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0)
2023(15685)
2022(13314)
2021(12310)
2020(10469)
2019(23402)
2018(23270)
2017(44747)
2016(24148)
2015(27041)
2014(26152)
2013(26095)
2012(23714)
2011(21113)
2010(21035)
2009(19455)
2008(19288)
2007(17140)
2006(15051)
2005(13381)
作者
(68360)
(56953)
(56751)
(53607)
(36387)
(27203)
(25530)
(22264)
(21479)
(20400)
(19379)
(19158)
(18248)
(17960)
(17370)
(17324)
(17040)
(16615)
(16306)
(16299)
(14098)
(13901)
(13628)
(13047)
(12787)
(12711)
(12636)
(12568)
(11335)
(11254)
学科
(101504)
经济(101391)
(97680)
(89161)
企业(89161)
管理(86690)
方法(45932)
数学(35928)
数学方法(35569)
业经(33250)
(30852)
(30733)
中国(24708)
技术(24406)
(22939)
财务(22873)
财务管理(22852)
农业(21948)
企业财务(21661)
理论(20076)
(19236)
(18593)
(18279)
地方(18215)
(17697)
(17218)
贸易(17206)
(16771)
(16695)
(14941)
机构
学院(344015)
大学(340357)
管理(144816)
(139856)
经济(137052)
理学(125140)
理学院(123905)
管理学(122193)
管理学院(121557)
研究(107475)
中国(82194)
(72041)
科学(65698)
(63813)
(54905)
(52724)
财经(51273)
(50989)
业大(50501)
中心(48721)
研究所(47740)
(46753)
北京(45084)
农业(42959)
(42043)
师范(41663)
经济学(41044)
(40960)
商学(39325)
(39215)
基金
项目(233253)
科学(185763)
研究(173536)
基金(170173)
(146820)
国家(145521)
科学基金(127683)
社会(110460)
社会科(104803)
社会科学(104777)
(92429)
基金项目(90765)
自然(82581)
自然科(80746)
自然科学(80729)
自然科学基金(79345)
教育(78434)
(75728)
编号(70491)
资助(68552)
成果(55364)
(53191)
重点(51297)
(50930)
(49712)
创新(48834)
课题(47550)
(45822)
国家社会(45358)
项目编号(44158)
期刊
(155660)
经济(155660)
研究(99947)
中国(64918)
管理(58616)
(51382)
(50802)
学报(49468)
科学(47915)
大学(38180)
教育(36733)
学学(36058)
农业(35698)
技术(33824)
业经(28138)
(27856)
金融(27856)
财经(25185)
经济研究(24092)
(21684)
(21125)
技术经济(20322)
问题(19907)
科技(18691)
现代(17379)
图书(16613)
商业(16455)
理论(16178)
财会(15425)
(14928)
共检索到502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美丽  石春生  贾云庆  
从复杂系统演化理论视角出发,基于企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运用定性分析方法,思辨性地剖析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效应的涌现过程,并进一步构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效应的涌现机理模型。其研究主要结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不同维度要素在自组织过程中发生选择、交互作用和变异三个阶段的自组织行为后,最终涌现出不同层次水平的匹配效应,逻辑性地揭示出两者匹配效应的涌现机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乔  温菁  
文章基于组织二元性的视角,对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匹配与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环境不确定性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03家中国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不平衡性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且两种创新的组合性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技术不确定性越强,组合性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越弱;市场不确定性越强,不平衡性与企业绩效的负向关系越弱,组合性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复杂、开放的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匹配关系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的熵变规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分析了5种熵变情形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关系,同时以华为公司为案例进行熵变分析。本文提出的企业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不仅可以明确描述企业创新体系的运行状况,也可以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童伟伟  
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考察了出口贸易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出口决策从总体而言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的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低出口密度企业,高出口密度企业的出口对其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以上结论说明中国在实施对外开放的同时,应注重调整导致部分企业高度依赖出口的深层次制度根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勇星  杨晶照  屠文娟  
文章通过探讨各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要求,从而构建了一个用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九方格矩阵。分析九方格矩阵所得出的结论是:只有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协调型的匹配关系,才能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最佳定位;伴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逐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按照渐进的方式沿着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轨迹进行演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池军  田莉  
本文从技术创新驱动型创业成长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性质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市场化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战略模式,并指出在战略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到既有企业可能的战略回应,特别是其专业性附加资产的影响。具体而言,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过程中,如果既有企业控制着技术市场化所必需的专业性附加资产,新企业应倾向于采取合作联盟战略。反之,则选择早期开拓战略;而在渐进型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过程中,宜采用快速跟随或市场宽度战略。基于此,文章尝试得出了上述探索性结论,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可能的启示与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晓华  唐要家  苏梅梅  
