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66)
- 2023(18563)
- 2022(15785)
- 2021(14563)
- 2020(12452)
- 2019(28440)
- 2018(28360)
- 2017(55066)
- 2016(29755)
- 2015(33640)
- 2014(33647)
- 2013(33320)
- 2012(30700)
- 2011(27828)
- 2010(28420)
- 2009(26786)
- 2008(26593)
- 2007(23936)
- 2006(21461)
- 2005(19672)
- 学科
- 济(142045)
- 经济(141867)
- 业(105087)
- 管理(101688)
- 企(93931)
- 企业(93931)
- 方法(58258)
- 数学(47658)
- 数学方法(46930)
- 财(37942)
- 业经(37379)
- 农(36479)
- 中国(32001)
- 制(28400)
- 地方(27796)
- 学(26710)
- 务(25836)
- 财务(25748)
- 财务管理(25708)
- 农业(25115)
- 企业财务(24372)
- 理论(24036)
- 和(22657)
- 技术(22451)
- 贸(21971)
- 贸易(21957)
- 易(21239)
- 体(21211)
- 划(20759)
- 策(20238)
- 机构
- 学院(440826)
- 大学(439477)
- 济(185891)
- 经济(182116)
- 管理(174845)
- 理学(149961)
- 理学院(148330)
- 研究(147459)
- 管理学(145736)
- 管理学院(144928)
- 中国(112734)
- 京(94014)
- 科学(88433)
- 财(87547)
- 所(74790)
- 农(70015)
- 财经(69035)
- 研究所(67301)
- 江(66929)
- 中心(65494)
- 业大(62576)
- 经(62438)
- 北京(59651)
- 经济学(56127)
- 范(55376)
- 师范(54907)
- 农业(54633)
- 州(53151)
- 院(53012)
- 财经大学(50854)
- 基金
- 项目(286190)
- 科学(226408)
- 研究(210485)
- 基金(208749)
- 家(180587)
- 国家(179083)
- 科学基金(155136)
- 社会(133979)
- 社会科(127004)
- 社会科学(126968)
- 省(111535)
- 基金项目(109676)
- 自然(100266)
- 自然科(97966)
- 自然科学(97943)
- 教育(96291)
- 自然科学基金(96224)
- 划(92787)
- 资助(86972)
- 编号(85225)
- 成果(69748)
- 重点(63935)
- 部(63230)
- 发(60791)
- 创(60573)
- 课题(58817)
- 创新(56099)
- 国家社会(55017)
- 教育部(54577)
- 制(54160)
- 期刊
- 济(216919)
- 经济(216919)
- 研究(134737)
- 中国(84423)
- 管理(70932)
- 财(70142)
- 农(64891)
- 学报(64606)
- 科学(61816)
- 大学(50036)
- 学学(47348)
- 教育(44861)
- 农业(44386)
- 技术(40640)
- 融(40057)
- 金融(40057)
- 财经(35231)
- 业经(34598)
- 经济研究(34364)
- 经(30300)
- 问题(27585)
- 业(24852)
- 技术经济(24659)
- 统计(21307)
- 现代(21279)
- 世界(20620)
- 贸(20608)
- 理论(20601)
- 商业(20088)
- 科技(19736)
共检索到667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全民
从源头上梳理“规模经济”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区分单一产品、单个厂商和企业组织等三种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继而对有关最小有效规模(MES)的研究进行论述后指出,形成规模经济效应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技术创新、组织和管理、市场,这对我国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追求和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寻求和获得竞争优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规模经济 成本 MES 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涛 胡汉辉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与保持是当今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根据系统论和组织学习的有关理论制定和实施柔性战略是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而系统的组织学习是企业制定和实施柔性战略的基础。
关键词:
持续竞争优势 柔性战略 组织学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诺 谭文 贺勇
文章基于结构洞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研究物流企业结构洞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路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442家物流企业数据,建立“结构洞—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结构洞对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有显著影响;结构洞对动态能力3个维度中的机会识别能力、整合重构能力有显著影响,而对机会利用能力无显著影响;动态能力在结构洞与竞争优势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或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物流企业应注重辨识结构洞网络中的机遇,提高信息和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整合完善企业内部运营体系,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
物流企业 结构洞 动态能力 竞争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君 陈锟 朱南
隔离机制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后能够形成一道屏障,使其核心能力不易被模仿和移转,从而维持企业在较长时间内的竞争优势。社会网络和制度化的环境促使企业间通过相互模仿与复制,产生异质同形性,使企业难以维持竞争优势,因此建立基于竞争优势的隔离机制变得十分重要。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品牌、企业文化、管理能力因其形成过程的不可模仿性与因果模糊性,天然具有隔离机制的特性,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关键词:
隔离机制 异质同形性 竞争优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左红英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负责到底,这是否会增加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呢?本文在介绍循环经济和企业竞争优势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循环经济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将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企业 竞争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瑞
全球竞争背景下,如何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是截然不同的,文章指出在当前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通过能力和环境匹配,获取短暂竞争优势的机制,继而持续不断的开发新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竞争优势 能力 超竞争环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求知 周俊
本文批判性地吸收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澄清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理清了相关研究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指出企业家精神、企业资源和国际化网络是国际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际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优势环”模型,认为企业家精神、企业资源和国际化网络的良性互动能确保国际新创企业建立并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飞 汪旭晖
零售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零售业务流程,零售业务流程特征来源于企业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零售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模型,并应用这个模型对沃尔玛零售公司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沃尔玛竞争优势为天天低价,导致天天低价形成的是一个"低成本采购———低成本配送———低价格销售———低成本采购"的业务流程,这个流程的保障是包括"两系统两关系"的企业资源: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与顾客的亲人关系和与员工的伙伴关系。
关键词:
零售营销 竞争优势 竞争能力 沃尔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云君
探究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有助于企业的绿色经营的实践,而且也为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微观层面的发展动力。通过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系统梳理,结合企业绿色经营面临的环境,认为纯粹的"外生论"和"内生论"都不足以解释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根源。分析认为企业绿色竞争优势源于企业顾客能力的状况,试图为现实中企业绿色经营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营 竞争优势 顾客能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光胜
本文对探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 ,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不是“梅森—贝恩范式”主张的由市场结构等因素所外生 ,也不完全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企业能力理论”所倡导的由企业内资源、能力所内生的。通过逐层剥离笼罩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外围因素 ,本文认为 ,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知识 ,并试图为构筑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光胜
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实践,而且也是检验各种理论流派能否解释和预期企业竞争优势的判断依据。本文拟对探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并不是“梅森-贝恩范式”主张的由市场结构等因素所外生,也不完全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企业能力理论”所倡导的由企业内的资源、能力所内生。通过逐层剥离笼罩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外围因素,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知识,试图为现实中企业构筑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书竹
以新贸易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地板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现象,并讨论了中国地板出口竞争优势的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地板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是中国地板产业取得成本领先优势的重要原因,而差异产品则是非价格竞争优势的来源。要进一步提升地板的国际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即政府需要打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地板企业应该重视技术创新战略及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个性化的品牌、进行销售渠道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小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玉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