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7)
- 2023(9792)
- 2022(7962)
- 2021(7180)
- 2020(6123)
- 2019(13396)
- 2018(13285)
- 2017(25807)
- 2016(14087)
- 2015(15694)
- 2014(15657)
- 2013(15366)
- 2012(13897)
- 2011(12217)
- 2010(12498)
- 2009(12182)
- 2008(12508)
- 2007(11613)
- 2006(10353)
- 2005(9800)
- 学科
- 业(79197)
- 企(75490)
- 企业(75490)
- 管理(66912)
- 济(60998)
- 经济(60870)
- 业经(27536)
- 财(26614)
- 方法(23414)
- 农(22504)
- 务(20523)
- 财务(20506)
- 财务管理(20484)
- 企业财务(19424)
- 制(19190)
- 农业(16269)
- 技术(16222)
- 数学(15283)
- 数学方法(15186)
- 体(15130)
- 划(14374)
- 策(14173)
- 中国(13875)
- 体制(13102)
- 和(12904)
- 理论(12880)
- 企业经济(12615)
- 经营(12187)
- 技术管理(10869)
- 银(9809)
- 机构
- 学院(206901)
- 大学(199426)
- 济(88116)
- 管理(86602)
- 经济(86519)
- 理学(73591)
- 理学院(72994)
- 管理学(72291)
- 管理学院(71900)
- 研究(60649)
- 中国(51053)
- 财(46761)
- 京(40727)
- 财经(35741)
- 江(33495)
- 科学(32764)
- 农(32469)
- 经(32225)
- 所(29257)
- 中心(28215)
- 业大(26866)
- 财经大学(26044)
- 经济学(25943)
- 州(25938)
- 商学(25575)
- 研究所(25477)
- 商学院(25350)
- 农业(25113)
- 北京(25087)
- 经济学院(23309)
- 基金
- 项目(128096)
- 科学(103751)
- 研究(99038)
- 基金(94213)
- 家(79018)
- 国家(78232)
- 科学基金(70419)
- 社会(65245)
- 社会科(61808)
- 社会科学(61792)
- 省(51781)
- 基金项目(49907)
- 教育(45003)
- 自然(43642)
- 自然科(42649)
- 自然科学(42638)
- 自然科学基金(41962)
- 划(41101)
- 编号(40417)
- 资助(36968)
- 成果(32698)
- 业(32591)
- 制(31499)
- 创(30750)
- 部(28792)
- 重点(28048)
- 创新(27754)
- 课题(27437)
- 发(27032)
- 国家社会(26834)
- 期刊
- 济(107996)
- 经济(107996)
- 研究(61505)
- 中国(43268)
- 财(42344)
- 管理(39318)
- 农(32556)
- 科学(25206)
- 学报(23792)
- 农业(21876)
- 融(21135)
- 金融(21135)
- 业经(20527)
- 技术(20236)
- 大学(19733)
- 学学(18906)
- 财经(18639)
- 教育(18554)
- 经(16080)
- 经济研究(15847)
- 问题(13697)
- 业(13623)
- 财会(13394)
- 技术经济(12234)
- 现代(11605)
- 会计(11404)
- 商业(10613)
- 世界(10490)
- 贸(10167)
- 经济管理(9995)
共检索到319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巨荣良
科层制企业组织形式下,一般是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来克服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网络组织形式下,成员企业通过良好的合作能够带来很多市场与科层组织所没有的价值,但由于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及成员间的欺骗,使得网络组织的成员合作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维持合作关系的稳定与良好运行,以获取更大的网络协作效用,客观上要求建立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激励机制,而声誉正是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一个有效激励。
关键词:
机会主义 不确定性 企业网络组织 声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融资企业与投资者的博弈是重复博弈。重复博弈所包含的投资者对融资企业选择欺骗行为惩罚的可置信威胁,使融资企业具有塑造声誉的积极性,其基础是产权制度安排。据此,提出构建我国融资企业声誉机制的措施,就国有融资企业而言,在于明晰其产权,塑造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并进行产权交易;就民营企业而言,在于对其产权实行有效保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星汉 刘洋 郑双燕
本文以我国2005年至2013年的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数据为样本,综合证券分析师及其所在券商的声誉,实证研究声誉对分析师生产上市公司企业异质性信息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单纯考察分析师声誉与券商声誉,有声誉的分析师能够发掘更多的企业异质性信息,体现为分析师声誉、券商声誉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综合两种声誉的分析结果显示只有顶级券商明星分析师的关注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表明单一的声誉机制不能完整刻画分析师行为,而分析师声誉机制与券商声誉机制都能够对分析师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李亚新
现行信用评价体系都是从银行角度出发的,没有任何一种指标体系或衡量方法是站在企业角度、从企业的能力和特征因素等方面反映其信誉情况的。本文引入了企业声誉这一概念,在信贷市场的框架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影响企业声誉的关键指标,构建企业声誉度量模型,研究企业声誉对于银行信贷决策和信用评价体系的作用,并探讨企业声誉机制建设的可行性。
关键词:
企业声誉机制 信贷市场 信用评价体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金发 龚杨达 刘志刚
学术界普遍认为企业声誉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持续创造巨额利润,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声誉能够增加顾客忠诚这一重要资源。本文就企业声誉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企业声誉 顾客忠诚 作用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鑫 陈园
