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5)
- 2023(14665)
- 2022(12204)
- 2021(11313)
- 2020(9714)
- 2019(21714)
- 2018(21285)
- 2017(41156)
- 2016(21944)
- 2015(23896)
- 2014(23180)
- 2013(22772)
- 2012(20478)
- 2011(17763)
- 2010(17451)
- 2009(16054)
- 2008(15766)
- 2007(13794)
- 2006(11825)
- 2005(10078)
- 学科
- 济(93089)
- 业(92889)
- 经济(92886)
- 企(84070)
- 企业(84070)
- 管理(79922)
- 方法(45504)
- 数学(36824)
- 数学方法(36440)
- 财(30900)
- 业经(30726)
- 农(30439)
- 务(23040)
- 财务(23001)
- 财务管理(22977)
- 企业财务(21804)
- 农业(21624)
- 中国(21116)
- 技术(19181)
- 制(17218)
- 贸(16516)
- 贸易(16508)
- 划(16290)
- 和(16252)
- 易(16115)
- 理论(15821)
- 策(15818)
- 地方(13747)
- 学(13674)
- 体(13474)
- 机构
- 学院(308334)
- 大学(302904)
- 济(130238)
- 管理(129918)
- 经济(128131)
- 理学(114011)
- 理学院(112944)
- 管理学(111233)
- 管理学院(110678)
- 研究(91457)
- 中国(71155)
- 京(60589)
- 财(59199)
- 农(56072)
- 科学(55987)
- 业大(48510)
- 财经(48400)
- 江(44488)
- 农业(44385)
- 经(44287)
- 所(44125)
- 中心(43539)
- 研究所(40159)
- 经济学(39285)
- 商学(36563)
- 商学院(36248)
- 北京(36239)
- 财经大学(36080)
- 经济学院(35745)
- 经济管理(35422)
- 基金
- 项目(215484)
- 科学(172925)
- 基金(161786)
- 研究(152637)
- 家(141434)
- 国家(140191)
- 科学基金(123491)
- 社会(102555)
- 社会科(96674)
- 社会科学(96643)
- 基金项目(86699)
- 省(84481)
- 自然(82117)
- 自然科(80401)
- 自然科学(80378)
- 自然科学基金(79057)
- 划(70220)
- 教育(69714)
- 资助(64442)
- 编号(59214)
- 创(48215)
- 部(47906)
- 重点(47726)
- 业(45478)
- 发(45194)
- 创新(44341)
- 成果(44107)
- 国家社会(42852)
- 科研(42180)
- 教育部(41662)
- 期刊
- 济(137423)
- 经济(137423)
- 研究(80040)
- 中国(51802)
- 管理(51733)
- 农(51385)
- 财(49513)
- 学报(47745)
- 科学(45563)
- 大学(37281)
- 学学(36141)
- 农业(35217)
- 技术(27772)
- 业经(25448)
- 财经(24378)
- 融(24024)
- 金融(24024)
- 经济研究(21627)
- 教育(21433)
- 业(21238)
- 经(20984)
- 问题(18356)
- 技术经济(17290)
- 商业(15485)
- 版(15387)
- 财会(15270)
- 现代(14657)
- 科技(14616)
- 统计(14033)
- 策(13827)
共检索到431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新刚 李祖兰
结合社会规范理论,提出CSR行为偏离概念,并将其划分为超规范行为和低规范行为。从本土消费者视角,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来源国CSR行为偏离对品牌形象的影响过程和机制。结果发现:在消费者情感和认知反应两个方面,CSR超/低规范行为均存在利弊的两面性;并且在对品牌形象评价过程中,情感胜于认知,起着主导作用。而品牌来源国在CSR行为偏离-消费者情感和认知反应-品牌形象的评价过程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新刚 黄静
以行为偏离和道德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了企业家社会责任超规范或低规范行为对品牌形象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超规范或低规范行为时,与现实主义消费者相比,理想主义消费者将给予企业家形象更加显著的正面或负面评价。并且随着企业家和企业品牌间关联度的提高,企业家形象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
企业家 社会责任 行为偏离 品牌形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伟萍 赵占恒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会引发丑闻事件,致使其品牌形象受损。那么,企业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否修复已受损的品牌形象呢?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品牌丑闻事件发生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其品牌形象有着显著的修复作用;丑闻责任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丑闻品牌形象的修复效果,责任越大,修复效果越弱;就品牌形象修复效果而言,慈善捐助始终是最佳选择,在丑闻责任较小情况下商业赞助显著优于事业关联营销,在丑闻责任较大情况下两者无差异;丑闻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交互作用对丑闻品牌形象的影响受利他性归因的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俊丽
口碑推荐是游客自发的一种公民行为,能为旅游企业或品牌带来无形且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聚焦于两种不同依恋类型——品牌依恋和地方依恋,考察两者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本文引入品牌形象和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并通过实证数据发现,在热情型形象的品牌中,品牌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的影响更显著;在能力型形象的品牌中,地方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的影响更显著;在公益导向形象的品牌中,品牌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影响更显著;在盈利导向形象的品牌中,地方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影响更显著。本文的结论有助于为旅游企业品牌形象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海霞 田虹
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作为新的提升策略现已成为企业追求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但其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如何,目前国内外研究还未达成一致性的结论。本文采用实验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利他性归因、利他性价值观与消费者品牌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价值观水平下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者利他性价值观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匹配性通过利他性归因的中介作用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的间接影响。利他性价值观较高时,间接影响显著;利他性价值观较低时,间接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兴东
产品伤害危机中品牌形象的修复是危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修复策略适配性对企业品牌形象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中,辩解为最优适配策略,在无法判断危机类型及不可辩解型中,和解为最佳适配策略;(2)企业声誉在修复策略适配性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在可辩解型中,高声誉企业修复策略适配性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差异较小,低声誉企业则较大,但在不可辩解型中,其调节作用相反;(3)时间距离在可辩解型危机中调节效应亦显著,危机发生时,策略适配性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但三个月后不再显著,而在不可辩解型中时间距离的调节效应不明显;(4)在不可辩解型中,相对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凤娇 朱战国
