2017(56784)
- 2016(30551)
- 2015(34131)
- 2014(33263)
- 2013(32770)
- 2012(29777)
- 2011(26423)
- 2010(26463)
- 2009(24683)
- 2008(24410)
- 2007(21641)
- 2006(19025)
- 2005(16954)
- 学科
- 济(123842)
- 经济(123676)
- 业(110574)
- 管理(105815)
- 企(98974)
- 企业(98974)
- 方法(56496)
- 数学(46229)
- 数学方法(45619)
- 财(39597)
- 农(36420)
- 业经(35987)
- 中国(30953)
- 务(27621)
- 财务(27537)
- 财务管理(27493)
- 制(27431)
- 企业财务(26111)
- 农业(24949)
- 技术(24130)
- 理论(22897)
- 学(22610)
- 地方(22218)
- 和(21440)
- 贸(20793)
- 贸易(20779)
- 划(20396)
- 易(20187)
- 体(19924)
- 银(19308)
- 机构
- 学院(428857)
- 大学(426811)
- 管理(175845)
- 济(174237)
- 经济(170648)
- 理学(151889)
- 理学院(150311)
- 管理学(147783)
- 管理学院(146982)
- 研究(135271)
- 中国(104491)
- 京(89756)
- 财(84066)
- 科学(81470)
- 农(67427)
- 财经(66432)
- 所(65934)
- 江(63725)
- 业大(62361)
- 中心(62026)
- 经(60397)
- 研究所(59405)
- 北京(56126)
- 农业(52589)
- 范(52428)
- 师范(51948)
- 经济学(51885)
- 州(50867)
- 院(49733)
- 财经大学(49301)
- 基金
- 项目(289097)
- 科学(229946)
- 研究(213129)
- 基金(211733)
- 家(182724)
- 国家(181152)
- 科学基金(158736)
- 社会(135968)
- 社会科(128959)
- 社会科学(128923)
- 省(113367)
- 基金项目(112012)
- 自然(103312)
- 自然科(101013)
- 自然科学(100989)
- 自然科学基金(99204)
- 教育(97814)
- 划(93828)
- 资助(86810)
- 编号(86343)
- 成果(68701)
- 重点(63738)
- 部(63720)
- 创(63376)
- 发(60727)
- 创新(58592)
- 课题(58549)
- 制(55962)
- 国家社会(55879)
- 教育部(55373)
- 期刊
- 济(193991)
- 经济(193991)
- 研究(125273)
- 中国(82073)
- 管理(70498)
- 财(68804)
- 学报(62706)
- 农(61986)
- 科学(59437)
- 大学(49349)
- 学学(46686)
- 教育(44537)
- 农业(42574)
- 技术(40354)
- 融(38285)
- 金融(38285)
- 业经(33359)
- 财经(33055)
- 经济研究(29984)
- 经(28326)
- 问题(24920)
- 业(24288)
- 技术经济(22833)
- 科技(20864)
- 现代(20516)
- 财会(20091)
- 理论(19800)
- 版(19631)
- 商业(19584)
- 图书(18805)
共检索到632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佳 梁锦锦
新时代背景下,绿色创新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以2012—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绿色创新投资的关系,以及供应链集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投资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未吸收冗余能够在企业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时发挥"缓冲器"作用平滑企业的绿色创新投资,供应链集成会减弱企业对利用未吸收冗余来平滑绿色创新投资的依赖性,对未吸收冗余和绿色创新投资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将投资拓展至绿色创新领域,将供应链集成引入研究框架,对解决企业绿色创新投资规模和投资持续性问题、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江峰 秦伟旺 郝斌
节俭式创新作为一种资源约束情境下的新型创新范式,可以避免企业对生产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促进企业价值创新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尽管节俭式创新的实践与相关研究已经积极开展,但对其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有待深入。基于长三角区域224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探讨了组织绿色文化通过绿色供应链学习(绿色供应商学习和绿色客户学习)作用于节俭式创新的中介机制,以及绿色组织认同对该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绿色文化正向显著影响企业节俭式创新;绿色供应商学习、绿色客户学习在组织绿色文化与企业节俭式创新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绿色组织认同正向调节绿色供应商学习、绿色客户学习在组织绿色文化和节俭式创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组织文化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以及组织认同理论在企业开展节俭式创新中的运用,弥补了节俭式创新内部形成机制研究的不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鸣华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整合、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实证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发现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种环境不确定性对供应链整合与绿色创新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并不相同,需求不确定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技术不确定性的部分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鸣华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整合、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实证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发现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种环境不确定性对供应链整合与绿色创新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并不相同,需求不确定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技术不确定性的部分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培 苏世彬
绿色创新效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中长期环境改善潜力。运用Super-SBM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沪深A股200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绿色创新整体效率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曲线关系;供应链不同维度的集成对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供应商集成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U”型关系,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不存在显著关系;客户集成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培 苏世彬
绿色创新效率综合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中长期环境改善潜力。运用Super-SBM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沪深A股200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绿色创新整体效率存在先扬后抑的倒“U”型曲线关系;供应链不同维度的集成对绿色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供应商集成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U”型关系,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不存在显著关系;客户集成与绿色技术研发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企业绿色创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不同层面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目前研究多为外部或内部单一层面因素分析,缺乏多层面因素的系统研究。鉴于此,基于制度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整合内外部视角分析外部环境规制和内部绿色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绿色动态能力在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间的调节作用,并利用山东、江苏和浙江等东部地区247家制造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内部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对绿色工艺创新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同时,绿色动态能力正向调节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间的作用关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动态能力 绿色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蕾 马远
