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6)
- 2023(8755)
- 2022(7158)
- 2021(6491)
- 2020(5740)
- 2019(12730)
- 2018(12496)
- 2017(23937)
- 2016(12925)
- 2015(14465)
- 2014(14317)
- 2013(14344)
- 2012(13596)
- 2011(11713)
- 2010(12218)
- 2009(11892)
- 2008(12477)
- 2007(11709)
- 2006(10447)
- 2005(10004)
- 学科
- 业(73917)
- 企(71102)
- 企业(71102)
- 济(60665)
- 经济(60566)
- 管理(57625)
- 业经(26064)
- 方法(24012)
- 财(22495)
- 农(21046)
- 务(18326)
- 财务(18306)
- 财务管理(18289)
- 企业财务(17280)
- 技术(15797)
- 农业(15509)
- 数学(15330)
- 数学方法(15083)
- 策(14320)
- 理论(13889)
- 中国(13518)
- 制(13367)
- 划(12902)
- 和(12608)
- 企业经济(12570)
- 经营(11909)
- 体(11725)
- 技术管理(10432)
- 学(10090)
- 决策(9732)
- 机构
- 学院(195698)
- 大学(191190)
- 济(79772)
- 管理(78561)
- 经济(78242)
- 理学(66341)
- 理学院(65684)
- 管理学(64647)
- 管理学院(64267)
- 研究(61336)
- 中国(50554)
- 京(41163)
- 财(40021)
- 科学(36672)
- 农(35305)
- 江(33090)
- 所(31905)
- 财经(30648)
- 研究所(28132)
- 业大(27823)
- 中心(27652)
- 经(27583)
- 农业(27575)
- 北京(26090)
- 州(25519)
- 商学(23193)
- 范(23067)
- 商学院(22992)
- 师范(22811)
- 经济学(22716)
- 基金
- 项目(118397)
- 科学(94130)
- 研究(87859)
- 基金(85892)
- 家(73797)
- 国家(73016)
- 科学基金(64215)
- 社会(56508)
- 社会科(53445)
- 社会科学(53432)
- 省(47989)
- 基金项目(44901)
- 自然(41283)
- 自然科(40433)
- 自然科学(40421)
- 自然科学基金(39792)
- 教育(39539)
- 划(38219)
- 编号(35189)
- 资助(34966)
- 业(31568)
- 成果(28980)
- 创(27912)
- 重点(26002)
- 部(25531)
- 发(25290)
- 创新(24918)
- 课题(24076)
- 制(23124)
- 性(22875)
共检索到314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钧平
一、导言关于组织中领导与某些下属建立特殊关系的研究,曾受到国外一些学者在理论与实证方面的探讨(F.Dansereau,J.Cashman,andG.Graen,1973;R.LidenandG.Graen,1980;G.Graen,M.Novak,a...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家德
进班子没进圈子,不过是班子里的棋子。进圈子没进班子,只能在班子外当头子。进班子又进圈子,在班子里才真有位子。进不了班子又进不了圈子,只能到处装孙子。想通过圈子进入班子.免不了上贡银子和女子进不了圈子想留在班子,不免伤脑子累身子。不在乎圈子和班子.不是老子就是庄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翔 罗家德 郑孟育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分析中国情境下组织内特有的圈子结构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以一家台湾高科技集团在大陆的分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变量进行圈子结构分析和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圈子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发现,圈外人比组织内其他人的组织承诺低;大领导班底和非正式领导班底的组织承诺高于大领导圈边人;桥的组织承诺高于大领导圈边人;大领导班底比非正式领导班底的组织承诺要高。
关键词:
圈子 社会网络 结构位置 组织承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彼德·纽曼 梁钧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家德 周超文 郑孟育
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结构是影响组织表现与组织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国人所喜欢的抱团成圈现象更值得本土管理研究。本研究以X地产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田野调查和问卷访谈对组织中的"圈子"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抱团所得到的人际关系结构可分成三种不同形式,派系、纯情感性的非正式团体及圈子。派系是一种利益导向的、边界相对封闭的、对抗性的非正式团体;"纯情感性的非正式团体"是友谊组合的、边界模糊的和非对抗性的群体。本研究把第三种利益导向的、边界相对模糊、非对抗性的人际关系结构称之为"圈子"。"圈子"现象的研究对于探索和分析华人组织内部关系结构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国英 雷卫中
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要求企业组织机构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 消除不必要的纵向层次和横向隔阂, 促进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企业组织再造已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要求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网络组织(简称N型组织) 来替代传统的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简称M 型组织)。本文对网络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我国企业组织变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络组织 M型组织 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惠龙 梁钧平
