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1)
- 2023(19141)
- 2022(16061)
- 2021(14767)
- 2020(12360)
- 2019(27894)
- 2018(27326)
- 2017(52473)
- 2016(28064)
- 2015(30923)
- 2014(30202)
- 2013(29554)
- 2012(27183)
- 2011(24296)
- 2010(24530)
- 2009(22482)
- 2008(22113)
- 2007(19794)
- 2006(17667)
- 2005(15857)
- 学科
- 济(121810)
- 经济(121696)
- 业(102085)
- 管理(93885)
- 企(90128)
- 企业(90128)
- 方法(49764)
- 数学(40315)
- 数学方法(39790)
- 农(36519)
- 业经(35886)
- 财(34928)
- 中国(34202)
- 地方(27118)
- 农业(25433)
- 技术(24674)
- 务(24213)
- 财务(24157)
- 财务管理(24121)
- 制(24076)
- 企业财务(22890)
- 理论(21047)
- 策(20977)
- 贸(20855)
- 贸易(20835)
- 易(20225)
- 和(20103)
- 银(20003)
- 银行(19967)
- 学(19249)
- 机构
- 学院(389933)
- 大学(383446)
- 济(166064)
- 经济(162861)
- 管理(157759)
- 理学(134885)
- 理学院(133538)
- 管理学(131486)
- 管理学院(130736)
- 研究(127552)
- 中国(101097)
- 京(80396)
- 财(77528)
- 科学(74353)
- 农(62492)
- 所(62053)
- 江(60929)
- 财经(60504)
- 中心(60269)
- 研究所(55662)
- 经(55037)
- 业大(54670)
- 北京(50365)
- 经济学(49519)
- 范(49142)
- 师范(48673)
- 农业(48399)
- 州(48020)
- 院(46382)
- 财经大学(44589)
- 基金
- 项目(256682)
- 科学(206031)
- 研究(192294)
- 基金(187123)
- 家(161203)
- 国家(159719)
- 科学基金(140273)
- 社会(124379)
- 社会科(118171)
- 社会科学(118141)
- 省(102306)
- 基金项目(98523)
- 自然(89037)
- 教育(88235)
- 自然科(87141)
- 自然科学(87117)
- 自然科学基金(85618)
- 划(84508)
- 编号(77964)
- 资助(75307)
- 成果(62300)
- 发(59084)
- 创(58071)
- 重点(57135)
- 部(56451)
- 课题(53657)
- 创新(53523)
- 国家社会(51582)
- 教育部(49182)
- 人文(48851)
- 期刊
- 济(188910)
- 经济(188910)
- 研究(116097)
- 中国(82375)
- 管理(65245)
- 财(62722)
- 农(57828)
- 科学(52614)
- 学报(52084)
- 教育(44011)
- 大学(41670)
- 融(40748)
- 金融(40748)
- 农业(39693)
- 学学(39193)
- 技术(38496)
- 业经(33239)
- 财经(30233)
- 经济研究(29819)
- 经(26216)
- 问题(24267)
- 业(23210)
- 技术经济(21817)
- 科技(19712)
- 现代(18844)
- 贸(18806)
- 商业(18382)
- 统计(18278)
- 策(18120)
- 图书(17826)
共检索到598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玉昌
文章分析企业研发部门的要素配置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把研发部门的要素配置作为测度企业研发决策的指标,利用2011~2013年企业微观层面的科技活动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研发决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研发部门资本深化水平与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呈正相关;通过Malmquist指数测度企业的创新效率,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配置效率改善的贡献很小;由于企业微观特征的异质性,企业研发决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研发决策对创新效率的抑制影响越大,与"熊彼特假说"存在差别;在企业年龄越短和国有成分越低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企业研发决策越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翔 赵墨非 李涛 李帅臻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本文区分两类研发创新活动:突破性创新与迭代式创新,通过构建研发创新竞争模型探讨数据要素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活动选择与市场份额。理论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经济环境,数字经济中的大企业更倾向于依赖生产过程中伴生的数据要素进行迭代式创新,突破性创新动力不足;中小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亦遇困局,社会整体创新水平下降,数据要素“陷阱”逐渐形成。在引入企业退出等机制后,数据要素陷阱问题更加严重;在引入网络效应、多元竞争、二手产品市场等机制之后,数据要素陷阱问题得到一定化解。本文指出,通过有针对性地增强数据隐私保护,建立健全数据交易市场,搭建“数据—创新”联合协作平台,完善优化二手产品市场,促使企业将研发重心转回突破性创新,显著提升社会整体创新水平,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为 陈轩瑾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趋向于将企业内的非核心工序外包给国内或者国外企业进行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外包对其研发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就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外包工序的企业相比未外包工序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外包不仅提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了企业增强产品创新与生产流程工艺的改进;最后,具有更强契约安全感、更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外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总体上看,外包活跃了中国制...
