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0)
- 2023(18392)
- 2022(15795)
- 2021(14691)
- 2020(12397)
- 2019(28707)
- 2018(28376)
- 2017(55015)
- 2016(29653)
- 2015(33426)
- 2014(32848)
- 2013(32304)
- 2012(29522)
- 2011(26366)
- 2010(26292)
- 2009(24315)
- 2008(24111)
- 2007(21455)
- 2006(18756)
- 2005(16389)
- 学科
- 济(123765)
- 经济(123543)
- 业(106300)
- 管理(98539)
- 企(94754)
- 企业(94754)
- 方法(59462)
- 数学(49042)
- 数学方法(48247)
- 农(36716)
- 财(36208)
- 业经(35660)
- 中国(29487)
- 务(25959)
- 财务(25870)
- 财务管理(25832)
- 农业(25272)
- 企业财务(24466)
- 学(24207)
- 理论(23942)
- 制(22919)
- 技术(22640)
- 和(21726)
- 地方(21459)
- 贸(20765)
- 贸易(20754)
- 易(20134)
- 划(19668)
- 策(18764)
- 环境(17847)
- 机构
- 学院(427260)
- 大学(425475)
- 管理(174467)
- 济(169338)
- 经济(165878)
- 理学(151696)
- 理学院(150100)
- 管理学(147182)
- 管理学院(146407)
- 研究(133203)
- 中国(100628)
- 京(89546)
- 科学(83523)
- 财(78878)
- 农(69213)
- 所(65856)
- 财经(63989)
- 业大(63472)
- 江(62648)
- 中心(60820)
- 研究所(60047)
- 经(58279)
- 北京(55682)
- 范(54586)
- 农业(54223)
- 师范(54082)
- 经济学(50816)
- 州(50291)
- 院(48459)
- 财经大学(47730)
- 基金
- 项目(292239)
- 科学(232119)
- 基金(214339)
- 研究(212552)
- 家(186125)
- 国家(184526)
- 科学基金(161010)
- 社会(135582)
- 社会科(128065)
- 社会科学(128027)
- 省(113999)
- 基金项目(113411)
- 自然(106124)
- 自然科(103786)
- 自然科学(103760)
- 自然科学基金(101937)
- 教育(98695)
- 划(95432)
- 资助(88604)
- 编号(86540)
- 成果(68603)
- 重点(64807)
- 部(64562)
- 创(62106)
- 发(60967)
- 课题(58513)
- 创新(57483)
- 科研(55978)
- 教育部(55782)
- 国家社会(55524)
- 期刊
- 济(184169)
- 经济(184169)
- 研究(120285)
- 中国(75931)
- 管理(67404)
- 学报(65498)
- 农(63135)
- 财(63128)
- 科学(61870)
- 大学(50695)
- 学学(47908)
- 教育(45280)
- 农业(43763)
- 技术(39807)
- 融(32724)
- 金融(32724)
- 业经(32392)
- 财经(31560)
- 经济研究(28770)
- 经(27058)
- 业(24565)
- 问题(23834)
- 技术经济(22695)
- 图书(20864)
- 版(20467)
- 统计(20236)
- 科技(20090)
- 现代(19849)
- 商业(19679)
- 理论(19185)
共检索到61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琦 王孔文 徐鹏
企业社会责任模仿行为在降低决策不确定性和增加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也可能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潜在风险。但现有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模仿行为双刃剑效应的探讨较为匮乏,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模仿行为双刃剑效应边界条件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以董事网络为情境,基于组织间模仿理论,探讨企业社会责任模仿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双刃剑效应及其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在董事网络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模仿行为与企业价值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环境不确定性、董事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间同质性均对这一倒U型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弥补了现有企业社会责任模仿行为研究的不足,并为在董事网络中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企业社会责任模仿行为来提升企业价值提供了有益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安玉琢 惠一菲
不同于以往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本文以新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组织间模仿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的影响。以2013-2015年我国A股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模仿行为,并且模仿类型不同。当企业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以及合法性压力时,存在模仿市场平均水平的频率模仿和模仿市场领先者的特征模仿。
关键词: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模仿行为 新制度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武保
本文通过对社会责任标准即SA8000认证概念和内容,分析了实施该认证可能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的三种不利影响,同时指出实施这一标准的长期积极效应,即: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有利于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提高国际形象,最终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形成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SA8000 社会责任认证 科学发展观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海 沈睿 王栋晗 陈叙同
