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8)
2023(7956)
2022(6369)
2021(5748)
2020(5027)
2019(11116)
2018(10915)
2017(20971)
2016(11443)
2015(12686)
2014(12387)
2013(12454)
2012(11466)
2011(10031)
2010(10326)
2009(9939)
2008(10596)
2007(9616)
2006(8556)
2005(8066)
作者
(33804)
(28462)
(28362)
(26590)
(18488)
(13401)
(12815)
(10903)
(10661)
(10294)
(9819)
(9538)
(9439)
(9095)
(9044)
(8479)
(8454)
(8398)
(8233)
(8175)
(7151)
(7123)
(7006)
(6745)
(6562)
(6428)
(6350)
(6197)
(5812)
(5585)
学科
(73834)
(70682)
企业(70682)
(55075)
经济(54988)
管理(54584)
业经(25474)
方法(23400)
(22105)
(20262)
(18854)
财务(18849)
财务管理(18838)
企业财务(17849)
农业(15579)
数学(15440)
数学方法(15318)
技术(15245)
(13087)
企业经济(12438)
(12401)
(12031)
理论(11990)
(11874)
经营(11640)
中国(10892)
(10611)
技术管理(10332)
决策(9400)
体制(8962)
机构
学院(177994)
大学(173072)
(76281)
经济(75109)
管理(74456)
理学(63945)
理学院(63368)
管理学(62639)
管理学院(62323)
研究(53535)
中国(43993)
(36922)
(35544)
(32733)
科学(32001)
财经(29441)
(28263)
(27315)
(26738)
农业(25952)
业大(25604)
研究所(24597)
中心(23665)
经济学(22841)
商学(22510)
商学院(22327)
北京(21723)
财经大学(21638)
(21554)
经济学院(20702)
基金
项目(112593)
科学(91528)
基金(84769)
研究(82290)
(72885)
国家(72188)
科学基金(64270)
社会(54722)
社会科(51805)
社会科学(51791)
基金项目(45102)
(44882)
自然(41994)
自然科(41096)
自然科学(41085)
自然科学基金(40468)
教育(36799)
(36302)
资助(33419)
编号(31803)
(31630)
(27496)
成果(25096)
(25048)
重点(24835)
创新(24669)
(23969)
国家社会(22757)
(22657)
教育部(21703)
期刊
(90659)
经济(90659)
研究(49899)
管理(33757)
(33083)
(31725)
中国(31520)
科学(25765)
学报(25172)
农业(21670)
大学(19565)
学学(18850)
业经(17190)
技术(16684)
(15882)
金融(15882)
财经(15576)
(13890)
(13535)
经济研究(13507)
教育(12181)
技术经济(11710)
问题(11643)
财会(10724)
现代(10160)
世界(10033)
商业(9389)
(9302)
会计(8688)
(8622)
共检索到265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艳  童勋  
组织资本能够促进并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会形成惰性,阻碍企业创新,因此有必要对组织资本的惰性及其克服进行研究。文章介绍了组织资本的概念形成及其内涵,从认知及学习角度分析了组织资本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别从惯例、结构及文化三个方面阐述组织资本惰性的来源,并探讨其克服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景坤  王健  
组织惰性日益成为制约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但如何克服组织惰性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对中兴通讯(ZTE)成立以来组织变革路径的纵贯考察,发现环境威胁能够克服组织的资源惰性,但同时也会强化组织的惯例惰性;创业导向对克服组织惰性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克服组织惰性,也可能不对组织惰性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强化组织惰性。然而,在环境威胁和创业导向共同作用下,组织惰性能得到有效克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晓璇  
大学的产生源于社会的需要,而社会的需要反过来又推动着大学的变革与发展。大学是追求知识与真理的地方,大学应当始终坚守自己学术事业的基本理念。学校应该围绕行政服务,强化内部行政,实现行政人员专业化、专门化。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高校"克服行政化倾向"的话题再次引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单佳平等在《中国高教研究》第4期撰文认为,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在于合作,从目前来看,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功利性目的较强,其奋斗目标主要还在学校自身的发展上,合作的观念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具体讲,高校是在发展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虽然服务地方是高校的三大任务之一,但是其在绝大多数高校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并不是特别重要。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在决策时带有明显的自利行为,追求其行为的利益最大化;在其做出选择时,选择的行为举措必须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海坤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不是一个抽象目标,而是一个渗透在日常工作方方面面的具体实践方法。当前,各级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深化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从北京市审计系统的总体情况看,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深化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的需要。当前,尤其要注意克服以下四种倾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朱泓  刘志军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研究型大学具有高水平学科、高素质师资、前沿性科学研究和高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优势,理应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但最终体现于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人才培养的"蓝图"。培养方案的问题会使人才培养"先天不足"。下面以某典型研究型大学为例,分析本科培养方案现存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进做一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和义  
