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3)
- 2023(11926)
- 2022(9677)
- 2021(8823)
- 2020(7510)
- 2019(17221)
- 2018(16686)
- 2017(32278)
- 2016(17239)
- 2015(19412)
- 2014(18911)
- 2013(19209)
- 2012(17867)
- 2011(15721)
- 2010(15647)
- 2009(14958)
- 2008(15104)
- 2007(13358)
- 2006(11766)
- 2005(11019)
- 学科
- 济(91373)
- 经济(91278)
- 业(81988)
- 企(73261)
- 企业(73261)
- 管理(64328)
- 方法(43521)
- 数学(35689)
- 数学方法(35559)
- 财(29813)
- 业经(28362)
- 农(28026)
- 中国(23584)
- 农业(20799)
- 务(20352)
- 财务(20345)
- 财务管理(20326)
- 企业财务(19298)
- 贸(16926)
- 贸易(16916)
- 技术(16652)
- 易(16487)
- 制(16249)
- 策(15143)
- 划(15009)
- 和(14194)
- 地方(12965)
- 体(12929)
- 理论(12712)
- 企业经济(12109)
- 机构
- 学院(257308)
- 大学(254198)
- 济(126204)
- 经济(124483)
- 管理(104900)
- 理学(90808)
- 理学院(89976)
- 管理学(89098)
- 管理学院(88614)
- 研究(83675)
- 中国(69285)
- 财(57379)
- 京(52553)
- 财经(46401)
- 科学(44904)
- 经(42581)
- 经济学(40997)
- 所(40363)
- 农(38734)
- 中心(37438)
- 经济学院(37323)
- 江(37180)
- 研究所(36080)
- 财经大学(34551)
- 北京(33150)
- 业大(32950)
- 商学(31225)
- 商学院(30942)
- 农业(30211)
- 院(29903)
- 基金
- 项目(165819)
- 科学(135546)
- 基金(127646)
- 研究(122846)
- 家(109185)
- 国家(108281)
- 科学基金(96088)
- 社会(85649)
- 社会科(81630)
- 社会科学(81612)
- 基金项目(67220)
- 省(61311)
- 自然(59595)
- 自然科(58384)
- 自然科学(58368)
- 自然科学基金(57438)
- 教育(54731)
- 资助(52293)
- 划(50787)
- 编号(46356)
- 部(38988)
- 国家社会(37578)
- 创(37341)
- 业(36450)
- 重点(36295)
- 成果(35942)
- 发(35373)
- 教育部(34562)
- 创新(34150)
- 人文(33922)
- 期刊
- 济(137307)
- 经济(137307)
- 研究(79617)
- 中国(46750)
- 财(46747)
- 管理(43703)
- 农(35638)
- 科学(33926)
- 学报(30934)
- 融(25781)
- 金融(25781)
- 大学(25355)
- 农业(24711)
- 财经(24588)
- 学学(24415)
- 经济研究(23496)
- 技术(22724)
- 业经(21912)
- 经(21310)
- 问题(18623)
- 技术经济(16573)
- 贸(16482)
- 业(16357)
- 教育(15773)
- 世界(15654)
- 国际(13989)
- 统计(13700)
- 现代(13322)
- 策(12685)
- 商业(12669)
共检索到384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磊 谢建国 张二震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性下降是中国当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空间集聚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企业空间集聚显著促进了企业扩大雇佣规模,并且利于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进而有助于缓解中国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行压力。子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企业空间集聚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城市",因此,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重点引导中小城市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形成空间集聚,是缓解中国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持续大幅下降压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
企业空间集聚 劳动收入份额 EG指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妮莎 雷宏振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势必引发母国生产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变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母国劳动收入份额?针对该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母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母国总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就异质性投资动机看,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降低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资源寻求类OFDI和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就异质性东道国(地区)看,投资于发达国家的OFDI显著提升了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但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OFDI则对母公司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小钢 朱国悦 冯大威
提升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在机器换人浪潮下,自动化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自动化技术纳入扩展理论框架,揭示了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机器人应用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器人应用通过资本-劳动替代效应、工资率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异质性分析表明,机器人应用降低了大多数行业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尤其是食品制造业、印刷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非国有企业和沿海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幅度更大。研究还发现,提高劳动力市场整合程度和劳动者议价能力,有助于缓解机器人应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效应。本文研究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应对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冲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余玲铮 魏下海 吴春秀
文章基于广东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机器人应用如何重塑企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发现:(1)在理论上,机器人作为一种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载体,当机器人与劳动是替代而非互补关系时,机器人应用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2)问卷调查显示,企业的机器人使用率存在鲜明的特征差异,相比而言,出口企业、生命周期长、规模大、用工短缺、准备搬迁及非国有等企业的机器人使用率更高,这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竞争环境是促进机器人使用的重要原因。(3)机器人所产生的增长效应不会均等地惠及所有要素,虽然机器人同时促进了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但前者增长幅度不及后者,从而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只有当机器人与人力资本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促进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4)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具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机制及国有集体企业中,机器人对劳动收入份额负面效应会有所减弱。
关键词:
机器人 劳动收入份额 劳动生产率 工资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宋涛 朱腾腾 燕波
本文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研究要素市场分割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发现:要素市场分割将扩大地区间的资本集约度差距,在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发现:要素市场分割加剧了中国的资本集约度差距,并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要素市场分割越严重,劳动收入份额也越低。考虑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采用省际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稳健性分析,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意味着,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和缩小要素市场分割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宋涛 朱腾腾 燕波
