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1)
2023(9479)
2022(7651)
2021(6962)
2020(6096)
2019(13452)
2018(13236)
2017(26613)
2016(13943)
2015(15569)
2014(15279)
2013(15610)
2012(14207)
2011(12415)
2010(12644)
2009(12213)
2008(12595)
2007(11572)
2006(10250)
2005(9303)
作者
(38421)
(32188)
(31839)
(30316)
(20974)
(15291)
(14670)
(12334)
(12266)
(11613)
(11065)
(10913)
(10382)
(10075)
(10031)
(9814)
(9480)
(9419)
(9072)
(9032)
(7977)
(7847)
(7737)
(7434)
(7315)
(7221)
(7134)
(7096)
(6305)
(6249)
学科
(80246)
(73599)
企业(73599)
(72712)
经济(72522)
管理(60091)
方法(37835)
数学(29891)
数学方法(29771)
(26552)
业经(26445)
(23243)
(20810)
财务(20802)
财务管理(20776)
企业财务(19769)
中国(17270)
农业(16943)
技术(15908)
(15821)
(13932)
(12980)
理论(12761)
(12644)
企业经济(12355)
经营(11773)
(11383)
(11293)
(11291)
银行(11290)
机构
学院(210170)
大学(205691)
(97259)
经济(95746)
管理(92430)
理学(79409)
理学院(78794)
管理学(77918)
管理学院(77524)
研究(58109)
中国(52559)
(49630)
(41004)
财经(39550)
(35943)
(32140)
经济学(30416)
(30128)
科学(29850)
财经大学(29301)
中心(28150)
经济学院(27781)
商学(27405)
商学院(27198)
(27139)
业大(25892)
北京(25612)
经济管理(25083)
(24971)
研究所(23654)
基金
项目(132248)
科学(108371)
基金(100980)
研究(100058)
(84109)
国家(83301)
科学基金(75904)
社会(70113)
社会科(65711)
社会科学(65690)
基金项目(52767)
(51121)
自然(47158)
自然科(46192)
自然科学(46186)
自然科学基金(45496)
教育(45313)
资助(42094)
(40986)
编号(38835)
(32341)
(30957)
(30736)
成果(30129)
国家社会(29272)
重点(28326)
人文(28045)
(27921)
教育部(27874)
创新(27749)
期刊
(108128)
经济(108128)
研究(64392)
(42376)
管理(38424)
中国(36907)
(28010)
(25917)
金融(25917)
科学(24550)
学报(22116)
财经(20916)
技术(19579)
业经(18973)
大学(18965)
农业(18891)
学学(18283)
(17843)
经济研究(17098)
技术经济(14183)
问题(13928)
教育(13115)
财会(12576)
统计(12454)
(12380)
(11796)
商业(11292)
现代(10953)
(10893)
世界(10490)
共检索到314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鑫宏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指标化为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总和。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费是企业劳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承担社会保险费的多少影响到企业新增价值的分解,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定价依据来自于企业利润部分的扣除。经实证测算企业有能力承受法制性的社会保险费率区间为[0,18.68%]。通过修正缴费基数统计偏差,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最高限额约为44.0%,适度水平一般应维持在38.0%左右。测算结果显示,目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在较高水平上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轶妹  曹蓉  周明  
在高质量发展与减税降费的背景下,文章以2008—2018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效果和机制角度统计检验了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实际社会保险缴费并非完全成为企业负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价值,作用机制表现在效率工资效应、现金流抑制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三个方面,即通过提高员工工资、减少新增投资、增加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正向作用于企业价值,并且,二者的影响效应在劳动密集型和低创新水平企业中更为突出。文章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识别“五险”费用与企业价值的因果关系,建立起宏观制度与微观企业行为、绩效表现之间的联系,为理解“减税降费”政策的内在逻辑、激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钧  
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确定,应该考虑企业和职工个人的承受能力,应该考虑社会的总承受能力。文章在对我国国有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适度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合理区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静  毛捷  张磊  
本文使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险缴费率对职工和企业逃避社会保险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高的社会保险法定缴费率下:企业参保概率显著降低,但职工参保概率不受影响;法定缴费率与实际缴费率的差距显著扩大,即参保职工和参保企业的缴费水平降低了;高教育水平、高职位、高龄和国有集体经济的职工,以及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其逃避费倾向更强;在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高的城市,企业的逃避费行为更严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仁杰  唐珏  张家凯  冯晨  
职工社会保险长期存在企业缴费遵从度不高且企业间缴费差异较大的问题,这不仅限制了进一步下调法定缴费率的空间,也影响基金收入安全并造成制度运行的不公平。本文基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和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政策,研究发现:社会监督能有效提升企业社保实际缴费率和参保率,且中央试点的政策效应要大于地方试点。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监督主要提高了由税务部门征收以及民营、小型微型企业的社保缴费合规性,对非民营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监督能够改善政府对企业社保缴费信息的获取能力和约束地方弹性征管行为,提高参保企业实际缴费基数和促进未参保企业参保。本文研究表明,即使在税务部门全责征收社保的情况下,构建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仍有助于规范企业社保缴费行为。这为提升社保基金收入安全和进一步下调法定缴费率提供了政策空间,也为从社会监督体系建设角度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苓玲  慕欣芸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出企业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决定方程,利用2007~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41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我国企业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企业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即企业社保缴费率每上升1%将挤出企业雇佣人数约6.9%的水平,而这一挤出水平需要人均GDP增长约0.04个百分点才能弥补。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是影响企业社保缴费就业挤出效应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的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而这种挤出效应并没有在民营控股企业中发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太彪   魏志华   曾爱民   卢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视角考察劳动力成本对企业转型升级抉择的影响,旨在为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提供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本文以2007年至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转型(对内转型和对外转型)和升级(研发创新和人力资本升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下的企业抉择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转型和升级都产生了显著的“倒逼”效应。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大、债务融资占比较高时,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对内转型,而减少对外转型和升级活动。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下的对内转型不利于提升企业价值,而升级(如增加研发投入)则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会导致企业利润下滑、经营压力增大,继而迫使企业通过转型升级予以应对。而当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更趋一致时,企业将倾向于选择升级而非转型。同时,从投资结构来看,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升级的“倒逼”作用要大于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面临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时,劳动密集程度较低的企业、非国有企业更可能选择对外转型和升级。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经济后果和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为政府部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林雄立   李辉  
