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9)
2023(11525)
2022(9463)
2021(8740)
2020(7561)
2019(17096)
2018(16937)
2017(33185)
2016(17466)
2015(19351)
2014(18871)
2013(18691)
2012(16702)
2011(14491)
2010(14241)
2009(13115)
2008(12864)
2007(11101)
2006(9270)
2005(8063)
作者
(45379)
(37956)
(37889)
(35797)
(24440)
(18084)
(17110)
(14854)
(14418)
(13391)
(13008)
(12714)
(11958)
(11691)
(11579)
(11439)
(11343)
(11108)
(10872)
(10871)
(9253)
(9083)
(9036)
(8818)
(8557)
(8454)
(8310)
(8233)
(7419)
(7376)
学科
(85291)
(83758)
经济(83680)
(79030)
企业(79030)
管理(68786)
方法(45127)
数学(37244)
数学方法(36853)
业经(28102)
(27981)
(25377)
(22104)
财务(22073)
财务管理(22046)
企业财务(20963)
农业(18691)
技术(17745)
中国(16290)
(14576)
(14256)
(14227)
理论(14195)
(14133)
(13417)
贸易(13412)
(13049)
企业经济(12417)
经营(12360)
地方(11847)
机构
学院(247674)
大学(241968)
(110333)
管理(110204)
经济(108703)
理学(96706)
理学院(95941)
管理学(94733)
管理学院(94275)
研究(65670)
中国(53450)
(50860)
(47079)
财经(41841)
(38299)
科学(35571)
(35570)
(34830)
经济学(34039)
业大(32990)
中心(32757)
商学(31568)
商学院(31311)
财经大学(31197)
经济学院(31176)
经济管理(30337)
(29008)
北京(28204)
(27684)
农业(27274)
基金
项目(169115)
科学(138419)
基金(127985)
研究(126880)
(107774)
国家(106828)
科学基金(97280)
社会(85082)
社会科(81054)
社会科学(81036)
基金项目(68190)
(66293)
自然(62375)
自然科(61081)
自然科学(61070)
自然科学基金(60069)
教育(59331)
(54104)
资助(51814)
编号(50320)
(38965)
(38931)
成果(37502)
(36987)
重点(36785)
国家社会(35906)
(35593)
创新(35552)
教育部(34941)
人文(34914)
期刊
(113522)
经济(113522)
研究(65948)
管理(44856)
(43691)
中国(38854)
(31367)
科学(29519)
学报(26924)
技术(25715)
大学(23094)
学学(22342)
农业(21925)
财经(21413)
业经(21298)
(21014)
金融(21014)
教育(19644)
(18366)
经济研究(17859)
技术经济(15506)
问题(15301)
财会(14152)
(14133)
商业(13137)
统计(12934)
(12624)
现代(12330)
(11372)
会计(11305)
共检索到343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运森  周金泳  黄健峤  
慈善捐赠是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但现有研究仅关注单一特征与捐赠行为之间的联系,缺乏针对不同捐赠动机的比较性分析,企业捐赠的主导因素仍有待深入探究。本文基于机器学习中的集成学习方法,综合讨论多维度捐赠动机特征对于捐赠行为预测能力的差异,进而识别出影响企业参与捐赠的主要动机并找出预测能力最强的特征。研究发现:(1)相比于战略性动机、政治动机和外部监督压力动机,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主要受内部治理动机驱使;(2)集成学习方法对于慈善捐赠行为的预测能力优于传统线性研究方法,其中渐进梯度回归树具有最强的解释能力和最高的预测精度;(3)在多维度动机特征中,管理层薪酬激励、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销售费用率、分析师关注程度、实际业绩表现和商业信用融资对慈善捐赠行为的预测效果最佳。本文不仅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有效识别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关键因素,也对完善三次分配制度、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四海  陆琪睿  宋献中  
本文以我国2004—2010年度亏损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政府补助这一中介变量,研究政府的支持之手对企业捐赠这一资源付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确实受到了政府利益(补助)的影响,获得政府补助越多的民营亏损企业不论是捐赠意愿还是捐赠水平都显得更为突出,反映了在我国当前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在企业捐赠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民营亏损企业捐赠的背后隐藏着基于政府利益(补助)的交换,在我国的企业捐赠中存在着基于互惠交换的理性捐赠行为,并且这种理性捐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民营亏损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种信号传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佳刚  张琼霞  
基于政企关系的视角,构建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捐赠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贴通过成本约束、政企关系两大路径对企业捐赠形成"激励效应",政企之间的诱制性"隐性契约"机制促使企业对政府补贴进行正反馈。政府补贴对企业捐赠的效应强度随企业产权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特征,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正反馈意愿与强度,企业营收与地区市场化水平对该效应强度具有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会弱化企业捐赠对政府补贴的正反馈。政府补贴对企业捐赠的促进作用以及企业捐赠的影响因素具有区域异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芹   邹雯旭  
文章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技术度量出管理者短视主义指标,从而对其与战略差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偏差与企业战略差异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薪酬激励对企业战略差异在管理层短视这一情境下具有抑制作用,而企业金融化对这一过程有中介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王瀚迪   孙涌铭   虞柳明  
