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7)
- 2023(7150)
- 2022(5551)
- 2021(5043)
- 2020(4182)
- 2019(9081)
- 2018(8827)
- 2017(17249)
- 2016(9049)
- 2015(9893)
- 2014(9684)
- 2013(9658)
- 2012(8647)
- 2011(7266)
- 2010(7542)
- 2009(7402)
- 2008(7774)
- 2007(7280)
- 2006(6557)
- 2005(6025)
- 学科
- 业(67936)
- 企(65757)
- 企业(65757)
- 管理(48000)
- 济(45871)
- 经济(45695)
- 业经(24360)
- 财(19998)
- 农(19189)
- 方法(18263)
- 务(17040)
- 财务(17035)
- 财务管理(17029)
- 企业财务(16063)
- 农业(14381)
- 技术(14169)
- 企业经济(12130)
- 策(12079)
- 划(11194)
- 和(11089)
- 数学(10714)
- 数学方法(10685)
- 经营(10623)
- 制(10435)
- 理论(10326)
- 中国(9984)
- 技术管理(9763)
- 体(9120)
- 决策(8454)
- 体制(8251)
- 机构
- 学院(137856)
- 大学(130357)
- 济(61578)
- 管理(61266)
- 经济(60657)
- 理学(52423)
- 理学院(52037)
- 管理学(51640)
- 管理学院(51378)
- 研究(37346)
- 中国(32049)
- 财(30488)
- 京(26046)
- 财经(23954)
- 江(22111)
- 经(21615)
- 农(21517)
- 科学(19514)
- 商学(18612)
- 商学院(18459)
- 经济学(17750)
- 所(17596)
- 财经大学(17339)
- 业大(17263)
- 中心(17155)
- 州(16858)
- 经济管理(16821)
- 农业(16660)
- 经济学院(16020)
- 北京(15936)
- 基金
- 项目(84493)
- 科学(69715)
- 研究(66684)
- 基金(63124)
- 家(52155)
- 国家(51531)
- 科学基金(47566)
- 社会(46924)
- 社会科(43434)
- 社会科学(43417)
- 省(34400)
- 基金项目(33310)
- 教育(29184)
- 自然(28514)
- 自然科(27911)
- 自然科学(27906)
- 自然科学基金(27523)
- 编号(27007)
- 业(26736)
- 划(26381)
- 资助(23933)
- 创(21733)
- 成果(20609)
- 制(19555)
- 创新(19122)
- 国家社会(19072)
- 部(18851)
- 发(18419)
- 重点(18085)
- 性(17566)
共检索到209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伟阳 肖红军
本文对社会责任源于自愿的慈善行为、社会对企业行为的期望、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对契约精神的遵循、社会权利与社会义务的匹配、企业对社会压力的回应、企业对社会风险的管理、企业对综合目标的平衡、企业对最大化社会福利的贡献等九种认识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起点进行了梳理,并选择基于社会价值本位的逻辑起点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元定义",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企业追求在预期存续期内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福利的意愿、行为和绩效。以此为基础,提出企业和社会都应实践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立足企业视角应遵循"认知改变、行动改变、绩效改变"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逻辑,立足社会视角应形成"正确的标准、合理的预期...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福利 综合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侯水平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社会规范对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不损害或增加各种利益相关者福利的规制。相关者的多元性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与CSR相适应的规制应具有复合弹性特征。完善的CSR体现了法律规制、道德约束和行业等自律的内在统一。法律责任维护的是CSR的底线;道德责任反映了CSR的价值追求;自律责任强化了CSR的实现机制。经济责任不是社会规制层面的概念,而只是CSR规制体系下的具体内容之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本文沿着"认知—行为—评价"的基本思路,基于平台属性与平台情境的异质性,通过推演出四个核心命题厘清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实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的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从"目的属性—内容嵌入"和"组织情境—主体选择"两种视角解构了传统社会责任实践范式的内容构面,并基于"情境选择—战略导向—平台基础"三维框架,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范式归结为"平台嵌入式""平台嫁接式""平台撬动式"与"平台新创式"四种类型。本文的研究为重新认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框架,为平台企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新的范式选择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同历史阶段,进一步就宏观层面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供给特征、中观层面的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微观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的总体状况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划分与系统梳理,总结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基本特征、基本经验与逻辑转变。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40年发展历程也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社会责任认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能力、企业社会责任异化行为治理三大层面,未来在新时代创新情景以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演进下,提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聚焦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范式创新,共创未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新局面。进而对于深化认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江炎骏
本文基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研究企业应如何承责社会责任优化供给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优化供给侧结构。本文还从基于优化供给侧角度完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挖掘企业利益与优化供给侧国家利益的共享价值、推动具有优化供给侧效应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优化供给侧结构的策略思考。本文拓展了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视角,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研究文献,对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制定和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供给侧 逻辑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唐茂林 王淑贤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学界一直是分歧多于应有的共识,主要原因是基于效率视角的经济理性分析主导着话语权,却过于注重技术环境和效率机制,而忽视了基于合法性视角的制度理性分析,忽视了制度环境和合法性机制。为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逻辑,文章首先反思经济理性,并从新视角——合法性视角突出制度理性,指出制度理性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逻辑的起点。接着,按"制度环境—制度压力—企业行为"逻辑,着重分析了制度环境和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合法性机制模型,其核心观点是制度环境对企业产生制度压力,通过规制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导致企业行为。最后,得出结论及其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晓东 谢莉娟
