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7)
2023(11658)
2022(9507)
2021(8891)
2020(7559)
2019(16855)
2018(16723)
2017(31910)
2016(17086)
2015(19186)
2014(18469)
2013(18425)
2012(16762)
2011(14572)
2010(15113)
2009(14446)
2008(15309)
2007(14302)
2006(12891)
2005(12142)
作者
(48123)
(40057)
(39987)
(37493)
(26032)
(18777)
(17868)
(15179)
(15092)
(14759)
(13746)
(13703)
(13057)
(12786)
(12613)
(12157)
(11890)
(11791)
(11619)
(11357)
(10009)
(9753)
(9712)
(9368)
(9109)
(9002)
(8895)
(8773)
(7924)
(7889)
学科
(87423)
(82794)
企业(82794)
管理(76734)
(70664)
经济(70581)
方法(30014)
(28705)
业经(28214)
(22931)
财务(22904)
财务管理(22864)
(22766)
企业财务(21748)
数学(21247)
数学方法(21047)
(20380)
技术(20133)
中国(17198)
农业(16286)
理论(15833)
(15558)
(15475)
银行(15456)
(15149)
(14754)
(14668)
(13913)
金融(13912)
(13903)
机构
学院(245994)
大学(241616)
管理(104567)
(104219)
经济(102123)
理学(86871)
理学院(86029)
管理学(85017)
管理学院(84505)
研究(75834)
中国(67948)
(55253)
(51311)
科学(42255)
财经(41731)
(40930)
(38004)
(37919)
(37792)
中心(36138)
研究所(33255)
北京(32489)
(32223)
业大(31372)
财经大学(30768)
经济学(30570)
商学(30254)
商学院(29984)
农业(29616)
经济学院(27393)
基金
项目(149130)
科学(120316)
研究(112553)
基金(109916)
(93743)
国家(92858)
科学基金(82740)
社会(72846)
社会科(69257)
社会科学(69237)
(59320)
基金项目(57915)
自然(53104)
自然科(51970)
自然科学(51958)
自然科学基金(51148)
教育(50656)
(48011)
编号(44358)
资助(44012)
(37886)
(35853)
成果(35557)
创新(34329)
(33189)
重点(32926)
(31464)
(30586)
课题(30533)
国家社会(29943)
期刊
(126745)
经济(126745)
研究(76368)
中国(55066)
(50160)
管理(49346)
(35067)
(33495)
金融(33495)
科学(32297)
学报(30136)
大学(24236)
技术(24162)
农业(23606)
教育(22995)
学学(22813)
财经(22367)
业经(21805)
(19316)
经济研究(18835)
(17101)
技术经济(15699)
财会(15180)
问题(15063)
会计(13918)
现代(13662)
商业(12724)
世界(12334)
(12331)
科技(12232)
共检索到397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逢明  金鹏辉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落后的监管理念已经成为企业类债券市场发展的制约,特别是金融监管领域广泛存在的"谁的孩子谁抱"的思想,负面作用尤为突出。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论证了"谁的孩子谁抱"监管理念对债券市场发展的制约影响,只有转变"谁的孩子谁抱"这一监管理念,才能从核心制度层面上推动企业类债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义宽  
一、监管目标企业债券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目标应与证券市场监管的总体目标一致。由于证券市场在不同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功能作用定位不相同.不同国家对证券市场监管目标也不一样。美国的监管目标在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亚洲国家证券市场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企业债券如果发行主体为公司制企业,即为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市场对一国的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与贷款相比,债券融资在体现借款人意愿方面,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即债券发行人可以更直接和充分地在融资时利用自身的信用状况。其次,相对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少华  
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上市公司重“股票融资” ,轻“债券融资”的现状及原因 ,从管制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并提出了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 ,上市公司产权制度不合理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 ,产权明晰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前提 ,同时 ,发展债券市场又有利于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最后 ,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平  尚静  
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对于评级机构,我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监管与规范的问题,还有一个发展的问题。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必须是在确保评级质量的前提下由点到面逐步推开。首先,明确评级机构获得监管当局认可的条件。其次,建立对评级机构资格评估以及动态监管的正式程序。最后,完善退出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自力  林力  
尽管拥有一定规模的海外市场,但是政府管制与倾向性引导使得日本企业债券市场滞后于本国股票及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并造成了市场功能弱化、结构失衡、交投不活跃、缺乏多元化投资工具等诸多问题。日本企业债券市场监管工作是紧密围绕着:构建系统的监管法律体系、规范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制度以及建立有效的担保清偿机制等具体内容展开。这些措施在保护投资者权利、保持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日本的监管经验对于仍处于建设发展中的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也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丽胜  
本文从我国融资市场现状出发、结合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相关的金融理论,分析了我国直接融 资方式发展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市场信用体系不够完备、投资者在维权方面的弱势地位。针对债券投资中 投资者的高度分散性、高度流通性的特点,提出通过金融创新———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作为二级市场投 资者的债权人代言人,执行维权、合约管理等权利,弥补债券相对于银行贷款在信用体系管理上的不足。并 结合我国市场现状,认为在债券市场中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想法具有现实可行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是一 个可选方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万科  唐丁祥  
本文在对中国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等国家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和趋势,探讨中国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发展路径和产品的创新,并在中小企业信息收集和信息共享机制、政府角色方面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明喜  朱云欢  
本文以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区域集优债务融资工具、私募债以及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等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及主要创新,指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行主体较少、参与主体积极性缺乏、政策保障不到位、融资成本高等不足之处。为促进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最根本的是让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回归直接金融。今后要加大对中小债券市场的政策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债券产品和发行模式创新,建立债券违约风险的止损机制,完善中小债券市场信息披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德旭  王卉彤  
从我国目前的融资格局来看,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无疑是解决我国间接融资所占比重过大、直接融资发展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融资效率的必然选择。而要继续推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构建有效的债券市场监管框架。 从一般意义上说,有效监管意味着必须同政府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要以基本的规划为前提和基础。首先,监管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育成熟并用以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行为和过程,监管产生的环境和背景就决定了这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控制,而是政府在协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立场后确立监管规则和监管程序,并授权一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鸿涛  
政府监管与自律组织监管构成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监管的基本框架,场外债券二级市场监管也在这一框架下运行,其核心问题是债券交易监管。我国银行间债券二级市场监管权力分割严重,监管成本高且效率低;自律组织监管近乎处于缺失状态。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场外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监管经验,统一与重塑政府监管主体,强化与突出银行间债市的自律组织监管功能,构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双重监管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燕  
债券融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广大企业直接融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企业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虽然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从法规、制度的建设,审批程序,到日常监管都得到一定的加强,为促进企业的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还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俊玲  
我国自1986年开始发行企业债券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却是相当缓慢的。企业债券市场自身的兑付难、风险大,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造成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风险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发债企业本身的因素,又有外部市场环境的制约。为及时预防与化解企业债券市场的风险,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向鸿雁  董雪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券监管的现状,归纳总结出我国监管模式的主要特征,然后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券监管模式的市场效率,重点分析了分工监管模式的利弊以及信息披露制度对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效率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升华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而开设丙类账户的机构投资者是该市场的主要参与力量,对其监管关系着债券市场整体监管的成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丙类账户交易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短时性、关联性等特点,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对丙类账户的对敲、代持、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异常交易行为及风险进行探讨,从交易模式、信息披露模式、监管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丙类账户交易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发展做市商制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理顺监管体制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