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4)
2023(11402)
2022(9199)
2021(8239)
2020(7034)
2019(15569)
2018(15033)
2017(28600)
2016(15807)
2015(17049)
2014(16594)
2013(16460)
2012(14947)
2011(13166)
2010(13332)
2009(12539)
2008(12886)
2007(11533)
2006(10254)
2005(9253)
作者
(48581)
(40711)
(40647)
(37923)
(25909)
(19428)
(18046)
(15731)
(15372)
(14503)
(14070)
(13597)
(13049)
(12971)
(12839)
(12222)
(12189)
(12035)
(11776)
(11692)
(10387)
(9971)
(9871)
(9318)
(9050)
(9024)
(9012)
(8962)
(8173)
(7989)
学科
(80617)
(74207)
企业(74207)
(69799)
经济(69707)
管理(62374)
方法(31555)
业经(27768)
(24965)
(24768)
数学(23623)
数学方法(23430)
(19696)
财务(19688)
财务管理(19675)
农业(18700)
企业财务(18699)
技术(17008)
中国(14619)
(13900)
(13900)
(13618)
理论(12844)
(12614)
(12594)
贸易(12589)
(12255)
企业经济(12186)
经营(11815)
(11466)
机构
学院(236921)
大学(231201)
(99087)
经济(97501)
管理(95308)
理学(82928)
理学院(82088)
管理学(80882)
管理学院(80476)
研究(75460)
中国(58839)
(52339)
科学(48529)
(47682)
(44847)
农业(41878)
业大(41094)
(39517)
财经(36378)
(36313)
研究所(36202)
中心(33957)
(33202)
经济学(29779)
北京(28806)
(27843)
商学(27654)
商学院(27428)
经济学院(27182)
经济管理(26895)
基金
项目(160532)
科学(127667)
基金(119261)
研究(110585)
(106675)
国家(105688)
科学基金(91139)
社会(73042)
社会科(69386)
社会科学(69366)
(64075)
基金项目(63692)
自然(61339)
自然科(60044)
自然科学(60023)
自然科学基金(59083)
(53357)
教育(49611)
资助(47410)
编号(41647)
(40011)
(37128)
重点(36264)
(34925)
(34402)
创新(33871)
科研(31194)
成果(31159)
计划(30994)
国家社会(30836)
期刊
(109120)
经济(109120)
研究(61904)
(48264)
学报(42068)
中国(41572)
管理(38820)
科学(38797)
(37864)
农业(33256)
大学(31327)
学学(30471)
业经(20708)
(20490)
技术(20474)
(19217)
金融(19217)
财经(18509)
经济研究(17038)
(16004)
教育(15908)
问题(14449)
技术经济(14428)
(12798)
商业(12044)
现代(11913)
科技(11789)
财会(11779)
世界(11684)
业大(11576)
共检索到339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海波  
企业社保负担增加不仅会直接提高用工成本,还会间接影响企业对劳动和资本的配置。为缓解市场主体经营压力,2020年我国实施社保费减免政策并于2021年年初退出,减免政策退出导致企业社保负担回升。文章采用2022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企业成本”微观调查数据,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后发现:(1)社保费减免政策退出后,企业社保负担显著回升;企业社保缴费增加1%,资本劳动比增加0.235%~0.305%。(2)从影响机制来看,社保负担增加导致企业通过降低用工规模或降低实际工资增幅的方式减小用工需求,还促使企业增加投资实现对劳动的替代。(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刚性,对社保负担增加的短期反应不够灵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天保  马磊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倾向值匹配、Cox比例风险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对其生存风险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社保缴费负担的提高会对企业的市场退出风险率造成先降低、后提高的"U"形影响,这是由于社保缴费负担对企业劳动产出效率的促进效应和对劳动力投资规模的抑制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拐点处的企业最优社保缴费率(以"社保缴费总额/工资总额"计)平均约为20.28%,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社保负担的承受能力有所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宏彪  罗丽娜  
在宏观经济步入下行周期的时期,企业面临提升竞争能力的考验,其中,承担过重的社保费用是阻碍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社保费用占工资、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净利润以及现金流的比重来分析社保缴费负担情况,并分区域对样本企业的社会保险承载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等五省(市)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压力较大,江西等五省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压力较小;社会保险承载度最高的地区和最低的地区分别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按期公开社保缴付压力沉重的地区清单、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平衡社保缴费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小朋  袁红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悦  王泽宇  宁璐  
通过"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数据(CEES)"的数据(2016年)分析,从企业社保覆盖率、社保种类数量、人均社保支出角度,测度社保投入因素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制造业企业在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下,如何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降低劳动力的过度流动,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启示。OLS回归发现:企业社保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发现: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管理水平是社保投入作用于生产率的重要渠道。同时,在社保征缴转为税务部门征收之后,企业应将社保投入视作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激励措施,通过合理的社保投入组合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和用工成本的合理管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朝阳  李雪松  
本文基于WIOT2016和ADB—MRIOT构建了我国2000—2020年分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在估算各行业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整体和分行业的要素配置效率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整体要素配置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农、林、牧、渔业的配置效率持续改善,而金融业的配置效率持续降低。资本配置效率下降是导致我国2000—2015年要素配置效率逐渐下降的主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我国要素配置效率明显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及最优配置水平之间仍有一定距离。反事实分析表明,配置效率改善具有较大的生产率效应,我国要素配置效率在达到美国和加拿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时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可分别提升28.02%和25.23%,处于最优状况下可提升约37.3%。为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应进一步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促进各类人才在市场间自由合理流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资本要素在行业间的错配程度;着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扭转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增速普遍下滑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升民  向景  
