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4)
- 2023(10668)
- 2022(8626)
- 2021(7815)
- 2020(6413)
- 2019(14233)
- 2018(13698)
- 2017(26263)
- 2016(14320)
- 2015(15919)
- 2014(15924)
- 2013(15661)
- 2012(14058)
- 2011(12591)
- 2010(12722)
- 2009(12537)
- 2008(12932)
- 2007(11952)
- 2006(10835)
- 2005(10191)
- 学科
- 企(75457)
- 企业(75457)
- 业(72958)
- 管理(67259)
- 济(59509)
- 经济(59384)
- 财(27373)
- 方法(24670)
- 业经(23727)
- 务(20787)
- 财务(20764)
- 财务管理(20737)
- 企业财务(19733)
- 制(19462)
- 数学(16656)
- 数学方法(16490)
- 技术(15144)
- 农(14587)
- 体(14466)
- 划(13913)
- 中国(13882)
- 和(12996)
- 策(12986)
- 理论(12955)
- 体制(12740)
- 企业经济(12362)
- 经营(11672)
- 技术管理(10940)
- 银(10419)
- 银行(10392)
- 机构
- 学院(215050)
- 大学(211952)
- 济(89892)
- 经济(88100)
- 管理(85802)
- 理学(72741)
- 理学院(72061)
- 管理学(71196)
- 管理学院(70789)
- 研究(69020)
- 中国(55388)
- 财(48085)
- 京(44390)
- 科学(39473)
- 财经(36800)
- 江(35415)
- 所(34725)
- 经(33173)
- 农(33061)
- 中心(31170)
- 研究所(30782)
- 业大(29590)
- 北京(27704)
- 经济学(27303)
- 财经大学(27162)
- 州(27026)
- 农业(25776)
- 院(25535)
- 商学(25104)
- 商学院(24878)
- 基金
- 项目(135810)
- 科学(108692)
- 基金(100291)
- 研究(99885)
- 家(87146)
- 国家(86306)
- 科学基金(75318)
- 社会(65481)
- 社会科(62025)
- 社会科学(62004)
- 省(53728)
- 基金项目(52015)
- 自然(48531)
- 自然科(47410)
- 自然科学(47392)
- 自然科学基金(46639)
- 教育(45628)
- 划(44565)
- 资助(40641)
- 编号(39293)
- 成果(32256)
- 制(31812)
- 重点(30806)
- 创(30645)
- 部(30402)
- 业(29667)
- 发(28574)
- 创新(28525)
- 课题(27737)
- 国家社会(27164)
- 期刊
- 济(108635)
- 经济(108635)
- 研究(64683)
- 中国(44865)
- 财(43531)
- 管理(40012)
- 学报(31955)
- 科学(31138)
- 农(30707)
- 大学(25217)
- 学学(24146)
- 融(22170)
- 金融(22170)
- 技术(19800)
- 财经(19799)
- 农业(19690)
- 教育(19639)
- 业经(18424)
- 经(17050)
- 经济研究(16288)
- 问题(13556)
- 财会(13039)
- 技术经济(12008)
- 会计(11407)
- 业(11360)
- 贸(11258)
- 现代(11021)
- 版(10236)
- 经济管理(10092)
- 国际(9770)
共检索到334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永权
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实质是在全民经济中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是指利益协调机制;第二层次是指效率机制。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由前者源生出来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追求效率的机制。 追求高效率可以说是一切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的本能行为。或者说,没有不追求效率的利益主体。通常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多利益主体往往是不讲经济效率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国祥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特殊性产权(Property rights)、竞争(Competition)和自身利益(Selfinterest)是构成市场经济的三大要素。现代市场经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国家市场经济形式,它的发展不仅总结了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引进了社会主义国家计划调节机制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加以调整、改造而形成的成熟的高级形式。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束缚,阐明了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崇业
公司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条途径李崇业我公司的前身是茂名市化工一厂。1991年8月,我们开始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革,将属下的生活服务公司改组为茂名市华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和生机。1992年下半年,将整个化工一厂改组为股份制企业。通过4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操平权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目的是增强活力、提高效益。影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的自身的因素,即企业内部改革;另一类是企业外部的因素,即客观调控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从金融部门来看,运用信贷杠杆,促进工商联营也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早在1982年,我行在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工商联营方面,已作了有益的尝试。为促成全肥百货站与合肥搪瓷厂的联营。1986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玉章 李明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突破乡镇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局限,切实解决政企不分,两权相联,资金紧缺,运转失灵的矛盾,以更灵活的运行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关键。赣榆县沙河镇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镇12个企业中,率先推行公有私营形式,为实现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促进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缪长江
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制约条件。在外部环境尚不理想,内部条件又不成熟的条件下,企业与社会难于直接进行物资能量交换,这就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假设有三个圆环。即大环——社会,中环——企业,小环——工程项目。先通过中小环的循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沈洪波
拍卖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一种选择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沈洪波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前主要应着眼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深化改革。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搞活,使其真正成为市场运作的主体,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寄舟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发了,基本精神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条例》原则上也适用于施工企业。一、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是个初创的市场。八十年代初,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筑业作为突破口,改变了承揽工程任务方式,推行了招标承包办法,施工企业率先进入了市场。但这个市场体系极不完善,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钟晓敏 牟安平
一、市场经济中的产权制度 资源的稀缺性规定着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首要任务在于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以满足全体社会人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经济主体是否具有活力乃是经济要蓬勃发展,充满生机的根本。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因此,增强企业活力是确保我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之所以要转换企业经济机制,其目的无外乎是想搞活企业,更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际上,我国十几年的经济改革也主要是沿着如何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这一思路进行的。从最早的利润留成制度、盈方包干制到一步利改税、二步利改税、承包制和资产经营责任制都无一例外。但是,上述改革的进程始终是按照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彥宁
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转换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要改变政府机构层次重叠,职能交叉的现状。政府各部门要转换职能,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调控,变为监督与服务。转换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要使企业直接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自主经营,企业间开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使经营好的企业能加快发展,达到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大的规模效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庞古洲
国有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途径庞古洲转换商业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搞活国有商业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苏州国有商业企业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结合自身的实际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彦
本文提出股份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向性选择这一论点,并分别从企业资产经营的多种形式比较和理论上作了初浅的论证,最后对股份制的实施谈一些看法。一、企业资产经营多种形式的比较从一定意义上讲,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从企业资产经营的多种形式中,选择出企业能够灵敏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从最近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来看,企业的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