数字技术是支撑贸易数字化的重要基础,目前已逐渐成为新发展格局下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强劲动能。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申请的数字技术领域专利文本,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测算数字技术专利的创新度指标,进而考察异质性数字技术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应用数字技术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质量升级,这种促进作用主要由高创新度的颠覆性数字技术引起,而低创新度的渐进性数字技术对出口质量无显著影响。具体来说,颠覆性数字技术通过优化生产经营效率、促进服务化转型和加速创造性破坏三方面机制作用于企业出口质量。本文研究结论提供了数字技术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为进一步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强贸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帅   程雨涵   刘知   张建君  
中国高质量发展急需发挥企业家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如何发挥企业关键人物“一把手”董事长和“二把手”总经理在创新中的领导和协同作用是有待回答的重要管理问题。从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价值观差异的角度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以沪深A股2008—2016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前沿的机器学习方法评估了董事长—总经理在多个维度上的价值观差异对企业创新的预测能力,识别出对企业创新绩效预测能力相对最强的价值观差异的维度,用部分依赖图具体刻画董事长与总经理价值观差异结构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并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价值观差异对企业创新绩效有较强的预测能力;(2)在价值观的不同维度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在不确定性规避价值观与制度性集体主义价值观2个维度上的差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预测能力较强;(3)不确定性规避价值观差异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大致呈“U”型结构,董事长和总经理在该价值观维度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挥了“互补效应”,而制度性集体主义价值观差异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呈现出先平缓后陡升的趋势,董事长和总经理在该价值观维度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挥了以“一把手”高制度集体主义为主的“秩序效应”和以“二把手”低制度集体主义为辅的“互补效应”。研究结果对从企业关键人物出发解读促进创新发展的因素和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新光  
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短视行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短视行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管理者短视行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治理水平来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管理者短视行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在流动性供给不足与第二类代理冲突严重的情境下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常岐  张昆贤  周欣雨  周梓洵  
数字技术进步和数字经济发展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空间和能力,同时也带来新挑战。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企业自身的竞争战略选择亦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0—2019年数据,运用机器学习与文本分析技术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竞争战略指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竞争战略选择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数字化转型整体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两者之间呈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适度的数字化转型最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同时,企业传统的竞争战略和新型数字化业态形式存在协调问题:成本领先战略会抑制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差异化战略对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没有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成本领先战略与数字化转型不适配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行业竞争度较高和所在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企业样本中得到缓解。本文研究结论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塑造新型战略认知,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启示。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济  倪文昕  高静  
在实践中企业慈善捐赠常常被质疑为“慷他人之慨”,特别是“大股东慷中小股东之慨”。但企业慈善捐赠真的是一种“大股东慷中小股东之慨”的侵占行为吗?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两权分离股权安排制度视角展开研究,结果发现:(1)在两权分离度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之间存在U型关系,说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与“大股东慷中小股东之慨”并不是等价的。(2)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会弱化两权分离度与民营企业慈善捐赠之间的U型关系,并且较大的持股比例使U型关系发生了翻转。(3)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大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包含有明显的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经济目的,并促进了价值增值。上述发现对于更全面地认知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双刃剑属性,更客观地评价两权分离股权制度安排对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运森   周金泳   彭嘉续  
