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5)
- 2023(11577)
- 2022(9416)
- 2021(8571)
- 2020(7491)
- 2019(17412)
- 2018(17373)
- 2017(34139)
- 2016(18557)
- 2015(21067)
- 2014(21142)
- 2013(21238)
- 2012(19533)
- 2011(17301)
- 2010(17784)
- 2009(16817)
- 2008(17366)
- 2007(15993)
- 2006(13880)
- 2005(12748)
- 学科
- 业(87208)
- 济(83952)
- 经济(83855)
- 企(80247)
- 企业(80247)
- 管理(72564)
- 方法(38844)
- 数学(30010)
- 数学方法(29765)
- 财(29254)
- 业经(28862)
- 农(27371)
- 务(22874)
- 财务(22847)
- 财务管理(22813)
- 企业财务(21447)
- 农业(19391)
- 技术(18930)
- 中国(18269)
- 制(17370)
- 理论(16386)
- 和(16298)
- 贸(15372)
- 贸易(15365)
- 策(15140)
- 划(15059)
- 易(14914)
- 学(13622)
- 地方(13345)
- 经营(12864)
- 机构
- 学院(277802)
- 大学(271485)
- 济(116303)
- 经济(113960)
- 管理(113589)
- 理学(97070)
- 理学院(96178)
- 管理学(94856)
- 管理学院(94365)
- 研究(83616)
- 中国(67204)
- 京(56190)
- 财(55474)
- 科学(49648)
- 农(47472)
- 江(43962)
- 财经(43831)
- 所(42491)
- 中心(39839)
- 业大(39729)
- 经(39566)
- 研究所(37919)
- 农业(37549)
- 北京(35009)
- 经济学(34638)
- 州(34483)
- 范(32781)
- 师范(32463)
- 财经大学(31989)
- 商学(31734)
- 基金
- 项目(174500)
- 科学(138118)
- 研究(130520)
- 基金(125946)
- 家(107879)
- 国家(106870)
- 科学基金(93428)
- 社会(82430)
- 社会科(78201)
- 社会科学(78176)
- 省(70412)
- 基金项目(67142)
- 教育(59848)
- 自然(59833)
- 自然科(58467)
- 自然科学(58451)
- 自然科学基金(57491)
- 划(57184)
- 编号(54669)
- 资助(50943)
- 成果(43696)
- 创(39806)
- 业(39475)
- 重点(38710)
- 部(38699)
- 发(37578)
- 创新(36338)
- 课题(36056)
- 项目编号(34031)
- 国家社会(33549)
- 期刊
- 济(132837)
- 经济(132837)
- 研究(77605)
- 中国(52492)
- 财(49360)
- 管理(45178)
- 农(44092)
- 学报(37419)
- 科学(36397)
- 农业(29850)
- 大学(28700)
- 技术(27535)
- 学学(27140)
- 教育(26285)
- 融(25110)
- 金融(25110)
- 业经(24347)
- 财经(22449)
- 经济研究(20319)
- 经(19376)
- 业(19083)
- 问题(17463)
- 技术经济(17176)
- 财会(16007)
- 商业(14502)
- 现代(13811)
- 贸(13794)
- 理论(13093)
- 会计(13028)
- 世界(12867)
共检索到412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国雄
文章分析了企业与市场所提供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差异,这一差异长久以来为企业理论研究所忽视。在一个基于生产状态的知识分析框架下,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生产角度上,企业契约的本质是一种知识分工安排,企业中的权威关系基于利用企业中各生产者所拥有的差异化知识中具有最高产出效率的知识而形成,而且,生产者将其高产出效率知识显性化的能力在企业知识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还对与企业理论相关的委托—代理契约、企业管理分层、多样化雇佣关系等提出了不同于交易成本范式的解释。
关键词:
企业的性质 知识分工 生产环节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培堽
通过构建企业人力资源获取方式的决策模型,研究表明,阻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交易成本。依据Williamson框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寻和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退出成本、争议解决费用。同时研究表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源于企业的有限理性、合作学校的机会主义、合作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校企合作双方信息不对称、企业资产的专用性和气氛。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交易成本 分析范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志安
传统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因为假设知识获取是无成本的,因而较难有效地解释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在构建知识交易成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从知识交易成本的新视角分析了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得出企业网络是一种便于企业与企业间知识交易,能够有效地节约知识交易成本的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并进而解释了企业网络的多种组织类型。
关键词:
知识 知识交易成本 企业网络 组织形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广辉
由于交易成本分析范式的一维性,所以在解释当前企业边界变动上遇到了现实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决定企业边界治理结构模式的交易成本具备二维性:一是交易的物质条件;二是交易的行为条件。通过引入技术进步因素,研究其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笔者提出企业边界治理的二维结构分析框架。
关键词:
交易成本 二维结构 企业边界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星晖 张柯
企业竞争模式逐渐被供应链竞争所取代,原来作为企业竞争力量的供应商和购买者现在成为了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然而作为不同的独立个体,上下游企业间存在交易成本,且构成了供应链组织间成本的最主要部分。通过对影响交易成本因素的分析,研究供应链中的企业间关系对交易成本大小的影响,进一步将广义的交易成本中作为质量保证价值活动的部分分离出来作为关系成本独立研究。以期秉承战略成本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思想,通过付出关系成本更大幅度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供应链的价值和竞争优势。
关键词:
供应链 交易成本 关系成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艳