当前进口食品在国内市场中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来源国形象与品牌形象逐步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来源国形象的生态环境维度、人文维度与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进口食品产品评价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维度、人文维度既可以与品牌形象相互独立地对消费者产品评价产生影响,又可以通过品牌形象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消费者产品评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辛杰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到消费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感知,再到品牌资产的建立,以及企业因提升品牌资产的需求进而更加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对744位有效被访者的问卷调查,证实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品牌资产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消费者的CSR期望一致性部分中介了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品牌资产的关系。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利他动机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期望一致性与品牌资产的关系,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利己动机并未调节企业社会责任期望一致性与品牌资产的关系。消费者的责任消费驱动下,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不再只是成本和约束,而是机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来源。责任型企业的培育与责任型消费者的培养同等重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敏 李纯青 萧庆龙
现代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开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企业履行不同的CSR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CSR行为方式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等问题是现有文献的研究断层。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检验了产品相关责任行为、慈善行为、公益实践这三种CSR行为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CSR行为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和慈善行为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提升作用显著,其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的影响作用最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慈善行为中,产品与CSR行为的匹配性对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创新点在于,测量了产品相关责任、慈善行为、公益实践三种方式对消费...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田启涛 葛菲
随着服务型组织对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的重视,研究者展开了对一线员工品牌公民行为的研究。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员工品牌公民行为的中介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本文通过员工工作重塑这一中介变量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品牌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假设了组织结构特征对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对两家保险公司365名客户经理及其直接主管的三阶段调查,对以上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预期。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品牌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和支持员工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的积极表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振华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感知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互补品自身的特点对互补品进行分类,将互补品感知价值作为研究重点,以感知功能、情感、社会价值几个维度为基础,测量感知价值对不同类型互补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由此建立互补品感知价值研究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根据研究结果探究不同互补情况下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不同影响以及核心产品竞争战略对互补品购买决策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峰 崔康乐
基于信号理论,文章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品牌不同的社会责任行为对东道国消费者品牌态度及未来购买意愿的影响,明晰了影响的心理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相比于善因营销,东道国消费者对履行慈善捐赠的中国品牌有更加积极的品牌态度与未来购买意愿,品牌信任在其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进一步探究东道国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和CSR参与努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民族中心主义在社会责任行为影响东道国消费者品牌态度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CSR参与努力在社会责任行为影响东道国消费者未来购买意愿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文章在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走出去”的中国品牌应该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管理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晖
企业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而成功的塑造品牌形象,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文章在企业创新的大背景下,以餐饮企业为例,探讨品牌形象感知及其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情感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构成了餐饮行业的品牌形象感知的主要因素,但仅有情感性因素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是品牌形象中的决定因素。最后为餐饮业品牌塑造及企业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静 王新刚 张司飞 周南
本文从本土消费者感知视角研究企业家负面行为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结合本土文化特征,将企业家负面行为划分为:违情行为和违法行为。运用准实验的方法,检验了企业家负面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对企业家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结果发现本土消费者按照"情—理—法"和做人做事的标准来衡量企业家的行为:相对于企业家违法行为来说,当企业家出现违情行为时,消费者对企业家形象会产生更差的评价。相对于企业家—企业品牌关联度较低的情况,当企业家—企业品牌关联度较高时,企业家形象评价对企业品牌形象评价的正向影响会显著的提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钟帅 章启宇 李高洁 郭星光
本土化的品牌情感构念——真有和应有之情,在中国情景下更具解释力和预测力,然而,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基于中国人情感的双层结构理论,本文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CSR)行为对品牌情感的作用,讨论了CSR行为对真有和应有之情两个维度的差异化效应,并探究了品牌知名度对CSR行为与品牌情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SR行为对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两个维度都具有正面作用,并且对应有之情的正面作用显著大于真有之情;而且,CSR行为与品牌情感之间的关系受到品牌知名度的调节,显示出差异化特征,品牌知名度正向调节CSR行为对真有之情的正面作用,相反,品牌知名度负向调节CSR行为对应有之情的正面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