2018年《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供应链数字化的落地与实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下为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基于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双重差分法和调节中介模型,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水平,经过系列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横向上,供应链数字化有助于规模较大、国有、经营能力较强、股权结构存在关联的企业提高其持续绿色创新水平,纵向上,在制造业、高科技行业、非重污染行业和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试点政策的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在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结论有助于拓宽微观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在持续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为政府加快供应链智慧转型升级、助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观,探究了绿色动态能力对企业环境创新的影响作用,并考察了外部环境规制和内部高管环保认知在绿色动态能力与环境创新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绿色资源获取能力和绿色资源整合能力对企业环境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高管环保认知显著正向调节绿色资源获取能力、绿色资源整合能力与环境创新间作用关系,而环境规制仅对绿色资源整合能力与环境创新间关系起到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方明 胡鸣瑶 项柳
文章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ESG评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ESG评级和媒体关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且ESG评级和媒体关注不仅会导致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增强,更会增进实质性绿色创新,两者均发挥实质性作用;媒体关注可以有效促进ESG评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且负面报道比非负面报道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在国有企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企业中,媒体关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ESG评级 媒体关注 绿色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程敏 王乃合
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纳入供应链评估体系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研究发现,下游客户的ESG优势可以激励中游企业进行绿色创新,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强化企业绿色意识、加大商业信贷支持以及绿色技术溢出等渠道实现。通过区分企业—客户关系特征发现,当中游企业更依赖大客户以及企业—客户的股权性质一致时,更有助于中游企业推进绿色创新,且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下,“机会导向效应”发挥主导作用,企业更倾向于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揭示了ESG绿色溢出的非对称传导效应和双重角色的抵消作用,说明了供需协调成本和供需关系平衡的重要性。本文也证实了下游客户ESG优势通过促进中游企业绿色创新能帮助企业实现碳减排和提升碳绩效。本文揭示了供应链ESG管理对于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的重要作用,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天丽
选取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探讨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研究发现:第一,供应链金融显著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二,供应链金融通过抑制短视、融资约束以及关系效应机制作用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第三,供应链金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位于营商环境优势较大地区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更显著。研究为监管机构推动供应链业务发展、市场化建设以及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天丽
选取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探讨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研究发现:第一,供应链金融显著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二,供应链金融通过抑制短视、融资约束以及关系效应机制作用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第三,供应链金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位于营商环境优势较大地区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更显著。研究为监管机构推动供应链业务发展、市场化建设以及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竺乾
文章在对供应链中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供应链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和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直接经济收益、间接经济收益和综合社会收益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在供应链中进行扩散的三个基本因素,而供应链中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问题则在于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矛盾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供应链中,由生产商处于主导地位的扩散效果要好于由供应商处于主导地位的扩散效果,当生产商处于主导地位时,"核心—外围"扩散机制的效果最好,"外围—核心"的扩散机制容易出现扩散过度的问题;而当供应商处于主导地位时,"核心—外围"的扩散机制将导致绿色技术创新无法扩散,而"外围—核心"的扩散机制则导致扩散不足,并且在"外围—核心"的扩散机制下,其扩散路径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
关键词:
供应链 绿色技术创新 扩散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史梦昱 闫佳敏
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增强,ESG表现逐渐成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关注重点。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下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ESG表现改善可显著提升供应商绿色创新水平,表明客户ESG表现存在供应链传染效应。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客户ESG表现主要通过资源获取渠道和利益相关者路径影响供应商绿色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客户为非污染企业、供应商为非国有性质企业,以及客户更注重在社会方面的责任履行时,客户ESG表现改善对供应商绿色创新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基于外部合作者视角丰富了供应商企业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也为供应链企业如何通过ESG信息披露的传染效应实现企业绿色化转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