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5)
- 2023(17203)
- 2022(14439)
- 2021(13395)
- 2020(11225)
- 2019(25503)
- 2018(25255)
- 2017(48054)
- 2016(26491)
- 2015(29673)
- 2014(29668)
- 2013(29408)
- 2012(27120)
- 2011(24331)
- 2010(24687)
- 2009(22606)
- 2008(22420)
- 2007(20065)
- 2006(17978)
- 2005(16303)
- 学科
- 济(113822)
- 经济(113698)
- 业(97739)
- 管理(88667)
- 企(87644)
- 企业(87644)
- 方法(46209)
- 数学(36245)
- 数学方法(35891)
- 业经(34795)
- 农(33781)
- 中国(32764)
- 财(32426)
- 地方(26279)
- 农业(23819)
- 务(23329)
- 财务(23260)
- 财务管理(23230)
- 技术(22552)
- 企业财务(21993)
- 制(21833)
- 理论(21243)
- 学(20548)
- 和(20496)
- 贸(19629)
- 贸易(19614)
- 易(18967)
- 策(18228)
- 划(18149)
- 环境(17096)
- 机构
- 学院(378136)
- 大学(372929)
- 管理(151052)
- 济(150898)
- 经济(147566)
- 理学(129056)
- 理学院(127610)
- 研究(126756)
- 管理学(125683)
- 管理学院(124994)
- 中国(95768)
- 京(81032)
- 科学(77198)
- 财(70314)
- 所(64427)
- 农(63096)
- 江(58435)
- 研究所(58058)
- 中心(56722)
- 业大(55430)
- 财经(55344)
- 北京(51691)
- 范(50329)
- 经(50229)
- 师范(49891)
- 农业(49232)
- 州(47165)
- 院(46118)
- 经济学(43583)
- 技术(42776)
- 基金
- 项目(248590)
- 科学(196484)
- 研究(186147)
- 基金(178076)
- 家(154161)
- 国家(152689)
- 科学基金(131939)
- 社会(115672)
- 社会科(109487)
- 社会科学(109458)
- 省(99267)
- 基金项目(94488)
- 教育(86374)
- 自然(85227)
- 自然科(83250)
- 自然科学(83228)
- 划(82869)
- 自然科学基金(81775)
- 编号(77642)
- 资助(72650)
- 成果(62169)
- 发(56684)
- 重点(55740)
- 部(54474)
- 课题(54252)
- 创(53787)
- 创新(49470)
- 项目编号(47664)
- 业(47290)
- 教育部(46734)
- 期刊
- 济(176972)
- 经济(176972)
- 研究(113381)
- 中国(79414)
- 管理(61284)
- 农(58732)
- 财(56103)
- 学报(55785)
- 科学(53141)
- 教育(49354)
- 大学(42550)
- 农业(40838)
- 学学(39976)
- 技术(38765)
- 融(33907)
- 金融(33907)
- 业经(31402)
- 财经(27247)
- 经济研究(26747)
- 业(23392)
- 经(23391)
- 问题(22667)
- 技术经济(20273)
- 图书(18904)
- 现代(18698)
- 科技(18240)
- 商业(17814)
- 理论(17403)
- 坛(16788)
- 论坛(16788)
共检索到577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宏 胡宝民 杨琳 孟红
本文对企业研发人员的职业倾向与激励需求、激励措施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不同职业倾向在激励需求、激励措施上的差异性,提出从工作本身、工资待遇、群体环境和组织环境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建议。
关键词:
研发人员 职业倾向 激励需求 激励措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卫东 刘洪 陶厚永
本文围绕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主题,分别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管理和知识管理三个领域的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成果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在关注研发人员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激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熊鑫钰 陈德智
以材料化工行业的研发人员为对象,探究工作激励与研发人员工作稳定性关系,并考虑市场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的激励政策会影响研发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市场不确定性会对这种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关键词:
研发人员 工作激励 工作稳定性 不确定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幸花
本文通过对某一中小型软件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尝试对中小型软件企业面临的激励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识别和分析软件企业的生产要素,归纳出激励研发人员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型软件企业激励体系建设的方法和步骤,以期为同行解决相同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薪酬体系 激励体系 软件开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永周 张金霞 谭园
企业研发人员在战略价值、职业追求、人力资本专有性和团队协作性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特征。本文以此为基点,对企业研发人员职业高原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企业研发人员动态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并依据企业研发人员职业生命周期的相继性设计项目与管理导入的动态激励模型,激发研发人员的内在工作动机,防控职业高原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军
激励是人群管理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职能。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激励策略进行分类组合,有助于得到对于激励策略的结构性认识和优化原理。激励的四维结构及其二重均衡模型蕴含着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策略组合的一些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世平