本文通过解析不同类型企业治理结构的交易成本,指出治理结构变革的交易成本与论理结构中正式契约的作用呈负相关关系,探讨了最优治理结构的决定问题。并且阐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与现代公众公司治理模式均属自发有序形成的适应性制度安排,均有其存在的经济合理性,无须人为地强制变迁。
关键词:
企业治理结构 交易成本 家族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帅萍 葛莉萍
与市场失效的情况下企业等级的出现减少了交易成本相类似,在绩效具有完全或者部分不可测度性的时候企业文化再一次降低了交易成本,并完成了对企业理论的又一次补充和发展。利用企业文化的契约特性,将员工的努力分为可测度努力和不可测度努力两部分,并据此对企业及其员工之间进行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关于企业文化的若干结论。
关键词:
交易成本 企业文化 绩效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炜瀚
威廉姆森于2009年成为交易成本理论学界又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源自其使有关治理问题和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在过去30年中成为经济学研究热点和理论前沿的贡献。其实,从多国企业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更能明显地辨识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本文以交易成本概念、科斯交易成本思想和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理论为线索,对多国企业理论发展的学术脉络和内在联系进行了重新梳理。
关键词:
交易成本经济学 多国企业理论 威廉姆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科
规模经济、"行政权威"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边界是决定企业交易成本节约程度的三大核心要素,而企业内部的知识扩张与学习成本是决定上述三大核心要素作用大小的关键。基于人力资本的知识扩张机制,包括知识的"需求效应"、"收入效应"、"学习效应"、"替代效应"和"群力效应"则是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知识转化与学习成本节约的主要动力,也是引致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单位学习成本递减以及企业能力异质性的根源。
关键词:
知识扩张 交易成本 学习成本 企业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浩志
企业和市场一样,同样存在着失灵问题。企业失灵是指企业替代市场之后,企业不能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或者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从而无法实现节约交易成本、达致帕累托最优的目的。导致企业失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人的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以及官僚主义;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内部激励约束、内部产权界定不清晰、信息不对称、垄断、集体行动的逻辑、市场狭小以及不确定性等。
关键词:
企业失灵 交易成本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资斌 高阳
虚拟企业是现代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但迄今为止,虚拟企业的产生动因未能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为此,文章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探讨了虚拟企业产生的动因,并进一步运用博弈论诠释了交易成本降低是虚拟企业产生的动因。
关键词:
虚拟企业 交易成本理论 博弈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云 曾月明 贺卫
企业实施政府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就其本质来说反映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安排的交易成本包括:准则制定成本、准则培训成本、准则执行成本以及准则疑难解释成本。新会计准则中,有完善的会计准则、相对完善的会计准则以及不完善的会计准则,实施完善程度不同的会计准则,政府和企业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不同。非上市企业是否选择执行新准则,将会视交易成本的大小而定。
关键词:
交易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 契约 博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常耀中
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为公共制度供给的交易秩序公共品而承担的费用,私人契约建立和运行所产生的费用不包含在其中,但公共制度能改变私人制度建立和运行成本。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主体视角,按照私人契约作为私人品和公共制度作为公共品的两类交易对象、按照市场交易和科层协调的两个交易环节,可把交易制度划分为四个类别。宏观调控制度、微观管制和微观管理等各类公共制度以不同方式分别向市场交易环节和科层协调环节注入交易秩序,企业相应地为这些好处支付税费,或为所产生外部性而得到补贴或受到处罚,这些构成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可采用企业财务指标基于数据样本加以统计性描述。
关键词:
公共制度 私人契约 交易成本 主体视角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正荣
交易成本过高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努力降低交易成本是中国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证研究和原因分析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这一事实。从微观层面来说,诚信缺失是造成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而诸如战略联盟、产业集群、供应链整合等可以扩大企业边界的中间组织是降低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的主要形式,因为这些中间组织的共同特征是, 通过企业间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关键词:
交易成本过高 诚信缺失 中间组织 合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泽填
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分析交易成本与分工水平的关系,即只要交易成本足够低,而且交易双方存在比较优势,他们就总能从分工中获利;如果交易双方不存在内生和外生比较优势,那么,除了生产活动专业化报酬恒定外,不论是专业化经济还是专业化不经济,交易双方都可以从分工中获利。交易双方从分工中获得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因此,分工水平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
关键词:
交易成本 分工 专业化 埃奇渥斯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