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5)
2023(9398)
2022(7507)
2021(6876)
2020(6007)
2019(13518)
2018(13440)
2017(25871)
2016(14218)
2015(15571)
2014(15491)
2013(15568)
2012(14473)
2011(12778)
2010(13218)
2009(12423)
2008(12912)
2007(11810)
2006(10519)
2005(9770)
作者
(42514)
(35880)
(35760)
(33666)
(23004)
(16946)
(16158)
(13941)
(13559)
(13020)
(12291)
(12074)
(11841)
(11633)
(11316)
(10745)
(10736)
(10581)
(10455)
(10118)
(9109)
(9096)
(8780)
(8368)
(8074)
(8035)
(7914)
(7860)
(7396)
(7175)
学科
(77933)
(73899)
企业(73899)
(67279)
经济(67198)
管理(61394)
方法(29240)
业经(26919)
(24400)
(21960)
数学(21009)
数学方法(20807)
(19565)
财务(19559)
财务管理(19541)
企业财务(18584)
技术(17478)
农业(16444)
中国(14536)
(14296)
(14223)
(13477)
理论(13379)
(13355)
企业经济(12479)
经营(12045)
(11988)
(11940)
技术管理(11828)
(10948)
机构
学院(218059)
大学(213485)
(91149)
经济(89516)
管理(89264)
理学(76990)
理学院(76152)
管理学(74983)
管理学院(74596)
研究(69262)
中国(54121)
(44822)
(43085)
科学(42634)
(39759)
(36181)
(34494)
财经(34379)
研究所(32762)
业大(32347)
农业(31538)
(31178)
中心(30344)
北京(27713)
经济学(26934)
(26800)
商学(26199)
(26079)
商学院(25984)
师范(25801)
基金
项目(140381)
科学(113207)
基金(103968)
研究(102133)
(90378)
国家(89494)
科学基金(78519)
社会(66571)
社会科(63129)
社会科学(63112)
(56101)
基金项目(55324)
自然(51406)
自然科(50342)
自然科学(50325)
自然科学基金(49569)
教育(46472)
(45938)
资助(41556)
编号(40342)
(35222)
(33040)
成果(32326)
重点(31499)
(31262)
(30456)
创新(29928)
课题(27427)
国家社会(27422)
(26797)
期刊
(106117)
经济(106117)
研究(61324)
中国(40203)
管理(38522)
(37212)
(36985)
学报(32588)
科学(32583)
农业(25704)
大学(24820)
学学(23777)
技术(20207)
业经(19750)
教育(18665)
(18116)
金融(18116)
财经(17819)
经济研究(16166)
(16036)
(15489)
技术经济(13786)
问题(13768)
现代(11708)
商业(11596)
世界(11414)
财会(11406)
(10868)
科技(10411)
(10311)
共检索到324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易文华  郭然  
本文针对企业知识状态及其属性,详细分析了属性的内在特征,认为企业知识状态表现为企业拥有知识状况和利用知识状况两个层面;阐述了属性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认为企业知识状态属性间并非简单加总,体现了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属性的量变与质变都会引起知识状态的变化和进一步演化,只有配置合理才能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杨威  彭耿  张亮  伍励  
为了深入揭示企业知识状态及其属性对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影响程度,在分析企业知识状态属性构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知识状态属性与技术核心能力的关系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证明企业知识状态由知识存量、知识结构、知识分布、知识水平和知识流动五部分构成,且均对技术核心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倩  孙剑  向云  
产权问题的研究对明晰合作社所有权结构,规范其内部治理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方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产权理论,对合作社产权的主要内涵进行梳理,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230个合作社的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合作社产权的内涵组成进行检验,并基于路径回归分析探究合作社各内涵组成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作社产权内涵组成包括所有权、决策权与剩余利润分配权三方面内容;所有权集中度越高,越偏向领导成员控制对决策权的民主性有显著负向影响,决策权的民主性对剩余利润分配权的公平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所有权集中度高及领导成员构成对剩余利润分配权的公平性有直接负向影响,此外,所有权也可通过决策权对剩余利润分配权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崇久  
企业环境的变化具有错综复杂性,有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还有各子环境的交替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跟进;环境与企业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环境的作用来实现的;在环境与企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始终处在主导地位,从而揭示了环境与企业的相互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彭正龙  王红丽  黄文平  
首先从认知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切入,给出了组织认知能力本文的界定,并构建了组织认知能力的概念模型;继而勾勒出基于组织外部信息吸收、外部知识内化、内部存量知识更新三阶段的组织认知过程;最后借助假设分析,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讨论了组织认知能力与组织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并非高的组织认知能力就会导致高的组织知识增长水平,而且,组织认知在知识存量达到高峰后,也可能下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兴  谭滔  李玲  
