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0)
2023(8663)
2022(6936)
2021(6373)
2020(5548)
2019(12312)
2018(12173)
2017(23318)
2016(12725)
2015(14330)
2014(14042)
2013(14267)
2012(12596)
2011(10767)
2010(11243)
2009(10963)
2008(11765)
2007(10735)
2006(9690)
2005(9134)
作者
(35333)
(29323)
(29225)
(27570)
(19295)
(13730)
(13251)
(11285)
(11017)
(10742)
(9959)
(9881)
(9738)
(9299)
(9199)
(8803)
(8763)
(8717)
(8501)
(8367)
(7285)
(7206)
(7201)
(6801)
(6790)
(6615)
(6581)
(6375)
(5851)
(5747)
学科
(81447)
(79236)
企业(79236)
管理(67948)
(56636)
经济(56570)
(27395)
方法(26495)
业经(25326)
(23671)
财务(23646)
财务管理(23622)
企业财务(22542)
(18836)
数学(18469)
数学方法(18333)
技术(15413)
(15158)
农业(14343)
(14110)
(13913)
经营(12892)
企业经济(12488)
理论(12252)
(12013)
(11538)
决策(10533)
体制(10459)
中国(10422)
技术管理(10359)
机构
学院(185730)
大学(179480)
管理(83558)
(77970)
经济(76332)
理学(69858)
理学院(69262)
管理学(68560)
管理学院(68162)
研究(51101)
中国(46689)
(42303)
(37939)
财经(32238)
(30727)
(29197)
科学(27478)
(26807)
中心(25007)
(24754)
商学(24682)
商学院(24463)
(24196)
北京(24002)
财经大学(23667)
业大(23085)
经济学(21974)
经济管理(21323)
研究所(21314)
农业(20713)
基金
项目(110813)
科学(89952)
研究(84115)
基金(82443)
(69286)
国家(68591)
科学基金(62529)
社会(54537)
社会科(51736)
社会科学(51719)
(43798)
基金项目(43381)
自然(40857)
自然科(39967)
自然科学(39958)
自然科学基金(39345)
教育(37920)
(35417)
资助(33762)
编号(33692)
(30102)
(26590)
成果(25964)
(24714)
重点(23767)
创新(23703)
(23236)
(22580)
课题(22382)
国家社会(22178)
期刊
(95655)
经济(95655)
研究(55420)
(41566)
管理(40122)
中国(38004)
(24887)
科学(22029)
(20933)
金融(20933)
技术(19329)
学报(19173)
业经(17615)
财经(17105)
农业(16980)
大学(16227)
学学(15424)
财会(14906)
(14716)
教育(14506)
经济研究(13766)
(13599)
会计(12960)
技术经济(12560)
问题(11417)
现代(11409)
通讯(10136)
会通(10113)
商业(9775)
经济管理(9671)
共检索到293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曜  
管理层股票期权计划的价值评估是当前企业激励机制研究领域的最主要难题之一,也是实际操作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本文分析了西方主流的计算方法即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23方法的缺陷,提出了管理层股票期权的价值评估应采用二叉树模型。在考虑了管理层在等待期前后的离职率、股票价格相对于行权价格的倍数等三个参数后,建立了一个新的计算企业管理层股票期权计划的模型,并认为在会计处理上,股票期权计划的价值应及时进行调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志华  荣俊南  江卫东  
本文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基础之上,设计了一套虚拟股票激励方案,有 利于将员工 的个人目标 与企业的长期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期达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目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梅新育  
90年代美国企业股票期权计划呈现受益面扩大、股票期权数量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重上升两个特点。美国企业股票期权发展的原因在于税收政策和新会计标准的推动、股票期权种类日益丰富、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等,股票期权计划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加剧两极分化、业绩标准软约束、影响原有股东权益等严重缺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欣  郑晓齐  
企业为什么要选择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管理者?明晰此问题对有效地使用股票期权激励管理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股票期权薪酬激励的特征以及已有期权激励问题研究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需要在充分理解期权特征的基础上,并依据管理者行为与企业的特征等实施期权薪酬激励管理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朝龙  阎庆民  
本文就职工持股计划 (简称ESOP)与股票期权 (StockOptions)计划在国际国内实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且研究了职工持股制度与将股票期权提供给企业员工与其经营者所产生的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研究了在中国国企中实施职工持股制度与股票期权制度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出了实施这些方法的政策建议及注意事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远  刘倩茹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3年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数据,研究业绩型股票期权中管理层收益及其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完成行权条件中业绩要求的管理层并不能从股票期权中获得收益或者获得的收益十分有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预期的股票期权价值越小,管理层达到当前行权期业绩要求的概率越小。另外,管理层利用上一个行权期的实际收益预期的期权收益越小,管理层达到当前行权期业绩要求的概率越小。最后,管理层从股票期权中获得的总收益越小,股票期权计划完成后的公司业绩也会越差。这些发现均说明,管理层收益较低将导致业绩型股票期权无法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使得行权条件中的业绩要求无法完成,公司长期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黑岚  
股票期权会计准则成为安然事件后国际会计界备受关注的一个新问题。同样,股票期权的实施也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热点,因此,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也就成为了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美国股票期权会计理论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分析,对我国股票期权会计的制度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辉  王化民  张沈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建新  
本文详细介绍了经济附加值(EVA)的计算方法 ,以动态行权价和基于EVA的业绩考核指标修正原来股票期权计划中的不足 ,修正了确定股票期权数量的模型 ,阐述了基于EVA的股票期权计划的原理 ,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华  徐向艺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管理层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和整体思路,提出从交易双方的角度分别对企业的自身价值和投资价值进行评估,两者构成企业的价值区间。管理层收购中企业的自身价值由企业的现实资产价值和期权价值构成,企业的投资价值由企业的自身价值和由于管理层收购的实物期权特征与管理成本节约及战略整合效应而产生的收购增加价值构成。管理层收购的期权价值利用复合实物期权模型计算,管理成本节约及战略整合效应利用改进的折现现金流法计算。最后,提出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管理层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整体框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朋飞   谢凤鸣   尹筑嘉  
在股票定价的方法中,传统的股利贴现模型需要精确确定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和未来支付的现金股利,考虑到公司的权益资本(股票)具有期权的特性,本质上是基于公司价值的看涨期权,因而可以用Black-Scholes期权理论来评估其投资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蓓  夏康健  连慧颖  
本文基于管理层权力理论和独立审计的视角,通过研究并购活动中管理层权力与资产评估溢价间的关系,就独立审计对资产评估溢价的约束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管理层利用其权力影响资产评估价格,权力集中的管理层会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评估溢价产生显著影响;在资产评估过程中选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可以起到有效的外部监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弥补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不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元元  
管理层收购,在国外简称MBO。我国国有企业自1994年试点以来,由于理论模糊、政策不清、操作不规范,一直争议颇多。2003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发文肯定了“管理层收购”这一做法,并于2005年4月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限定在中小企业范围内。本文就管理层收购引起的所有者决策权变化、股权结构、所有者权益等问题进行深层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文滨  
本文对微软公司2003年以股权换期权计划背后的原因进行探析,结合我国现阶段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认为股票期权制仍然是一种适合处于发展阶段的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激励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股票期权制的推行提出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