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的匹配样本,借助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这一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地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如何影响企业机器人应用。研究发现,《社会保险法》实施后,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相对于低劳动密集度行业的企业,更倾向于应用机器人。机制检验发现,社保缴费负担影响企业机器人应用的核心逻辑在于要素替代和劳动力流转效应,而非企业被动进入困境的流动性约束效应,具体表现为劳动力要素相对价格上升、雇佣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雇佣不稳定性增强、企业培训经费显著上升,但企业内部资金流并未进一步紧张。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保险法》更能够促进成本转嫁能力弱、以规模扩张和追求高质量产品为目的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应用机器人。本文揭示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转型升级并不矛盾,也为妥善应对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和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困境提供了证据支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博  吕晨红  
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为基础,分析了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和实际负担。结果表明:私营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能力最弱,但实际缴费负担最重;外资企业缴费能力最强,缴费负担最小;国有企业居中。原因在于私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居多,工资负担重而利润水平低;外资企业以资本密集型居多,工资负担小而利润水平高。因此,应综合考虑企业的工资水平和利润状况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飞  黄瑾  罗靓溪  
社会保险缴费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机制。2011年7月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增加了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使企业面临更高的用工成本和更低的自由现金流水平,迫使其在财务压力和投资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并调整投资决策。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社会保险缴费增加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雇佣成本,减少企业可支配现金流,降低企业投资水平;但同时也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审慎投资决策,进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在竞争度较高的行业、注册地在东部以及融资约束程度较高时这种效应更为显著,原因在于这些企业更加敏锐地感受到社会保险缴费增加带来的财务压力。因此,社会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来达到资源分配和经济调控的目的。在此制度背景下,中国要持续推动减税降费改革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补助政策,以鼓励企业稳定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同时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范企业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润泉  金昊  杨翠迎  
中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真实缴费水平远低于政策费率标准,利用国泰安数据库旗下的企业报表数据以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测算得到企业的社会保险实际缴费水平为13.5%,职工的实际缴费水平为8.5%。考察企业和职工实际缴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私企、外企以及低利润企业的实际缴费率较低,且企业的工资水平对其社会保险缴费具有替代性;农村户口以及低教育程度职工的实际缴费水平更低,职工的实际缴费率具有累退性,高收入职工的实际缴费比例低于低收入职工;在高政策费率地区,上述结论更加稳健。企业与职工社会保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畅  
构建和谐社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社会保障以其所具有的特殊的社会功能,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问题亟待改善。我们在对天津市工业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能力、职工的缴费能力以及政府财政负担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后,提出了四点建议:(1)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2)加大职工个人社会保险缴费率;(3)加大财政对于社会保险的投入;(4)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促使社会保险制度尽快定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志涛  丁少群  
企业是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的核心主体,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确定应该考虑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对我国东中西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承受能力的实证分析发现,各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现行的法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明显高于各地区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最大社会保险缴费率,也超出了西部各类企业的缴费能力上限;尽管东中部国有企业有一定能力承受这一缴费负担,但整体而言,我国国有企业仍然无力承受如此之大的缴费压力;而相比之下,外资企业勉强能够负担得起这一缴费水平。如果不改革现行企业缴费政策,将可能导致就业需求和劳动者工资增长率的下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媛媛  封进  刘贯春  
作为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部分,过重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参保意愿和缴费水平。这使得工业企业缴费水平可能低于政策缴费率,也导致不同企业之间实际缴费率存在差异,而且社会保险缴费可能增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负担。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内在动机,而且有助于社会保险征收制度的顶层设计,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成本"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文章尝试研究这些问题,基于利润最大化框架,系统考察了劳动力市场规模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比例的逻辑关系。理论分析表明,给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具有改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财务困境风险的双重作用,最优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应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伴随着劳动力市场规模扩张,再就业搜寻成本和工资构成中的解雇风险补偿下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引致的边际成本越小,均衡状态的最优社保缴费比例趋于向上调整。文章以行业就业容量衡量劳动力市场规模的计量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规模增加会显著提升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并集中体现于行业内而非行业间,而且在高融资约束企业、高失业成本企业和民营企业更为凸显。进一步,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比例提升会显著降低其经营绩效,即成本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文章强调,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行为内生于所处的行业环境,在政策调整时需要加以考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鲁於  冀云阳  杨翠迎  
缴费不实是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管中存在的弊病,它可能受财政分权体制的影响。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度加剧了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程度,财政分权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程度提高0.31个百分点。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财政分权度主要通过社会保险征收力度这一中介变量,影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程度。财政分权度越高,地方政府降低社会保险征收力度的动机越强,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程度也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的影响受经济周期的干扰,经济紧缩期财政分权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不实程度的影响效应要大于经济扩张期。本文为解释企业社会保险缴费不实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保险逃费治理和社会保险制度优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