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4)
2023(12519)
2022(10121)
2021(9306)
2020(7611)
2019(17554)
2018(17427)
2017(32397)
2016(17756)
2015(19815)
2014(19749)
2013(19853)
2012(18103)
2011(16179)
2010(16873)
2009(15884)
2008(16304)
2007(14962)
2006(13983)
2005(13159)
作者
(50459)
(42127)
(41872)
(39581)
(27122)
(19799)
(18995)
(16189)
(15993)
(15231)
(14358)
(14113)
(13937)
(13532)
(13214)
(12735)
(12462)
(12132)
(12099)
(12091)
(10737)
(10486)
(10226)
(9759)
(9700)
(9561)
(9352)
(9287)
(8440)
(8372)
学科
(84341)
(82600)
经济(82501)
(78485)
企业(78485)
管理(74951)
业经(30812)
(28169)
方法(27658)
(26098)
中国(23372)
(20919)
(20826)
地方(20818)
财务(20791)
财务管理(20758)
企业财务(19688)
技术(19417)
农业(18956)
数学(18872)
数学方法(18758)
(16765)
(16297)
(15741)
理论(15683)
(15681)
(14640)
银行(14629)
(14104)
经营(13346)
机构
学院(255554)
大学(247759)
(110054)
经济(107774)
管理(105439)
理学(86956)
理学院(86076)
研究(85480)
管理学(85262)
管理学院(84722)
中国(71392)
(55227)
(54174)
科学(48103)
(43643)
(43230)
(41456)
财经(40672)
中心(39448)
研究所(38013)
(36706)
北京(34855)
(34622)
业大(33059)
(32106)
师范(31838)
农业(31734)
经济学(31475)
(30443)
财经大学(29501)
基金
项目(152540)
科学(122015)
研究(118809)
基金(108565)
(92303)
国家(91324)
科学基金(80507)
社会(75849)
社会科(72002)
社会科学(71986)
(62553)
基金项目(56959)
教育(53295)
(49961)
编号(49449)
自然(49226)
自然科(48092)
自然科学(48083)
自然科学基金(47299)
资助(43103)
成果(40115)
(38342)
(36007)
(35709)
课题(34347)
重点(33840)
(33079)
创新(32384)
发展(31746)
(31211)
期刊
(141485)
经济(141485)
研究(83027)
中国(62431)
管理(49220)
(48267)
(39800)
科学(32130)
教育(31445)
(30009)
金融(30009)
学报(29647)
农业(27114)
技术(27022)
业经(25708)
大学(23998)
学学(22209)
财经(20997)
经济研究(20861)
(18492)
(18364)
问题(17501)
技术经济(15923)
现代(14221)
财会(13709)
世界(13496)
经济管理(13269)
商业(13254)
(13244)
会计(13233)
共检索到426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仁彪  
企业知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走势,而且对企业管理活动产生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变革要求&&管理思想柔性化、管理组织再生化、管理形式知识化和管理技术信息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宁   杨勤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组织和掌握。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劳动对象的开发利用,是工业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称志,也是企业发展与成功的根本条件。玉溪卷烟厂从十年前同行业中小水平的小厂一跃成为国内一流的大一型企业,它的成功正是不断提高和优化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结果。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前提。没有劳动对象,也就没有物质生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杨耀武   杨虎涛   楠玉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基于“科技创新—结构变迁—效率变革”这一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主线,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产业结构变迁逻辑;通过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国际比较,进一步从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角度论述了当前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逻辑;最后围绕建立新型生产关系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方向。本文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机会窗口,中国已有的发展成就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未来要科学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优势,坚持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的方法论原则,围绕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主线,坚定不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虽然经济学界一直以来有大量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但目前还鲜有文献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研究新质生产力,本文的尝试具有一定创新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万年  文群高  
组建建筑企业集团应着力于发展行业生产力文/李万年文群高大建筑企业集团应是建筑业的主要支柱力量。组建和发展大建筑企业集团,是发展生产力,振兴建筑业,促进建筑业两个根本性转变,把建筑业建设成为高效率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必须认真研究其政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鹏   张路阳  
<正>新质生产力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动力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永行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认为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很多理论的问题、实践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总结,需要有个说法。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精神与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这“三个代表”,我想好多问题就很好解释了,有些问题的解决就比较容易了。现在,改革开放到了关键阶段,比如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一系列很敏感的问题,到了不能回避的关头。要不要发展中国的民营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大发  
产品创新是一种新的潜在的生产力一、产品创新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包括所有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决定作用的是人类运用现代知识和手段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力,即不断发展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这种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新发现,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新发明、新改进,以及大量的科学知识的实验,技术经验的积累,在怎样生产产品和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前者是产品创新的方式与过程,后者是产品创新结果的具体表现。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怎样生产产品,即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生产产品,直接作用于历史发展的进程;生产什么档次、什么水平的产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英隆  
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看企业生产力的内涵发展郑英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是企业经济的内涵发展。企业经济的内涵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内涵发展与企业生产关系的质的提高。本文着重讨论了企业生产力内涵发展问题,认为生产力实际上是各生产要素的能力的综合,生产力内涵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段钢   刘贤铤   黄悦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以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企业数据要素利用水平和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两个方面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低融资约束的企业、高技术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西南工学院邓金堂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取代了家庭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形式,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人与经济资源的矛盾一直是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运动过程就是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史表明,资本主义企业一直致力于解决企业人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重大的理论命题。本文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创新置于核心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分流”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和对经济长波与增长根源的经验分析,揭示技术创新的革命性意义。经济的长期增长,不仅取决于颠覆性技术的创新,也取决于与之关联的技术采纳和技术渗透。文章从“凡勃伦命题”出发,将人类的“三项本能”及其对应的“三类主体”与新质生产力的“三大催生”连接起来,构建“三项本能×三类主体×三大催生”的分析框架,以期揭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其中,由“求知本能”驱动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其创新主体主要是思想家与战略科学家,其有效性来源于思想市场及其竞争;由“功利本能”驱动的技术采纳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其创新主体主要是企业家群体,其有效性来源于企业家市场及其竞争;由“亲善本能”驱动的技术渗透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其创新主体主要是政府,其有效性来源于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进而,文章基于“熊彼特-张培刚”生产函数及其基要性变革,阐明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机理。最后,文章进一步关注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努力方向,提出了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方案性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伟  田红云  
本文从企业的知识性质出发,将企业看成是一个知识的蓄水池,试图用知识本身的集聚、传播、共享和衍生的特点对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规律及发展趋势做出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