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4)
2023(6193)
2022(4839)
2021(4313)
2020(3711)
2019(8139)
2018(7904)
2017(15461)
2016(8229)
2015(9060)
2014(8877)
2013(8963)
2012(8006)
2011(6823)
2010(7111)
2009(7002)
2008(7351)
2007(6702)
2006(5892)
2005(5670)
作者
(23067)
(19350)
(19258)
(17967)
(12484)
(9044)
(8678)
(7450)
(7166)
(6933)
(6550)
(6478)
(6431)
(5995)
(5988)
(5876)
(5651)
(5635)
(5536)
(5383)
(4806)
(4704)
(4634)
(4478)
(4452)
(4395)
(4275)
(4136)
(3921)
(3710)
学科
(67710)
(66356)
企业(66356)
管理(47595)
(43232)
经济(43164)
业经(24002)
(18845)
方法(17979)
(17340)
(16812)
财务(16809)
财务管理(16804)
企业财务(15906)
技术(14232)
农业(13542)
企业经济(12163)
(11920)
(11223)
经营(11052)
数学(10482)
数学方法(10458)
(10243)
技术管理(9909)
理论(9691)
(9566)
(9216)
决策(8865)
计划(8265)
体制(7982)
机构
学院(128370)
大学(120443)
管理(58877)
(57752)
经济(56957)
理学(50529)
理学院(50196)
管理学(49876)
管理学院(49644)
研究(33502)
中国(29518)
(27743)
(23997)
财经(22009)
(21232)
(20393)
(19955)
商学(18451)
商学院(18308)
科学(17885)
业大(16843)
农业(16687)
经济学(16358)
经济管理(16266)
(16034)
财经大学(15970)
(15697)
中心(15386)
经济学院(14870)
北京(14589)
基金
项目(78789)
科学(65208)
研究(60482)
基金(59297)
(49327)
国家(48787)
科学基金(45271)
社会(41146)
社会科(39094)
社会科学(39085)
(32500)
基金项目(31661)
自然(28579)
自然科(27992)
自然科学(27986)
自然科学基金(27589)
(26855)
教育(26362)
(24753)
编号(23901)
资助(22896)
(20849)
创新(18327)
(17786)
成果(17593)
(17442)
(17144)
国家社会(16958)
重点(16807)
(16427)
期刊
(70400)
经济(70400)
研究(35387)
管理(28461)
(26397)
中国(22324)
(21425)
科学(15187)
业经(15039)
农业(14917)
技术(13675)
学报(12468)
财经(11531)
(10886)
金融(10886)
大学(10624)
(10447)
学学(10420)
经济研究(10182)
(10070)
技术经济(9800)
财会(9554)
问题(8956)
现代(8386)
商业(7858)
世界(7562)
会计(7454)
经济管理(7239)
教育(6775)
(6669)
共检索到191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良益  
本文从企业理论发展的角度对企业的起源、本质和组织演进进行了概括,阐述了企业产生的条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作者对近期主流经济学关于企业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新经济条件下对企业本质的认识应该摆脱资本强权的视角,引入更能代表当事人谈判力的变量;企业从业主制演进到公司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企业扩张的需要和组织保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俊武  陈震红  
本文在回顾企业理论演进史的基础上,比较与评述了各流派企业本质理论的主要观点。本文认为,各流派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从分析与讨论的焦点来看,集中体现为生产、交易与契约3个概念;而从认识与方法论来看,主要包括分工、交易成本与熊彼特传统3个角度。因此,对企业本质的认识还远未结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窦军生  贾生华  
本文在对国外该领域相关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一个关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整合框架,并结合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特殊背景与现实状况,对国内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晶  
企业本质理论是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理论为研究线索,研究了各理论中直接或间接的对企业本质问题的相关论述,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兼具“生产”与“交易”双重本质属性的契约网络集合。虽然各时期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质的理解呈现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特征,但企业本质理论在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得以演进并逐渐明晰化的过程,说明了统一性是更为重要的,这为我们在研究企业理论中超越各种理论流派的对立、寻找其间的综合与统一奠定了基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邵仲岩  付毓维  
本文通过对市场和企业本质属性问题认识的回顾,从市场和企业的起源和相互关系及发展的逻辑角度分析认为,市场的本质属性为市场交换的主体和客体间形成的交换场所、关系、行为和所形成的机制的综合体,企业的本质属性为权力———权利的综合体,进而预测企业组织变革的趋势或为冲破单一组织体边界的大型化网络组织或为几十人以下的小型化企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山下义通   朱丽君  
本文介绍日本六家企业。这些企业将其内部智力与体力凝聚在一起,在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的类型各种各样。然而,若重新探讨一下,就会发掘出九十年代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爱君  