声誉对企业家而言,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管理学认为,追求良好的声誉,是企业家成就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马斯洛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经济学则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假设出发,认为企业家追求良好声誉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企业家声誉机制的作用机理即在于此。
关键词:
声誉机制 自我实现 重复博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虹 张颖 谢海雷
本文通过采用预期-绩效差异理论(expectation-disconfirmation paradigm)建立了企业危机反应策略对企业声誉的影响机制,并以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企业危机反应策略感知以及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作为中介变量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未来的危机管理指明了方向,即要重视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解决危机事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辉煌 李峰峰
一、引言 声誉机制(ReputationInstitution)是介于单纯建立在重复关系之上,依赖博弈双方自我实施的声誉和以国家强制力为实施保障的国家司法系统之间,或者依靠社会规范,或者依靠缺乏强制力的私人司法系统来组织实施的围绕合约执行而展开的有关社会成员商业行为的信息纰漏、纷争的仲裁、欺诈行为的惩罚等活动的规则和程序的总称。[1]那么何为企业家声誉呢?李春琦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祥 陈仕华
企业声誉源自企业社会绩效。然而,企业社会绩效是一个客观流量,企业声誉是一个主观存量。那么,是什么机制将企业社会绩效转换成企业声誉呢?本文认为正是合法性机制促成这一转换,而认证竞赛则是合法性机制在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具体表现形式。认证竞赛是特定制度环境的产物。当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认证竞赛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体现出企业社会行为的合法性程度的差别,以此形成企业之间的声誉序列。
关键词:
企业社会绩效 企业声誉 合法性 认证竞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在正式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关系"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声誉机制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运用企业层面数据,考察多种类型的关系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双边和多边关系网络对企业出口参与决策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企业出口密集度的影响则不确定。此外,我们还发现,"关系"与法律制度对企业出口参与决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即法律体系的完善能够增强"关系"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而"关系"与法律制度对企业出口密集度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替代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沛华 惠国安
四十年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经验表明,改革国有企业的监管制度就是探讨合理的政府与企业之间边界的过程。现阶段在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性得以增强,这对企业经理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国企经理人的声誉机制建设为切入点,探讨声誉对经理人的激励效应。声誉机制有效的前提条件在于:其一,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以外部竞争压力约束经理人的行为;其二,明确的政府与企业的职能边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声誉机制的激励效应能够促使经理人更为重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减少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以声誉机制的视角能够对企业经理人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为改革国有企业的监管体系、改善国有企业的长期绩效提供了理论分析视角。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道宏 张贺
在资本市场中,风险投资活动以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的合作为基础。同时,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双方在相互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进行着博弈。研究如何建立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抑制博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将对风险投资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风险企业 博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宇 罗倩文
以食品市场为例,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偏好异质性条件下企业声誉供给决策分析框架。分析显示,消费者对声誉偏好的差别会导致企业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企业策略选择取决于消费者对声誉的偏好强度以及声誉市场规模。而企业采用差异化策略时向市场供给的声誉总量低于无差异化策略的声誉供给水平。因此提高消费者对声誉的敏感度同时降低收入差距是发挥声誉机制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消费者偏好异质性 策略 声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建苗 万建军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配置机制不合理、待遇偏低和制度软约束等问题,通过构建声誉模型,分析声誉机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影响,并就国企改革进程中加强声誉机制在经理人市场中的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