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3)
2023(16412)
2022(13730)
2021(12592)
2020(10531)
2019(24172)
2018(23889)
2017(45654)
2016(25054)
2015(28449)
2014(28944)
2013(28708)
2012(26939)
2011(24394)
2010(25117)
2009(23597)
2008(24017)
2007(22205)
2006(19841)
2005(18511)
作者
(74684)
(62576)
(62292)
(59222)
(39988)
(29853)
(28430)
(24304)
(23592)
(22671)
(21418)
(20948)
(20208)
(20097)
(19640)
(19095)
(18862)
(18520)
(18256)
(17978)
(15789)
(15620)
(15256)
(14345)
(14326)
(14046)
(13995)
(13962)
(12670)
(12582)
学科
(113210)
经济(113045)
(96633)
管理(88926)
(85730)
企业(85730)
方法(43802)
(36178)
(35100)
业经(34338)
数学(34161)
数学方法(33821)
中国(31039)
(27576)
地方(25853)
(24825)
财务(24775)
财务管理(24719)
农业(24247)
企业财务(23407)
技术(21003)
(20072)
(19960)
贸易(19943)
理论(19701)
(19292)
(19260)
银行(19223)
(19208)
(19185)
机构
学院(372150)
大学(365853)
(154634)
经济(151245)
管理(142115)
研究(124594)
理学(119559)
理学院(118239)
管理学(116479)
管理学院(115763)
中国(99244)
(78606)
(77526)
科学(74081)
(64510)
(64435)
(61532)
财经(59161)
中心(57778)
研究所(57075)
(53237)
业大(52599)
北京(50251)
农业(50230)
(48627)
(47027)
师范(46541)
经济学(46259)
(44656)
财经大学(43000)
基金
项目(228726)
科学(179539)
研究(171603)
基金(162882)
(140139)
国家(138767)
科学基金(119341)
社会(107950)
社会科(102152)
社会科学(102123)
(92415)
基金项目(86004)
教育(78708)
(75686)
自然(75103)
自然科(73278)
自然科学(73256)
自然科学基金(72000)
编号(71419)
资助(66254)
成果(58638)
(53390)
重点(51571)
(50265)
课题(50152)
(49956)
(46046)
创新(46013)
(45876)
(44318)
期刊
(188828)
经济(188828)
研究(114695)
中国(83466)
(65921)
(61091)
管理(58203)
学报(53227)
科学(50448)
教育(42246)
大学(40905)
农业(40822)
(39651)
金融(39651)
学学(38419)
技术(35770)
业经(33089)
财经(30203)
经济研究(28457)
(26033)
问题(24538)
(23740)
技术经济(20717)
(19336)
财会(18686)
商业(18315)
现代(17971)
世界(17517)
(17361)
理论(17031)
共检索到589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伟红  何亚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建立创新型国家,因此,提高企业研发活动积极性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对现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度、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指引和财政部意见三项制度的纵向对比和横向分析,发现目前研发费用制度存在多个归集口径,且其细化内容有待明确,适用行业有待开放,这些导致制度未能真正落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只有从制度本身入手,才能真正发挥研发费用对企业的创新驱动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胡晓  
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推动或促使下,企业主动且不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继而催生了“专、精、特、新”企业,也让一批老行业转型升级成为可能。规范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明确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的标准与要求,加强税收管理水平,这成为财务人员当下学习、研究、提高的新课题。明确研发费用概念、划分费用与资本范围、理清会计核算流程、界定加计扣除标准、夯实留存备查资料,对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和规避纳税风险意义深远;对税务机关征税管理和国家实施研发费鼓励长效机制影响重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闻一  吴海波  崔果  李栗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利器。文章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的政策总体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度更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更明显。该结论对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高企业政策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宜航  许英杰  郭晓  董鑫鑫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证研究发现,2021年出台的两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具有积极影响。两项政策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地理区位、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政府应考虑将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优惠从制造业扩大至全行业,并且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放宽至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时可享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芸  邓钊  张妍莹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创新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重点考察环境规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且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力度的增大,倒“U”型曲线表现出拐点右移和下降倾斜度减小的变化,说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能显著增强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削弱其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和产权性质会影响这两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协同作用,研究结论为完善环境政策与财税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再进  徐治立  刘辉  田德录  
基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视角,将史密斯模型作为理论分析工具,从"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等四个影响政策执行的要素入手,对科技界高度关注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剖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深入落实和完善该政策,需要在政策普惠性、便捷性上多下功夫,以扩大企业享受面和受益度为落脚点,并注意解决不同规模企业落实差异和地域失衡这"两个不平衡"问题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吉美  黄国俊  
企业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将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于税前加计扣除。现行财税规章明确了研发费用的核算范围和多种情况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具体规定,并增加了研发活动和具体行业两个"负面清单"。但在实务操作中,可通过对研发费用的扣除范围、委托开发活动、不征税收入、特殊收入等方面进行筹划,达到加计扣除计算基数的最大化,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本文即通过案例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丹丽  陈海声  
税收普惠政策的推行扩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范围,企业可能出于不同动机获取加计扣除的税收抵减收益,从而导致不同动机驱动下政策的激励效果出现较大差异。通过沪深两市2008—2014年2 282个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能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经营效果;企业存在真实研发效率动机、虚假研发效率动机和机会主义动机,真实研发效率动机对经营效果有正向调节作用,虚假研发效率动机有弱负向调节作用,机会主义动机有强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枫  刘景荣  孔祥军  
研究开发(以下简称"研发")税收优惠对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有效作用已经取得共识。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需要一个对企业研发能够真正有效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结合中国现行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体系及广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一、现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莉  陈夏  
本文对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二十年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划分出政策演进的三大阶段,分析挖掘各阶段的变化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政策调整优化的具体方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莉  陈夏  
本文对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二十年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划分出政策演进的三大阶段,分析挖掘各阶段的变化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政策调整优化的具体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凯  谷文林  
本文根据2015年11月2日财政部、科技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内生环境与历史沿革对比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政策性变化,并对企业建立辅助账进行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马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作了税前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规定。本文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税法规定作了阐述,同时,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明琪  张宇璐  
选取上海、深圳证券市场软件信息业17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针对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政府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加计扣除优惠;根据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研发投入对当期绩效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滞后一期绩效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滞后两期绩效正向作用不明显。研发投入经济效益回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根据分位数回归结果,处于50%分位点的企业研发投入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敏  侯晓红  
2015年11月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学技术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研发和生产经营活动费用的分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和委托境内或境外机构加工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了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新收政策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以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