(一)切实降低社保费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对企业来说,降低社保费率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减少了对企业利润的挤占,有利于缓解对资本供给的抑制,从而提升资本供给和资本使用效率,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同时减轻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对宏观经济来说,降低社保费率使得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活力增强,有助于经济增长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降低社保费率能够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并且提高企业利润,从而对社会的经济增长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庭东   尹丽丽  
数据要素在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将深刻改变要素市场的运行机制与逻辑。文章实证考察数据要素参与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参与对制造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呈现出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即当数据要素参与上升到适度阶段,其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才转变为促进效应。进一步,仅从生产要素属性看,无论是国内数据要素参与还是国外数据要素参与,两者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并无二致。机制检验表明,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是导致数据要素参与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产生“U”型影响的机制。其中,信息效应会同时影响“U”型关系的顶点和曲率,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U”型关系变强,并且顶点右移;而资源效应则影响“U”型关系的曲率,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强时,“U”型关系变强。异质性分析发现,随着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生命周期、行业要素密集度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数据要素参与对资本配置效率“U”型关系拐点呈现出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初创期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高市场化程度区域企业进入数据要素参与“适度区间”的阈值相对更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默如  杨令仪  
企业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税费负担的优化及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值得关注。通过选取2011—2020年我国高技术企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减税降费背景下企业税费负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1)降低高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和流转税税负、提高前期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显著提高本期全要素生产率,社会保险费费负与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关系;(2)税费负担对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存在直接影响,而且通过研究开发支出、新增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回报传导;(3)社会保险费费负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效应在制造业和民营企业更为突出。这意味着,企业应充分重视减税降费对创新绩效的显著影响及其传导效应中不同媒介的作用;政府应区分高技术制造业与服务业、民营与非民营企业对税费的不同反应精准施策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张菁菁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以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变动对区域工业企业边际产出弹性影响为基础,建立包含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区域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区域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区域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劳动力边际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政府资助、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变量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后进区域工业企业正在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出现了对先进区域工业企业"追赶"的现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盛明泉  吴少敏  盛安琪  
以中国2012年实施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未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生活服务业企业相比,"营改增"后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受"营改增"的影响更大。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营改增"通过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论为"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政策效果及如何影响其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互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申富平  袁振兴  
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客体与内涵存在着争论,究其原因是对企业社会责任资源依赖性缺乏认识。对资源的依赖性是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本源,企业社会责任资源的依赖性包括对资源本身的依赖性和对资源依赖关系的依赖性,它们是企业配置社会责任的依据。一般来说,某种资源对企业的贡献率、"黏合性"和稀缺性越大,企业就应该对资源提供者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玲   秦雪征   温舒   马光荣  
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有助于社保费征缴体系的规范,但社保征缴力度的加强增加了企业税费负担,挤出了企业创新投入,不利于生产率的提升。2019年中国开始全面推行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费,但自2000年起,广东、浙江、福建等六个省份已陆续完成税务全责征收试点。本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税务全责征收社保费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改革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政策实施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降低16%。进一步检验税务全责征收模式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发现,改革增加了企业的社保费负担,缩减了企业现金流,加深了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从而挤出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导致企业研发投入和申请专利数量显著下降。本文结论表明,在推行税务全责征收社保费、规范社保征收体系的同时,应考虑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缓释改革对企业生产带来的阵痛,为企业纾困解难。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静  聂佳佳  袁红平  
研究了市场需求不确定情况下,零售商信息分享对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CSR)配置,以及对供应链成员的CSR业绩和经济业绩的影响。以制造商和零售商是否主动实施CSR行为来描述CSR配置,建立和求解了有无信息分享以及不同CSR配置组合共8种情形下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均衡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均会主动实施CSR行为,且这种CSR配置对企业的CSR业绩和经济业绩均是最优的。当双方均实施CSR行为时CSR实施效率较高,零售商自愿分享预测信息,此时信息分享成为"双赢策略"(即信息分享会同时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经济业绩);当CSR实施效率较低时,零售商没有自愿分享预测信息的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