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80)
- 2023(20411)
- 2022(17447)
- 2021(16103)
- 2020(13723)
- 2019(31245)
- 2018(30853)
- 2017(59481)
- 2016(32320)
- 2015(36016)
- 2014(35426)
- 2013(35056)
- 2012(32355)
- 2011(28907)
- 2010(29082)
- 2009(26952)
- 2008(26963)
- 2007(23972)
- 2006(21396)
- 2005(19264)
- 学科
- 济(135780)
- 经济(135627)
- 业(111871)
- 管理(106167)
- 企(99161)
- 企业(99161)
- 方法(62445)
- 数学(51226)
- 数学方法(50579)
- 财(39597)
- 农(38916)
- 业经(37509)
- 中国(33521)
- 务(27329)
- 学(27326)
- 财务(27248)
- 财务管理(27202)
- 农业(26867)
- 企业财务(25822)
- 制(25744)
- 技术(25406)
- 理论(25367)
- 贸(24991)
- 贸易(24980)
- 地方(24515)
- 易(24256)
- 和(22815)
- 策(22302)
- 划(21075)
- 银(19906)
- 机构
- 学院(463969)
- 大学(462377)
- 济(189127)
- 管理(185712)
- 经济(185187)
- 理学(160121)
- 理学院(158464)
- 管理学(155701)
- 管理学院(154865)
- 研究(152391)
- 中国(116274)
- 京(98278)
- 科学(93020)
- 财(88897)
- 农(76808)
- 所(76230)
- 财经(70818)
- 江(70017)
- 中心(69301)
- 研究所(69025)
- 业大(68496)
- 经(64454)
- 北京(61840)
- 农业(60144)
- 范(58624)
- 师范(57974)
- 经济学(56634)
- 州(55818)
- 院(55754)
- 财经大学(52503)
- 基金
- 项目(309952)
- 科学(244696)
- 研究(226586)
- 基金(225699)
- 家(196532)
- 国家(194839)
- 科学基金(168520)
- 社会(142964)
- 社会科(135510)
- 社会科学(135475)
- 省(120800)
- 基金项目(118257)
- 自然(110299)
- 自然科(107806)
- 自然科学(107776)
- 自然科学基金(105882)
- 教育(104446)
- 划(101435)
- 资助(94120)
- 编号(92221)
- 成果(74475)
- 重点(69343)
- 部(68454)
- 发(65867)
- 创(65668)
- 课题(63407)
- 创新(60856)
- 科研(59213)
- 教育部(58844)
- 国家社会(58786)
- 期刊
- 济(209818)
- 经济(209818)
- 研究(136813)
- 中国(86634)
- 管理(73551)
- 学报(71681)
- 财(70809)
- 农(69424)
- 科学(67010)
- 大学(55205)
- 学学(52180)
- 教育(50038)
- 农业(47846)
- 技术(43625)
- 融(41482)
- 金融(41482)
- 财经(35515)
- 业经(35352)
- 经济研究(33674)
- 经(30503)
- 业(27094)
- 问题(26878)
- 技术经济(24815)
- 图书(22285)
- 科技(21967)
- 现代(21745)
- 版(21516)
- 理论(21450)
- 贸(21439)
- 统计(21250)
共检索到688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芳莉 俞航东
从竞争战略角度出发,可将传统零售企业采纳电子商务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划分为五项,即产品特征、消费者忠诚度、市场拓展效应、渠道冲突和组织惯性。基于正处在模式转型期的全球最大的专业市场——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问卷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对五重因素影响企业电子商务技术采纳决策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市场拓展效应、消费者忠诚度、渠道冲突三个变量对传统零售企业采纳电子商务技术的影响较为显著,电子商务技术可能带来的市场拓展程度越高、经营商户实体市场经营时间越长(即所拥有的忠诚消费者数量越多),其采纳电子商务技术的时间越早;因面临来自电子商务的冲击和由此引起的渠道冲突问题,作为经营主体的专业市场其初期应用电...
