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7)
- 2023(15242)
- 2022(13035)
- 2021(12138)
- 2020(10338)
- 2019(23482)
- 2018(23381)
- 2017(45360)
- 2016(24576)
- 2015(27554)
- 2014(27382)
- 2013(27194)
- 2012(24753)
- 2011(22002)
- 2010(22081)
- 2009(20866)
- 2008(20849)
- 2007(18652)
- 2006(16755)
- 2005(15040)
- 学科
- 济(101278)
- 经济(101059)
- 业(97384)
- 管理(90179)
- 企(88491)
- 企业(88491)
- 方法(44150)
- 财(34465)
- 数学(34272)
- 数学方法(33924)
- 业经(32834)
- 农(32146)
- 中国(25134)
- 务(24466)
- 制(24403)
- 财务(24396)
- 财务管理(24364)
- 企业财务(23081)
- 农业(22221)
- 技术(20471)
- 理论(19677)
- 和(19534)
- 学(18461)
- 划(18089)
- 体(17955)
- 地方(17921)
- 策(17167)
- 贸(16300)
- 贸易(16289)
- 易(15804)
- 机构
- 学院(354465)
- 大学(352752)
- 管理(146055)
- 济(142200)
- 经济(139144)
- 理学(125784)
- 理学院(124468)
- 管理学(122625)
- 管理学院(121969)
- 研究(111699)
- 中国(86292)
- 京(75091)
- 财(70343)
- 科学(67317)
- 农(56221)
- 所(55205)
- 财经(55203)
- 江(53390)
- 业大(51112)
- 中心(50423)
- 经(50032)
- 研究所(49445)
- 北京(47240)
- 范(43887)
- 农业(43790)
- 师范(43544)
- 州(42586)
- 经济学(41647)
- 财经大学(40754)
- 院(40341)
- 基金
- 项目(234299)
- 科学(186018)
- 研究(175413)
- 基金(171125)
- 家(146651)
- 国家(145318)
- 科学基金(127126)
- 社会(112134)
- 社会科(105586)
- 社会科学(105554)
- 省(91848)
- 基金项目(91132)
- 自然(81713)
- 自然科(79811)
- 自然科学(79794)
- 教育(79620)
- 自然科学基金(78415)
- 划(75720)
- 编号(72132)
- 资助(69448)
- 成果(58531)
- 部(51866)
- 重点(51326)
- 创(50816)
- 发(48982)
- 课题(48736)
- 制(47206)
- 创新(46750)
- 国家社会(45313)
- 项目编号(45138)
- 期刊
- 济(164932)
- 经济(164932)
- 研究(106915)
- 中国(69048)
- 管理(58429)
- 财(57953)
- 农(53286)
- 学报(51111)
- 科学(49034)
- 大学(40072)
- 学学(37789)
- 教育(37782)
- 农业(36699)
- 技术(31681)
- 融(30808)
- 金融(30808)
- 业经(28749)
- 财经(27828)
- 经济研究(24612)
- 经(23734)
- 问题(21172)
- 业(20296)
- 技术经济(18819)
- 现代(17715)
- 理论(17172)
- 科技(16990)
- 财会(16905)
- 图书(16229)
- 版(16185)
- 商业(16030)
共检索到528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衣凤鹏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本文结合资源基础观等理论,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并构建了理论机制作用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作用途径,一是企业对部分利益相关者实施的社会责任,直接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起作用,进而对企业产生作用;二是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两类无形资产,这两类无形资产分别通过特定的作用机制对利益相关者产生作用,最终对企业产生影响。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无形资产为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的来源。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资源基础观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颜爱民 单良 徐婷
以企业24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其间起中介作用;组织道德气氛在组织信任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高关爱型、高规则型道德气氛加强了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而高工具型道德气氛弱化了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颜爱民 单良 徐婷
以企业24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信任在其间起中介作用;组织道德气氛在组织信任与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高关爱型、高规则型道德气氛加强了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而高工具型道德气氛弱化了组织信任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强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从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在美国产生以来,学者们都认为企业要服务于公众,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即如何平衡社会公益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矛盾,学者们各持己见、争论激烈。企业社会责任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企业发展上;对于企业来说,遵纪守法,通过发展多创造就业机会,多纳税才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股东 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田虹 姜雨峰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社会环境和道德伦理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受到企业管理者与学术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从企业的外部压力和自我认知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利益相关者压力、制度压力和伦理领导。实证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压力和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伦理领导方面,变革型领导对社会责任履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事务型领导对社会责任履行并不具有显著影响,企业规模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压力和制度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谷慧敏 李彬 牟晓婷
