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8)
2023(11048)
2022(8952)
2021(7935)
2020(6730)
2019(14727)
2018(14418)
2017(27480)
2016(14605)
2015(15845)
2014(14791)
2013(14834)
2012(13442)
2011(11847)
2010(12018)
2009(11442)
2008(11557)
2007(10720)
2006(9433)
2005(8736)
作者
(41746)
(35185)
(35182)
(32680)
(22441)
(16722)
(15501)
(13454)
(13280)
(12596)
(11956)
(11755)
(11470)
(11134)
(11094)
(10671)
(10594)
(10189)
(10142)
(10058)
(8796)
(8509)
(8470)
(8163)
(7924)
(7861)
(7786)
(7694)
(7101)
(6942)
学科
(79255)
(75064)
企业(75064)
(65695)
经济(65615)
管理(62890)
业经(27368)
方法(27313)
(23944)
(21848)
技术(19713)
数学(19263)
数学方法(19109)
(18836)
财务(18831)
财务管理(18815)
企业财务(17827)
农业(16359)
中国(15721)
(14062)
(13992)
(13922)
技术管理(13603)
理论(13187)
(12787)
企业经济(12270)
经营(11744)
(11484)
(10547)
贸易(10539)
机构
学院(210865)
大学(204192)
(92396)
经济(90897)
管理(87452)
理学(75090)
理学院(74435)
管理学(73532)
管理学院(73157)
研究(66694)
中国(53469)
(43051)
(42315)
科学(39666)
(38589)
财经(33834)
(33637)
(33235)
业大(31476)
(30792)
农业(30610)
中心(30118)
研究所(29881)
经济学(27765)
商学(26281)
北京(26089)
商学院(26056)
(25856)
经济学院(25112)
财经大学(24904)
基金
项目(138556)
科学(111964)
基金(102453)
研究(100349)
(89569)
国家(88743)
科学基金(78540)
社会(66840)
社会科(63605)
社会科学(63588)
(56614)
基金项目(54101)
自然(51053)
自然科(50010)
自然科学(49994)
自然科学基金(49223)
(45574)
教育(44052)
资助(40339)
编号(37585)
(36562)
(36279)
创新(33071)
重点(31119)
(30815)
(29874)
国家社会(28243)
成果(28205)
(27665)
课题(26191)
期刊
(106196)
经济(106196)
研究(61344)
中国(42694)
管理(40636)
(37480)
(36267)
学报(30693)
科学(30581)
农业(25035)
大学(23901)
学学(23031)
技术(20569)
业经(19869)
(19780)
金融(19780)
财经(17530)
经济研究(17130)
教育(16914)
(16645)
(15350)
技术经济(13997)
问题(13119)
科技(12162)
现代(11462)
财会(11156)
商业(11124)
世界(10637)
(10465)
经济管理(10046)
共检索到319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倩  
文章分析了环境规制下企业绿色创新动机和"绿色创新补偿"效应的生成过程;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博弈双方的演化规律和不同情形下的演化均衡状态。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均衡策略取决于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和政府严格环境规制的净收益大小,关键指标包括政府环境规制强度、规制成本、经济处罚力度,企业绿色创新支出和收益、综合绩效考核中的生态指标和经济指标权重等。为制定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供思路,对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伟浩  陈劲  
企业的组织创新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管理学理论研究成果和企业实践经验,对现代企业组织创新的历程、规律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基于竞争和能力的视角,对当代企业特别是知识型企业的组织创新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亚琪  姜秀娟  高玉峰  
在各级政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创新进行大量补贴的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创新动机视角出发,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策略性绿色创新与实质性绿色创新,构建政府补贴影响两类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考虑区域企业R&D投入的中介效应与区域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并利用2009年-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两类绿色创新均具有激励作用,且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R&D投入在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制度质量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区域制度质量能够负向调节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入的刺激作用,正向调节企业R&D投入与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其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毕茜  邓玲  
推动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15-2019 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2018年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有效地促进了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其作用路径在于提高了企业研发强度和环境合规成本。第二,企业内部高管环保经历与外部政府环保补助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政策效果。第三,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在代理成本低和地区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四,相较于合规性的绿色信贷指引,锦标赛式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绿色创新激励效应。充分发挥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制度体系,强化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推动商业银行积极落实绿色信贷政策,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推动企业以绿色创新为导向,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陈毅  黄灿  王上  
在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及其有效性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2015—2019年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门槛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关注绿色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非线性问题。研究表明:(1)绿色创新与制造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2)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和产品竞争强度作为门槛变量,在二者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绿色创新对制造企业价值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区间效应;(3)相较于国有制造企业,非国有制造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敏感性更高。研究结论旨在为新发展理念下引领我国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和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建明  陈红喜  袁瑜  
以"波特假说"为基础,从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中介作用这一视角来分析环境约束、企业绿色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为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假设,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以江苏省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采用结构方程(SEM)分析法,按照Baron&Kenny所提出的判定中介作用的4个条件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接着构建了整体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理论模型检验和路径假设检验。结论显示:企业绿色创新在环境约束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外部环境约束总体上对绿色创新的起正向驱动作用;绿色创新活动对绩效有正向激励。最后在统计分析基础上讨论了绿色创新活动的一些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基于文本分析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政府环境关注度和组织冗余资源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得益于降低绿色代理成本和提升绿色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茜  陶瑶  