近几年,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克服行政化倾向方面的讨论很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造成大学行政化色彩浓,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既需要政府改进管理体制机制,也需要大学主动的自觉作为,整体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而推动大学在自主办学的过程中认真考虑并切实履行其对国家、民族及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陆奇岸  
企业文化是维护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有可能产生文化刚性,将企业锁定于某种僵局的状态,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文化刚性,以保持企业的持续性成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柏静  刘富华  
图书馆必须在新的环境下,进行角色、职能的变化,调整新的岗位,优化组织设施,加快业务重组和变革的步伐,摆脱图书馆的生存危机,这一切都要依托克服组织惰性。图书馆是一个有着长久的寿命、规模宏大、组织稳定的组织,但是它一旦形成并达到习俗化程度,对曾经是丰富多彩的管理思想缺乏恰如其分的变革,一些宝贵的思想观念长期以来不能占据主导地位,新的观念不能大行其道,旧的观念却时时困扰人们。因此只有克服图书馆的组织惰性,激活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延长图书馆的寿命,提升其生存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成  郝冬冬  
技术创新中的"积极惰性"是指企业用已有的成功技术来应对未来环境的变化的心理或行为倾向。当技术环境稳定或渐变时,这种惰性是有效率的,然而,技术环境的突变会使企业丧失技术优势和面临生存的危机。因而有必要探究这种惰性的内在生成机制,识别各种技术创新角色的惰性表现,用全面的、动态的管理方法对各种惰性予以克服,以保持组织持续创新的态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中润  
生涯与技术教育在为美国开展职业人才培养发挥作用的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孤岛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认知定位上剥离、课程设置上孤立、职业准备上脱节等方面。由知识、关系、工作三个维度构成的就业技能框架,注重指导学生从知识储备、关系建立、职业实践维度上全方位加强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融通以及与工作场所的衔接,以此克服孤岛化倾向,使学生从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做好全面准备。纽约州的生涯发展和职业教育以提升学生就业技能为导向,围绕着更新组织模式、建立教学标准、拓展成长路径、促进贯通培养展开,实现知识、关系、工作就业技能一体化培养。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促进不同类型教育贯通、职业技能与学术教学融合、教育与市场衔接的实践,可以为我国促进职普融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王华彪  阎杰  
大力培养人才,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的应尽之责。高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应当避免"丢下嘴里肉,静等河里鱼"的倾向,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加紧培养人才;避免"好钢用刀背,好柴烧沸水"的倾向,完善选拔任用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避免"凤凰引不来,孔雀又南飞"的倾向,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千方百计留住人才;避免"舍了孩子,又没套住狼"的倾向,立足岗位需要,催生优质人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黄群慧  
克服组织惰性以实现持续成长是转型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如何有效克服组织惰性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为此,本文以环渤海经济带的177家高技术企业为样本,从组织遗忘和组织即兴视角构建组织惰性的克服机制模型,并进一步探究环境动态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组织遗忘和即兴有助于克服组织惰性;(2)组织遗忘和组织即兴具有交互效应,二者的交互效应更有助于克服组织惰性;(3)环境动态性在组织遗忘和组织惰性的关系间起到调节的作用;(4)环境动态性在组织即兴和组织惰性的关系间起到调节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维祥  许言庆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依赖于人的创造性、能动性的经济活动 ,其障碍因素除资金、人才、信息等客观因素之外 ,还有一些主观上的心理障碍 ,诸如缺乏竞争意识、畏惧风险、急功近利等心理认识上、观念上的误区。这些心理因素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地进行 ,必须予以克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永红  吴娜  朱红灿  
针对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问题,从企业联盟的角度首先分析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动因和影响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克服障碍的相应对策,包括着重促进企业联盟隐性知识的共享、培养联盟伙伴间良好的信任度、完善企业联盟的共享服务平台、加强企业联盟自身的管理和建立企业联盟知识共享与保护的平衡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