当前,旅游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识别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36位饭店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一,饭店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两类:"命运共同体",包括业主和员工;"利益共同体",包括顾客、当地政府、特殊群体、社会舆论和社区。针对前者所承担的是基础型社会责任,针对后者的是升华型社会责任。第二,这两类社会责任都是通过"动机—认知—行为—结果"的机制来实现,但机制中的各个环节内容不尽相同,特别是升华型社会责任的动机复杂性决定了其实现的难
关键词:
饭店企业 社会责任 扎根理论 利益相关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藏岩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社会责任问题,这既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成为企业自身持续成长的瓶颈,因此亟需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解决方案。作者试图从政府推动、社会推动、法制推动和利益拉动等四个方面建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以借助机制的长效推力解决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实现长效管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建秋 宋献中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收益与成本,也存在社会责任风险,企业必须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对社会责任进行决策评价,有效配置社会责任资源。本研究构建企业内部社会责任资源配置决策及其实施机制,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价值创造 社会责任决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宝英
在供应链系统中,各节点企业缺失社会责任产生社会责任风险,会传导并引发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损失。基于供应链系统视角,指出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来源,运用Logistic方程,建立传导模型并分析了四种不同情况下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在供应链系统中社会责任风险的传导具有一定规律,它与节点企业风险管控意愿和能力成反比,它的传导受时滞因素和风险传导系数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樊帅 田志龙
随着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暴露出许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善现象,研究者认识到不仅要关注CSR"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且更应该重视CSR实际做得"怎么样"。本文基于归因理论,通过实验法研究发现,企业CSR活动与消费者接收到的CSR信息之间的不一致性会导致消费者伪善感知的产生,进而影响其对企业的评价,而在感知形成路径中消费者归因三要素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企业CSR行为与事项的匹配度则有较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不仅完善了目前关于CSR理论及企业伪善的相关研究,也有利于构建企业诚信的经营环境,提升行业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宗华 李燕萍 郭昱琅 邓尚昆
拥护行为作为一种角色外行为能够有效提高组织效能,受到了学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用两个时间点的303名员工数据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拥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和谐工作激情的中介效应和个人—主管匹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拥护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工作激情在企业社会责任参与与员工拥护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个人—主管匹配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拥护行为的影响,还进一步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参与通过和谐工作激情影响拥护行为的间接关系,即在个人—主管匹配高的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参与通过和谐工作激情影响拥护行为的间接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建宗
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治理是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然而,CSR治理机制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本文基于系统性思维的方法,旨在构建由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协调机制、动力机制和信息机制等五部分所组成的CSR综合治理框架。首先,从治理主体和治理形式两个维度,设计包括内外部正式与非正式治理的CSR基本治理机制;其次,从推动与协调这两个治理机制的基本任务出发,分析CSR治理中的动力机制和协调机制;最后,从信号发送、信息甑别和责任信息网络建设三个方面,构建CSR治理中的信息机制,为CSR治理提供信息基础。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治理机制 企业治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樊帅 田志龙
随着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暴露出许多"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善现象,研究者认识到不仅要关注CSR"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且更应该重视CSR实际做得"怎么样"。本文基于归因理论,通过实验法研究发现,企业CSR活动与消费者接收到的CSR信息之间的不一致性会导致消费者伪善感知的产生,进而影响其对企业的评价,而在感知形成路径中消费者归因三要素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企业CSR行为与事项的匹配度则有较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不仅完善了目前关于CSR理论及企业伪善的相关研究,也有利于构建企业诚信的经营环境,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窦康
品牌价值反映了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可程度,社会责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品牌价值。文章以2010年和2011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 orld Brand Lab)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1)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品牌价值;(2)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传递具有滞后性;(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对品牌价值的影响要弱于传统财务指标。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品牌价值 信号传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