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企业通过向外部进行绿色并购和从内部进行绿色创新谋求绿色发展,而由外至内是否有显著影响目前尚未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此,使用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企业2006~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显著正向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绿色并购显著提高了企业下期的绿色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研发强度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即产权性质和研发强度显著调节绿色并购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该结论丰富了绿色并购经济后果与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为企业通过绿色并购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提供了思路与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朝晖  林雯  曾爱民  胡英杰  
如何激励企业绿色创新以促进制造业的整体绿色转型升级已成为环境规制政策和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绿色工厂”认定这一自愿型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PSM-DID模型考察其绿色创新引导效果的研究发现,在获得“绿色工厂”认定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创新质量而非数量的突破。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工厂”认定能有效地协同政府补贴与绿色信贷政策工具,助力企业获得更多的政府环保补助,缓解长期信贷成本与规模约束;同时,发挥信号作用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以提升绿色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获得多次认定、环境信息更透明、未发生过环境违规的“绿色工厂”,其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而重污染行业“绿色工厂”的绿色创新质量提升效果较弱。这些发现表明,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结合行业属性加强认定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以提升激励效果;完善“绿色工厂”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信号作用;强化事前资格审查、事后考核监督及认定名单动态调整,以持续提供绿色创新动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绿色认定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作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还对我国多元政策体系构建、充分发挥政府与资本市场在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互补作用、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宁   张志超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举措。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区分不同动机创新行为后发现,绿色金融试验区政策促进了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但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集中在非重污染行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就影响机制而言,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应完善绿色项目评估体系、优化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红  蔡海波  冯兴奎  张爱美  
探究验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否存在同群效应及其对个体企业的影响。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理论、同群效应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群效应诱发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同群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信息披露、绿色技术创新披露信息获取、企业高管获取信息解读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决策4个关键环节识别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群效应发生的关键诱发因素,利用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2家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同群效应发生受到行业竞争强度、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企业信息获取能力和企业信息解读能力的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并优化管理队伍等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柏  王馨竹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关注度的提升,企业开发绿色专利的积极性也在逐年升高。然而企业能否从绿色创新这一高风险项目中获得收益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检验绿色创新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以考察绿色创新的经济效益。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可以促进股票收益的提升,即企业可以从绿色创新中获取风险补偿。当市场竞争程度增加时,"风险补偿"也相应增加。对于处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低的环境中的企业来说,绿色创新和股票收益的关系更加显著,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也进一步增强,即"风险补偿"效应依然存在。实证结论为绿色创新的经济效益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在新兴的环保市场中企业应认识到不同的竞争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绿色创新的不同收益,合理地把控绿色专利的研发进程,以便在绿色研发项目中获取最大效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波  刘晓琴  
文章通过2011—2020年中国地级市与上市企业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经研究发现:碳减排约束能够显著促进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抑制私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碳排放权交易的城市,其碳减排约束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不具有碳排放权交易的城市,则不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建立双门限面板模型,研究得到:碳减排约束在企业创新预期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或者高于第二门槛值时,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企业创新预期处于门槛值0.011 8~0.017 8时,碳减排约束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井林   阳镇  
在新发展理念下,基于绿色导向与创新导向系统实现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绿色转型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降低企业风险水平以及增强企业治理水平的三重机制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高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政府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企业要高度重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通过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实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倩  
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环境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影响。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表现为"抵消效应"和"补偿效应"的双重效应,随着规制政策的日趋合理化,会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创新补偿"效应逐渐超越"挤出效应"。较高的环境规制强度抑制污染型FDI,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水平越相近,越容易发生资本转移;合理引进FDI有利于产生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