为进一步发展"组织合法性与企业成长"这一学术对话,本文立足中国转型经济背景,基于资源管理理论和制度逻辑理论,实证检验了两类组织合法性对两种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合法性削弱企业的产品创新,但是能帮助企业实现市场扩张;市场合法性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张均有促进作用;兼顾政治和市场合法性不利于产品创新,但能协同促进市场扩张。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组织合法性与企业成长研究的黑箱,有力支持并发展了组织合法性的"双刃剑"观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冉明东
本文应用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探讨控股股东采用交叉持股方式控制企业(集团)所产生的"双刃剑效应",从动机和效应两个层面探讨了交叉持股、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反两个案例进行剖析。从理论而言,本文认为公司治理理论框架是分析交叉持股的有力工具,"交叉持股双刃剑效应"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本文的案例分析表明,关系型交叉持股的弊端要大于非关系型交叉持股,一般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的风险要比一般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交叉持股的风险小,信息透明、市场化操作的交叉持股比不透明和非市场行为的交叉持股的风险小。本文建议我国应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对交叉持股进行规范,扬长避短,同时应建立国家大中型企业交叉持股数据库,...
关键词:
交叉持股 双刃剑效应 公司治理 案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涛 陈金亮 战梦霞
在组织间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组织边界的"双刃剑"效应。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双刃剑"效应,其根本原因在于围绕组织边界的三组基本矛盾:开放与封闭、刚性与弹性、范围与幅度。为了化解"双刃剑"效应的内在矛盾,本文提出利用跨界团队作为组织间合作的跨情境执行主体,这不仅可以形成X型价值链体系业务联结点,而且还能促使合作双方构建出价值共创模式。在具体运作中,跨界团队通过边界管理来推动组织边界的衔接、延伸和融合,并形成交互叠加的"融合地带",进而完成组织边界从"点、线"接触到"面、块"融合的跨层次、全方位的协同,获得组织边界"动态衔接""张弛有度""错落有致"的最优特性,从而有效化解组织边界的"双刃剑"效应,提升组织间合作的效率和效益。最后,针对跨界团队的未来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价值体系、二元性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源
为有利于营造促进和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机制,本文聚焦于企业的某种网络关系,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水平是否存在董事网络同群效应,并考察管理者能力和企业的异质性对同群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显著的董事网络同群效应;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董事网络同群效应有抑制作用,且管理者能力在非国有企业中对同群效应的抑制力比在国有企业中更强,在低股权集中度的企业中管理者能力对同群效应的抑制力比在高股权集中度的企业中更强。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同群效应 管理者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艳 龚凡
基于制度同构理论研究企业间社会责任履行的模仿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中存在显著的模仿行业平均水平的行为,且相对市场竞争压力大的企业而言,竞争压力小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在不同披露意愿上,被强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的模仿行为相比自愿披露企业更加显著。竞争强度不同的行业在模仿对象的选择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所处行业竞争强度小、履责水平相对高的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倾向于模仿行业的平均水平,而所处行业竞争强度大、履责水平相对高的企业不存在显著的模仿行为;履责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无论所处行业竞争强弱均倾向于对平均水平的模仿。所处行业竞争强度小的大规模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模仿行为;反之,所处行业竞争强度大的大规模企业存在对领先水平的模仿;小规模企业无论所处行业竞争强弱均倾向于对平均水平的模仿。此外,企业的管理层过度自信会抑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模仿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牧苑
文章主要研究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方的高管与目标方的高管的社会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既有基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正面作用,又有基于过度信任等原因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须重视社会关系对企业并购的"双刃剑"作用,尽可能做到趋利避害,方能将企业并购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
社会关系 企业并购 “双刃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玉 郝丽斌
文章基于心理学中著名的机构(制度)理论,运用776家上市公司2011-2016年平衡面板数据,以指导企业研发投资的技术法则与机构法则为分析框架,研究投资者情绪在企业研发投资的投入与产出效率中所起的"双刃剑"效应;通过系统GMM和固定效应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对投资者情绪的迎合可以缓解研发投资对于内源性资金与研发路径的依赖,从而降低融资约束,便利突破式创新,表现为投资者情绪对企业研发投资的积极促进效应。第二,企业对投资者情绪迎合而作出的研发投资,却具有较低的产出效率,表现为投资者情绪在创新决策中的消极误导效应。结论说明培育稳定繁荣资本市场与正视"逆市场"研发投资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研发投资 投资者情绪 融资约束 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亿馨 苏勇
