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7)
2023(9868)
2022(8095)
2021(7389)
2020(6377)
2019(13968)
2018(13992)
2017(26637)
2016(14590)
2015(16313)
2014(16289)
2013(16230)
2012(14478)
2011(12637)
2010(13022)
2009(12835)
2008(13482)
2007(12525)
2006(11351)
2005(10826)
作者
(40376)
(33677)
(33591)
(31873)
(21760)
(15679)
(15188)
(12834)
(12582)
(12311)
(11569)
(11315)
(11212)
(10758)
(10630)
(10028)
(10020)
(9840)
(9802)
(9627)
(8377)
(8255)
(8133)
(7779)
(7762)
(7730)
(7442)
(7359)
(6657)
(6548)
学科
(83313)
(79722)
企业(79722)
管理(75539)
(60790)
经济(60670)
(29475)
业经(26985)
方法(23698)
(22912)
财务(22879)
财务管理(22846)
(21803)
企业财务(21689)
(20805)
技术(16194)
农业(15842)
数学(15438)
数学方法(15334)
(15321)
(15187)
(15156)
体制(13587)
中国(13505)
理论(13439)
经营(13132)
(12994)
企业经济(12619)
(11281)
银行(11276)
机构
学院(211757)
大学(205964)
管理(91004)
(89383)
经济(87489)
理学(75508)
理学院(74838)
管理学(74178)
管理学院(73732)
研究(61414)
中国(54767)
(50162)
(43245)
财经(37238)
(35686)
(33568)
科学(32882)
(32212)
(29909)
中心(29597)
(27606)
财经大学(27157)
北京(27087)
业大(26811)
商学(26361)
商学院(26110)
经济学(25844)
研究所(25797)
农业(24875)
经济管理(23254)
基金
项目(126224)
科学(101716)
研究(97504)
基金(92764)
(77729)
国家(76948)
科学基金(69338)
社会(63475)
社会科(60161)
社会科学(60146)
(50483)
基金项目(48965)
教育(44141)
自然(43505)
自然科(42510)
自然科学(42501)
自然科学基金(41844)
(40108)
编号(39572)
资助(36926)
(32160)
成果(32089)
(31211)
(30087)
(28450)
重点(27460)
创新(27141)
课题(26942)
(26116)
(26055)
期刊
(113319)
经济(113319)
研究(65173)
中国(47501)
(47212)
管理(43529)
(31536)
科学(25586)
(24496)
金融(24496)
学报(23639)
技术(21371)
农业(21137)
业经(20144)
大学(19949)
财经(19874)
教育(18977)
学学(18848)
(17125)
经济研究(15935)
财会(15059)
(14903)
问题(13759)
会计(13720)
技术经济(12848)
现代(12336)
经济管理(10720)
世界(10658)
商业(10423)
通讯(10288)
共检索到341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鲍步云  姜蕾  
就企业管理控制来说,一方面,快速变化的环境使计划的时效性大大缩短,企业很难单纯地依靠计划及相应的控制来管理企业;另一方面,即使计划正确,如果平时不通过控制促使组织素质等“软因素”与高度变化的环境互动,当实际与计划出现差距时也无法及时扭转被动的局面。因此,在企业的管理控制上,计划标准要从第一位退居第二位。新的思路必然是,把管理控制的根本点放在能够迅速响应快速变化环境的企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 一、要引入“柔性控制”和“模糊控制”的新概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桑向阳  
本文从内部控制评价现状谈起,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方法,即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Control Self-assessment)。文章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工作方法,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对企业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在中国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书桂  苏慧  
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通常把企业简单地理解为企业是经营者为其拥有者创造财富与利润的工具,亚当·斯密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然而1999年12月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红  徐扬  张霞  
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随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应赋予新的内容,并采用新的管理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志  赵丽坤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论述了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实质内容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入手,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现存缺陷及影响这种制度的主导因素。最后,对现代企业管理下如何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焦慧芳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日益重要,其费用也相应增加。管理费用的控制已经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但大多数企业缺少对管理费用的有效控制或管理费用控制工作只流于形式,这种局面已影响到了整个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及企业效益的增长。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矛盾将会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如何在既定的管理要求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费用控制效果,已成为当今企业控制的重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雪媛  曹钢  
目前在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有待统一。内部控制和企业管理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如何定位、企业是否有必要建设内部控制等问题是企业当前研究和建设内部控制必须明确的问题。一、内部控制的发展与管理理论的发展亦步亦趋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贺颖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一个企业要能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式下稳步地发展下去并跻身为世界列强,首要一点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为了帮助企业能尽快地、更好地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管理控制系统,本栏目特邀请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的贺颖奇博士,结合中国的实情,系统的分期给读者介绍他对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以期对企业的管理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所指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覃家琦  
本文根据控制对象将控制权划分为非人力资产控制权和人力资产控制权,后者等价于决策控制权。研究表明:企业非人力资产配置与管理结构之间具有耦合关系;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依附于管理科层并被捆绑于岗位上;由于知识的分散性,决策控制权的配置必然是分散的,任何个人在拥有特定控制权的同时都将获得管理自由裁量权;在管理科层中,让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相匹配的最优途径是让知识向相应控制权位置移动,而不是让控制权向知识位置移动;控制权具有传递性,某层级的企业成员的控制权随着其层级的增加而递减。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建军  
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越来越不稳定,市场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建立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薇  
一、供应链管理思想特征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它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它将企业内部经营所有的业务单元如订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于增彪  
所谓企业管理控制系统,就企业高层而言,是指企业管理当局驱动和驾驭整个企业向着既定战略目标运行的机制,包括业绩指标体系确定、实际业绩的监控和反馈报告、奖惩制度等三项基本内容。从西方经验看,进入20世纪不久就在西方集团公司盛行的"杜邦通用模式"是最早、最典型和最完备的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称为财务控制系统,就是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在当时的条件下,企业惟一的战略目标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所谓股东利益,无非是指投资报酬率(ROI)。正是借助于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德莉  
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依存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审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落地"事件,企业会计部门参与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及信息披露等彰显了管理会计对内部控制的反哺作用。依存关系与反哺作用构成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的耦合效应。针对企业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耦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出提升企业管理会计水平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训峰  吴文良  王静慧  
本文提出了企业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企业生态位的特性,企业生态位宽度识别以及不同企业生态位的竞争关系。阐明企业生态位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提出实行生态位经营的决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