研发人员是软件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如何安排激励制度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研发人员个体差异性较大,一套激励方案并不适合所有的研发人员,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34家软件企业实证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我国计算机与通讯业研发管理和激励体系较为规范、与国际接轨程度较高的华为技术公司展开个案研究,试图从职业生涯四个阶段对研发人员进行归类,针对不同类型的研发人员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激励机制 职业生涯 研发人员 软件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建厂 储敏伟
科技研发人员肩负着科技兴国的重任,越来越多的企业研发人员作为股权激励对象为科技创新和研发产出创造价值。但现行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却不尽完善。梳理我国股权激励情况及现行股权激励税收政策和规定,发现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适用税收政策并未体现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现有税收规定不甚合理,难以发挥长期激励作用。鉴于此,应建立健全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税收政策体系,合理设计针对研发人员的股权激励税收政策,以列举以及实质推演的方式,按照持有时间长短等设定个人所得税税率等,发挥股权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人员的长期激励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薄湘平 周琴
研发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励研发人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研发人员的特征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激励措施。
关键词:
研发人员 特征 激励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玉琪 扈瑞鹏 赵彦云
本文基于2011—2014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广义倾向得分法和最新发展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测度了税收优惠和财政直接补贴在不同强度下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动态效应,并就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认为:财税政策对不同规模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且存在政策最优作用区间。大中企业的R&D投入只对税收优惠的强度变化敏感,税收优惠强度增加可有效促进其R&D投入,而直接补贴的边际激励效应不显著;小微企业对两种政策均较为敏感,税收优惠对其R&D活动的激励作用显著,随着直接补贴的强度增加其R&D投入水平缓慢提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玉琪 扈瑞鹏 赵彦云
本文基于2011—2014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广义倾向得分法和最新发展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测度了税收优惠和财政直接补贴在不同强度下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动态效应,并就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认为:财税政策对不同规模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且存在政策最优作用区间。大中企业的R&D投入只对税收优惠的强度变化敏感,税收优惠强度增加可有效促进其R&D投入,而直接补贴的边际激励效应不显著;小微企业对两种政策均较为敏感,税收优惠对其R&D活动的激励作用显著,随着直接补贴的强度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卫东 刘洪
知识共享有助于形成企业组织的知识资本,知识留存有助于激发研发人员个体工作的积极性,二者都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选择实行哪种方式,主要是看何者能给企业与研发人员个体带来的收益更大。为了进行知识共享,企业应对短期收益实行基于团队绩效的薪酬回报安排;为了利用知识留存促进个体间的竞争,企业应对长期收益实行基于个体知识技能的股权或期权等产权安排。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知识留存 研发人员激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四龙
以长株潭试验区364名企业科技人才为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全面薪酬激励、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结果显示:工作激励和学习与成长对离职倾向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报酬与奖励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离职倾向没有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在工作激励和离职倾向间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学习与成长和离职倾向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树堂 吕自圆
知识经济背景下,研发人员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人才之一,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增强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企业中的研发人员,如何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对其进行激励,尤其是研究不同激励制度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时的影响程度,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对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内容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影响程度假设,并以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股权激励制度和薪酬福利激励制度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明显,培训、发展和环境激励制度的影响次之,成就激励制度的影响最小,最终得出物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