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3)
- 2023(9317)
- 2022(7421)
- 2021(6515)
- 2020(5503)
- 2019(12236)
- 2018(12079)
- 2017(23844)
- 2016(12736)
- 2015(13865)
- 2014(13632)
- 2013(13882)
- 2012(12621)
- 2011(10867)
- 2010(11007)
- 2009(10227)
- 2008(10742)
- 2007(9707)
- 2006(8580)
- 2005(8210)
- 学科
- 业(80309)
- 企(75496)
- 企业(75496)
- 管理(63232)
- 济(62532)
- 经济(62447)
- 方法(29262)
- 财(25366)
- 业经(25274)
- 务(21836)
- 财务(21830)
- 财务管理(21811)
- 数学(21799)
- 数学方法(21712)
- 企业财务(20818)
- 农(19741)
- 技术(15464)
- 划(15158)
- 制(14897)
- 农业(14738)
- 环境(14325)
- 策(13305)
- 中国(13052)
- 和(12777)
- 企业经济(12161)
- 经营(11840)
- 体(11391)
- 险(11001)
- 理论(10958)
- 保险(10910)
- 机构
- 学院(189859)
- 大学(182407)
- 济(86198)
- 经济(84870)
- 管理(84467)
- 理学(71924)
- 理学院(71442)
- 管理学(70785)
- 管理学院(70443)
- 研究(51607)
- 中国(47980)
- 财(44218)
- 京(36569)
- 财经(35039)
- 经(31883)
- 农(29587)
- 江(29154)
- 科学(27649)
- 财经大学(26047)
- 经济学(25916)
- 商学(25408)
- 业大(25359)
- 商学院(25203)
- 中心(24888)
- 所(24666)
- 经济学院(23676)
- 农业(23100)
- 经济管理(23015)
- 北京(22684)
- 州(22647)
- 基金
- 项目(119170)
- 科学(97346)
- 基金(91166)
- 研究(87337)
- 家(76976)
- 国家(76280)
- 科学基金(69693)
- 社会(59651)
- 社会科(56807)
- 社会科学(56789)
- 基金项目(48362)
- 省(47117)
- 自然(45465)
- 自然科(44546)
- 自然科学(44538)
- 自然科学基金(43869)
- 教育(37880)
- 划(37471)
- 资助(37188)
- 编号(32992)
- 业(31842)
- 创(28791)
- 部(26744)
- 创新(25971)
- 重点(25572)
- 制(25571)
- 发(24991)
- 国家社会(24959)
- 人文(24180)
- 教育部(23667)
共检索到283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韩国文 樊呈恒
从行业碳排放的视角,用投资组合和因子研究两种方法对企业碳排放与投票收益的相关性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在2013—2014年间经历了从绿色激励到碳风险溢价的逆转:2012—2014年间,碳排量低的企业股票能获得显著的绿色激励,而2013—2017年间,碳排放量高的企业股票存在显著的碳风险溢价;在模型中加入碳排放权价格因子发现,碳排放权价格因子能一定程度上吸收2013—2017年间的碳风险溢价,说明2013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的碳排放权交易所能增加市场碳风险溢价。为保障股票市场中的绿色激励,需要尽快展开企业绿色信息公开、绿色等级评级分类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程宏伟 冯艺 董丁瑞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高碳排放企业为样本,构建沉默式披露数据库,考察企业绿色沉默与碳风险溢价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绿色沉默能有效对冲自身碳风险溢价,沉默程度越高,越能抑制碳风险溢价;(2)绿色沉默通过降低市场关注压力和提升外部债务融资水平来对冲风险,伴随碳排放水平、市场竞争强度与环境政策变迁压力的不同,沉默的风险对冲效应有所差异;(3)绿色沉默具有行业转嫁效应,会加剧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碳风险溢价。这说明,沉默式披露是企业转嫁内部风险来应对外部性压力的自利行为,应当警惕和预防绿色沉默在企业间的蔓延,降低社会系统性碳风险。本文补充和发展了企业绿色沉默与碳风险溢价的相关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柏 王馨竹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关注度的提升,企业开发绿色专利的积极性也在逐年升高。然而企业能否从绿色创新这一高风险项目中获得收益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检验绿色创新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以考察绿色创新的经济效益。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可以促进股票收益的提升,即企业可以从绿色创新中获取风险补偿。当市场竞争程度增加时,"风险补偿"也相应增加。对于处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低的环境中的企业来说,绿色创新和股票收益的关系更加显著,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也进一步增强,即"风险补偿"效应依然存在。实证结论为绿色创新的经济效益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在新兴的环保市场中企业应认识到不同的竞争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绿色创新的不同收益,合理地把控绿色专利的研发进程,以便在绿色研发项目中获取最大效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牛华伟 曹玲玲
“双碳”目标下企业的绿色投资及风险管理策略受预期碳价格变动的影响,且绿色投资最优规模需要企业权衡投资不足的机会成本和绿色债务无法偿还的违约成本。考虑外部融资风险和随机流动性冲击,本文建立一个理论模型,量化研究碳价格对企业绿色投资规模和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及其机制。碳资产可被质押使得碳价格在直接影响违约边界的同时,通过影响绿色投资规模间接影响企业的违约边界,且由于碳价格对违约概率和违约成本的非对称影响,碳价格对信用风险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理论与实证结果表明:碳价格的提高能降低绿色投资企业的信用风险,降低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存在碳价格的高、低双重门槛决定企业的最优绿色投资决策,当碳价格低于影子价格时,随着碳价格提高,最优绿色投资规模增加,而当碳价格处于显著大于影子价格的较高水平时,碳价格的提高反而降低最优绿色投资规模。此外,当碳价格大于(小于)高(低)门槛值时,企业绿色债券信用利差随着绿色投资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减少)。本文有助于深入理解碳定价机制对企业绿色投资决策和绿色债券定价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建设与绿色投融资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勇 白小滢
绿色金融的可持续性成为新阶段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其实现有赖于绿色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特征。本文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视角重新界定绿色企业,并实证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对绿色企业做出激励反馈,以评估股票市场配置绿色资源的有效性。基于可持续发展标准下的企业样本构建绿色因子和绿色效率因子后,本文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六因子模型。基于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检验结果表明,绿色企业股票的预期超额收益率更高,且绿色效率越高的企业,超额收益率越高。本文经验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绿色激励。对不同效率的企业,正向超额收益率激励都存在且不同。上述结论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框架下、定价因子正交化后的模型中及重新分组的模型中均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符合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要求,但我国股票市场将绿色资源主要配置在头部绿色企业,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绿色激励 因子模型 可持续发展 绿色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珍彩
