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0)
- 2023(9536)
- 2022(7749)
- 2021(7102)
- 2020(6085)
- 2019(13625)
- 2018(13388)
- 2017(26372)
- 2016(14245)
- 2015(15927)
- 2014(15659)
- 2013(15836)
- 2012(14824)
- 2011(13073)
- 2010(13459)
- 2009(12764)
- 2008(13254)
- 2007(11909)
- 2006(10489)
- 2005(9569)
- 学科
- 业(79874)
- 企(74755)
- 企业(74755)
- 济(73898)
- 经济(73800)
- 管理(62440)
- 方法(36611)
- 数学(28404)
- 数学方法(28254)
- 业经(27394)
- 财(25712)
- 农(23664)
- 务(20338)
- 财务(20332)
- 财务管理(20312)
- 企业财务(19339)
- 农业(17747)
- 技术(16654)
- 中国(14389)
- 制(14020)
- 策(14015)
- 划(13766)
- 和(12884)
- 理论(12675)
- 企业经济(12521)
- 经营(12142)
- 体(11910)
- 贸(11722)
- 贸易(11714)
- 易(11345)
- 机构
- 学院(220604)
- 大学(216440)
- 济(97518)
- 经济(96072)
- 管理(93648)
- 理学(81534)
- 理学院(80765)
- 管理学(79810)
- 管理学院(79408)
- 研究(65236)
- 中国(53161)
- 财(46928)
- 京(43587)
- 农(37911)
- 财经(37780)
- 科学(37315)
- 经(34491)
- 江(33609)
- 所(32235)
- 业大(31041)
- 经济学(30108)
- 农业(29985)
- 中心(29697)
- 研究所(28872)
- 商学(28127)
- 财经大学(28015)
- 商学院(27915)
- 经济学院(27541)
- 北京(26702)
- 州(26559)
- 基金
- 项目(142905)
- 科学(116445)
- 基金(108456)
- 研究(104984)
- 家(92467)
- 国家(91611)
- 科学基金(81967)
- 社会(70714)
- 社会科(67161)
- 社会科学(67144)
- 基金项目(57648)
- 省(56096)
- 自然(52884)
- 自然科(51785)
- 自然科学(51772)
- 自然科学基金(50978)
- 教育(48013)
- 划(45495)
- 资助(44010)
- 编号(40210)
- 业(35192)
- 创(33569)
- 部(33037)
- 成果(31807)
- 重点(31396)
- 创新(30453)
- 发(30248)
- 国家社会(29696)
- 教育部(29098)
- 制(28888)
- 期刊
- 济(108829)
- 经济(108829)
- 研究(62143)
- 财(40129)
- 管理(39652)
- 中国(37591)
- 农(35722)
- 科学(30406)
- 学报(29757)
- 农业(24540)
- 大学(23770)
- 学学(22928)
- 融(21284)
- 金融(21284)
- 财经(20115)
- 业经(19937)
- 技术(19851)
- 经(17316)
- 经济研究(16755)
- 业(15354)
- 教育(15292)
- 问题(14460)
- 技术经济(14126)
- 世界(11986)
- 商业(11923)
- 财会(11829)
- 贸(11780)
- 现代(11508)
- 经济管理(10075)
- 版(10027)
共检索到321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俊 汪林 史丽华
职场排斥是近年来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以往学者大多集中探讨职场排斥的影响后果,而甚少探讨职场排斥的成因,有关中国组织情境下上司排斥的诱发机制更是少有研究。基于广东企业两阶段员工及主管的配对问卷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和Bootstrap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下级深层次差异对上司排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上下级深层次差异通过关系冲突间接影响上司排斥;下属代表性负向调节关系冲突与上司排斥之间的关系,下属较高的代表性不仅可以削弱关系冲突对上司排斥的正向影响,还可弱化关系冲突在上下级深层次差异与上司排斥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这一研究对于企业正确选拔与评价高层管理者、有效提升各层级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及让下属员工顺利融入职场、减少职场排斥等,均具有实际借鉴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俊 汪林 史丽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敏
一、引言20世纪20年代初,预算管理思想在美国大型企业中悄然崛起,初时被用于几大企业的成本控制,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开始衍生出了其他功能,如计划、评价功能,因其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功用一跃而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因为无法彻底摆脱长期以来运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扰,企业自身已经形成了由上至下的固定指令传递模式,这种组织方式增加了信息传递的链条长度,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亮 张建琦 刘衡
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利用198份来自广东的中小企业研究样本,探究创业拼凑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及组织学习对创业拼凑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拼凑与中小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呈正向关系,创业拼凑与中小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提高探索式学习会增强创业拼凑与中小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也会增强创业拼凑与中小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提高利用式学习会减弱创业拼凑与中小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隋小宁 焦帅鹏 王海军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方向,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所形成的数字化转型可能成为推动企业OFDI新的竞争优势。为此,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同时对OFDI规模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第二,从不同数字化转型成分来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应用对OFDI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特质风险,促进了企业OFDI决策的可能性;第四,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存在异质性特征,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等类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其OFDI决策影响更为显著;第五,利用工具变量法、改变核心解释变量衡量指标、增加滞后项、变更回归方法、时间分组等方式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文章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应用研究,为中国企业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优势,推动“走出去”战略走深走实,确保海外投资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思文 管新帅
本文对企业迁移决定因素进行研究,基于中国1998-2008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整体样本及分地区样本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规模对企业迁移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企业年龄对企业迁移行为有两方面的影响,"两头"企业较"中间"企业迁移倾向高;(3)企业参与出口并没有显著提高迁移倾向;(4)服务于大市场的企业和拥有低水平基础设施的企业具有较高的迁移倾向。
关键词:
企业迁移 异质性 工业企业 迁移决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建军 张丹俊
中小企业遭受的金融排斥可细分为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技术条件排斥。本文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企业财务结构与金融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技术条件排斥之间的关系模型,检验不同金融排斥对企业财务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评估排斥增加了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与非银行融资的比重;而金融地理排斥与技术条件排斥使得企业短期债务率提高,债务短期化程度加重,降低了企业财务的稳健性与可持续性。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结构,一方面需要从缓解金融排斥入手,增加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建设,推进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另一方面,需要规范、适度鼓励非金融机构的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并提高企业资产担保能力,提升信誉,增强企业的内...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金融排斥 财务结构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萍 邓腾智 吴小节