公司治理理念的差异及企业所有权理论分歧可以溯源到对企业本质认识上的不同。科斯将企业本质定性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引发对企业本质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研究企业所有权理论的主流是沿着契约论的方向,将企业定位为各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约,并从人力资源自身特点如专用性、专有性、讨价还价能力差异、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等,寻找其分享企业所有权的依据。本文提出了不同于企业契约论的企业本质观,以此为据,指出高级人力资源获得企业所有权的依据是股东所有权的让渡,由此厘清了公司治理中高级经理人与股东的权利和地位的差别及相互关系,以利于塑造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蕙馨  刘明宇  
本文认为 ,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 ,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合作经济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采用大规模制造技术的企业以规模经济为主导 ,组织方式以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为主要形式。柔性制造技术以分工经济为主导 ,组织结构演变为矩阵式。把创新作为生存基础的企业 ,以合作效应为主导 ,组织结构由机械组织变为团队式的有机组织。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组织必须是开放式的 ,要使组织结构与组织采用的技术相匹配 ,恰当地运用集权、分权 ,才能构建高效的组织。本文的分析是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现实中的企业面对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这会对企业组织结构产生影响 ,限于篇幅本文未能述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铮  
税收优惠是非营利企业最显著的组织优势,不过即使没有税收优惠,在产品品质难以契约化程度和事后掠夺风险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非营利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间和组织优势。由于市场竞争和组织商业化行为倾向的增加,非营利企业的组织优势在下降。但考虑到社会善心和利他动机,就会对非营利组织日渐重要的影响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利平   呼睿颖  
<正>近年来,数字化变革、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学界对企业数字化本质众说纷纭,没有形成共识。本文认为,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变革与企业组织管理相互融合,数字技术与企业组织管理在三个层次上互构,才是企业数字化的本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俭  蒋明新  任迎伟  
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史料的考察,认为M型结构是内部市场的摇篮;指出随着M型结构的推广,内部市场定价方法不断细化,竞争机制逐步引入企业内部并打破内部垄断,以及价格机制参与企业内部生产协调的范围从基本活动延伸到辅助活动;阐述了内部市场对科斯关于企业本质的命题、企业管理范式、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逻辑完整性等提出的挑战;文章最后还指出了开展内部市场理论研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翁君奕  
企业组织形式演进与国有企业改制的选择翁君奕一、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组织形式演进随手翻开一本经济学教科书,都可以了解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法定组织形式主要有单一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在这些组织形式中,人们又把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使公司制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宪  
新制度经济学打开了企业"黑箱",它试图用交易费用来讨论企业问题,但它却并没能够对企业的起源做出合理的解释。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阐述了企业起源这一问题,也为我们的研究就提供了指导思路。企业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是以协作为基础并且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产生的,其根本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金波  
企业进化理论是在生物进化学说、组织生态学和演化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所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企业理论。文章在对大量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西方企业进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多个学派对企业进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它们存在的不足及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志华  李同辉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不少企业杠杆率偏高导致到期难以还本付息,国家提出要控制企业负债、降低杠杆率,也就是去杠杆。而负债本身就是相对于资本筹资的一种筹资形式,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负债筹资和资本筹资各自适用于企业经营的不同条件,当经营状况趋好时扩大负债会加速企业的发展,当经营状况趋坏时适时调整负债规模就能降低经营风险。负债筹资并不只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意愿,而是取决于一国居民的储蓄率,居民储蓄率高企业就会加大负债筹资的比重,居民储蓄率低企业就会降低负债筹资的比重。负债风险实质上在于使用负债所购买的资产在未来是否能够充足地变现,所以加强资产变现能力的管理比之于负债的管理更为重要,杠杆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行调整,即调杠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