关键词:
零售企业 电子商务 技术采纳 市场拓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满
电商作为跨地域跨行业的分销、零售平台,其下游既可以覆盖多个传统核心制造企业,也可以覆盖到传统供应链金融覆盖不到的中小企业,其上游更是可以覆盖到所有企业与个人。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业界对电商巨大潜力的认可,电商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已经逐渐发展到供应链间的竞争,电商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也随之受到人们关注。基于此,本文对电商企业供应链金融的竞争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电商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电商企业 供应链金融 竞争 策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昊
本文分析了电商自营商品促销定价的行为机制及销售竞争带来的影响,并采用京东、苏宁和国美三大电商4000多项家电产品连续一年内的价格变化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这些电商总体上都采取了在集中促销期降价、在平时提价的做法,并以高低交错的调价方式提升促销效果。销售竞争增大了集中促销期商品的降价幅度,但也使相应商品在平时的价格上调幅度更高。其原因在于,竞争给高低交错调价中的价格回调带来了风险,进一步增大调价频率的应对方式妨碍了其影响顾客购买预期的促销作用,因而需要以平时更大幅度的抬价作为弥补。可见,"电商造节"作为基于顾客预期引导的集中化价格竞争,并不意味着消费者能够获得真正的实惠。从行业长远发展考虑,未来应减少诱导投机性消费的促销行为,将竞争焦点由价格转向提升品质、服务创新等方面。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彭飞 康丽丽
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地方政府行为在我国产业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微观层面来说,地方政府行为主要是对企业的投资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产业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0年间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498家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数据,利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的Probit模型,分地区和分行业就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存在地区和行业异质性。(1)从转出地来看,广东和江苏企业重点关注的则是地方信息化水平,浙江企业对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较敏感,而上海企业对投资地的税负较为敏感;(2)从承接地来看,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超林 杨竹清
基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结合银保监会披露的商业银行网点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以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测度企业面临的银行业竞争程度,研究银行业竞争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增加能够显著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说明银行业竞争有效发挥了普惠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的普惠效应更强;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随银企距离的缩短而强化。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网点数量的增加通过提高小微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并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在研究样本期内考虑金融科技的影响后,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依然显著。建议金融管理部门继续推进银行市场化改革,构建多元化的银行竞争体系,加快完善中小银行的空间布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孔令文 徐长生 易鸣
基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本文研究了市场竞争程度和需求规模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本文发现,市场竞争程度、市场需求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呈倒U型。本文使用企业(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和5公司行业集中度衡量市场竞争程度,发现只有在多个大企业主导的竞争型市场(5公司行业集中度达到60%左右、企业毛利率水平稳定于34%左右)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强度最高,竞争过于激烈或缺乏竞争均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本文使用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衡量市场需求规模,发现企业所面临的需求规模很小或很大时,技术创新均不活跃;只有在市场需求规模稳定在某一较高临界值附近时,企业技术创新最活跃。同时,大企业的创新有明显的需求驱动和竞争驱动双重特征,小企业则更受竞争驱动。广告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有正相关关系。本文提出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政策建议为:一是充分重视和挖掘中国特有的巨大市场规模,在各行业中营造多个大企业主导的竞争型市场,让大企业既展开充分竞争,又获得较为可观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二是继续坚持和优化鼓励技术创新活动的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三是注重优化和提高企业的市场推广能力,尤其要改善较小规模企业的广告和营销环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刚 陈敬之
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将促使企业家把更多的才能配置到生产性活动中;反之,不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则会促使企业家把更多的才能配置到非生产性活动中。因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家精神的繁荣。文章使用4期CGSS调查数据研究证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可显著提高个人的创业概率,平均而言,产权保护指数每提高一个标准差,个人的创业概率将会提高0.8个百分点左右。但是,产权保护制度对个人创业概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显著提高"低收入组"的创业概率,但对"高收入组"创业概率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显著提高了个人从事"自我雇佣"的创业概率,但对个人从事"自己是老板"的创业概率的影响不...
