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4)
- 2023(15777)
- 2022(13092)
- 2021(11917)
- 2020(9729)
- 2019(21863)
- 2018(21410)
- 2017(41480)
- 2016(21989)
- 2015(24310)
- 2014(24048)
- 2013(23997)
- 2012(22497)
- 2011(20262)
- 2010(21210)
- 2009(20065)
- 2008(19927)
- 2007(18317)
- 2006(16811)
- 2005(15787)
- 学科
- 济(116774)
- 经济(116666)
- 业(91228)
- 企(81941)
- 企业(81941)
- 管理(81624)
- 方法(37558)
- 业经(34493)
- 农(32074)
- 财(31269)
- 中国(31260)
- 地方(28860)
- 数学(28528)
- 数学方法(28284)
- 农业(22926)
- 技术(22522)
- 制(22402)
- 策(20975)
- 务(20751)
- 财务(20724)
- 财务管理(20698)
- 企业财务(19600)
- 理论(18023)
- 和(17805)
- 贸(17732)
- 贸易(17713)
- 银(17282)
- 银行(17258)
- 划(17211)
- 易(17112)
- 机构
- 学院(322269)
- 大学(314549)
- 济(150118)
- 经济(147315)
- 管理(128546)
- 研究(110733)
- 理学(108034)
- 理学院(106951)
- 管理学(105789)
- 管理学院(105136)
- 中国(88737)
- 财(70599)
- 京(66064)
- 科学(60260)
- 所(55011)
- 财经(53665)
- 江(52710)
- 中心(49732)
- 研究所(48506)
- 经(48467)
- 农(47420)
- 经济学(45757)
- 北京(42435)
- 州(41501)
- 经济学院(40714)
- 范(39783)
- 院(39571)
- 师范(39475)
- 业大(39466)
- 财经大学(39007)
- 基金
- 项目(195571)
- 科学(157314)
- 研究(151051)
- 基金(141800)
- 家(120004)
- 国家(118825)
- 科学基金(104606)
- 社会(100127)
- 社会科(95093)
- 社会科学(95074)
- 省(78593)
- 基金项目(73576)
- 教育(67511)
- 划(63156)
- 自然(62886)
- 自然科(61497)
- 自然科学(61485)
- 编号(60794)
- 自然科学基金(60477)
- 资助(57022)
- 成果(49931)
- 发(47961)
- 创(46157)
- 重点(43498)
- 部(43109)
- 课题(42924)
- 创新(42180)
- 国家社会(41414)
- 业(40365)
- 发展(40207)
- 期刊
- 济(186711)
- 经济(186711)
- 研究(106871)
- 中国(72156)
- 财(58123)
- 管理(57546)
- 农(45775)
- 科学(39617)
- 融(37065)
- 金融(37065)
- 学报(36916)
- 教育(34555)
- 技术(32046)
- 农业(30982)
- 业经(30905)
- 经济研究(30108)
- 大学(29973)
- 财经(28314)
- 学学(28302)
- 经(24729)
- 问题(23216)
- 技术经济(20595)
- 贸(18911)
- 业(18438)
- 世界(17735)
- 现代(17009)
- 国际(16770)
- 商业(16655)
- 经济管理(16421)
- 科技(14989)
共检索到526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文和 郭玉清
本文构建了公共政策对企业研发创新进行激励的内生增长模型,其中企业研发分为两种: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政府或者采取研发补贴或减税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或者直接对两种形式的研发创新提供资助。
关键词:
基础研发 应用研发 经济增长 公共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世文
提高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需求决定论强调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消费,消费需求的扩张会使实际产出增长,熨平经济的波动。而长期增长论则强调通过市场的内在作用创造消费,扩张消费又可以通过规模效应、经验效应和价格稳定效应激励创新,实现潜在产出的增长。当前,"政策激励"与"企业创新"两个方面的结合,对"保增长、调结构"目标的实现都具有现实意义。在强调政府政策激励作用的同时,也应关注企业创新对于消费增长的根本意义,努力实现企业创新和需求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政策激励 企业创新 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和东 王燕
剖析政府创新补贴、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三项创新激励政策对数字企业研发的影响机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系统GMM模型,收集2014—2021年创新激励政策、数字企业上市公司研发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对研发的效应大小。结果发现:对于研究投入,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小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开发投入,单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研发产出,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伟 龙霄 余浪
文章以2601家上市公司2016—202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政策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政策激励规模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按不同板块、顺逆政策周期和内部治理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创业板企业、企业处于政策顺周期和内部治理更好的样本组,政策激励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政策激励 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军 张一飞
文章在一个综合考虑资本积累和创新相互作用的内生增长模型中考察研发补贴对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讨论三个问题: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是否具有"挤出效应"、政府补贴力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与指定用于研发的政策相比,政府补贴由企业自由支配是否更为有效。研究结果表明:当补贴指定用于研发时,如果定额补贴过高,会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加强政府补贴力度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与此相对,当研发补贴由企业自由支配时,其促进作用更为有效,且随着补贴力度的加强,该现象愈加明显。
关键词:
政府研发补贴 “挤出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国家财政优惠政策和企业自身融资方式作为当前企业技术研发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基于企业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2013—2017年922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激励和融资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阶段影响,结果表明:在研发创新的不同阶段,财政激励效应和融资激励效应存在差异。其中,财政补贴激励效应集中在研发投入阶段,并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呈现下降趋势;税收优惠激励效应则随着创新流程的推进不断上升,并在成果转化阶段集中凸显;股权激励和债权激励在研发投入阶段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研发产出和成果转化阶段激励效应显著,并且股权激励效应大于债权激励效应。同时,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财政激励在各周期保持了正向激励效应,其中财政补贴效应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税收优惠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效果更显著;融资激励中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效应一致,但股权融资在企业衰退期各阶段展现了创新抑制作用,并且债权融资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激励作用略强于股权激励。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侯婉薇
