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2)
- 2023(10478)
- 2022(8577)
- 2021(7800)
- 2020(6625)
- 2019(14457)
- 2018(14184)
- 2017(27264)
- 2016(14734)
- 2015(15956)
- 2014(15469)
- 2013(15478)
- 2012(13914)
- 2011(12074)
- 2010(12111)
- 2009(11564)
- 2008(11933)
- 2007(10780)
- 2006(9522)
- 2005(8432)
- 学科
- 业(80403)
- 企(75145)
- 企业(75145)
- 济(65810)
- 经济(65611)
- 管理(63454)
- 方法(29219)
- 业经(27590)
- 财(24977)
- 农(24580)
- 数学(20917)
- 数学方法(20833)
- 务(19553)
- 财务(19544)
- 财务管理(19532)
- 企业财务(18496)
- 农业(17960)
- 技术(16520)
- 中国(14302)
- 划(14294)
- 策(14222)
- 制(13909)
- 和(13140)
- 企业经济(12751)
- 经营(12360)
- 理论(12091)
- 体(11649)
- 贸(11498)
- 贸易(11490)
- 技术管理(11250)
- 机构
- 学院(216910)
- 大学(211035)
- 济(92628)
- 管理(92438)
- 经济(91208)
- 理学(80495)
- 理学院(79778)
- 管理学(78910)
- 管理学院(78525)
- 研究(64541)
- 中国(51492)
- 农(43707)
- 财(43437)
- 京(42640)
- 科学(39472)
- 业大(35115)
- 财经(34781)
- 农业(34690)
- 江(32872)
- 所(32373)
- 经(31674)
- 中心(29619)
- 研究所(29218)
- 经济学(27163)
- 商学(27050)
- 商学院(26834)
- 北京(25677)
- 经济管理(25641)
- 财经大学(25567)
- 州(25137)
- 基金
- 项目(144995)
- 科学(116455)
- 基金(108550)
- 研究(102858)
- 家(95048)
- 国家(94119)
- 科学基金(82791)
- 社会(70404)
- 社会科(65883)
- 社会科学(65857)
- 基金项目(58454)
- 省(58072)
- 自然(54529)
- 自然科(53364)
- 自然科学(53347)
- 自然科学基金(52517)
- 划(47177)
- 教育(45578)
- 资助(42161)
- 编号(39456)
- 业(37462)
- 创(34215)
- 重点(31903)
- 部(31809)
- 创新(31013)
- 发(30643)
- 成果(29396)
- 国家社会(28966)
- 制(28193)
- 科研(28045)
- 期刊
- 济(104695)
- 经济(104695)
- 研究(57576)
- 农(41104)
- 中国(39402)
- 管理(38625)
- 财(38165)
- 学报(34230)
- 科学(32848)
- 农业(27840)
- 大学(26137)
- 学学(25457)
- 业经(20487)
- 技术(18248)
- 财经(17812)
- 业(17367)
- 融(17126)
- 金融(17126)
- 经济研究(16184)
- 经(15371)
- 问题(13764)
- 技术经济(13237)
- 教育(13175)
- 财会(12204)
- 商业(11851)
- 现代(11407)
- 版(11060)
- 科技(10732)
- 世界(10712)
- 贸(10234)
共检索到313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麦影
尽管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多于负作用,但这并不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有确切的提升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类,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组织信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模型及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绩效无明显直接作用,而是通过组织信任作为中介变量起作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组织信任 组织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胥朝阳 徐广 李子妍
文章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社会信任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主并方所在地区社会信任与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即社会信任既可以直接影响并购绩效,也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间接影响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友文 张爱卿
随着全球化价值链的分工及全球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企业不仅要积极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而且必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去获取好的企业声誉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员工感知的工作压力成了二者联动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员工工作压力及组织承诺间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190位不同企业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员工工作压力与组织承诺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够改进员工组织承诺感,而且能降低员工感知的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组织承诺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找到了一个新的合法性依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工作压力 组织承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泽宇 齐保垒
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具有深远影响。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地区,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越好;这种促进作用在法律环境相对不完善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任还有效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质量,并显著改善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效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了积极影响,并能弥补诸如法律环境等的不足来提升社会责任绩效。因此,监管部门在不断完善法律环境的同时,也应关注地区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怀超 梁晨 范建红 何智敏
以52家在华外资企业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fsQCA和N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讨了组织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和在华运营经验)和制度距离(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方面的6个前因变量与在华外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单个因素都不是产生在华外资企业高/非高社会责任绩效的必要条件,但认知距离作用突出。其次,产生在华外资企业高社会责任绩效的组态有5个,其中存在两组二阶等价组态。第一组二阶等价组态为非高盈利能力—高运营经验—非高认知距离主导型,根据边缘条件,该二阶等价组态可分为非高规模—非高规范距离辅助型和非高规模—高管制距离辅助型;第二组二阶等价组态为高规模—高运营经验—非高规范距离主导型,根据边缘条件,该二阶等价组态可分为高盈利能力—非高认知距离辅助型和高管制距离—非高认知距离辅助型;第5个组态为高规模—高盈利能力—高管制距离—非高规范距离主导下的非高运营经验辅助型。最后,产生在华外资企业非高社会责任绩效的组态有3个,且与高社会责任绩效的驱动机制呈现非对称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晁罡 申传泉 张树旺 邱梅花
