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0)
- 2023(12622)
- 2022(10333)
- 2021(9524)
- 2020(8127)
- 2019(18351)
- 2018(18015)
- 2017(34952)
- 2016(18292)
- 2015(20061)
- 2014(19634)
- 2013(19200)
- 2012(17025)
- 2011(14830)
- 2010(14634)
- 2009(13428)
- 2008(13295)
- 2007(11335)
- 2006(9491)
- 2005(8417)
- 学科
- 业(85759)
- 济(81494)
- 经济(81397)
- 企(79844)
- 企业(79844)
- 管理(71010)
- 方法(39578)
- 数学(30643)
- 数学方法(30285)
- 业经(29321)
- 财(27265)
- 农(26110)
- 务(21365)
- 财务(21332)
- 财务管理(21311)
- 企业财务(20212)
- 农业(19081)
- 技术(18017)
- 中国(16750)
- 理论(16301)
- 和(15244)
- 划(15096)
- 策(14895)
- 制(14723)
- 企业经济(12952)
- 贸(12930)
- 贸易(12922)
- 经营(12747)
- 体(12621)
- 易(12552)
- 机构
- 学院(260355)
- 大学(254228)
- 管理(111795)
- 济(111163)
- 经济(109378)
- 理学(97632)
- 理学院(96820)
- 管理学(95549)
- 管理学院(95057)
- 研究(74101)
- 中国(58410)
- 财(51417)
- 京(50339)
- 科学(43367)
- 财经(42073)
- 农(41769)
- 经(38516)
- 江(37370)
- 业大(37360)
- 中心(35355)
- 所(34444)
- 经济学(34043)
- 农业(32892)
- 商学(31652)
- 财经大学(31436)
- 商学院(31389)
- 研究所(31262)
- 经济学院(30928)
- 北京(30088)
- 经济管理(30073)
- 基金
- 项目(179423)
- 科学(145039)
- 基金(134074)
- 研究(132066)
- 家(115615)
- 国家(114590)
- 科学基金(102181)
- 社会(87594)
- 社会科(83241)
- 社会科学(83221)
- 基金项目(71534)
- 省(70761)
- 自然(66198)
- 自然科(64799)
- 自然科学(64783)
- 自然科学基金(63670)
- 教育(60327)
- 划(57985)
- 资助(52961)
- 编号(52092)
- 创(41364)
- 部(40169)
- 重点(39775)
- 业(39507)
- 成果(39361)
- 发(38381)
- 创新(37837)
- 国家社会(36971)
- 制(35436)
- 教育部(35324)
- 期刊
- 济(119084)
- 经济(119084)
- 研究(69020)
- 管理(46032)
- 财(44094)
- 中国(40918)
- 农(38760)
- 科学(34737)
- 学报(34566)
- 大学(27669)
- 农业(26777)
- 学学(26727)
- 技术(25427)
- 业经(22550)
- 财经(21322)
- 融(19701)
- 金融(19701)
- 教育(19630)
- 经(18483)
- 经济研究(18282)
- 业(16792)
- 问题(15881)
- 技术经济(15271)
- 财会(14241)
- 现代(13321)
- 商业(13092)
- 科技(12094)
- 世界(11544)
- 版(11537)
- 会计(11441)
共检索到362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青
企业边界理论是21世纪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众多研究文献对企业边界的界定和分类有较大的差异。文章分别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组织认同理论这几个不同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效率边界、能力边界和认同边界三种不同的边界视角,主要以法定边界作为参照,研究三种企业边界的确定标准;并对三种边界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志扬 林泉
对于组织边界问题的探讨和争论是组织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有研究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企业的组织边界正在消失,甚至有人提出要建立“无边界”的组织。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了组织边界的内涵及其存在性问题,认为组织边界并不会消失,但是,组织边界的形式与内容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因此给管理者提出了新的问题。
关键词:
组织边界 内涵 存在性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瑞龙 冯健
企业间网络是一种既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企业科层的组织形式,它是一些经过筛选的独立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互相依赖、同担风险的长期合作的交易模式。本文综合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对影响企业网络边界的因素分别进行了阐释,对资产专用性、企业能力、不确定性等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随着资产专用性的逐步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易的治理机制逐步从市场过渡到企业网络,当资产专用性进一步提高时,企业科层将替代企业网络。当企业之间的能力是互补但不相似时,交易将通过企业网络来进行。同时,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也将导致企业间网络组织的出现。
关键词:
企业间网络 资产专用性 企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旖旎 买琳燕 齐立辉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经济和教育属性的跨多组织行为。多组织合作存在固有的组织边界,组织边界既是组织社会活动的定位,又是与外部环境区分的边界。职业教育要发挥各方优势,就必须打破组织边界,建立柔性化的校企合作机制。目前存在的缺乏完善的顶层组织架构、缺乏协同组织管理机制、缺乏协同转化机制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为此,应突破现有的组织关系,探索多维校企合作的机制,针对组织间在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教育教学等资源要素上的配置和转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校企多维融合机制,构建多维保障机制,打造多维动力机制。
关键词:
组织边界 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卫红 张招兴 朱桂龙 张宗贵
在企业竞争环境动态性程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的高绩效表现越来越依赖于组织的柔性化能力。为了应对复杂的环境,柔性化的企业组织间和组织内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与渗透。本文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及对珠江三角洲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绩效好的企业其柔性水平都较高,组织加强内外部沟通是提高柔性化能力的途径之一,同时也发现过分依赖外包也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边界 柔性 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涛 陈金亮 战梦霞
在组织间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组织边界的"双刃剑"效应。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双刃剑"效应,其根本原因在于围绕组织边界的三组基本矛盾:开放与封闭、刚性与弹性、范围与幅度。为了化解"双刃剑"效应的内在矛盾,本文提出利用跨界团队作为组织间合作的跨情境执行主体,这不仅可以形成X型价值链体系业务联结点,而且还能促使合作双方构建出价值共创模式。在具体运作中,跨界团队通过边界管理来推动组织边界的衔接、延伸和融合,并形成交互叠加的"融合地带",进而完成组织边界从"点、线"接触到"面、块"融合的跨层次、全方位的协同,获得组织边界"动态衔接""张弛有度""错落有致"的最优特性,从而有效化解组织边界的"双刃剑"效应,提升组织间合作的效率和效益。最后,针对跨界团队的未来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价值体系、二元性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宝安
