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3)
- 2023(12197)
- 2022(9868)
- 2021(9028)
- 2020(7676)
- 2019(17015)
- 2018(16672)
- 2017(32768)
- 2016(16852)
- 2015(18570)
- 2014(17784)
- 2013(17496)
- 2012(15944)
- 2011(14029)
- 2010(14444)
- 2009(14467)
- 2008(13865)
- 2007(12873)
- 2006(11667)
- 2005(11082)
- 学科
- 业(83696)
- 企(79170)
- 企业(79170)
- 济(70872)
- 经济(70803)
- 管理(70169)
- 银(33639)
- 银行(33494)
- 行(31938)
- 融(30226)
- 金融(30226)
- 业经(29938)
- 方法(29199)
- 财(26709)
- 制(25085)
- 中国(23034)
- 农(22776)
- 务(21891)
- 财务(21868)
- 财务管理(21849)
- 数学(20881)
- 企业财务(20799)
- 数学方法(20733)
- 技术(20085)
- 农业(17364)
- 理论(15997)
- 划(15756)
- 体(15002)
- 策(14602)
- 环境(14499)
- 机构
- 学院(235433)
- 大学(228868)
- 济(103608)
- 经济(101678)
- 管理(100847)
- 理学(84549)
- 理学院(83910)
- 管理学(83118)
- 管理学院(82684)
- 中国(71224)
- 研究(68676)
- 财(52260)
- 京(46930)
- 财经(40791)
- 江(37969)
- 经(36884)
- 中心(36674)
- 科学(36631)
- 农(36029)
- 银(35098)
- 银行(33733)
- 所(32458)
- 经济学(31601)
- 行(31590)
- 州(31373)
- 财经大学(30110)
- 商学(29799)
- 商学院(29543)
- 业大(29362)
- 北京(29251)
- 基金
- 项目(146690)
- 科学(118584)
- 研究(112038)
- 基金(108564)
- 家(91350)
- 国家(90479)
- 科学基金(81741)
- 社会(74736)
- 社会科(71204)
- 社会科学(71183)
- 省(59317)
- 基金项目(57548)
- 自然(50587)
- 自然科(49507)
- 自然科学(49498)
- 自然科学基金(48744)
- 教育(48589)
- 划(46509)
- 编号(44772)
- 资助(42915)
- 创(38002)
- 业(35275)
- 成果(35189)
- 创新(34401)
- 发(32185)
- 重点(32000)
- 部(31740)
- 国家社会(31453)
- 制(30942)
- 项目编号(29470)
- 期刊
- 济(117861)
- 经济(117861)
- 研究(72549)
- 融(53476)
- 金融(53476)
- 中国(48700)
- 财(45764)
- 管理(43539)
- 农(33958)
- 科学(27639)
- 学报(26653)
- 技术(21937)
- 财经(21380)
- 大学(21315)
- 业经(21128)
- 农业(20906)
- 学学(20284)
- 经(18297)
- 经济研究(18080)
- 教育(16652)
- 技术经济(14665)
- 财会(14285)
- 问题(14229)
- 业(13900)
- 理论(13323)
- 现代(12798)
- 会计(12264)
- 实践(11936)
- 践(11936)
- 商业(11821)
共检索到379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建军
本文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绿色创新的调节作用以及产权性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企业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均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企业绿色创新显著加强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银行借款规模、期限结构的影响;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银行借款规模和期限结构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且绿色创新在其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应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尤其要督促企业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资源能源节约量的定期定量披露;企业应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国有企业应大力加强绿色创新;银行应严格落实绿色信贷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万超 柴尚蕾 张宏燕 张珂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创新与变革。以我国沪深股市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考察《绿色信贷指引》政策出台后企业债务融资替代行为特征,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深入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以来,重污染企业的非流动性负债融资显著下降,而流动性负债和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的替代性融资方式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融资规模角度来看重污染企业为获得更多信贷支持,有积极主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而环境信息披露并未显著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高低。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菁
本文选择2009-2017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碳会计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将绿色技术创新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发现: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重污染企业融资约束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绿色技术创新不仅能直接缓解重污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还显著增强了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碳会计信息披露 融资约束 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旭 杨有德 王兰
绿色创新是调和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尖锐矛盾的关键途径。然而,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围绕绿色创新所形成的金融体系尚未充分发挥其创新平滑作用。基于信息披露视角,本文匹配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绿色专利与信息披露数据,利用门槛模型,重点探讨信息披露在外部融资对绿色创新驱动过程中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披露在债权融资与政府补贴对绿色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说明信息披露过低引发的管理层机会主义和投资者监督乏力,是造成外部融资对绿色创新平滑失效的重要前因。相较而言,股权融资对绿色创新的驱动作用并不依赖于企业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对外部融资的促进作用具有“双刃剑”效应,当信息披露超过第二门槛阈值时,债权融资与政府补贴的促进效应减弱。表明信息披露过高引发的技术溢出,损害了投资者对绿色创新收益排他性的预期;信息披露的门槛效应遵循产权制度逻辑,相较于国有企业,投资者对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评估与治理,更加依赖于企业信息披露。本文有利于打开外部融资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黑箱”,能够有效阐释创新融资理论的研究悖论,为中国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绿色创新 外部融资 信息披露 门槛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悦 上官鸣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不仅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之一,也是影响企业信贷等活动的重要指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绿色信贷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通过对企业形成融资约束、提高其环境绩效来实现这一目标;绿色信贷政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对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政策、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管理机制等相关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许林 林思宜 钱淑芳
