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1)
2023(15757)
2022(13310)
2021(12188)
2020(10199)
2019(22624)
2018(21985)
2017(42252)
2016(23197)
2015(25233)
2014(24542)
2013(24008)
2012(21696)
2011(19301)
2010(19286)
2009(18586)
2008(18774)
2007(16626)
2006(14653)
2005(13289)
作者
(64302)
(53804)
(53387)
(50841)
(34401)
(25847)
(24204)
(20680)
(20495)
(19128)
(18307)
(18084)
(17083)
(16964)
(16763)
(16434)
(16024)
(15953)
(15668)
(15541)
(13340)
(13037)
(12943)
(12220)
(11972)
(11959)
(11951)
(11904)
(10706)
(10571)
学科
(95520)
经济(95361)
(93124)
(89628)
企业(89628)
管理(89387)
方法(46564)
数学(37831)
数学方法(37615)
(37262)
业经(28541)
(26770)
财务(26746)
财务管理(26708)
企业财务(25536)
(24316)
(23750)
中国(21944)
(18316)
贸易(18304)
技术(18037)
(17842)
(17758)
(17583)
(15785)
农业(15621)
理论(15416)
(15245)
地方(15194)
体制(15003)
机构
学院(327569)
大学(323949)
(137997)
经济(135501)
管理(133311)
理学(115413)
理学院(114305)
管理学(112838)
管理学院(112227)
研究(99554)
中国(79351)
(70366)
(66090)
科学(57442)
财经(55446)
(50599)
(50403)
(49428)
(48150)
中心(46890)
业大(46665)
经济学(42995)
研究所(42984)
财经大学(41301)
北京(40462)
农业(39733)
经济学院(39042)
(38895)
商学(38316)
商学院(37974)
基金
项目(217805)
科学(174057)
基金(162429)
研究(157503)
(140840)
国家(139616)
科学基金(122323)
社会(105228)
社会科(99943)
社会科学(99916)
基金项目(86014)
(84369)
自然(78990)
自然科(77268)
自然科学(77245)
自然科学基金(75978)
教育(72494)
(70721)
资助(65519)
编号(61683)
(48966)
成果(48696)
重点(48478)
(47525)
(45522)
(44823)
创新(44286)
国家社会(44109)
教育部(43128)
人文(42420)
期刊
(151632)
经济(151632)
研究(91868)
(60748)
中国(60632)
管理(53909)
学报(48656)
科学(45790)
(45107)
大学(37835)
学学(36456)
(32926)
金融(32926)
农业(29819)
财经(28979)
技术(26627)
教育(25951)
业经(25686)
(24768)
经济研究(24556)
问题(19695)
财会(17828)
(17541)
技术经济(16807)
(16492)
商业(16031)
(15698)
会计(15531)
现代(15303)
科技(14312)
共检索到479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  方刚  刘小元  
在法律体系缺乏和董事会执行力度微弱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总经理变更的影响因素并不明确。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本文运用Logit回归模型从企业绩效、公司治理机制和总经理的影响力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总经理变更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股权制衡度和两职分离都与总经理的更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以及上市公司控制人类型与总经理的更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企业绩效、流通股比例以及总经理的持股比例对总经理的更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民  刘星  
本文利用2002-2004年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规模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和其控制公司的资产规模越大,则越偏好于利用更多的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同时也存在利用关联交易"隧道挖掘"上市公司的行为;(2)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可以抑制关联交易规模;(3)董事会规模对关联交易和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4)公司设置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行为的监督不明显,但初步显现对提高公司绩效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荣华  
基于林毅夫先生的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理论 ,采用一年定期贷款利率作为社会可接受的预期利润率最低标准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要考核指标 ,对 1 998— 2 0 0 2年深沪上市公司的自生能力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分类分析 ,剖析了上市公司自生能力低下的原因 ,提出了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自生能力的建议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邬国梅  
本文以2001至2004沪深两市发生总经理变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总经理替换与公司绩效以及内部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总经理替换与公司绩效、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均显著负相关,但董事会制度变量对总经理替换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让董事"懂事"仍是未来公司治理改革的重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宗宇  邵清芳  陈维良  
本文以2010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本Jones模型和线下项目法分别计算线上项目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操纵性应计利润,考察了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线上项目盈余管理程度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通过隐蔽性更强的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2)当终极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时,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通过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士光  杨朝军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台湾股票市场的卖空机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与股价指数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股价指数是卖空交易额的Granger原因,但卖空交易额不是股价指数的Granger原因,即卖空机制的存在并未加剧证券市场的波动,而且由于卖空交易额和股价指数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这就使得卖空机制可以对市场的波动起到平抑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娄权  李代俊  
Williamson(1975)指出纵向一体化的激励是因为内部组织在以下三个方面优于市场合约。首先,当机会主义出现,与独立签约人相比,内部交易的各方不太可能牺牲整个组织的利益攫取次一级群体的收益。其次,对内部组织更容易进行有效的监督。最后,当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娄权  
本文以1994 ̄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9536组数据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偏重;总体税负存在地区差异;总体税负存在行业差异;总体税负与所得税负担、流转税负担、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本密集度和年度变量显著正相关,与负债水平和投资收益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宋生  郭京晶  
研究发现,内控信息披露引致市场的正面反应,累计异常超额收益为正;强制与自愿披露内控信息相比,强制内控信息披露获得的超额收益率更高。同时,上市公司规模大小、是否"四大"审计等也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异常超额收益率的高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雪  潘琦  李争光  
文章以2007-2014年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和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等三个视角作为公司治理的代理变量,考察了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不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也呈现显著正相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雪  潘琦  李争光  
文章以2007-2014年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和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等三个视角作为公司治理的代理变量,考察了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不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也呈现显著正相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雪  潘琦  李争光  
文章以2007-2014年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和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等三个视角作为公司治理的代理变量,考察了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不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也呈现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游家兴  李斌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会计信息系统和组织结构复杂性两个维度,建立了一套客观反映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考察信息透明度对总经理变更与公司业绩之间敏感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信息透明度越高,总经理因业绩下降而被更换的可能性越大。这表明,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投资者甄别管理者经营水平的高低,而且可以强化董事会对总经理的监管机制,从而增进了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益龙  梁红玉  宁吉安  
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媒体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加速了市场的"优胜劣汰"的作用。本文通过考察媒体监督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及其三个具体途径,并选取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不仅证实了媒体监督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逻辑结论,还得出了媒体监督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U型关系。媒体监督对企业绩效的总体影响效果取决于媒体监督的经营途径效应、财务途径效应和公司治理途径效应的合力大小,本文据此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水平  
Shleifer和Vishny(1986)指出,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协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会带来什么效应呢?本文选定2000~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对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接着建立联立方程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检验了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确实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产生了正的影响,同时,大股东利益侵占又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负向的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引入了高管变更和大股东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