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05)
2023(16484)
2022(13793)
2021(12792)
2020(11189)
2019(25438)
2018(25336)
2017(48673)
2016(26393)
2015(30052)
2014(30072)
2013(29636)
2012(27204)
2011(24340)
2010(24368)
2009(23008)
2008(23032)
2007(20957)
2006(18082)
2005(16474)
作者
(76314)
(64211)
(64158)
(61098)
(40907)
(30630)
(28993)
(25051)
(24352)
(23066)
(21705)
(21700)
(20482)
(20343)
(19994)
(19679)
(19307)
(18939)
(18568)
(18364)
(15823)
(15761)
(15665)
(14710)
(14406)
(14373)
(14356)
(14339)
(13021)
(12806)
学科
(114020)
经济(113862)
(100403)
管理(92795)
(89335)
企业(89335)
方法(52862)
数学(43472)
数学方法(42985)
(37210)
(34894)
业经(32950)
中国(27412)
(25862)
(25854)
财务(25808)
财务管理(25760)
企业财务(24430)
农业(24163)
地方(21576)
技术(21553)
理论(20274)
(19627)
(19545)
贸易(19534)
(19182)
(18980)
(18669)
(18543)
(17740)
机构
学院(383559)
大学(377777)
(158886)
经济(155696)
管理(152737)
理学(131025)
理学院(129733)
管理学(127643)
管理学院(126929)
研究(121321)
中国(95247)
(78558)
(76693)
科学(73551)
(66235)
(60838)
财经(60325)
(59669)
中心(58057)
业大(56924)
研究所(54644)
(54530)
农业(51871)
北京(48693)
经济学(48163)
(46756)
(45198)
师范(44721)
财经大学(44362)
(43743)
基金
项目(252971)
科学(200072)
研究(185073)
基金(183714)
(159042)
国家(157654)
科学基金(137004)
社会(117610)
社会科(111513)
社会科学(111483)
(100941)
基金项目(97502)
自然(89022)
自然科(86938)
自然科学(86912)
教育(85752)
自然科学基金(85394)
(83413)
资助(75200)
编号(75190)
成果(60002)
重点(56695)
(56076)
(55370)
(53930)
课题(51753)
创新(51243)
(49666)
科研(48659)
(48602)
期刊
(177114)
经济(177114)
研究(107787)
中国(75910)
(64801)
(60900)
管理(60365)
学报(56468)
科学(53315)
大学(43779)
学学(41765)
农业(41136)
技术(37042)
教育(36853)
(35186)
金融(35186)
业经(30521)
财经(30451)
经济研究(27116)
(26173)
(24213)
问题(23580)
技术经济(21034)
财会(19282)
统计(19048)
科技(18353)
(18250)
(18154)
现代(17957)
(17847)
共检索到569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四龙  颜爱民  
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激励科技人才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样本与数据收集本次调查向湖南省长株潭试验区21家企业随机发放520份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12份,问卷有效率为83.1%。其中,71.5%来自男性,28.5%来自女性;年龄在25岁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庄小将  
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提升严重依赖高科技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新企业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对我国高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新企业科技人才激励的对策,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海波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应用技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依托和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办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职能。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在广泛调研地方中小企业技术需求和充分挖掘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明确科技人才地位,实施技术服务方略、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多元化的薪酬体系、搭建多类型科技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等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媛  任嘉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清除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国有企业必须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性、导向性、针对性、时效性的科技人才激励模式,以助力企业稳步迈进综合激励新阶段,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同步激励理论建构分析框架,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研究案例,基于280份问卷调查结果,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职责分类、不同年龄段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类型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20~30岁的科技人才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41~50岁的科技人才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31~40岁的科技人才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创新实施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高级技能型人员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且偏向于物质激励。由此得到启示,新时期国有企业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分级分类为原则,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岗位科技人才的现实需求,以“物质+精神”双轮驱动构建精准化、多样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同步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恩平  李娇  
科技人才流失给高科技企业带来重大影响,股权激励的优势凸显出来,成为高科技企业激励和保留科技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统计相关资料,分析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3种主要形式: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发现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存在多种与多轮股权激励并存、制约期限较长、科技人才持股比例增加、科技人才行权可能性大与存在终止退出条款等特征,并针对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晓蓉  周利民  蒋玉鹤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尤其是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越发突显出来。为此,如何能够更好地吸引和激励国有企业科技人才,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已成为国有企业首要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企业科技人才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科技人才的激励现状与问题。最后,结合问题与科技人才的特殊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激励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丹红  
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现已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人力资源。然而,目前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低效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首先从政府的宏观管理与用人单位的微观实施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构建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魁  吴冬梅  
本文以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德鲁克的知识工作者激励理论和玛汉·坦姆仆的知识工作者激励模型为理论指导,以北京市软件企业和生物制药企业为本市高科技企业的代表,通过充分的调研和实证研究,得出了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的主要激励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向高科技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武  
企业创新人才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博弈的关系。创新人才的贡献是对企业激励的理性决策。企业要构建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才能发挥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产权激励、精神激励、文化激励。政府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创新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薇臻  顾双  
著名的20/80法则告诉我们,企业中20%的人为企业创造了80%的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壮大归根到底要依靠高素质、高绩效的核心员工,这些员工就是企业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让优秀的人才资源脱颖而出,激励这些人才资源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人才资源的价值,探讨我国企业人才激励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企业人才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方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四龙  
以长株潭试验区364名企业科技人才为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全面薪酬激励、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结果显示:工作激励和学习与成长对离职倾向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报酬与奖励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离职倾向没有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在工作激励和离职倾向间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学习与成长和离职倾向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柴达  鲍慧琼  
中小企业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能在招人、留人、用人等各个方面做好对人才的激励,将对企业的顺利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中小企业人才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丹  鲁刚  
在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阶段,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企业转向创新驱动、价值创造发展模式的实践者,发挥着创造价值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需求层次高、注重个人成长和自主选择等特点,其工作也具有过程难以观察,结果难以量化等特点,这些都使得传统的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不能对其完全适用。本研究通过对A集团公司增强人才引进和选拔力度、建立人才发展职业通道、构建多元激励体系、加强科技攻关团队建设等多元化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的总结与提炼,提出可供其他大型集团企业学习和借鉴的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贝妮  
本文通过逐层分解战略目标,明确任务权重;整合评估内部资源,确立激励选项;动态循环考核评价,奖惩能绩积分;自主选择激励方式,满足多元化需求;全程沟通反馈,动态修正系统五大步骤,构建基于"能绩积分"的科技创新人才自选式激励机制,拓展了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研究视角。通过积分兑换激励、积分储蓄激励和积分贷款激励等具体方式实现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长期性、持续性激励,有助于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形成长期承诺,从而促进人才和组织的积极、健康成长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