关键词:
产权保护 企业家精神 才能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航 黄昕怡
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其核心竞争力正在不断演化。本文基于竞争力理论、金碚因果关系模型及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研究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演化历程,得出当前跨境物流已成为跨境企业重要核心竞争力的结论,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三个不同类型的跨境电商企业在跨境物流方面的发展模式,揭示了不同类型跨境企业的物流发展偏好,最后基于多案例研究结果及竞争力模型,构建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核心要素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在跨境物流发展决策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镇 赵晶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中的战略决策行为特征,探讨了决策群体的认知、组织e就绪与采纳决策之间的作用关系。基于164个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战略意图的形成首先受到价值认知和风险控制认知这两个方面主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组织e就绪的客观限制。研究还发现,处于不同扩散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决策模式:单一流程应用阶段的采纳决策具有主观导向的非理性特征,而在多流程整合应用阶段则倾向于冒险性。以上研究结论体现了电子商务采纳中决策群体的社会认知规律,对于合理制定战略推动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和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晋飞
电子商务采纳是跨境电商企业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2016年珠三角760家制造业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尝试构建电子商务采纳和企业成长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数据模型,探讨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强度对制造业跨境电商企业成长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采纳和电子商务采纳强度(初级、中级和高级)对制造业跨境电商企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数据发现,为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跨境电商企业成长,制造业企业应尽可能采纳电子商务技术,进一步拓展跨境电商业务;重视自主品牌建设,熟悉掌握电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兴梅
电商平台已经全面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电商平台之间依然存在白热化的价格竞争,电商企业的产品价格差异化竞争策略依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电商企业在促销降价活动中频繁的价格竞争差异性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基于当前电商企业特有的时空特征背景,将下游电商企业和上游供应商加入到电商定价差异化竞争模型中,建立扩展的时空特征分析模型,并从企业差异化参数、企业市场定位、企业价格制定、企业谈判实力分布等方面研究了电商企业的定价行为及其差异化竞争的经济逻辑。并结合京东、苏宁、国美三家电商平台的定价行为和价格竞争案例,得出相关结论,并给出了大型电商平台针对产品定价行为和价格竞争的建议和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宏兵 蔡宏波 徐慧慧
在重新测度外资进入和服务业集聚指标基础上,本文利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与相关城市变量,深入考察了服务业集聚对外资进入影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服务业工资差距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和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总体上有利于缩小企业工资差距,通过调节变量回归分析也证实了二者的调节机制同样会缩小工资差距,且服务业集聚会调节外资进入的负向工资溢出效应;无论是高EG地区还是低EG地区,外资进入和服务业集聚对工资差距均呈现负效应,且其对缩小低EG地区工资差距的调节效应比高EG地区更为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外资进入与集聚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与上述结果一致,其对缩小公共性服务业工资差距的调节效应明显强于生产性服务业,但对消费性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外资进入 服务业集聚 工资差距 调节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宏兵 蔡宏波 徐慧慧
在重新测度外资进入和服务业集聚指标基础上,本文利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与相关城市变量,深入考察了服务业集聚对外资进入影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服务业工资差距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和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总体上有利于缩小企业工资差距,通过调节变量回归分析也证实了二者的调节机制同样会缩小工资差距,且服务业集聚会调节外资进入的负向工资溢出效应;无论是高EG地区还是低EG地区,外资进入和服务业集聚对工资差距均呈现负效应,且其对缩小低EG地区工资差距的调节效应比高EG地区更为明显;生产性
关键词:
外资进入 服务业集聚 工资差距 调节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细文 金学慧
基于TOE(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框架并综合借鉴组织信息技术(IT)采纳理论,结合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CIS)自身的特点及当前CIS实践环境,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深入分析影响我国企业CIS采纳决策的驱动因素,从而构建影响企业CIS采纳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我国企业CIS采纳的7个关键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