本文以广东珠三角地区348家制造业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节能减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节能减排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确实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企业降低能耗对新产品产值率有正面的影响;与其他企业相比,节能先进或排放达标的企业有更高的新产品产值率;但企业是否通过ISO14000认证对于新产品产值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技术创新 能耗比 循环经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敏 叶小刚 马雨晨
关注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激励政策时有关补贴对象的异质性问题和不同政策对各项创新产出的不同效果,基于2015—2018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评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类创新激励政策对不同企业规模、行业类型、高企类别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不同规模、行业、类别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研发投入强度、财务能力、新产品收入等创新质量产出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两类政策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作用效果较强,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资产回报率的作用效果较弱;财政补贴对入库培育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负向作用;税收优惠对电子信息与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负向作用。基于此,建议广东省通过继续实施财政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等创新激励政策,关注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需求、促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优,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生态链等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草蝶 储小平 黄嘉欣 易洋
违反组织规范而危害到组织及其成员利益的偏差行为在西方研究者众,但对偏差行为的产生机制探讨还不够深入,更是缺乏中国情境下的研究。本研究采用组织公正的视角,利用广东民营企业234名员工及其直接领导的配对样本,运用结构方程对苛责式督导与员工偏差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领导的苛责式督导行为越明显,下属越有可能出现组织导向以及人际导向的偏差行为;组织公正与员工偏差行为负相关,其中程序公正越高,组织导向偏差行为越少,而人际公正越高,人际导向偏差行为越少;程序公正和人际公正分别在苛责式督导与组织导向和人际导向偏差行为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苛责式督导 组织公正 偏差行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琦 刘学透
本文通过对日本银企关系影响企业间商业信用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与银行关系密切的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多,而使用的商业信用少。结果显示,1990年代中后期,日本主银行制度在形式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银企关系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却并没有减弱。研究表明,日本企业间商业信用的提供和使用,表现为主银行制度下银企关系作用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银企关系,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商业信用体系的大力发展。
关键词:
银企关系 商业信用 日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李晚春 彭江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了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我国债权治理效果整体呈现不确定性,不能显著抑制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债权各构成部分的有效性不一致:商业信用的治理作用显著,但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的治理作用不明显;短期债权的治理作用显著,而长期债权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效果均得到增强。因此,可通过加速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推动银行业改革、规范货币操作以提高我国债权治理有效性。
关键词:
债权治理 投资效率 货币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毛志宏 魏延鹏
以2013~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从“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的视角研究党组织嵌入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党组织成员任职于上市公司董、监、高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透明度的提升;尤其是董事长兼任党委书记更加有利于这种治理效应的提升;而董事长与党委书记两职合一的同时若再兼任总经理则起到了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水平低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公司中,党组织嵌入对信息透明度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而董事长、党委书记和总经理三职合一则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羊颜
企业ESG实践是一项资源消耗性事业,组织冗余能否为其提供资源支持存在组织理论和代理理论两种观点。文章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组织冗余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直接可利用冗余、可恢复冗余和潜在冗余均与企业ESG表现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机制检验表明,股权激励正向调节了三种冗余与ESG表现的“倒U型”关系,而融资约束弱化了组织冗余与ESG表现的“倒U型”关系。文章拓展了ESG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组织内部冗余资源的视角,为改善企业ESG表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海洋 陈艳霞 吕振伟 谢一丹
以2009—2018年沪深A股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手工搜集的党组织治理数据,实证检验了党组织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党组织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2)党组织参与董事会或者经理层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但党组织参与监事会治理未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3)内部控制质量在党组织参与治理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党组织嵌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信贷排斥的城乡差异——来自2629个家庭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形成诱因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农业保险排斥诱因分析
数字化转型与军工企业绩效——作用机理与经验证据
贸易不平等交换的多因素诱因模型与实证研究——来自于多国面板的证据
模块化网络组织的风险及其评价研究——来自一汽企业集团网络的经验证据
论大型农业企业生产危机及其政策解决前景——来自俄罗斯的经验证据
导向型环境政策对企业技术选择及其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发电行业的经验证据
企业所得税对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异质性的影响——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企业总部的空间布局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