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9)
2023(16651)
2022(14111)
2021(13063)
2020(10980)
2019(24783)
2018(24559)
2017(47196)
2016(25943)
2015(28992)
2014(28819)
2013(28598)
2012(25922)
2011(23057)
2010(23238)
2009(21733)
2008(21977)
2007(19288)
2006(17145)
2005(15588)
作者
(73860)
(61294)
(61008)
(58078)
(39136)
(29237)
(27598)
(23901)
(23317)
(22085)
(20948)
(20816)
(19645)
(19432)
(18964)
(18638)
(18268)
(18118)
(17521)
(17479)
(15423)
(15108)
(14765)
(14064)
(13778)
(13762)
(13605)
(13556)
(12218)
(12089)
学科
(103694)
经济(103535)
(100289)
管理(97104)
(91401)
企业(91401)
方法(44796)
(36937)
数学(34846)
数学方法(34490)
业经(33357)
(32562)
(27151)
财务(27084)
财务管理(27043)
企业财务(25561)
(24951)
中国(24831)
农业(22459)
环境(22374)
(21495)
(20823)
(20617)
技术(20462)
理论(19697)
地方(18800)
(18559)
(16982)
(16604)
贸易(16595)
机构
学院(371030)
大学(366986)
管理(151336)
(146313)
经济(143124)
理学(130020)
理学院(128673)
管理学(126845)
管理学院(126175)
研究(117184)
中国(91225)
(78302)
(74800)
科学(71548)
(59394)
(58319)
财经(58008)
(56288)
业大(54143)
中心(53305)
(52439)
研究所(52038)
北京(49080)
农业(46179)
(45278)
师范(44878)
(44825)
(42909)
财经大学(42661)
经济学(42595)
基金
项目(246224)
科学(194735)
研究(183410)
基金(179235)
(154525)
国家(153172)
科学基金(133372)
社会(115888)
社会科(109672)
社会科学(109642)
(96936)
基金项目(95600)
自然(86122)
自然科(84020)
自然科学(84002)
教育(82573)
自然科学基金(82528)
(80098)
编号(75258)
资助(72156)
成果(60525)
重点(54582)
(53987)
(53161)
(51907)
课题(50947)
(49140)
创新(49048)
国家社会(47259)
项目编号(46802)
期刊
(169048)
经济(169048)
研究(109107)
中国(71578)
(64367)
管理(59316)
(55528)
学报(54573)
科学(51689)
大学(42248)
学学(40056)
农业(38369)
教育(37108)
技术(32412)
(31826)
金融(31826)
业经(29692)
财经(28808)
经济研究(24816)
(24517)
问题(21721)
(21384)
会计(21188)
财会(20528)
技术经济(19153)
现代(18218)
(18003)
科技(17745)
理论(17501)
商业(16125)
共检索到551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亮  孟琪  
企业碳会计是涵盖了碳交易核算及碳信息披露,以实现企业节能减排为导向的新兴会计领域。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其承担着推进企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任务。企业通过碳核算及碳信息披露形成的微观财务、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三种信息反馈激励机制是企业碳会计生态治理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为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尽快统一企业碳会计核算和碳信息披露规则,提高社会公众低碳环保意识,促进三种信息反馈与节能减排动力传导循环的实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考磊  
将文化在本质上视为一种隐性契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契约经济学相关理论,从公司治理模式、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三个维度,分析了企业文化的公司治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公司治理职能的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学术界和实务界进一步认识企业文化之于经济发展和企业业绩的作用路径,有助于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状况的改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贺修铭  
本文认为,出版业的文化认同功能具体表现为作为文化时间和空间的媒介及文化冲突与选择的工具,其实现机制主要是自然认同和强制认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涛  雷世富  王忠海  
回顾了研究生"三助"工作,认为培养机制改革下研究生"三助"工作具有培养、资助及完善补充高校人事管理体制的功能。实现"三助"功能,需要建立健全"三助"工作制度;理顺学校、院系、导师和研究生四者在"三助"工作中的关系;统筹学校资源,多渠道筹措"三助"资金,提高研究生"三助"工作待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剑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资本市场也不断地扩张,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共同体。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力由点到面地扩散,使得各国的金融安全都遭受严重威胁。随着危机爆发,金融业的风险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有必要对金融审计进行重新定位。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指明了金融审计对于国家宏观金融安全方面的职责。因此本文从该理论出发,将现代金融审计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海童   张晓婧   万仁杰   邹欣桐   董艺凡   张立中  
