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6)
- 2023(7516)
- 2022(5920)
- 2021(5241)
- 2020(4630)
- 2019(10524)
- 2018(10301)
- 2017(20678)
- 2016(10641)
- 2015(11510)
- 2014(11092)
- 2013(11248)
- 2012(10188)
- 2011(8661)
- 2010(9064)
- 2009(8826)
- 2008(9064)
- 2007(8250)
- 2006(7399)
- 2005(7080)
- 学科
- 业(70125)
- 企(66871)
- 企业(66871)
- 济(58502)
- 经济(58438)
- 管理(49873)
- 业经(24561)
- 方法(23987)
- 财(21515)
- 农(19645)
- 务(17575)
- 财务(17562)
- 财务管理(17555)
- 数学(16616)
- 企业财务(16612)
- 数学方法(16513)
- 农业(15312)
- 技术(14650)
- 策(12699)
- 企业经济(11858)
- 划(11674)
- 中国(11423)
- 制(10965)
- 经营(10921)
- 和(10684)
- 理论(10627)
- 技术管理(10009)
- 体(9734)
- 地方(9414)
- 贸(8783)
- 机构
- 学院(155859)
- 大学(149079)
- 济(74441)
- 经济(73441)
- 管理(67091)
- 理学(57297)
- 理学院(56863)
- 管理学(56313)
- 管理学院(56015)
- 研究(45865)
- 中国(39009)
- 财(35430)
- 京(30445)
- 财经(27624)
- 经(25038)
- 江(24862)
- 农(24837)
- 科学(23830)
- 经济学(22468)
- 所(22252)
- 商学(20854)
- 商学院(20687)
- 中心(20669)
- 经济学院(20441)
- 财经大学(20036)
- 业大(19807)
- 研究所(19418)
- 农业(19314)
- 州(19161)
- 北京(18920)
- 基金
- 项目(95318)
- 科学(77926)
- 研究(72811)
- 基金(71531)
- 家(60121)
- 国家(59529)
- 科学基金(54006)
- 社会(49720)
- 社会科(47358)
- 社会科学(47347)
- 省(38225)
- 基金项目(37495)
- 自然(33245)
- 自然科(32572)
- 自然科学(32565)
- 自然科学基金(32085)
- 教育(31957)
- 划(29584)
- 资助(28574)
- 业(28410)
- 编号(28233)
- 创(23760)
- 成果(21456)
- 发(21365)
- 部(21276)
- 创新(21113)
- 国家社会(21069)
- 重点(20897)
- 制(20562)
- 人文(19388)
共检索到242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养琰
在商品经济中,有竞争就有胜败,企业之间兴和衰、生和死相互交替,是支配企业行为和决定企业命运的铁则。在西方世界里,如果没有企业之间的盛衰兴落,是不会有今天这些发达的国家和与其相适应的发达的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更应当在发展商品经济中自觉地体现优胜劣汰规律的要求,使破产机制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地促进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久达 祝恒健
如何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增强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最近由国家体改委与经济日报评论部和理论部、《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央电台理论部及上海宝山钢铁总厂联合举办了《“宝钢杯”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征文》和研讨会。本文将其观点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种观点、并对目前企业活力现状进行分析,以形成比较系统的看法。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企业活力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有其自身的构成体系和发展规律,应在国家宏观指导下,让企业自我生存、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不能总是试图用行政手段把企业“搞活”;要在分析制约企业活力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活力分析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新权
本文认为,破产给国有企业再振雄威增加了压力和动力,它所带来的损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求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保证企业破产制度的顺利推进,必须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笔者还就采取何种形式搞好严重亏损企业的破产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袁振宇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骨干力量,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对经济发展的全局而且对财政自身的发展壮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探讨与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有关的几个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孔宝康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关作为国家宏观监控的监督管理部门,与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对外经贸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各方面积极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海关工作改革的重要着眼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企业增强活力的必由之路──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活力》调研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布以来,国有工业企业内部改革的力度加大了,许多企业进行了劳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的改革。截止1992年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龙先进
朱基总理指出:“自1998年起,用三年的时间,使大多数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三改一加强”搞活企业。总理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方向和搞活企业的措施。我们应充分地,冷静地研究市场和企业自身...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先登 王康平
一、"平稳再生"破产模式的主要内容和不足青岛市是较早实行国有企业破产试点的城市之一,自1993年12月2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青岛毛纺厂破产还债后.到1995年上半年青岛大飞轮厂破产,共有2户国有企业正式破产。这2户国有企业破产虽然引起了一定的震动,但实际上是一种"平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彦林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重在强化内部管理邹彦林国有企业活力不强、效益不高,已成为当前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它直接关系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针对国有企业改革这一热门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看,着重于外在环境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崇伦 杨红
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约1.4万家,统计表明,1993年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企业户数19.35%,职工人数57.34%,资产总额69.54%,销售收入62.32%,销售税金73.60%,利润总额54.92%。这说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国有企业的亏损面达43.4%;1994年1~11月,我,国乡及乡以上的工业企业工业销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海晨 陈俊豪
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是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作者提出如能落实到位三大举措,可有效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这三大举措分别是:继续推动混改和放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激励约束和薪酬制度;塑造使命感驱动,凝聚人心和促人奋进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活力 混改 市场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海晨 陈俊豪
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是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作者提出如能落实到位三大举措,可有效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这三大举措分别是:继续推动混改和放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激励约束和薪酬制度;塑造使命感驱动,凝聚人心和促人奋进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活力 混改 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