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9)
2023(11658)
2022(9385)
2021(8397)
2020(6856)
2019(15315)
2018(14921)
2017(28436)
2016(15382)
2015(17114)
2014(16960)
2013(17136)
2012(16093)
2011(14436)
2010(14895)
2009(14024)
2008(14197)
2007(13029)
2006(11937)
2005(11349)
作者
(47084)
(39271)
(39094)
(36584)
(25211)
(18813)
(17537)
(15166)
(14949)
(14247)
(13500)
(13069)
(12939)
(12790)
(12521)
(12002)
(11736)
(11479)
(11316)
(11240)
(9985)
(9809)
(9693)
(9285)
(8996)
(8907)
(8707)
(8683)
(7985)
(7901)
学科
(78009)
经济(77916)
(76889)
(71182)
企业(71182)
管理(60820)
业经(29838)
方法(25913)
(25013)
(24296)
中国(21517)
地方(19531)
农业(18512)
(18395)
财务(18379)
财务管理(18354)
数学(17725)
技术(17681)
数学方法(17584)
企业财务(17388)
(16069)
(14820)
(14646)
(13585)
理论(13495)
(12484)
贸易(12470)
(12419)
(12145)
企业经济(12105)
机构
学院(231321)
大学(223872)
(99340)
经济(97413)
管理(89709)
研究(81316)
理学(75237)
理学院(74436)
管理学(73505)
管理学院(73080)
中国(64744)
(49101)
科学(48305)
(47130)
(43596)
(42361)
(38762)
研究所(37678)
中心(36190)
财经(35926)
农业(34197)
业大(33454)
(32447)
北京(31509)
(30485)
(29521)
经济学(29116)
(27924)
(27606)
师范(27568)
基金
项目(142992)
科学(113624)
研究(105865)
基金(102580)
(89410)
国家(88483)
科学基金(76521)
社会(68015)
社会科(64472)
社会科学(64456)
(58750)
基金项目(53430)
自然(48626)
(47774)
自然科(47488)
自然科学(47474)
教育(46717)
自然科学基金(46709)
编号(42025)
资助(41520)
(37027)
(35727)
成果(33546)
(33371)
重点(32519)
(30620)
课题(30292)
创新(30258)
发展(30019)
(29505)
期刊
(125559)
经济(125559)
研究(72348)
中国(53262)
(42149)
管理(41259)
(40065)
学报(33487)
科学(33229)
农业(29031)
大学(25778)
(24690)
金融(24690)
学学(24560)
教育(23839)
业经(23394)
技术(22751)
经济研究(19300)
财经(18598)
(17668)
(16224)
问题(15664)
技术经济(14152)
世界(12678)
(12405)
现代(12365)
商业(12073)
经济管理(11701)
国际(11215)
财会(11123)
共检索到374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全华  
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分析了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对象范围、研发活动的限制和判断、研发费用的归集规范要求。分析了在研发费加计扣除业务中,申报、备案和审查,界定研发人员,加速折旧可享受加计扣除等关键点的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全华  
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分析了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对象范围、研发活动的限制和判断、研发费用的归集规范要求。分析了在研发费加计扣除业务中,申报、备案和审查,界定研发人员,加速折旧可享受加计扣除等关键点的处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丹丽  陈海声  
税收普惠政策的推行扩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范围,企业可能出于不同动机获取加计扣除的税收抵减收益,从而导致不同动机驱动下政策的激励效果出现较大差异。通过沪深两市2008—2014年2 282个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能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经营效果;企业存在真实研发效率动机、虚假研发效率动机和机会主义动机,真实研发效率动机对经营效果有正向调节作用,虚假研发效率动机有弱负向调节作用,机会主义动机有强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马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作了税前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规定。本文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税法规定作了阐述,同时,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  赵子悦  吕鑫楠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于2015年11月2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的规定,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研发方式,进而享受不同的加计扣除优惠比例。文章主要从研发方式不同对企业收益大小影响的角度,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以及研发技术水平等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情形下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新政对企业研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为企业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降低企业研发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闻一  吴海波  崔果  李栗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利器。文章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的政策总体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度更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更明显。该结论对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高企业政策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  赵子悦  吕鑫楠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于2015年11月2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的规定,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研发方式,进而享受不同的加计扣除优惠比例。文章主要从研发方式不同对企业收益大小影响的角度,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以及研发技术水平等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情形下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新政对企业研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为企业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降低企业研发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行  陈澈  
研发加计扣除是政府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手工搜集2500家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首次采用微观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数据大样本考察了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实际运行效果。结果显示:(1)企业实际的研发加计扣除率为法定标准的67%,表明企业尚有33%的研发支出未被税务部门认定。(2)上述发现主要源于税法对研发支出的认定口径较窄。高素质税务人员对研发支出的严格审查也是原因之一。但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研发被税务部门认定的比例。此外,相较而言,国有企业的研发加计扣除程度要低6.3%;有研发操纵嫌疑的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程度要低3.3%;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加计扣除程度要高18.9%。(3)虽然税务部门未认定企业的全部研发支出,但其认定部分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是未认定部分的26倍,表明税务部门具备筛选高质量研发的能力。进一步,税务人员素质越高,这一能力越强,且“放管服”改革在增加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力度的同时并未损害这一能力。不过,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使得税务部门认定的研发支出质量下降,进而弱化了税务部门的这一能力。在中国着力推动以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与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明琪  张宇璐  
选取上海、深圳证券市场软件信息业17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针对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政府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加计扣除优惠;根据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研发投入对当期绩效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滞后一期绩效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滞后两期绩效正向作用不明显。研发投入经济效益回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根据分位数回归结果,处于50%分位点的企业研发投入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胡晓  
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推动或促使下,企业主动且不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继而催生了“专、精、特、新”企业,也让一批老行业转型升级成为可能。规范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明确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的标准与要求,加强税收管理水平,这成为财务人员当下学习、研究、提高的新课题。明确研发费用概念、划分费用与资本范围、理清会计核算流程、界定加计扣除标准、夯实留存备查资料,对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和规避纳税风险意义深远;对税务机关征税管理和国家实施研发费鼓励长效机制影响重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瑞平  李喆赟  刘文蓉  
以2018年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为例,选取2015—2019年间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DID检验;选取2018和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OLS检验。结果发现,2018年加计扣除强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放缓;加计扣除普惠使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率较慢。进一步研究企业盈利水平的调节作用,发现企业的盈利水平越低,上述结果越显著。通过安慰剂检验、PSM检验、反向因果检验及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方法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表明,最初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倾斜政策的加计扣除,随着扣除力度的提高和政策的普惠,其政策效用反而有所减弱,这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只有提高盈利水平,才能充分享受这种政策效果,这应引起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吉美  黄国俊  
企业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将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于税前加计扣除。现行财税规章明确了研发费用的核算范围和多种情况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具体规定,并增加了研发活动和具体行业两个"负面清单"。但在实务操作中,可通过对研发费用的扣除范围、委托开发活动、不征税收入、特殊收入等方面进行筹划,达到加计扣除计算基数的最大化,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本文即通过案例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枫  刘景荣  孔祥军  
研究开发(以下简称"研发")税收优惠对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有效作用已经取得共识。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需要一个对企业研发能够真正有效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结合中国现行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体系及广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一、现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莉  陈夏  
本文对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二十年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划分出政策演进的三大阶段,分析挖掘各阶段的变化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政策调整优化的具体方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莉  陈夏  
本文对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二十年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划分出政策演进的三大阶段,分析挖掘各阶段的变化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政策调整优化的具体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