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3)
- 2023(4704)
- 2022(3706)
- 2021(3309)
- 2020(2872)
- 2019(6573)
- 2018(6093)
- 2017(11740)
- 2016(6204)
- 2015(6822)
- 2014(6900)
- 2013(6939)
- 2012(6018)
- 2011(5018)
- 2010(5164)
- 2009(5240)
- 2008(5897)
- 2007(5380)
- 2006(4703)
- 2005(4354)
- 学科
- 企(66614)
- 企业(66614)
- 业(58616)
- 管理(46719)
- 济(29940)
- 经济(29882)
- 财(19773)
- 务(17950)
- 财务(17940)
- 财务管理(17932)
- 企业财务(17085)
- 业经(16704)
- 方法(16030)
- 技术(12208)
- 企业经济(11731)
- 经营(10478)
- 划(10337)
- 技术管理(9860)
- 策(9502)
- 数学(9104)
- 和(9056)
- 数学方法(9054)
- 决策(8818)
- 理论(8354)
- 制(8115)
- 计划(8114)
- 经济理论(7153)
- 体(7103)
- 体制(6793)
- 人事(6589)
- 机构
- 学院(96647)
- 大学(92628)
- 管理(47848)
- 济(42125)
- 经济(41438)
- 理学(41028)
- 理学院(40759)
- 管理学(40574)
- 管理学院(40375)
- 财(23957)
- 研究(21700)
- 中国(20189)
- 财经(18601)
- 京(18104)
- 经(16706)
- 江(15607)
- 商学(15528)
- 商学院(15410)
- 财经大学(13670)
- 经济学(11964)
- 州(11906)
- 经济管理(11894)
- 工商(11427)
- 北京(11107)
- 经济学院(10820)
- 中心(10653)
- 公司(10599)
- 科学(10186)
- 所(9565)
- 业大(9499)
- 基金
- 项目(58036)
- 科学(48793)
- 基金(45054)
- 研究(43997)
- 家(37274)
- 国家(36843)
- 科学基金(35075)
- 社会(30485)
- 社会科(29041)
- 社会科学(29032)
- 基金项目(23952)
- 省(22989)
- 自然(22896)
- 自然科(22487)
- 自然科学(22482)
- 自然科学基金(22184)
- 教育(20084)
- 划(17856)
- 资助(17774)
- 编号(17047)
- 业(16760)
- 企(15304)
- 创(14706)
- 企业(14450)
- 创新(13496)
- 部(13254)
- 制(13192)
- 成果(12692)
- 人文(12591)
- 国家社会(12511)
共检索到143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正杰 宋献中
企业绩效测评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已有研究对绩效测评标准整体发展脉络关注较少,文章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绩效测评标准的理论进行分类简述,指出现存的理论在绩效测评标准方面存在纷争,并分析产生争议的原因和解决谜局的出路。
关键词:
绩效 测评标准 财务 价值 战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正杰 宋献中
文章从绩效测评标准选择演进的脉络出发,分类简述绩效测评标准选择存在的诸多困惑,并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绩效本身包含了真实绩效、可测绩效、测评绩效三个层次,测评过程总是会产生认识和技术误差,同时技术上符合独立性、完备性、预测性和适应性的理想标准很难找到。文章尝试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提出具有系统性、动态性、认知性和近似性的多环绩效测评标准选择方法。最后给出对我国企业绩效测评标准选择制度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陶娅
企业绩效审计标准是指衡量、判断企业经济效益高低与优劣的准绳,也是审计人员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依据。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科学的绩效计量体系,缺乏公认的绩效审计标准。本文在介绍企业绩效审计的涵义与标准的基础上,从保全性、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构思了基本框架,旨在说明企业绩效审计的标准不应该是单一的标准,而应该是标准的集合。
关键词:
绩效审计 标准 经济性 效率性 效果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礼军 刘峰
绩效测评是对一项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尤其在经济组织中 ,作用明显 ,日益得到重视。本文以绩效测评的出发点和绩效测评融入企业为切入点 ,分析企业在做绩效测评工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绩效测评的出发点 内部环节 外部环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炜光 臧建文
作者梳理了企业税负衡量标准的相关文献,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死角损失"原理,观测中国近年来的广义宏观税费负担,发现其依然处于偏高的水平上。尤其对于贡献绝大部分税费的企业来说,整体税负过重的倾向并无根本改观,其中非公经济的税负更是连年超过国有企业。在对企业税负的衡量中,作者采用了世界银行的总税率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同时在对企业实际税费负担的计算中以上市及非上市公司为代表,测算了企业销售利润率与税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而阐述中国税制所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死角损失 宏观税负 企业整体税负 总税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炜光 臧建文
作者梳理了企业税负衡量标准的相关文献,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死角损失"原理,观测中国近年来的广义宏观税费负担,发现其依然处于偏高的水平上。尤其对于贡献绝大部分税费的企业来说,整体税负过重的倾向并无根本改观,其中非公经济的税负更是连年超过国有企业。在对企业税负的衡量中,作者采用了世界银行的总税率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同时在对企业实际税费负担的计算中以上市及非上市公司为代表,测算了企业销售利润率与税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而阐述中国税制所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死角损失 宏观税负 企业整体税负 总税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亮亮