合宜的税收政策可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是基于大量相关研究得到的重要启示。为助企纾困,中国政府在2011年初次局部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其后多次扩大这一政策的实施范围。本文聚焦2019年8月出台的四类先进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基于上市公司季度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应。同时,本文对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经营结构多元化程度不同以及股权集中度不同的企业进行了四组异质性检验,以考察不同企业对同一特定政策的敏感度差异。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经营结构更加多元以及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有着更强的正向影响。关注不同类型企业的政策敏感度差异对于改进相关政策设计,增强政策效能,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玉清 姜磊 李永宁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已全面启动并付诸实施,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并激励研发创新成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在融合资本积累、研发创新、财政创新激励政策等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基础上,按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模型中的外生变量或参数赋值,做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和研发资助两种财政创新激励政策都有助于提高研发创新量和经济增长率;税收优惠与市场研发互补,研发资助则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从而税收优惠政策比研发资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力度更大,但研发资助政策的作用时滞更短;为提高增长绩效,应根据两种创新激励政策各自的优缺点审慎选择适用领域。
关键词:
创新激励 增长绩效 研发资助 税收优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卫东 任西振 何丽
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了对企业、研发活动和研发费用的适用范围,但其创新激励效应仍然缺少充分论证。为此,文章采用准自然实验和干预效应模型等方法,从创新链视角考察了此次改革的创新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扩大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促进了企业创新,提高了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收益。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增加可加计扣除的研发活动和研发费用,能够直接降低企业融资压力、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是激励企业开展有效创新活动的重要举措;相反,扩大适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范围,会纳入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因此,提高对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增加对技术创新关联活动的加计扣除,以及构建财税优惠政策体系,是强化加计扣除政策创新激励效应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加计扣除 政策适用范围 有效创新 创新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军 刘元才
采用线性规划、Shapley值求解、动态均衡求解等研究方法,着重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二人零和博弈、多人博弈、非常和"理想状态"博弈等静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同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博弈模型进行扼要分析。研究的结论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战略选择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作出的理性选择;应努力改善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从政策上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博弈分析 创新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骥 何平平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 ,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加入WTO后 ,将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挑战。为此从政策激励层面上探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并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美玲 张立杰 张壮壮
中国政府激励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科学评估激励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双元创新视角,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激励政策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对探索式创新的激励效应较开发式创新更明显。异质性表明:中部地区政府补助对探索式创新的激励效应最明显,而西部地区政府补助更偏向于开发式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具有普遍激励效应,更适应东部地区,且效果优于政府补助。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受到的激励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地,政府激励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预期收益促进双元创新。对此,政府应提高政策激励的靶向性,实施差异化政策;企业应深化双元创新思想,更加注重探索式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智 郑婷婷 王虹 干胜道
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代表的优惠政策是激励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以2008~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数量和结构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但盈余管理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关系中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通过创新投入来促进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和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在不同行业特征、不同制度环境的样本企业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建斌 彭瑞娟
推动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发展是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关键,而研发投入是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环节。基于2012—2020年的上市公司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显著激励了数字经济企业的研发投入,其中,相对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信息传输业企业而言,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为此,有必要针对数字经济企业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完善符合条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和培训费用的税前扣除政策,扩大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覆盖范围。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税收优惠 数字经济 研发投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香菊 贺娜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特性往往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存在"市场失灵"等问题。为激励企业研发创新,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税收手段。近年来,中国企业研发相关税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典型国家的最新经验。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转型国家等进行重点分析,总结经验,认为中国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的税制改革,应重点突出税收优惠的精准,增加中小企业、研发人员直接税收优惠力度等。
关键词:
企业研发创新 税制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