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1)
- 2023(17227)
- 2022(14091)
- 2021(13148)
- 2020(11090)
- 2019(25223)
- 2018(24963)
- 2017(48383)
- 2016(25612)
- 2015(28431)
- 2014(27976)
- 2013(27298)
- 2012(24295)
- 2011(21429)
- 2010(21476)
- 2009(20229)
- 2008(19747)
- 2007(17583)
- 2006(15124)
- 2005(13559)
- 学科
- 济(106944)
- 经济(106794)
- 业(101646)
- 管理(93502)
- 企(91779)
- 企业(91779)
- 方法(49703)
- 数学(40488)
- 数学方法(39827)
- 财(35309)
- 业经(33374)
- 农(33008)
- 中国(26475)
- 务(25014)
- 财务(24947)
- 财务管理(24909)
- 制(24682)
- 企业财务(23623)
- 农业(23003)
- 技术(22787)
- 理论(20592)
- 划(18533)
- 和(18401)
- 体(18084)
- 策(17541)
- 贸(17353)
- 贸易(17340)
- 地方(16957)
- 易(16890)
- 银(16355)
- 机构
- 学院(358107)
- 大学(352868)
- 济(150629)
- 管理(149444)
- 经济(147791)
- 理学(129454)
- 理学院(128234)
- 管理学(126156)
- 管理学院(125458)
- 研究(106083)
- 中国(84998)
- 财(73098)
- 京(71879)
- 科学(60298)
- 财经(57839)
- 江(53426)
- 经(52651)
- 农(50945)
- 中心(50804)
- 所(49531)
- 业大(47983)
- 经济学(45924)
- 研究所(44244)
- 北京(44208)
- 财经大学(42968)
- 范(42307)
- 师范(41945)
- 州(41806)
- 经济学院(41427)
- 商学(41044)
- 基金
- 项目(239646)
- 科学(193918)
- 研究(180164)
- 基金(177878)
- 家(151745)
- 国家(150411)
- 科学基金(134040)
- 社会(118138)
- 社会科(112176)
- 社会科学(112151)
- 省(93870)
- 基金项目(93753)
- 自然(85576)
- 教育(83812)
- 自然科(83719)
- 自然科学(83702)
- 自然科学基金(82265)
- 划(77361)
- 编号(72793)
- 资助(71305)
- 成果(57421)
- 创(54947)
- 部(53845)
- 重点(52876)
- 创新(50537)
- 发(50466)
- 制(50028)
- 国家社会(49279)
- 课题(48917)
- 教育部(47709)
- 期刊
- 济(165907)
- 经济(165907)
- 研究(102195)
- 中国(69774)
- 管理(62232)
- 财(61367)
- 农(47377)
- 科学(45740)
- 学报(43847)
- 教育(36685)
- 大学(36541)
- 技术(36029)
- 学学(34627)
- 农业(32564)
- 融(32415)
- 金融(32415)
- 业经(29422)
- 财经(29142)
- 经济研究(25942)
- 经(25078)
- 问题(21226)
- 技术经济(20175)
- 业(19741)
- 财会(18240)
- 现代(17502)
- 统计(17296)
- 策(17056)
- 商业(17053)
- 科技(16663)
- 理论(15894)
共检索到52450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建竹 张青山
为了适应全球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的新制造业环境,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制造模式演化和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异地顾客差异化需求的新的制造模式——移动制造模式。从价值创造视角出发,对制造模式的演变进行分析,讨论了移动制造模式的起源、内涵,构建了移动制造的概念模型。并从价值实现、组织形式、运作模式三个方面研究了移动制造的典型特征,研究表明,移动制造将成为面向跨境跨地域异地顾客差异化需求的适应分布化制造环境的一种新模式。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移动制造模式的可行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建竹 张青山
为了适应全球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的新制造业环境,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制造模式演化和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异地顾客差异化需求的新的制造模式——移动制造模式。从价值创造视角出发,对制造模式的演变进行分析,讨论了移动制造模式的起源、内涵,构建了移动制造的概念模型。并从价值实现、组织形式、运作模式三个方面研究了移动制造的典型特征,研究表明,移动制造将成为面向跨境跨地域异地顾客差异化需求的适应分布化制造环境的一种新模式。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移动制造模式的可行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永淦 沈晓峰 许世群
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而企业管理必须立足价值创造的基本理念。本文从财务价值和经营价值两个角度对企业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继而对基于价值链系统、智力投资和电子商务的现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作分类梳理,提出基于集群协作和利基的创值模式、基于专精和个性服务的创值模式以及基于虚拟经营的创值模式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创新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天 谢炜
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价值的来源和价值创造模式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对不同经济时期的企业价值来源理论进行总结,提出当前经济时期下企业价值的主要来源。同时在对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上,提出价值创造模式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关键词:
企业价值 价值来源 创造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玉明
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需具备人力、财务和物质等三种基本资源。在市场经济下,特质资源的货币表现实际上就是财务资源,因此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与此相对应,资本可以分为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企业经理人面对企业内外部环境,从经理人市场和金融市场获得人力资源(本)和财务资源(本)并整合利用它们为企业创造价值。然而,财务资源(本)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单独的人力资源(本)同样不能创造价值,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本)与财务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琼 张卓
培育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是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首先简述了企业能力理论定义的基础上,对已有的企业能力理论进行辨析,然后提出了企业资源创造的六种模式。
关键词:
动态能力 资源创造 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雅馨 程延园 何勤