在CCER重启背景下,如何促进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时代课题。随着ESG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兴起,控排企业环境维度的行为决策受到显著约束。文章创新性地将林业碳汇指标纳入现有ESG体系,设计适用于我国废渣、废气、废水三类高耗能行业的ESG评级体系,为完善我国控排企业的ESG评级体系、促进高耗能企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回归分析,文章探讨了企业ESG评分、政府补贴金额、林业碳汇成本对林业碳汇购买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检验影响机制,文章通过构建地方政府、控排企业和投资机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者行为的演化路径,验证了机制的有效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ESG评分和政府补贴金额对企业购买林业碳汇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林业碳汇成本对其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在不同行业中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演化博弈的稳定点为(1, 0, 1)和(1, 1, 0),验证了引入林业碳汇后的ESG评级体系可以促进企业购买更多林业碳汇,即林业碳汇激活ESG评级体系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政府应加快本土化ESG评级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和监管,增加补贴并降低林业碳汇成本,优化碳配额设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强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从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在美国产生以来,学者们都认为企业要服务于公众,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即如何平衡社会公益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矛盾,学者们各持己见、争论激烈。企业社会责任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企业发展上;对于企业来说,遵纪守法,通过发展多创造就业机会,多纳税才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海兵  梁松  
建设"责任政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家审计的社会责任治理是建设"责任政府"的题中之义,同时还是发挥国家治理效应的必要条件。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及社会责任范围的演变,强调现阶段强化国家审计社会责任理念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分析国家审计的社会责任治理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家审计社会责任治理功能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帆  
当前,国际上缺乏统一的碳排放评价制度,阻碍了碳减排与碳交易的开展。本文从基本要素与评价活动出发构建了企业碳排放审计评价机制,进而分析了碳排放审计的步骤。具体而言,评价企业碳排放量需要确定企业组织边界、设定碳排放指标及收集数据、量化具体指标、计算排放指数等基本要素。而碳排放审计活动则涉及建立审计项目组、制定审计计划、实施碳排放审计评估、检查企业的盘查评估报告、提供企业碳减排建议、出具审计报告及归档等内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龚胜刚  孙智君  
追求生态效益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减少污染,减少原料与资源的消耗,生产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获得了长期的市场绩效。制定一系列实现生态效益的策略,可使政府、企业、产业及消费者降低其经济活动的成本,持续增加社会福利。本文以生态效益和循环经济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企业与政府推动生态效益实现的机制及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颖  葛颜祥  刘爱华  梁勇  
本文以粮食作物的碳汇生态功能为前提,探讨如何在我国建立粮食作物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补偿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方式等方面对补偿机制进行探讨。以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为例,通过对粮食作物的碳源/汇进行计算来探求碳汇功能生态补偿的标准,以期构建粮食作物的碳汇功能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亚兰  
受家文化与伦理规范的影响,类亲情员工-组织关系在中国企业管理情境中普遍存在。本研究基于一家企业的拟家庭化实践,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类亲情员工-组织关系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借由拟家庭化制度的运行主动承担情感、发展与教育等类家庭功能,以此引导和鼓励员工认同仁爱、成己、忠孝价值,进而形成类亲情员工-组织关系。这一关系的本质是员工在文化记忆唤醒后产生了对伦理道德规范的认同,进而在良心驱使下自觉做出亲组织行为。本文深化与丰富了现代企业的泛家庭化研究,尤其是在实践中泛家庭化的具体操作问题,对于将家庭伦理成功嵌入企业管理过程具有指导意义,为中国式管理的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斌  冯文成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企业治理理论的基础上 ,对于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想的企业治理模式的框架下 ,指出了企业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 ,对于转轨时期企业治理机制提出了有益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万希宁  
本文通过对会计的管理与信息处理特征的探讨,构建了会计人员角色转换ω α模型,据以描绘会计专家向企业高级管理专家转化的过程,同时认为会计职能的技术控制边界是模糊的,随着会计专家对企业管理影响力水平的变化,会计职业的能级是变化的,参数ω与α是用于确定会计控制边界的模糊系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庆明  
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 ,就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各种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耦合而成的制度体系。尽管不同制度安排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各异 ,但技术创新制度结构的核心功能是解决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 ,即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持久、稳定的激励是技术创新制度结构的核心功能 ,而这一核心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不同制度安排降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外部性等次一级功能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