关键词:
外包 研发创新 制造业企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为
文章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中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就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首先,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扩展与集约边际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面临更强环境规制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位于更强的产权保护的城市、更高污染强度行业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最后,环境规制不仅促使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了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企业增强了产品创新与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研发创新 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海涛 张振刚
本文从企业创新决策基本模型出发,构建了政府科技经费影响企业自主研发意愿、产学研合作意愿及创新投入意愿的模型,利用1610家企业连续4年的追踪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比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政府科技经费能增强企业自主研发意愿,但引致效应系数较小;能有效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但存在滞后性;能有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当期表现为"杠杆效应",滞后两期均表现为"挤出效应";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引导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引导效果最好,初创期和衰退期企业次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冰冰 刘爱梅
基于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在使用DID模型和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且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的影响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间劳动、资本、知识和技术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且行业竞争能够增强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为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建设,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要素配置的作用,实现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要素配置 创新效率 竞争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成全 蒋世辉 王海燕
研究政策工具对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影响是提升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也是政府制定原始性创新政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2011—2019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选取六种相关的原始性创新政策工具,并将其划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及环境型,然后通过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政策工具协同作用及政策工具类型分布两类情境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扩展了企业原始性创新的政策工具箱,揭示了政策工具在实践应用中对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开发与运用需求型、环境型政策工具,优化创新政策工具体系,加强对企业原始性创新政策工具的协同管理,强化监管力度,确保企业原始性创新的有效性与持续性。
关键词:
政策工具 企业原始性创新 原始性创新能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斌 许治 陈朝月 吴辉凡
民营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保守的企业组织形式。但一些民营企业也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企业。本文考察了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从民营企业的基本特征出发,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比较起来,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更少。同时,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也更低;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年龄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没有明显影响。但政府补贴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不仅能够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而且能够推动民营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对民营企业的创新具有正外部性。它不仅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杠杆效应,并且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初升 李竺雯 孙薇
为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创新,我国于2011年和2016年开展了两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本文从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视角,深入微观层面解析该试点政策影响中小科技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并基于新三板挂牌中小科技企业数据,采用DID方法评估该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试点政策通过政府和市场的结合提升了金融资金和政府资金对中小科技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相比于非试点城市中小科技企业,试点城市中小科技企业未来一期和未来二期的创新产出均经历了更大幅度的提高;该试点政策对成长期和民营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尤为显著。研究还发现,试点政策在显著提高中小科技企业创新数量的同时,对其创新质量并无显著影响,需要进一步改进政策设计。本文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 金融支持 政府与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锦红 兰宜生 夏怡然
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OP法估算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通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特点的深入研究,分析我国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状况:2001年入世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快速的贸易自由化阶段,短期通过企业的退出和进入机制促进了要素在制造业行业内、企业间快速自由流动,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由此促进生产率提高。但是长期来看,贸易自由化没有促进要素配置效率的明显提高,有些行业甚至出现倒退。国有企业的生产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要素配置效率最低,民营企业生产率居中,要素配置效率却是最高的,再次证实了民营经济是我国最为活跃的经济主体。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驰
选取我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定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继而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禀赋较强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鉴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动态调整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以期为全面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新动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张菁菁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以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变动对区域工业企业边际产出弹性影响为基础,建立包含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区域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区域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区域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劳动力边际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政府资助、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变量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后进区域工业企业正在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出现了对先进区域工业企业"追赶"的现象。
关键词:
配置结构 创新效率 收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驰
选取我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定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继而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禀赋较强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鉴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动态调整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以期为全面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新动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变权估计模型与倍差法系统评估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微观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会促使非研发企业1进行产品创新并增加已研发企业的创新产出与研发投入,并且以并购方式进入的外资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还研究了外资进入的研发创新效应在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地区各有差异,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强化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招商引资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近年来外资进入规模不断增加,而研究却发现外资进入强度存在适度区间,因此政府需要动态地将外资控制在适度区间,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外资进入对创新的激励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莉 刘昭聪 程可为 黄伟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能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但改革优化要素配置的微观机制没有得到充分识别。本文基于全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库中2008—2014年企业土地存量数据,测算了中国城市内土地错配程度,并利用2011年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构造双重差分实证模型识别市场化改革对城市内土地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总体上降低了城市内企业间土地错配程度,其中,提高地方政府供地灵活性、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对本地用地企业的信息优势是改革缓解土地错配的重要机制,地方政府相对降低了对亩均产出和亩均税收更低企业的土地供给。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化总指数较低或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试点政策对土地错配的缓解效应更加显著。考察要素错配的经济后果发现,土地错配的缓解有利于城市工业产出的增长。本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稻强米弱”是否抑制了稻谷加工业的要素配置扭曲?——基于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的验证
劳动力保护、研发要素结构配置与企业创新——基于《社会保险法》准自然实验的检验
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度量: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
政府研发激励政策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工业企业研发调查微观数据
政府科技创新补贴的激励效应及其机制识别——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私营企业家的时间配置与企业研发创新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来自美国的微观证据及其对于科创板的启示
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知识产权试点政策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
内部资本市场与研发的最优组织——创新理论中基于资本配置的企业边界观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