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国家经济政策、阶段性行业发展态势等因素从宏观角度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策略、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力、企业人才素质、投资方向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都对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影响。数字化时代,以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电商经济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展现出强大的信息集成、整合处理和计算分析能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连慧君 王超男
在明确提出纯进口企业现象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我国纯进口企业的特征事实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次实证分析了纯进口企业的生产率溢价效应,并把纯内销企业分为纯进口企业和非外贸企业,进一步揭示了纯进口企业生产率较高的原因以及进口的作用。统计分析表明,纯进口企业是我国外贸企业的主要类型之一,纯进口企业数量约占我国各类外贸企业数量的20%左右,占我国全部进口企业数量的30%以上,纯进口企业的生产率明显高于进出口企业、纯出口企业以及非外贸企业。实证分析表明,纯进口企业的生产率溢价低于进出口企业、高于纯出口企业,各种检验表明这个结果是稳健的;与非外贸企业相比,纯进口企业生产率较高的原因在于,纯进口企业具有进口自选择效应和进口学习效应,纯进口企业本身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可以克服各种成本选择进口,纯进口企业通过进口学习效应又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纯进口企业通过进口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又显著促进了生产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积极扩大进口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炼
"两权分离"下,企业财务绩效的好坏与受托于股东的管理层能力密切相关。尽管现有的公司治理理论并未让股东筛选出心仪的"为己谋利"的管理层,次优制度安排下的、包括股权等在内的对管理层的激励制度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股东对管理层的担忧,但这并不意味着股东可以"高枕无忧"。为消解股东的忧虑,现有制度一般都要求管理层必须向股东披露包括财务报告在内的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要家 唐春晖
近年来,在战略管理领域运用企业能力理论揭示企业经营奥妙是最新的潮流。战略专家们将企业拥有的特殊资源和能力作为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从而这种理论一跃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时代主旋律。80年代末以来,企业能力理论已经被作为当代企业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小玄 岳珑
本文描述了一个竞争市场上的国有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从其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有企业的一个缩影。主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的强化是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其绩效的重要动力,为了适应于这种外在压力,政府在企业的消极干预作用不断淡出,管理上不断完善创新以降低成本,生产组织结构按照市场最优分工方式进行重组,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则按照市场要求不断变革等,这些都是企业提高效益的重要源泉。同时,市场竞争使得一批国有企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而是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正在转化为新生的企业。不过,它们还保留着最后的国有外壳,这个外壳如果足够坚硬,则可能会使国有企业的转型最后功亏一篑。对此,相应的产权改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黎娟
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是保证研究结论可靠的重要前提。在企业绩效评价领域,部分学者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因子,然后以不同因子的方差贡献为权重,计算综合因子得分并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排序和评价。这种将主观评价标准交由数据逻辑的权重确立方式,缺乏理论和现实意义,其科学性值得商榷。研究建议将因子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实证研究 企业绩效评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克 冯宗宪
企业债的信用价差和预期违约损失之间的巨大差异,正在引起人们对“信用价差之谜”的日益关注。对“信用价差之谜”的代表性解释之一为信用价差分解理论,该理论的最新研究已经触及到了税收、风险溢价和流动性溢价等方面;代表性解释之二为信用风险分散困境理论,包括系统风险的不可分散性和可分散风险的难以分散性。此外,对“信用价差之谜”的探讨已经从发达债券市场过渡到新兴债券市场,并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信用价差 信用价差分解 信用风险分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成长之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理论假设的局限性,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核心的正统经济学缺乏解释企业成长之谜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在借鉴演化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主导逻辑的演进框架对企业之谜作出理论解释。我们强调,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持续创新及其创新性竞争战略的实施是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企业成长 知识创新 主导逻辑 创新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