企业分红不仅是股东投资回报的直接体现,更是“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的重要手段,但“股利之谜”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基础性难题。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评估了不同类别公司特征对分红行为的预测效果,旨在更准确地解读中国企业的分红动因。结果发现:(1)以渐进梯度回归树和随机森林为代表的集成学习方法在预测公司分红行为方面表现突出,显著优于多元线性回归等传统统计模型。(2)生命周期特征和公司税率特征对中国资本市场分红实践的预测效果较好,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问题相关特征次之,而融资需求特征和投资者情绪特征在企业分红行为的预测效果上相对较弱。(3)在各类分红动因变量中,留存收益资产比、公司税率特征、其他应收款资产比和上一期股利支付水平对分红水平的预测贡献较大。异质性分析显示,影响企业分红的主要因素在半强制分红政策、股息税改革和《现金分红指引》等股利政策颁布前后存在差异,在不同产权性质以及自由现金流状况的企业之间也有所不同,是否采取股利迎合策略和投资者现金股利情绪也会影响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本文为“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强投资者回报”的监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深入理解中国现代资本市场的分红实践和活跃资本市场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亚光   何瑛   金振   田马飞  
“用数赋智”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在供应链层面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且亟待探讨的问题。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层面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客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会显著提高企业客户稳定性;从影响机制看,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和“风险治理效应”增进客户稳定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资本密集型、数字化转型程度低、非国有企业和客户年龄较低的企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客户稳定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强化客户稳定性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数字经济赋能与企业客户治理的相关文献,对推动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忠   潘欣贤   谢卫红   邹玉坤   李淑荧  
数字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厘清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尤为重要。借助IPC分类号识别出2012—2021年智能制造上市公司数字化创新专利数据,从重组视角出发,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模型对专利摘要信息进行学习,进一步将数字化创新专利划分为设计重组和使用重组两类,以考察二者对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设计重组和使用重组能够显著促进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且使用重组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创新可以通过缩小企业纵向边界和扩大企业横向边界促进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处于技术快速变化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区域的智能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结论可为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提供启示,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小钢  刘叩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如何在更好地利用新兴科技的同时促进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的替代弹性不同,机器人使用将导致非常规任务就业增长,常规任务就业减少,产生就业极化效应,且这种极化效应在机器人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接着,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机器人进口匹配数据的经验证据证明了这一点,相比于常规任务劳动力,机器人显著促进了非常规任务劳动力就业;而且,机器人的就业极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出口贸易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机器人确实是通过常规任务岗位替代效应和非常规任务岗位创造效应导致了就业极化;相比于技能偏向,机器人更多体现的是工作任务偏向属性(RBTC)。本文深化了对机器人如何影响就业结构的理解,为制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高质量就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曾胜  杨旸  
“十四五”期间,厘清住房财富与家庭捐赠的关系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文章基于CFPS2018数据,实证检验住房财富对中国城镇家庭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住房财富增多会让有捐赠行为的城镇家庭更加慷慨。第二,住房财富的慷慨效应存在于一套房家庭和中低收入组家庭。第三,住房财富对城镇家庭的慷慨效应弱于家庭收入,但强于金融财富。结论表明,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捐赠的前提和基础,但住房财富会显著增强普通家庭的捐赠信心。文章建议,国家应继续秉持“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念,抑制住房投机行为和不合理住房消费,保障普通家庭的居住权益,持续激活个人捐赠活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玲  袁帆  刘小逸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给定要素市场价格,机器人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成本节约优势,会降低企业边际生产成本,提高创新边际收益,激励企业创新,并形成高技能劳动者和其他资本品与机器人之间的“人机协同”“资机协同”效应。实证部分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验证了工业机器人的创新激励价值,并从人机协同、资机协同、生产率异质性等角度为理论推论提供支持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