中国不同所有权工业在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和创新激励的配置上具有明显的不匹配性,这对技术创新绩效差异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双重约束模式,认为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企业治理约束和资源配置约束是决定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力量,据此解释了技术创新不匹配性的产生机理。因此,建立技术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与激励匹配的制度体制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祥飞   付晓萱   林钟高  
选取2012—2022年创业板制造企业样本,运用文本挖掘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供应链创新能力和管理会计控制匹配如何通过不同的组态模式,实现企业高水平双元创新。研究表明:任何正向单一的因素均不能构成实现高水平企业双元创新的必要条件。协同联动下,产生高突破式创新五种组态模式或者高渐进式创新五种组态模式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供应商创新能力、客户创新能力和补偿性匹配Ⅰ三种元素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可以达到“双高”创新效果。补偿性匹配Ⅰ在高渐进式创新和高突破式创新中都作为核心条件出现。补偿性匹配Ⅰ对于驱动企业创新更灵活,并且能够驱动高水平企业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琼  张燕红  马金平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员工-工作(组织)匹配、情绪幸福与创新行为三者的关系纳入整体研究框架,探索三者之间的效应机制。研究表明:价值观匹配和能力-要求匹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供给-需求匹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价值观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正向影响工作热情,能力-要求匹配负向影响工作沮丧。价值观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均通过工作热情影响创新行为。其中,工作热情在供给-需求匹配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因此,企业在员工甄选环节需注重人与工作、组织的匹配,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降低员工工作沮丧,进而促进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琼  张燕红  马金平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员工-工作(组织)匹配、情绪幸福与创新行为三者的关系纳入整体研究框架,探索三者之间的效应机制。研究表明:价值观匹配和能力-要求匹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供给-需求匹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价值观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正向影响工作热情,能力-要求匹配负向影响工作沮丧。价值观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均通过工作热情影响创新行为。其中,工作热情在供给-需求匹配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因此,企业在员工甄选环节需注重人与工作、组织的匹配,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降低员工工作沮丧,进而促进员工创新行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仝自强  李鹏翔  杨磊  王晟锴  
以2014—2019年沪深A股成长期上市公司作为后发企业代表,借助Word2Vec的文本分析方法,基于公司年度财务数据度量后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水平,实证研究后发企业追赶过程中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二者匹配性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商业模式创新对后发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对后发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平衡性与后发企业绩效正相关;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组合性与后发企业绩效正相关。结果表明,对于后发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为互补关系,而非互替关系,二者间的匹配性对后发企业绩效提升具有增强型交互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春培  张振刚  田帅  
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简单仿制、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层次。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质上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最后研究了广州某公司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虹,林丽梅  
技术创新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2016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数据,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促进效应,即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2)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存在差异,其中,非国有企业表现显著而国有企业表现不显著;(3)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类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同。因此,研究建议:第一,鼓励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二,完善政府补贴机制,创建更加透明的补贴评价机制;第三,在研发创新中注重提升管理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忆  桂婉璐  刘曜  
文章依据159家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基于防守者、前瞻者和分析者的企业战略分类,对家长式领导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企业战略下家长式领导对双元创新影响不同:防守者战略下,仁慈领导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前瞻者战略下,德行领导对挖掘式创新有正向影响;分析者战略下,威权领导对挖掘式创新有负向影响,仁慈领导对挖掘式创新有正向影响,德行领导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段利利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争夺高科技领域话语权的新时期,如何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来更好的服务创新市场的培育成为各国在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创新的两种基本类型——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详细介绍说明了不同的创新模式需要的融资方式存在着差异。金融市场要想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企业,势必要对不同的创新类型提供不同的支持方式。因此,文章接着分析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对这两种融资方式的作用优劣,并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