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7)
2023(12868)
2022(10993)
2021(10222)
2020(8761)
2019(20054)
2018(19828)
2017(38668)
2016(20965)
2015(23484)
2014(23155)
2013(23234)
2012(21033)
2011(18455)
2010(18350)
2009(17153)
2008(17077)
2007(14983)
2006(13176)
2005(11685)
作者
(59768)
(49439)
(49198)
(46593)
(31759)
(23587)
(22347)
(19471)
(18698)
(17702)
(16923)
(16584)
(15805)
(15503)
(15040)
(14904)
(14830)
(14692)
(14117)
(14014)
(12334)
(12004)
(11881)
(11339)
(11179)
(11089)
(11004)
(10911)
(9784)
(9783)
学科
(91348)
(88627)
经济(88517)
(84487)
企业(84487)
管理(78814)
方法(41058)
数学(31611)
数学方法(31311)
业经(30683)
(29331)
(27908)
(23158)
财务(23098)
财务管理(23078)
企业财务(21920)
农业(20033)
中国(19413)
技术(19215)
(17365)
理论(17316)
(16833)
(16238)
(15537)
(15525)
地方(15281)
(14462)
贸易(14450)
(14011)
(13532)
机构
学院(300509)
大学(296928)
管理(128546)
(119771)
经济(117353)
理学(111253)
理学院(110194)
管理学(108692)
管理学院(108157)
研究(91243)
中国(70659)
(63041)
科学(56272)
(55756)
(48363)
财经(45004)
(44933)
业大(44504)
(43849)
中心(41364)
(40952)
研究所(40634)
北京(39288)
农业(37974)
(36034)
师范(35722)
(35626)
商学(34992)
商学院(34645)
经济学(34137)
基金
项目(203112)
科学(161335)
研究(151103)
基金(148284)
(127308)
国家(126136)
科学基金(110940)
社会(95049)
社会科(90057)
社会科学(90031)
(80505)
基金项目(79694)
自然(72786)
自然科(71125)
自然科学(71110)
自然科学基金(69875)
教育(68003)
(65820)
编号(62250)
资助(60290)
成果(48943)
(44845)
(44357)
重点(44237)
(42721)
(41351)
课题(41333)
创新(41053)
项目编号(39141)
科研(38602)
期刊
(134765)
经济(134765)
研究(86215)
中国(52933)
管理(51141)
(45985)
(44973)
学报(42522)
科学(41289)
大学(32756)
农业(31605)
学学(31025)
教育(28961)
技术(27641)
业经(25042)
(23357)
金融(23357)
财经(21765)
经济研究(20104)
(18589)
(18325)
问题(17428)
技术经济(17089)
现代(15611)
财会(15265)
科技(14838)
理论(14524)
商业(14330)
图书(14097)
会计(13217)
共检索到433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峦  蓝海林  谢卫红  黄培伦  
21世纪企业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动荡,组织必须不断调整其内部结构以对付日益动态的竞争环境,传统组织中明确、固定的垂直边界和水平边界已不适应变化的需求,组织内部边界的渗透已成为必然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蒋峦  蓝海林  谢卫红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企业边界理论进行了回顾与评述,认为企业边界理论的发展表现出由注重企业外部边界到与内部边界的并重;由静态的企业边界观到动态的企业边界观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企业外部边界与内部边界的渗透与模糊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效俐  吴东鹰  
在分析了传统的企业组织存在的垂直边界、水平边界、外部边界、地域边界等内外部边界及其障碍的基础上 ,提出了突破边界障碍 ,建立新型组织结构 ,实现结构创新的新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洪革  宣琳琳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立足点在于企业边界的调整。对国有林业企业组织形式的研究,可以从突破企业边界刚性着手。公司制改革可以使国有林业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企业边界,通过这种方式调整企业边界的成本小于通过国家行政命令来调整企业边界。经过边界调整后的国有林业企业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而退出国有部门的林业企业则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崴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靠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缔造了具有"世界工厂"美誉的庞大制造业。然而,制造业规模虽居世界前列,产品层次却属二流、三流甚至更低端。低端的产品定位非但无法为企业创造高附加值的经济效益,反而会加重我国的能源和环保危机。调整制造业发展思路,引导其从低端市场扩张转向高端市场渗透,已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郭思文  
研究进口渗透对市场新企业进入的影响,对于增强市场活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一个含产品市场搜寻摩擦的企业进入理论框架,提出了进口渗透会抑制新企业进入的研究假说,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城市数据匹配构造分市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进口渗透度显著地降低了制造业新企业进入率;(2)主要贸易伙伴国进口渗透度对新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相对更强;(3)产品的最终用途、行业的固定资产门槛、贸易开放进程等因素可以辅助解释进口渗透对新企业进入市场抑制效应的异质性;(4)在位企业与新进入企业相比有更高的需求获取效率,而进口产品渗透市场提升了企业的需求获取成本,这有利于在位企业覆盖市场而不是新进入者开辟需求市场,支持了异质性需求传导进口渗透效应的作用机制。为此,本文提出了减少新企业进入的开办成本、降低市场需求搜寻成本、完善产业损害预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昀  
