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1)
- 2023(11064)
- 2022(9114)
- 2021(8325)
- 2020(7032)
- 2019(15526)
- 2018(15520)
- 2017(29616)
- 2016(16178)
- 2015(18162)
- 2014(18150)
- 2013(17792)
- 2012(16297)
- 2011(14322)
- 2010(14886)
- 2009(14402)
- 2008(14826)
- 2007(13824)
- 2006(12455)
- 2005(11554)
- 学科
- 业(81686)
- 企(76487)
- 企业(76487)
- 管理(70086)
- 济(68811)
- 经济(68607)
- 财(28413)
- 业经(28283)
- 方法(26726)
- 农(25250)
- 务(21056)
- 财务(21037)
- 财务管理(21011)
- 制(20339)
- 企业财务(19875)
- 数学(18121)
- 数学方法(17904)
- 农业(17857)
- 中国(17021)
- 技术(16869)
- 体(15398)
- 策(15188)
- 划(15061)
- 理论(14989)
- 和(14661)
- 体制(13416)
- 企业经济(12781)
- 经营(12186)
- 技术管理(10985)
- 学(10905)
- 机构
- 学院(241563)
- 大学(236421)
- 济(99867)
- 经济(97918)
- 管理(97021)
- 理学(82562)
- 理学院(81750)
- 管理学(80631)
- 管理学院(80175)
- 研究(75318)
- 中国(60536)
- 财(52990)
- 京(49211)
- 科学(43220)
- 财经(40646)
- 农(39817)
- 江(39473)
- 所(37574)
- 经(36625)
- 中心(34271)
- 研究所(33165)
- 业大(32643)
- 农业(30931)
- 北京(30471)
- 州(30338)
- 经济学(29763)
- 财经大学(29701)
- 范(28638)
- 师范(28385)
- 商学(27679)
- 基金
- 项目(151100)
- 科学(121459)
- 研究(115130)
- 基金(110933)
- 家(94390)
- 国家(93481)
- 科学基金(82502)
- 社会(76022)
- 社会科(71108)
- 社会科学(71081)
- 省(60184)
- 基金项目(58489)
- 教育(52569)
- 自然(51443)
- 自然科(50264)
- 自然科学(50249)
- 自然科学基金(49452)
- 划(48856)
- 编号(46854)
- 资助(43864)
- 成果(39016)
- 业(34996)
- 制(34963)
- 创(34856)
- 部(33957)
- 重点(33647)
- 课题(32255)
- 发(31687)
- 创新(31655)
- 国家社会(31108)
- 期刊
- 济(122216)
- 经济(122216)
- 研究(72960)
- 中国(51504)
- 财(46873)
- 管理(42085)
- 农(39283)
- 科学(32526)
- 学报(32160)
- 农业(26466)
- 大学(25872)
- 教育(24942)
- 学学(24573)
- 融(23112)
- 金融(23112)
- 技术(22503)
- 业经(21873)
- 财经(21296)
- 经(18353)
- 经济研究(17984)
- 业(15628)
- 问题(15506)
- 财会(14093)
- 技术经济(13553)
- 现代(12576)
- 会计(12041)
- 世界(11995)
- 版(11762)
- 贸(11440)
- 商业(11363)
共检索到374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世君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思潮,也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客观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从道德义务到法律责任的多元属性,可表现为自我承诺、行业准则、强制规范等多种形式。我国应当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多元治理机制,包括以公司法为主干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制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司法救济为中心的程序保障机制,协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强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从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在美国产生以来,学者们都认为企业要服务于公众,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即如何平衡社会公益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矛盾,学者们各持己见、争论激烈。企业社会责任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企业发展上;对于企业来说,遵纪守法,通过发展多创造就业机会,多纳税才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股东 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慧河
出版企业作为新兴企业,有别于单纯的物质生产企业,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政治导向责任、文化建设责任和社会伦理道德建设责任。出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一个主动和自觉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环境调控下的结果,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促进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关键词:
出版企业 社会责任 特殊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企业职业教育责任缺失是校企合作面临的重要难题。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出发,以"四层金字塔"为框架,提出了企业职业教育责任的"三层金字塔"模型:必尽责任是义务层面的选择,应尽责任是伦理层面的选择,愿尽责任是自愿性选择。从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组织伦理学角度分析发现,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存在制度约束软化、责任动力不足、规避教育责任等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建构利益驱动机制和职业教育责任等级评定考核机制等策略推进企业履行职业教育责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瑾
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本文通过对社会责任的理论回顾,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驱动力为切入点,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模型,并对驱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和内部各因素进行分析,强调由外生向内生的制度结构演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谷慧敏 李彬 牟晓婷
当前,旅游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识别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36位饭店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一,饭店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类:"命运共同体",包括业主和员工;"利益共同体",包括顾客、当地政府、特殊群体、社会舆论和社区。针对前者所承担的是基础型社会责任,针对后者的是升华型社会责任。第二,这两类社会责任都是通过"动机—认知—行为—结果"的机制来实现,但机制中的各个环节内容不尽相同,特别是升华型社会责任的动机复杂性决定了其实现的难
关键词:
饭店企业 社会责任 扎根理论 利益相关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大立 邓玉华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有企业自身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原因,也与政府、制度等外部因素有关。要消除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状况,促进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通力合作,建立内外联动机制。第一,完善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机制,使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战略融合,努力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能力;第二,健全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机制,建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考核机制;第三,建立社会对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社会责任 实现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翦继志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成为“企业公民”。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深入,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改革的方向是量化、质化、法定化,将国家的社会责任与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分解。构建科学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是判断国有企业改制成功的标准之一。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社会责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季宏
文章从技术模型、制度模型、文化模型三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型的建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型建立的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索,以期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的建立有所帮助。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管理 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纲 唐立军
企业社会责任(CSR)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不仅不利于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而且不利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界定、披露形式选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撰写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建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的若干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衣凤鹏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本文结合资源基础观等理论,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并构建了理论机制作用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作用途径,一是企业对部分利益相关者实施的社会责任,直接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起作用,进而对企业产生作用;二是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两类无形资产,这两类无形资产分别通过特定的作用机制对利益相关者产生作用,最终对企业产生影响。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无形资产为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的来源。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资源基础观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笑霞
企业在为股东牟利之外,是否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来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并形成了反对社会责任论、单一社会责任论和多元社会责任论等三种流派。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企业活动对外部社会的影响加剧,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承担多元社会责任已成为一种客观必然,这不仅是外部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要求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并不意味着要企业办社会或无限制地承担责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共同认知和理性选择,但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尚存在众多约束条件,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频发。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自身利益与相关者利益"、"企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自身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多重价值博弈均衡解。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是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得以机制化、体系化、长效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入手,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来承担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视角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探究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理念认知、合作意愿、伙伴选择、绩效影响及政府和行业的影响作用,构建企业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提出我国企业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加快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研究基础和行动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陶海飞 杨性民 鞠芳辉
本文运用博弈论等方法,从供应链治理角度对食品生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和外部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单纯依靠食品供应链的内部管理很难实现企业食品安全责任的治理,必须通过完善食品监管法律、引入第三方机构和消费者选择等责任机制,形成合理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分摊和收益分配机制,最终形成长效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