企业伦理常常以其特殊价值和难以模仿性,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不少企业却没有相应的伦理制度和具体规范,其伦理行为仅为即兴之举。而一些较成熟的企业,则将企业伦理制度化,并在企业内部稳步推行。那么,企业伦理制度化与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进而又对组织的绩效是否会产生影响上的差异呢?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和验证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效应,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伦理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和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研究模型。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通过167份有效数据分析发现,伦理制度对组织绩效并未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但伦理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谷慧敏 贾卉 赵亚星
本文以中国327名不同层级酒店员工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员工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与员工离职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在中国情境中酒店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量表,同时也对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角度降低员工离职率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谷慧敏 贾卉 赵亚星
本文以中国327名不同层级酒店员工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员工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与员工离职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在中国情境中酒店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量表,同时也对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角度降低员工离职率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聂海涛
通过对南京和南通15家企业的42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在信度和效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回归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员工责任、产品责任、环境责任和慈善责任)正向员工的情感承诺;员工的继续承诺则更有可能受到环境和慈善责任的影响;调节定向(促进和防御定向)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形成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促进定向对情感承诺起到正向影响,对继续承诺则呈现负向影响;防御承诺对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的影响恰好相反。进而提出利用调节定向来引导企业促进其员工对组织形成更强的承诺关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晓治 刘得格 曹鑫
本文基于营销回报模型,通过二手数据与调查数据的结合,分析顾客信任和顾客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从顾客关系的角度讨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顾客信任与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莉 赵婉莹
本文在细化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承诺具体维度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认同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承诺两个核心概念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两者内在维度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组织承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但对组织承诺不同维度的中介作用程度有所差异;其中,对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为完全中介作用,对继续承诺为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组织承诺 组织认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庆华 赵嘉辉 刘琳
企业社会责任是否能通过组织学习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学习都会对创新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均衡地体现在企业的经济、道德、法律和慈善责任方面;组织学习对于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共同愿景上,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方面影响略小。另外,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组织学习的正向影响最显著,主要体现在新产品数量更多和开发速度更快两个方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付非 赵迎欢
文章从企业员工的感知和评价着手,探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对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组织认同产生影响。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研究假设,分析企业履行顾客维度和员工维度社会责任的行为对员工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履行员工维度社会责任会对员工工作满意及组织认同均产生正向影响;履行顾客维度社会责任则对员工组织认同没有直接的影响,而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略有负向影响;企业应加强履行员工维度社会责任的行为,这将有助于培养员工满意及组织认同,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及企业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凤军 李敬强 杨丽丹
采用服务型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揭示了道德认同在企业承担与员工相关的社会责任影响组织公民行为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获取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员工治理工具,员工内化(表征)道德认同在其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中介)作用,研究对深入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投资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宝英
基于供应链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特征,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供应链复杂系统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供应链复杂系统履行社会责任的自组织演化与系统的流量、上下游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复杂系统的各子系统通过协作,产生协同效应,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