基于知识基础观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3家不同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型企业作为案例,探索面临创新技术变革的外部环境,企业如何实现价值创造等相关问题。研究发现:(1)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价值创造包含认知迁移和双元能力塑造两个维度,企业通过认知的横向与纵向迁移和应用式与内生式能力塑造实现价值创造;(2)企业价值创造可分为慢变型、先锋型和成长型3类路径模式,不同企业间价值创造模式与机制存在异质性;(3)企业通过内外部合法性地位的获得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内的稳定发展与扩散。研究结论对于揭示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和企业技术应用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瑜
随着生产型经济的高度成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已逐步从工业化、信息化进入"服务化",形成了"服务经济",服务驱动型企业价值创造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服务经济发展及企业价值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价值创造发展逻辑,分析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创新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构建新的企业价值评价体系。文章研究认为,企业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以市场为基础,目标是实现价值增值。研究结果为企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创造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服务驱动 企业价值 价值创造 服务经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董保宝
在对知识管理价值观和价值创造活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托动态能力观点,从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互动的角度提出知识管理的价值创造模式。依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对运用知识管理构建高科技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进行个案分析。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本研究的贡献及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管理 价值创造模式 动态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海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霍春辉 刘建基
"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是十三五时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智能制造是工业4.0的核心,而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是其发展的起点,云制造模式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正在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中试用。根据动态能力研究框架提出了云制造对制造业集团企业绩效影响的机理模型,通过跨案例分析云制造模式应用效果,验证模型并提出应用建议。
关键词:
云制造 动态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罗建强 李丰源 李洪波
服务型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是农机装备制造业未来转型趋向。结合农机装备产业集聚区内企业间协作特征,构建了农机装备协同制造模式价值流动GERT网络模型,依据主导逻辑的不同,设定了传统网络协同制造和服务型网络协同制造两种模式,通过GERT网络模型求解两种模式下的网络参数,并加以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服务型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更具优越性;在面向服务型网络协同制造模式的转型过程中,价值增值的关键节点与资源要素亦发生着改变;针对农机装备制造业薄利性特征,细化价值分配方案更易实现价值资源的乘数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为以价值共创与共享为目标的农机装备服务型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塑造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琼娥 许安心 林纾 廖颖川
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本土代工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封闭的价值创造模式变革已处于风口浪尖。本文基于互联网知识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探究本土代工企业价值创造的新模式,指出了具有制造业互联网化特征的全球价值网格构建是本土代工突破发展瓶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战略方向;并从全球价值网格的价值创造内涵、价值体系结构及价值创造效应等发面论述了全球价值网格构建对本土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与效用;最后,以"淘工厂"这一典型实例分析进一步诠释全球价值网格抽象理论思想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招治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传统制造业以供给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受到了挑战,亟须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在此背景下采用单案例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取家电行业中的代表企业G公司进行深度探索。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的介入对传统制造业的价值"主张—创造—传递—捕获"的演绎逻辑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移动互联网驱动下,传统制造业以用户价值主张满足为创新出发点,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关系网来寻求价值创造和传递的创新点,在成本结构和盈利模式上进行价值捕获的重新定义。由此构建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探索移动互联网情境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以期为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忠 金青
针对传统制造在价值链创造上的不足,本文在分析服务型制造网络与传统供应链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区别的基础上,构建了服务型制造网络,提出企业知识驱动、服务性生产的模块化创新、生产性服务外包和绿色价值创造等制造业参与服务型制造网络价值创造的四种途径,并结合具体企业在服务型制造网络中价值创造的经验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制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如何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引入了新的思路和观点,也从价值链角度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型制造理论体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