责任型领导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551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研,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入手,经由下属责任意识和下属依赖两个中介变量所代表的不同路径,从正反两方面探究责任型领导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检验核心自我评价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责任型领导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双刃剑影响效应,以及核心自我评价的双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奔 仇勇
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企业保留核心科技人才,激发企业创新,对形成新质生产力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警惕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激励手段达成不当目的。基于2014—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A股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不当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员工持股计划持续期内发生不当行为的概率更高。其原因:一是部分员工持股计划沦为变向的高管绩效式激励工具,二是员工出于自身利益发挥了合谋掩饰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存续期较短、由金融机构代管、存在杠杆融资及激励人数处于特定区间的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不当行为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类似于高管绩效式激励的“双刃剑”效应同样存在于员工激励中。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强监管,以保障更好的政策效果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林 李妍
组织韧性作为制造企业应对外部冲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不仅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产生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潜在的消极作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利用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和数字技术应用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具有双刃剑效应,二者间关系呈典型的倒U型特征。通过替换核心变量、改变样本区间、变换聚类层级、更换固定效应及采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分析后,仍得到一致结果;在组织韧性与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关系中,环境不确定性、数字技术应用均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组织韧性对制造企业产品成本优势的双刃剑效应具有企业产权异质性、企业规模异质性和地理位置异质性,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部地区双刃剑效应更显著。因此,为提升产品成本优势,制造企业应认识到组织韧性是把双刃剑,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规避潜在的负面效应;正确看待环境不确定性,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穆鑫岩 毛日佑 王婕
随着人工智能在工作场所的应用不断加深,其逐渐演变为员工工作的协作者,人工智能的使用对员工心理及行为的影响仍需深入探索。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分别从“温度”和“效率”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双刃剑效应,以及团队建设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使用人工智能开展工作的全职员工开展三阶段的问卷调研,通过对收回的360份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当团队建设较弱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职场孤独感的正向影响较强,而当团队建设较强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职场孤独感没有显著的影响;(2)当团队建设较强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心理可得性的正向影响较强,而当团队建设较弱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心理可得性没有显著的影响;(3)团队建设越弱,人工智能使用通过职场孤独感对员工社交性网络闲逛产生的间接效应越强;(4)团队建设越强,人工智能使用通过心理可得性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的间接效应越强。本研究有助于深化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影响的理解,为组织在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的同时,规避其潜在的消极影响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买生 杨一苏
本文选取2009-2015年我国A股数据为样本,分析探讨了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呈U型关系,即当董事会规模小于10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董事会规模大于10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董事会平均年龄、高学历董事占比均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女性董事占比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独立董事占比、董事长与CEO是否两职兼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并无显著相关性,但独立董事占比过半的董事会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每股社会贡献值 利益相关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