本文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和监管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面临系统外风险、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风险和系统内风险,风险发生的机理关键是看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监管与混业经营以及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能否做到有效的协同。在综合审视这些风险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强调监管协同机制的一套监管模式。
关键词:
混业经营 协同效应 系统风险 监管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阳润平 黄蕾
不同研究理论为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提供了多维的理论视角和研究依据。员工权利理论奠定了企业行为的道德和法律基础,社会契约理论从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角度构建了企业与员工的契约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界定了企业履责的边界和范围,并为其拓展了管理思路和评价方法。工业人道主义理论阐释了管理活动中的人性关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供了企业履责任的数据佐证和管理改进方向。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员工 不同视角 履责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海航 熊小彤
本文在对当前几种公司治理理论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实践,指出各种治理理论在国有企业治理过程中的局限性,我国的国有企业治理只能依据特殊国情,逐步通过制度演进来实现治理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雪松
西方对组织认同广泛的研究兴趣来自于全球化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组织认同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提升员工组织认同感的措施主要包括:提升企业声誉;建立独特的组织身份特征;有意识地树立竞争对手;倡导民主、公平、团结合作的组织氛围以及单纯和谐的人际关系;注重领导素质与领导方式地提高和改进;重视个人因素对组织认同的影响。
关键词:
组织认同 产生机制 变量 类型 管理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锋
本文在分析竞争能力、技术发展、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中有关企业边界及跨边界组织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核心竞争力理论可为专业化水平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 :协作生产中的分工经济性是跨边界组织形成的必要条件 ;跨边界组织模式中各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选择取决于外生的由“核心技术”决定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而后技术便作为内生结果与分工和专业化一起演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綦萌 舒子夕 刘洁
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探究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企业创新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本文建立包含团队断裂带、团队异质性、环境不确定性及企业声誉等要素在内的企业创新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对66家电子信息企业样本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究企业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各个条件对于企业创新的协同效应与联动关系。研究发现:高企业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有三条,路径1强调在高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声誉情境下,低高管团队学术背景异质性及低断裂带距离有利于实现高企业创新绩效;路径2强调在高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声誉情境下,高团队学历异质性与低断裂带强度有利于实现高企业创新绩效;路径3强调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低企业声誉情境下,高团队断裂带强度与低团队断裂带距离有利于实现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结果拓展了社会身份理论在企业创新领域的应用,也为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灿君 许长新
家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企业的传承如何影响创新转型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区别于以往文献中以家族情感目标或二代接任方式等视角来分析代际传承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在聚焦于传承方式这一视角下,结合接班者的身份属性,通过引入组织认同理论分别考察"如何传"和"传给谁"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家族成员接班后的权力和非家族成员接班者薪酬的调节作用。基于2008—2019年上市家族企业的实证结果表明:(1)晋升制的接班方式与空降制相比,前者在接班后更能够对企业创新投入起到促进作用;(2)接班者的身份属性差异会对接任方式起到不同的调节效应,接任者为家族成员会加剧晋升制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3)接班者不同的身份会因不同的情境进一步调节接任方式对创新的影响,当接班者为家族成员时,随着权力的增加,因晋升制带来的认同感对创新的促进效应会愈发强烈,同样地,对于非家族成员的接班者,薪酬的增加也会加剧自身承担风险的意愿。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接任方式 身份属性 创新投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超 王钰
基于新制度主义组织趋同理论,企业避税不仅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问题,其组织间相互影响的模仿行为更值得探讨。本文以2008—202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企业避税存在同群效应,且会选择模仿同行业领导企业和同地区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增强了企业避税的同群效应强度。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数字化水平和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对环境不确定性下的避税同群效应具有促进作用,而审计师外部监督强度对其有抑制作用。文章为政府引导企业减少避税行为、提高税收遵从度,增强社会责任的履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黎波
互联网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来实现的,其作用的大小受到信息的相互依赖性、信息隐性以及组织使用的技术的影响。互联网在某些情况下能够使企业的有效边界扩大,在另一些情况下却使企业的有效边界缩小。
关键词:
互联网 交易费用理论 企业边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