本文针对组织内存在的圈子现象,把领导一部属交换质量不同的部属分为三个类别:外人圈子、熟人圈子、自己人圈子,讨论了领导与三个圈子部属之间的关系性质、交往法则以及不同圈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圈子 领导-部属交换 关系类型 交往法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申云 贾晋
香烟是人们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一个载体,是社交圈子文化和社会阶层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全国11个省份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析了香烟社交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香烟价格与香烟消费支出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香烟价格和香烟消费支出分别表现出单一门槛效益和双重门槛效应,并且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低社会阶层认同的群体以香烟这一媒介透过物质上的平等和精神上的平等来融入高社会阶层认同群体的圈子,实现其社会阶层认同的跃升。因此,需要加强圈子文化所衍生的隐性社会结构力量所诱发的权力腐败与公权力异化的监督,防止官员"圈子文化"背后的腐败利益圈,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从而降低居民社会阶层认同上的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申云 贾晋
香烟是人们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一个载体,是社交圈子文化和社会阶层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全国11个省份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析了香烟社交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香烟价格与香烟消费支出对居民社会阶层认同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香烟价格和香烟消费支出分别表现出单一门槛效益和双重门槛效应,并且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低社会阶层认同的群体以香烟这一媒介透过物质上的平等和精神上的平等来融入高社会阶层认同群体的圈子,实现其社会阶层认同的跃升。因此,需要加强圈子文化所衍生的隐性社会结构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桂平 廖建桥
"圈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受"圈子"文化的影响,不同员工在沉默与谏言之间会有不同选择。本文主要探讨组织中"圈内人"和"圈外人"的沉默动因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圈子文化 圈内人 圈外人 沉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建宏
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中小企业群的壳组织 ,以把同一相关产业的不同中小企业联合起来 ,在尽可能保留中小企业本身优点的基础上 ,组成一个强大的企业编队 ,从而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海洋中不断前进。对壳组织的功能与作用、竞争优势、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壳组织 环境不确定性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聂辉华
本文沿着科斯的思路 ,把企业理解为一种人力资本使用权交易的粘性组织。企业用权威关系替代价格机制 ,而权威关系能够减少交易费用的原因在于“组织粘性”的存在。企业是一种有粘性的契约 ,而市场是一种无粘性的契约。企业的组织粘性把关键员工和企业联在一起 ,并使企业在引入企业家才能时有更低的临界交易效率。企业的边界由交易费用和组织粘性共同决定。
关键词:
企业的本质 组织粘性 交易费用 人力资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玉芝
企业文化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理论界正在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至于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可以说是诸家纷起,说法不一,各有侧重。我觉得,企业文化是一个新名词,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要解决的却是一个老问题,即人的因素问题,人的积极性问题。企业文化的优点是它把单纯的企业管理与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结合起来,把企业中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把职工个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转化为一种群体意识,即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企业创造财富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中求
谁也不能避开人间烟火。同事中难免有一些人情往来。但是,一旦尺寸失准,操作过头,就可能是一种错误。形成"公事私办"习惯的人,有干部也有职工,但相同点是为人热情,好交朋友,豪气大方,善于应酬,办事顺畅。一些本分的员工对比之下一定觉得自己实在愚笨,新员工对那些颇具神通的"能人"当然只有羡慕的份。其实,这是企业文化的一种病。它导致目前尚且健康的企业机理受到伤害,如果进一步恶化,会严重破坏企业的规范化
关键词:
企业 企业管理 流程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