针对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刚性,从企业知识的角度探讨了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知识状态刚性的定义,具体分析了知识状态刚性的形成因素和过程,通过引入动态能力理论,分析动态能力与知识状态的作用关系,得出了运用动态能力理论能够有效地克服知识状态刚性的形成,是克服知识状态刚性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状态刚性克服的过程和效果,企业在不断吸收和创造新的技术知识循环中,与原有的技术知识整合,形成企业特有的、难以模仿的、适应环境变化的技术知识,最终达到克服技术核心能力的刚性,实现技术核心能力不断动态提升的目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勇  
文章以浙江为例通过对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数、专利申请量与企业技术创新三者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企业存在专利申请量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企业标准化建设与经济质量的提升不一致、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短期行为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选择标准化必须密切以技术创新为引导;推动自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型标准体系;由政府主持公共性技术研究,提高企业采标能力;加强政府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必荣  方耀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辉  赵晓园  高启杰  
基于中国省域层面10大农业科技专利分类数据,通过测算区域农业科技专业化指数、区域农业科技发展优势,分析中国省域农业科技发展走向,同时,构建区域农业科技知识流动距离指数,表征省域间农业科技知识流动趋势,明晰各省域农业科技知识流动距离差距;最后,借鉴引力模型,测度由区域农业科技知识流动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研究发现:2000-2018年我国大部分省域农业科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各省域优势农业科技数量开始回落;大部分省域间农业科技知识流动距离偏小,各省域农业科技结构呈现出同构化;部分省域农业科技结构差异较大。据此,提出相应建议与举措。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严影  
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验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它们之间的互促作用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显著呈现;二者不仅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前因,而且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正向交互效应也得到了验证。研究结论对于企业组织统筹协调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以更好地谋求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阳志梅  
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知识是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以往对集群企业知识的研究难以解析集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微观机理。集群知识状态是一个新的概念,只有知识状态不断优化提升,企业集群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芸  聂淑萍  黄解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企业生态系统产生重要作用。创新通过企业的生态因子作用于生态系统,是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的核心要素,并推动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生态系统对企业创新会产生反馈,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同时运行帮助企业实现创新目标。企业应引导全员工树立创新意识,从整体系统观对创新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创新不足或创新过量,并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宏玲  李双海  
尽管国资委各项政策整体上呈现出越来越清晰的态势,但七家中央企业集团总部各种缓冲方式以及外部政治经理频次和业务、职能经理频次并没有随之作出调整。U型、M型、SF(战略中心)型三种类型的集团总部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也没有对高管角色的定位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具有国有企业特点的中央企业集团,要扭转集团高管外部价值创造和内部价值破坏的悖论局面,应该在SF型管理组织和主动政治式缓冲基础上,强化外部业务、职能经理和社会关系经理角色;外部政治经理角色更应规范化和专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庆海  
现阶段小农户仍是农业经营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他们已经与传统农业下的小农具有迥然不同的属性。尽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之间存有种种矛盾,但他们内在的基因中含有不可切割的现代元素。依据收入结构的差异可将小农户区分为全职农户、兼业1型农户、兼业2型农户和非农户。因与农业利益的相关度不同,使他们在农业经营中的从业行为不同。克服小农户的局限性,将其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最有效方式是构造具有整合功能的服务组织载体,包括市场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其中以合作经济的机制实现集体经济的创新,赋予其整合与服务小农户的功能,是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重要组织载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建强  李伟鹏  赵艳萍  程发新  
依托优势制造资源进行服务衍生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评价视角单一的缺陷,建立了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服务衍生分析框架和评价方法。划分了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在物理-事理-人理分析框架下的状态;考虑到评价指标间相互影响,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服务衍生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能够刻画行业服务衍生状态,和判定特定企业的状态定位,研究结论对面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企业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