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2)
- 2023(14985)
- 2022(12396)
- 2021(11432)
- 2020(9381)
- 2019(21279)
- 2018(21214)
- 2017(40282)
- 2016(21977)
- 2015(24534)
- 2014(24676)
- 2013(24215)
- 2012(22208)
- 2011(20040)
- 2010(20739)
- 2009(19611)
- 2008(19964)
- 2007(18222)
- 2006(16735)
- 2005(15670)
- 学科
- 济(98568)
- 经济(98424)
- 业(93423)
- 企(85297)
- 企业(85297)
- 管理(84271)
- 方法(34105)
- 业经(33147)
- 财(32965)
- 农(30671)
- 中国(28145)
- 制(26764)
- 数学(25126)
- 数学方法(24839)
- 地方(23042)
- 务(23017)
- 财务(22973)
- 财务管理(22934)
- 企业财务(21769)
- 农业(21629)
- 技术(20405)
- 体(19671)
- 策(18445)
- 银(17846)
- 银行(17830)
- 划(17732)
- 和(17684)
- 理论(17449)
- 行(17187)
- 融(16741)
- 机构
- 学院(317038)
- 大学(310478)
- 济(134740)
- 经济(131947)
- 管理(125233)
- 研究(107022)
- 理学(105603)
- 理学院(104512)
- 管理学(103088)
- 管理学院(102461)
- 中国(85976)
- 财(69162)
- 京(66642)
- 科学(60340)
- 所(53706)
- 财经(52175)
- 江(52052)
- 农(49526)
- 中心(48515)
- 研究所(47305)
- 经(46980)
- 北京(42757)
- 业大(41194)
- 州(41026)
- 范(39942)
- 师范(39562)
- 经济学(39422)
- 院(39242)
- 财经大学(38011)
- 农业(38002)
- 基金
- 项目(195039)
- 科学(155604)
- 研究(149254)
- 基金(140252)
- 家(119612)
- 国家(118433)
- 科学基金(103589)
- 社会(95796)
- 社会科(90845)
- 社会科学(90825)
- 省(78451)
- 基金项目(73132)
- 教育(68510)
- 自然(64193)
- 划(63960)
- 自然科(62680)
- 自然科学(62666)
- 自然科学基金(61598)
- 编号(60884)
- 资助(57108)
- 成果(50353)
- 发(46396)
- 重点(43920)
- 课题(43826)
- 创(43745)
- 部(43328)
- 制(41880)
- 业(40563)
- 创新(40008)
- 国家社会(38995)
- 期刊
- 济(167252)
- 经济(167252)
- 研究(102364)
- 中国(73319)
- 财(58407)
- 管理(55252)
- 农(47704)
- 科学(41221)
- 学报(39515)
- 教育(38180)
- 融(35866)
- 金融(35866)
- 大学(31993)
- 农业(31948)
- 技术(30665)
- 学学(29926)
- 业经(29763)
- 财经(26649)
- 经济研究(25562)
- 经(22991)
- 问题(20944)
- 业(18850)
- 技术经济(17545)
- 贸(16625)
- 现代(16302)
- 财会(15949)
- 世界(15765)
- 商业(15642)
- 经济管理(14938)
- 会计(14810)
共检索到512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巩娜 郭翠菱
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中国民营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不同研发战略下研发绩效评估制度的理论框架,并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以TEC公司研发战略转型为例,分析其从客制化研发战略到模块化的标准化研发战略的转型过程中,企业研发绩效评估制度的转变以及关键业绩指标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维峰 孙华平
以2009—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多元化战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以及多元化战略对企业R&D支出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多元化战略与企业R&D支出显著负相关;无论用ROA还是Tobin′s q度量企业绩效,企业R&D支出都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R&D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受多元化战略的调节,而两者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在专业化企业中存在。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不受样本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多元化战略 研发支出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鲍新中 孙晔 陶秋燕 盛晓娟
本文结合了企业竞争战略因素,研究竞争战略、创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创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其中研发投入具有滞后性,对滞后一期的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差异化战略与创新研发投入正相关,成本领先战略与创新研发投入的关系不显著;竞争战略与创新研发投入的相互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显著影响,差异化战略下创新研发投入能够提高企业绩效,而成本领先战略下创新研发投入将使企业绩效受损。
关键词:
竞争战略 创新研发 企业绩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木西 张紫薇 和军
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政府的研发支持政策能否有效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受到制度环境的约束。本文基于区域制度环境的视角提出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并对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均能有效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区域制度环境对企业研发激励存在倒U型关系,且正式制度环境为硬约束、强激励,非正式制度环境为软约束、柔激励;制度环境对财政补贴的激励效果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制度环境建设越好越能有效提高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所有制异质性检验发现,财政补贴对民营企业的激励效果更大,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效果相对较差;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东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果相对更好。从以上结论发现,制度环境建设对研发支持政策选择存在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提高研发支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李沛沛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制度理论视角,以战略变革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制度环境作为调节变量对战略变革与绩效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绩效随战略变革在幅度与方向维度上的调整出现4阶段变化,整体变动规律为倒"N"型,且制度环境削弱了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但是这种调节作用仅在变革幅度较大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明琪 张宇璐
