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77)
- 2023(19826)
- 2022(16606)
- 2021(15498)
- 2020(12896)
- 2019(29444)
- 2018(29077)
- 2017(54989)
- 2016(30173)
- 2015(33637)
- 2014(33894)
- 2013(33446)
- 2012(30835)
- 2011(27883)
- 2010(28242)
- 2009(26326)
- 2008(26067)
- 2007(23472)
- 2006(21034)
- 2005(19192)
- 学科
- 济(125535)
- 经济(125358)
- 业(104563)
- 管理(99796)
- 企(93077)
- 企业(93077)
- 方法(49610)
- 数学(38999)
- 数学方法(38491)
- 业经(36798)
- 农(36710)
- 财(36192)
- 中国(36121)
- 地方(28609)
- 制(27980)
- 学(25727)
- 农业(25215)
- 技术(24799)
- 务(24602)
- 财务(24510)
- 财务管理(24469)
- 理论(24010)
- 企业财务(23182)
- 和(22552)
- 银(21273)
- 银行(21226)
- 贸(20780)
- 贸易(20760)
- 体(20707)
- 行(20426)
- 机构
- 学院(429454)
- 大学(428130)
- 济(170704)
- 管理(169659)
- 经济(166866)
- 研究(147035)
- 理学(144350)
- 理学院(142719)
- 管理学(140485)
- 管理学院(139684)
- 中国(113336)
- 京(93516)
- 科学(90177)
- 财(82034)
- 所(74838)
- 农(72345)
- 研究所(67362)
- 江(67044)
- 中心(66329)
- 财经(63395)
- 业大(63004)
- 北京(59718)
- 经(57428)
- 范(57364)
- 师范(56801)
- 农业(56399)
- 院(53966)
- 州(53842)
- 经济学(49439)
- 技术(46840)
- 基金
- 项目(281263)
- 科学(221099)
- 研究(208768)
- 基金(201171)
- 家(174978)
- 国家(173389)
- 科学基金(149021)
- 社会(130317)
- 社会科(123285)
- 社会科学(123255)
- 省(111937)
- 基金项目(106207)
- 自然(95868)
- 教育(95469)
- 自然科(93613)
- 自然科学(93590)
- 划(93268)
- 自然科学基金(91945)
- 编号(85847)
- 资助(81939)
- 成果(70525)
- 重点(62944)
- 发(62848)
- 创(61493)
- 部(61120)
- 课题(60127)
- 创新(56773)
- 项目编号(53005)
- 科研(52869)
- 国家社会(52760)
- 期刊
- 济(202564)
- 经济(202564)
- 研究(132015)
- 中国(94608)
- 管理(69534)
- 农(67080)
- 学报(65989)
- 财(65735)
- 科学(61849)
- 教育(54544)
- 大学(50376)
- 学学(47012)
- 农业(46024)
- 融(41011)
- 金融(41011)
- 技术(40176)
- 业经(34998)
- 财经(31384)
- 经济研究(30565)
- 经(26983)
- 业(26387)
- 问题(25506)
- 图书(22589)
- 技术经济(22577)
- 科技(22037)
- 现代(20475)
- 商业(19643)
- 理论(19625)
- 版(19599)
- 贸(18589)
共检索到666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司江伟 徐小峰
目前关于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组织或系统层面,缺少对微观个体的深入分析。为此本文在明确研发人员和创新绩效等相关概念内涵基础上,全面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研发人员个体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文献,并从多维度对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评述,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研发人员 创新绩效 个体评价 研究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克正
通过总结和分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文献,发现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投入产出、创新过程、创新能动、市场导向、组织沟通和知识管理。基于上述6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维度,并系统分析了其对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研发人员 创新绩效 评价维度 作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克正
通过总结和分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文献,发现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投入产出、创新过程、创新能动、市场导向、组织沟通和知识管理。基于上述6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维度,并系统分析了其对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研发人员 创新绩效 评价维度 作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克正
通过总结和分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文献,发现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投入产出、创新过程、创新能动、市场导向、组织沟通和知识管理。基于上述6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维度,并系统分析了其对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研发人员 创新绩效 评价维度 作用机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卫东 刘洪 陶厚永
本文围绕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主题,分别考察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管理和知识管理三个领域的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成果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在关注研发人员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激励他们进行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彩 王淑芳
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研究与开发(R&D)活动以其复杂性而给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绩效评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首先系统论述了研究开发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然后从业绩、行为、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研究开发人员的绩效考评指标;绩效评价体系还必须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持。在此基础上,具体研究了我国企业研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企业研究与开发 绩效评价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钱丽