本文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研究要素市场分割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发现:要素市场分割将扩大地区间的资本集约度差距,在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通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构建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发现:要素市场分割加剧了中国的资本集约度差距,并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在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要素市场分割越严重,劳动收入份额也越低。考虑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采用省际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稳健性分析,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意味着,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和缩小要素市场分割,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江轩宇 朱梦遥 谢蓉蓉
在国家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背景下,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城市群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显著提高了区域内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这表明城市群政策有助于优化初次收入分配制度,使员工更好地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缓解政府干预下企业对资本要素的过度投资以及增大自主研发强度,是城市群政策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作用路径。当企业所在地的行政垄断程度较高、政府干预程度较高,或者企业的劳动与资本要素互补关系较强时,城市群政策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城市群政策主要提高了普通员工而非高管的劳动收入份额,同时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从而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内涵。纳入城市群政策的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均得到显著提升,且不存在明显的外溢效应,这排除了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对研究结论的干扰。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城市群政策经济后果和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文献,而且对于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珅 申广军
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中国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主要关注企业风险的影响。通过扩展Holmstr?m&milgrom(1987)的经典模型说明,企业风险降低使劳动者努力程度提高,产出水平和工资都得以增长,但是产出增长更快,因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实证研究支持上述分析,企业风险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并且在使用替代性的风险指标和不同的模型设定下都有稳健结果。对影响机制的考察发现,企业风险降低时,人均产出比工资增长更快,且工资结构中固定工资份额下降,这与理论分析的预测一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小平
本文运用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重庆市6 1 3家微观企业的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目前重庆市资本与劳动之间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技术进步对小微型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在要素市场上,工会组织能显著提高重庆市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而融资约束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现象对小微型企业更为突出。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技术进步 工会 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朱鹏洲
文章利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造服务业限制指数,实证检验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考虑指标测算误差、异常样本和潜在的内生性等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扩大就业、提高工资水平以及降低人均资本是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主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效果更明显;调节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出口行为、产业集聚能够增强服务业开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溢出效果,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抑制了这一效果。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劳动收入份额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丽娴 沈鸿
现阶段,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呈现波动下降的特征事实。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正在实施的服务化战略将会改变企业内部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分配比例。那么,制造业产出服务化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究竟如何?本文首先构建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将制造业部门的产出分解为制造品和现代服务产品两部分,以此刻画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现实。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新增服务产品产出可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其次,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微观层面数据,采用PSM-DID等准自然实验法,实证研究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如何作用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实证结果同样发现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于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谚晨
我国转轨时期要素价格双轨制的存在,产生了要素价格扭曲。要素价格扭曲又分为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通过测算工业企业中不同所有制企业要素价格扭曲及其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发现,主要为要素价格绝对扭曲中劳动要素负向扭曲和相对扭曲中资本要素相对于劳动要素负向扭曲严重,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并通过剖析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不同阶段要素价格扭曲负面影响劳动报酬份额的途径,有利于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有目的性地减小不同所有制企业中要素价格扭曲现象,对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和确保公平有着重大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波 石有为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利用2004—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规模扩张、市场竞争和有偏技术进步在市场一体化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据此提出要充分考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安 宋帅琦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劳动收入和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化水平两个渠道发挥作用;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越高,中欧班列开通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越明显,即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由于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程度存在差异,中欧班列开通仅对内陆地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为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