选取上海、深圳证券市场软件信息业17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针对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政府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加计扣除优惠;根据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研发投入对当期绩效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滞后一期绩效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滞后两期绩效正向作用不明显。研发投入经济效益回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根据分位数回归结果,处于50%分位点的企业研发投入对
关键词:
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企业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先锋 惠宁
基于所有制差异视角,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2014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三门槛效应;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表现出明显的所有制差异;企业规模、金融支持、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的影响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瑞雪 刘秀玲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利用国际先进的研发资源,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才能更快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该文分析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现状,总结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模式选择,进而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
研发 国际化战略 企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鑫 薛有志
在CEO变更的情境下,董事会对新任CEO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督与考核,这使新任CEO面临着离任威胁进而产生"速胜"的动机,影响了新任CEO继任后在战略变革方向上的选择。本文将研发投入作为公司战略变革方向的维度,以2006-2012年1884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PSM模型、普通OLS回归以及Heckman二阶段模型,检验了CEO继任对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业绩偏离度对CEO继任和公司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EO继任对公司的研发投入具有负效应;公司行业业绩偏离度由于提高了董事会的监督强度,强化了新任CEO追求"速胜"的动机进而增强了CEO继任对公司研发投入的负效应;公司历史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翔
本文以2008-2014年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公司应该加强研发创新投入,适当控制董事会规模,强化各委员会的职责,同等看待高管和监事的股权激励效果以完善股权激励体制,适当增强股权集中度以优化股权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翔
本文以2008-2014年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公司应该加强研发创新投入,适当控制董事会规模,强化各委员会的职责,同等看待高管和监事的股权激励效果以完善股权激励体制,适当增强股权集中度以优化股权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新红 聂亚倩
本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是在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企业中作用并不明显,国有企业的政府补助对其业绩也无帮助;政府补助会削弱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其原因是政府补助可能更多地促使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造成研发资源的不足。据此建议政府应重点关注对研发活动的补贴;对政府补助的用途进行监督;并且将税收优惠作为主要的补助形式。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调节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骏川
企业研发投入是提升企业技术实力的根本驱动力,而技术并购是企业实现技术外部获取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在技术并购效应下,并购当期的研发支出对收购方当期市场绩效及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对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446次技术并购的实证分析发现:科技型收购者主导的技术并购对企业内部研发具有替代作用,而非科技型收购者在并购当期并不会降低内部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并购当年的研发支出对科技型收购者当期的市场价值具有额外的增值效应,但是这种价值增值效应并不会出现在非科技型收购者中;另外,科技型收购者比非科技型收购者更能够把技术并购当年的研发支出转化为企业未来的财务盈利能力。
关键词:
研发支出 技术并购 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睿智 张鲁秀
本文基于企业声誉的调节效应,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6—2016年的数据,考察了企业声誉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声誉能够显著增强这种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研发投入的递延效果后发现,企业声誉对递延两期的研发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和经营绩效间的正相关关系的增强效应是最显著的。进一步对产权的分组研究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加显著地存在企业声誉强化研发投入对企业市场价值、经营绩效正相关关系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构建声誉与创新的协同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企业声誉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经营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曙明 王艳玲
基于中国A股家族上市公司20092014年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政治关联角度对影响家族企业研发投入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用市场化指数、法律环境指数和金融发展水平衡量的制度环境与家族企业研发投入正相关,而建立政治关联不利于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分析表明,制度环境越好,政治关联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越强。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家族企业 制度环境 政治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