企业文化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有着重要意义。高职专业教学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零缺陷”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工作主动意识、求真务实精神等几方面入手,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光君  
金融渗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分析工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表明,全融渗透的地区差异、产业差异、企业规模差异和所有制性质差异非常突出,并带有明显的规律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事实上是金融渗透差异,尤其是企业规模差异和企业所有制性质差异的必然结果。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根据金融渗透差异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政策举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璐  刘洪  杨书生  
随着现代员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日益模糊。目前关于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性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工作领域与非工作领域的划分假设,缺乏对现代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中工作与非工作边界渗透内涵的深度挖掘,从而局限了该领域研究的后续发展。为了弥补这一研究不足,文章运用归纳法,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与内容分析,对现代员工工作与非工作相互渗透的内容、方式与原因进行了探索性调查与分析。文章对于学者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与结论,以及企业组织重新构建工作与非工作边界及其管理策略制定,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志扬  林泉  
对于组织边界问题的探讨和争论是组织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有研究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企业的组织边界正在消失,甚至有人提出要建立“无边界”的组织。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了组织边界的内涵及其存在性问题,认为组织边界并不会消失,但是,组织边界的形式与内容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因此给管理者提出了新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木  张晓昆  
企业边界是企业理论中的重要部分 ,以往对企业边界的解释主要是从以下几条线索考虑 :一是以契约理论为主线 ,一是以“能力”理论为主线 ,另一是以“信息”为主线。几条主线由于思路不一致 ,难以把他们融合。虽然部分学者对“融合”问题已有研究 ,但仅在理论之间寻找共同点 ,并没有说明他们究竟如何对企业边界起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几何扩展解释企业最优边界的界定 ,并探讨企业兼并与分立的动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夏京文  厉志锋  
本文主要从知识收益的角度分析了知识收益对企业边界的影响。首先定义了两种不同的知识收益——私人收益和集体收益。知识学习的两种收益对于企业来说是同时存在的、又是相对的,企业面临着知识学习的私人收益和集体收益最大化的选择。接着论述了不同的组织结构形态与知识收益的关系。其中,企业组织对应着对知识学习的集体收益的最大化,市场组织对应着对知识学习的私人收益的最大化,网络化组织则是对知识学习的集体收益与私人收益的综合考虑。最后,得出企业和市场并没有本质区别的结论,无论是企业、市场,还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网络组织都只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军  
交易成本理论从成本角度分析企业边界形成与变迁,企业能力理论则采用比较利益的方法从收入角度分析。短期中,如果企业能力有很大的差异,交易成本降低,位于价值链中上下游的企业将趋于专业化生产;如果企业能力均匀分布,交易成本降低,对专业化生产没有影响。长期中,企业能力、交易成本、企业边界形成互动循环的演化机制,并且在竞争过程中实现自然选择,引起产业组织演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喻卫斌  
企业本质上是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而资源可以划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具有可交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而无形资源则是不易模仿和难于交易,但它却可通过网络组织形式实现资源在企业间的让渡、复制或传播,从而实现资源的跨组织流动。企业边界可以分为由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边界和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由于资源的跨组织流动,从而使企业的规模边界和能力边界分离,并呈多样化的变化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璐玮  汪涛  江昕阳  ANEEL Ahmed  
文章从企业更替频率、技术更新速度和企业地理集中度三个维度,分析2000—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合作(竞合)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市场渗透率模型,探究三种经营模式企业的市场渗透率发展态势及空间关联。结果表明:(1)三种经营模式的企业在"竞合平衡建立—平衡破坏"的动态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周期性规律,其中企业更替频率对"设计+销售"型企业的竞合关系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也是维持"设计+生产+销售"型企业竞合关系平缓发展的关键,而技术更新速度在推动"生产代工"型企业向新竞合平衡演进时有着明显的倒"U"型效应。(2)随着竞合关系演变,集成电路"设计+销售"型企业在设计环节的市场渗透率、"生产代工"型企业在制造环节的市场渗透率均增长明显,两者相互配合的代工模式大大削弱了"设计+生产+销售"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2000—2008年三类企业的市场渗透率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依赖关系,2009年后低—高、高—低异类集聚比例上升,空间组合不断向随机和离散分布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