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1)
2023(6516)
2022(5097)
2021(4662)
2020(3889)
2019(8597)
2018(8399)
2017(16203)
2016(8576)
2015(9503)
2014(9220)
2013(9220)
2012(8319)
2011(6965)
2010(7388)
2009(7071)
2008(7382)
2007(6798)
2006(5997)
2005(5862)
作者
(23140)
(19357)
(19232)
(18034)
(12397)
(9035)
(8573)
(7408)
(7247)
(7035)
(6552)
(6437)
(6426)
(6102)
(5943)
(5768)
(5686)
(5557)
(5548)
(5422)
(4837)
(4678)
(4642)
(4517)
(4451)
(4366)
(4294)
(4121)
(3854)
(3637)
学科
(66659)
(65026)
企业(65026)
管理(47128)
(42473)
经济(42414)
业经(23296)
(19403)
方法(17282)
(17084)
(16807)
财务(16804)
财务管理(16798)
企业财务(15898)
技术(14129)
农业(13380)
(11822)
企业经济(11756)
(10958)
经营(10643)
数学(10152)
数学方法(10125)
(10014)
(9944)
理论(9796)
技术管理(9719)
(8699)
中国(8555)
决策(8485)
体制(8037)
机构
学院(127642)
大学(119740)
(57005)
管理(56671)
经济(56136)
理学(48350)
理学院(47987)
管理学(47609)
管理学院(47371)
研究(33245)
中国(30243)
(28437)
(24339)
财经(21922)
(21258)
(20097)
(19868)
商学(17728)
商学院(17587)
科学(17435)
经济学(16489)
(16369)
业大(15958)
财经大学(15812)
(15777)
中心(15751)
经济管理(15706)
农业(15599)
北京(15015)
经济学院(14873)
基金
项目(76368)
科学(62818)
研究(59942)
基金(56569)
(46611)
国家(46038)
科学基金(42832)
社会(40697)
社会科(38506)
社会科学(38495)
(31704)
基金项目(30151)
教育(26614)
自然(26394)
(25887)
自然科(25860)
自然科学(25855)
自然科学基金(25511)
编号(24136)
(23880)
资助(21864)
(20176)
成果(18008)
创新(17660)
(17232)
(16860)
(16539)
国家社会(16470)
重点(16190)
(16072)
期刊
(71413)
经济(71413)
研究(37270)
管理(27774)
(27341)
中国(26489)
(20301)
业经(14561)
科学(14495)
农业(14246)
技术(14200)
学报(12538)
财经(11779)
(11535)
金融(11535)
大学(11055)
教育(10909)
学学(10506)
经济研究(10437)
(10319)
(10229)
技术经济(9570)
财会(9463)
问题(8640)
会计(8171)
现代(7925)
世界(7530)
商业(7521)
经济管理(7244)
(6568)
共检索到200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欧杰  
一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企业精神企业主体是人。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地位、性格、爱好、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能自发地形成统一的共同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然而,如果没有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高度统一,就难以保持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高度协调一致,现代化大生产的连续性、比例性与均衡性就难以在较高程度上得到体现。为此,人不仅是管理的对象,而且是管理的主体。一个企业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而要使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的发挥,仅靠行政命令与物质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邬红云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政治思想工作有着内在的联系,并且二者能够实现真正促进单位的全面发展,因此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势必能够为不同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真正实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而且,还能够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社会化发展特色,从而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更加贴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伍华  孔雁  
UT 斯达康公司是一家从事现代通信领域前沿产品开发及生产研制的高科技通信公司,1995年9月由 Starcom 公司和 Unitech 公司合并而成。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在加州和新泽西州设有研究开发中心。公司的创始人均为华裔,管理层中多为80年代留学国外的华人学子。目前,UT 斯达康公司在中国拥有一家独资企业、两家合资企业、三个研究开发中心及遍布全国的十多家分公司和办事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灵稚  
本文从企业文化这一角度论述了企业精神这一核心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企业精神的具体形成机制及其培育途径,指出必须以人为本,在“人”这个核心问题上做好文章,同时要注意培育富有个性特色的企业精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喜平  
社会主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而且是精神文明的主体,应当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贡献。企业走向现代化需要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也迫切需要职工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与之相适应。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化企业里的人,应当是有一定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的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熊甫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学习西方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已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共同瞩目,“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思想和新观念,正涌入我国企业界和经济管理部门,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近年来,国内发表了上百篇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章和著述,广泛评介了有关企业文化的种种问题,这无疑会给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论及如何培育我国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尚少有专门论及我国已有的企业管理经验。其实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民生公司为代表的一些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就已明确提出和培育了自己企业的“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巨英  
浅议如何培育工行企业精神朱巨英银行企业文化是金融干部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科学规范及传统习俗的总和,而银行企业精神是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代表或反映银行的追求、志向和决心的总体倾向,也是企业内部把全员力量统一于共同目标下的一种观念和行为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继红  
乡镇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浅议刘继红(一)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必将全面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能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作为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的乡镇企业,在经济舞台上更是要唱一部威武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生  
文章阐述了社会环境对企业精神生成的影响作用,论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创造能力、抵御风险等能力的支撑作用,认为企业管理新理论的涌现不断为企业精神的塑造提供了精神营养和思想源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淑梅  
关于社会主义企业精神的培植问题夏淑梅在坚持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培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认为,培植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一、继承与创新继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不可分割又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鹏  
中国百家企业精神比较分析报告范鹏本文选用中国一百家企业公布的企业精神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Ⅰ、普遍内容1.1在百家企业精神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团结"(32次,占32%);出现较多的依次是:"求实(28次,占28%)、"创新"(28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苏陵  
企业管理包括对人、财、物的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首要的。对人的管理不只是用种种方法、规章制度,还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基础重视精神因素,满足职工高层次的需要,千方百计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人一旦确立了某种精神就会以此为准绳去达到自己的境界。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确立了为职工所能接受的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碚  
社会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目标优先,并采取市场运作方式来实现社会目标。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形态,社会企业正在从经济体系的企业群体边缘走向中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企业是与市场经济体系有内在相容性和机理逻辑自洽性的主体。真正理解社会企业的机理逻辑和观念,才能透彻认识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经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在其事业发展及个人生涯的一定时期,往往会产生兴办社会企业的创新愿望。社会企业精神具有锐意求进的积极创新旨向,可以体现优秀企业家的终身抱负意愿。许多经济问题,本质上也是社会问题,需要以亲社会的方式来应对和解决。社会企业精神不仅仅是伦理规范,而且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亲社会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