西方国家实践经验表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企业社会责任(CSR)成功推进的关键,并决定着消费模式的良性变迁。立足于国内CSR推行不畅的现实以及扩大、优化内需的必要性,文章通过理论回顾阐释了责任消费与CSR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社会守则"导向和"社会意识"导向两种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中国建立责任消费与CSR互动影响机制的路径选择,包括:建立消费者维度的CSR优先标准,实现CSR评价体系的量化及标准化,推行CSR量化结果的标签化。
关键词:
责任消费 企业社会责任 良性互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丹红 王德发 杨元
本文基于新制度理论中的多元制度逻辑的视角,提出一个解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现象的分析框架。重点探讨影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制度逻辑的多元性、互动关系和场域的动态制度演绎所塑造的制度复杂性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策略反应的作用机理,剖析多元制度逻辑构建的制度约束体系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象的制度根源。文章认为,中国CSR报告的制度体系呈现出的多元制度逻辑分立共存、互动影响、动态演绎的制度复杂性,是中国CSR报告现象的本质因素。面临制度复杂性,为维持场域内的制度合法性和关键资源,企业针对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形和多元制度逻辑的要求,采取适时性CSR报告策略和相应报告实践行为,以实现企业结构与实践上与制度复杂性的配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弋 徐光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化与变迁,其间又有怎样的学术脉络可循,都还有待作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基于以往近30年的中外文献,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为起点,由"点"引"线",由"线"带"面"构建了包含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前因"与"后果"的逻辑框架,以期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化脉络,并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弋 徐光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演化与变迁,其间又有怎样的学术脉络可循,都还有待作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基于以往近30年的中外文献,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为起点,由"点"引"线",由"线"带"面"构建了包含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前因"与"后果"的逻辑框架,以期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化脉络,并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世权 李凯
针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许多理论问题仍存在诸多分歧的现实,本文从企业本质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解构。本文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本质上就是基于其生产性履行与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各种契约,其逻辑起点是社会交换关系所衍生的企业契约性与生产性,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和超规范责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企业内因与外部条件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提出了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自律与社会监督三者互动来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并据此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最后,基于利益相关者诉求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之间的缺口,文章提出了企业应该适度承担社会责任的履约要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定玉
本文从竞争优势构成的多层次性入手,剖析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契合点和转化机理;选取2009-2015年中国不同性质的社会责任前100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引入CSR行为理论探究不同CSR行为在竞争优势不同层面的转化效应。从总体上看,CSR活动对企业竞争优势有显著提升效应,在资源能力与企业价值层面转化效应较好,但企业绩效层面转化效应不显著;不同CSR行为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效应不同,而且企业规模越大,转化效应越显著,这一结论 (发现),基于竞争优势来源构成的不同层次,对CSR-CFP关系之谜给出一种合理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竞争优势 转化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小虎
本文在回顾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资本不仅是企业战略资源,也是企业的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企业交易复杂性程度越高,社会资本治理存在的价值就越大。按照社会资本治理的逻辑,企业比市场更能有效地创造社会资本,更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的价值;与之相适应,本文分析了企业制度安排从资本为基础转向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
企业理论 社会资本 企业治理 交易复杂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董明
民营经济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最成功的增量事件,这不仅由于其显性的经济贡献,并且也将持续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结构性变化的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既是衡量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尺,也深刻地重塑着我国现代性发展的底层逻辑。本文聚焦环境治理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视角,分析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机制,客观揭示一段时期来多元主体间互动博弈的现况及成因,对环境治理"3.0版本"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何以可能的议题予以深入解析,进而尝试探究整体完善的可能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东红 王文龙 金占明 汤玲玲
本文提出了从事海外运营的企业中存在的三种并行制度逻辑——国家逻辑、企业逻辑和社区逻辑,并以此为理论视角,以天津聚龙公司在印尼的海外运营实践为案例,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运营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事海外运营的企业遭遇多重制度逻辑时,可以通过恰当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获得各个逻辑下的合法性,将多重并行的制度逻辑有机统一起来,促进海外运营的顺利开展;在聚龙的海外运营实践中,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包括带动当地社区共同发展、兴建基础设施、培养本地化人才、为母国搭建海外运营平台,这些行动使聚龙在海外运营中满足了国家、市场与社会需求,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合法性,有助于推动企业海外运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制度逻辑 企业社会责任 海外运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