本文以中国2017年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和新疆五省(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绿色金融与农业类上市公司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碳排放强度,且这一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的企业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政策导致的融资约束效应和媒体监督效应是农业企业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绿色金融政策影响下,农业企业实质性提高了其环境责任意识,加大了环保投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小虹 潘也
以2011—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手动收集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及绿色专利数据,实证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即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是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工具,而非管理层阻碍绿色创新的自利手段;(2)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倾向得分匹配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其它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仍保持不变;(3)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规模、不同股权集中度的企业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大于大型企业,对股权较为集中企业的影响大于股权分散企业。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这一全新视角对企业绿色创新进行解读,可为加速我国上市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知识普及,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绿色创新 激励工具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温梦瑶
<正>文章基于《共同分类目录》定义深绿债券文章基于《共同分类目录》定义深绿债券。研究发现,在《共同分类目录》绿债清单公布之前,深绿债券相较非绿色债券存在45.4个基点的绿色溢价,相较普通绿色债券则不存在绿色溢价。绿色溢价存在的原因是投资者偏好。即,发行绿色债券被认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其往往具有更高的内部治理水平理水平,以及更低的违约风险,进而投资者愿意放弃部分经济收益来满足这种可能的低风险偏好。在《共同分类目录》绿债清单公布之后,尤其是2023年10至11月份,深绿债券相较普通绿色债券存在显著的的绿色溢价。文章研究验证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绿色溢价的存在及其原因,并对银行间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理 汪毅慧
股票市场风险溢价不仅在投资管理和公司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是很多金融理论模型的输入参数。本文在借鉴国际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进行了全面的测算。由于我国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 ,因此在无风险利率的确定上我们全面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情况 ,基于 1 997年到 2 0 0 1年的数据 ,我们分别计算了以 91天债券回购利率和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
关键词:
股票市场 风险溢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士专
关于股票风险溢价之谜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未来的ERP趋势。显然,无论是高估说、制度制约说,还是资本深化说,在预测未来ERP方面,都强调ERP将维持较低的水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芳 张维
本文在对Fama三因素模型和LACAPM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规模效应以及价值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改进的FAMA三因素模型能够比CAPM更好地解释价值效应,但却不能解释规模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而改进的LACAPM在解释市场异象上的有效性则明显优于其他定价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茵田 朱英姿
本文通过综合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文献研究结论,对1997年到2009年中国股市A股股票的风险溢价的截面差异作了详尽的实证研究。我们构造25个投资组合作为检验资产,进行Fama-MacBeth两步回归法,建立了基于市场风险溢价,账面市值比,盈利股价比,现金流股价比,投资资本比,工业增加值变化率以及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的八因素模型。我们的主要发现有以下三点:一是相对于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我们模型的实证解释力有显著提高;二是与过去的文献不同,我们发现回购利率和期限利差等债市指标对股市风险溢价的截面数据有显著解释能力;三是与基于投资的资产定价理论一致,我们发现投资比率和现金流股价比能显著反映...
关键词:
风险溢价 风险因素 多因子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云 李春玲 王寅
以2006-2016年公布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期权薪酬风险承担激励和管理者权力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管理者期权薪酬风险承担激励和管理者权力均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当二者同时存在时,期权薪酬激励与管理者权力之间会产生负向协同效应,反而会阻碍企业研发创新。其原因可能在于,管理者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影响薪酬合约制定过程而轻松获取租金,从而放弃风险较高的研发创新活动。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创新、管理者权力和高管股权激励相关研究,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进公司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石琦 肖淑芳 吴佳颖
创新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激励企业创新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议题。为此,本文以2006-2016年实施的302份股票期权方案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得出如下结论 :(1)实施股票期权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2)风险承担效应是股票期权激励企业创新产生的主要内在机制。(3)非高管授予比例较大、授予范围较小、激励期限较长、行权比例递增、价内程度较低、行权业绩考核相对宽松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股票期权的风险承担效应,增加激励对象承担风险的意愿,从而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上市公司选择是否实施股票期权及如何设计股票期权方案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邢福俊
现代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 ,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这种人力资本的潜能 ,是每个公司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般来说 ,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人力资本问题将会越来越成为制约一个公司滚动式、超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了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进一步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实现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的创新 ,从一个企业的长远角度出发 ,结合国内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操作实践 ,我认为 ,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股票激励模型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股票激励 期权 年薪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