"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绿色低碳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221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质性视角研究了环境信息披露、绿色技术创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分析了二者的交互效应。实证结果发现:(1)环境信息披露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缓释效应在民营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竞争激烈的公司中尤为显著;(2)绿色技术创新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且缓释效应不受企业产权性质、环保属性、行业竞争程度以及地区市场化程度的限制;(3)考虑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交互效应时,发现企业的融资约束缓释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强化;(4)从外源融资渠道看,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增加信贷融资来缓解融资约束,但交互效应反而抑制了信贷融资。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技术创新角度为企业提供了缓解融资约束的新思路与经验证据,有利于激发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田国双 杨茗
本文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及其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关联。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状况对于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绿色信贷制度、推行力度、产品研发等对于提升银行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均具有显著作用。依据其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披露的作用性,提出银行优化绿色信贷业务的方式,将此作为提升其社会责任披露水平的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的非银行信贷增长迅速。本文选取2007年至2012年我国私有上市企业数据,研究金融管制和创新环境下私有企业非银行信贷融资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研究发现,应计质量影响到企业非银行信贷融资的获取,表现为应计质量越高的企业,越容易获取非银行信贷融资。但是,金融创新活动减弱了应计质量对非银行信贷融资的这一正向作用,即在金融创新激烈的年度区间,由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加剧,迫使他们在信贷发放中对应计质量的依赖作用减弱,这无疑增加了金融系统的信贷风险。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应计质量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成果,而且对创新环境下的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勋 余洋
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是上市银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选取我国A股40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以2014—2019年间社会责任报告和年度报告为载体,以内容分析法为基本手段,探索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演变趋势和质量评价。研究发现: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比例逐年提升,社会责任报告为主要披露途径;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篇幅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类型银行间差异性较大;绿色信贷信息披露质量整体不够理想,绿色信贷外部监督强度和绿色信贷成果展示程度信息披露明显较弱;绿色信贷信息披露存在前瞻性不足、量化性欠佳等问题。基于此,提出贯彻绿色信贷政策,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指引,扩大信息披露途径等改进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博
以《绿色信贷指引》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意愿和正面信息披露,减少了负面信息披露,但没有提高信息披露依规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降低受限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该结论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在企业面临政策引致的信贷约束冲击时充当了合法性管理的工具。虽然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但企业并非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应披尽披,而是利用信息披露进行环境形象美化以缓解政策冲击带来的信贷约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项东 魏荣建
本文以2015—2020年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绿色创新相关影响因素,特别是ESG信息披露和媒体关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均对绿色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对绿色发明专利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作用更显著;媒体关注对绿色创新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够进一步强化ESG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这种强化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ESG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桂平 宁金辉 李萌
选取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碳信息披露指标,探讨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披露碳信息对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能够通过减轻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人力资本等途径,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国有企业、高碳行业、低分析师关注度企业,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在非国有企业、环保友好型企业、高分析师关注度企业中更为明显,为深入理解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思路,对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碳信息披露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桂平 宁金辉 李萌
选取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碳信息披露指标,探讨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披露碳信息对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能够通过减轻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人力资本等途径,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国有企业、高碳行业、低分析师关注度企业,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在非国有企业、环保友好型企业、高分析师关注度企业中更为明显,为深入理解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思路,对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碳信息披露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万丽 孙婷
本文以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将信息披露作为研究视角,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对绿色创新水平产生显著而积极的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有利于企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加强信息监督力度,从而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多元化经营程度较高以及行业竞争度水平较低的企业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强 陈山漫
绿色信贷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检验。以2012年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为自然实验,使用2007—2021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影响机制来看,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提高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以及降低权益融资成本渠道影响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内部控制对绿色信贷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绿色信贷 融资成本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