在梳理绿色创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绩效水平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绿色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和效率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绿色创新绩效的研究对象多为制造业、重工业等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的行业,学界对高技术产业的研究正在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对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主体的研究;学者们倾向于分析区域之间的绩效差距,对企业、行业和国际差距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在评价指标选取方面,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尤其是针对特定行业企业、分区域的绿色创新评价标准研究匮乏;此外,现有研究对整体创新绩效和外部环境因素关注较多,而分阶段创新绩效和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偏少。最后,在绿色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绿色创新激励机制可作为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焦点之一。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钱丽
在梳理绿色创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绩效水平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绿色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和效率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绿色创新绩效的研究对象多为制造业、重工业等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的行业,学界对高技术产业的研究正在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对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主体的研究;学者们倾向于分析区域之间的绩效差距,对企业、行业和国际差距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在评价指标选取方面,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尤其是针对特定行业企业、分区域的绿色创新评价标准研究匮乏;此外,现有研究对整体创新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叶江峰 陈珊 郝斌
知识搜寻是企业通过组合外部知识元素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它可以提升企业当前技术,帮助企业学习和培养新技能,以适应环境变化。因此,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一直是知识管理、创新管理、战略管理等领域的核心研究议题。本研究综述了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首先,本研究对知识搜寻的概念内涵、维度划分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其次,评述了不同类型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正向、负向及倒U形直接影响机制的有关研究;综述了同一维度下两种知识搜寻行为的双元效应(联合与平衡)对企业创新绩效促进机制的现有研究;梳理了不同维度下知识搜寻策略的多维组合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归纳了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机制与中介机制。最后,本研究构建出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整合框架,提出了这一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在动态演化过程、双元理论运用、多元效应拓展、中介机制深化和特殊权变情境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明晰了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开展知识搜寻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景 陈效林
作者对一家大型军工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时发现,获得较好的绩效评价是研发人员展现更多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动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激发军工企业研发人员的组织公民行为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季英 冯英浚
本文在对自20世纪初以来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并认为:企业绩效评价活动存在的某种不公平性是影响绩效评价效果发挥的关键,提出二次相对评价方法可以消除企业间客观基础条件优劣的影响,真正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由于主观有效努力及能力而产生的效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烨 杨若愚 姬晴晴
本文以WOS和CSSCI刊载的研究文献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的知识基础与热点、内涵与测量方式、影响因素等展开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十五年来,企业创新绩效研究持续升温,其知识基础是以资源基础观和能力为代表的战略管理理论及企业竞争的相关理论,并且研究热点主要是基于技术创新理论,从不同视角探索了创新绩效的一系列前因变量,并展开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现有企业创新绩效测量主要包括结果类指标和强调过程的结果类指标两大类,而大多忽视了企业非研发创新过程指标;3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划分为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烨 杨若愚 姬晴晴
本文以WOS和CSSCI刊载的研究文献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的知识基础与热点、内涵与测量方式、影响因素等展开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十五年来,企业创新绩效研究持续升温,其知识基础是以资源基础观和能力为代表的战略管理理论及企业竞争的相关理论,并且研究热点主要是基于技术创新理论,从不同视角探索了创新绩效的一系列前因变量,并展开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现有企业创新绩效测量主要包括结果类指标和强调过程的结果类指标两大类,而大多忽视了企业非研发创新过程指标;3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划分为环境、结构、组织和个体四个层面,前两者是基于组织外部,后两者是基于组织内部,也是当前探讨影响因素的重要视角。基于此,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不足,并明确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樊笑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直以来研发创新都被当作是提升创新的主要途径。随着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发现不基于研发的多样化创新模式如外部技术采用、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等非研发创新活动也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关键词:
非研发创新 表现形式 创新绩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鹏 李德智 陈红霞 崔庆斌
在灾害常态化的时代背景下,"韧性"理念逐渐被引入社区防灾减灾领域。从社区韧性的概念、维度和评价三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对社区韧性的概念界定往往从资源、能力和内在条件出发;社会、经济、自然是建构社区韧性最常见的三个维度;国外社区韧性评价相关研究较多,国内基本上处于引介和本土化改造阶段;可从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交叉融合、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建立关键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拓展社区韧性相关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宽度。
关键词:
社区韧性 资本 脆弱性 防灾减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