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2)
2023(6603)
2022(5266)
2021(4650)
2020(4144)
2019(8941)
2018(8879)
2017(17107)
2016(9318)
2015(10318)
2014(10216)
2013(10241)
2012(9246)
2011(7833)
2010(8337)
2009(8256)
2008(8577)
2007(8006)
2006(7229)
2005(7030)
作者
(25965)
(21688)
(21543)
(20338)
(14102)
(10223)
(9740)
(8250)
(8086)
(7990)
(7356)
(7333)
(7327)
(6867)
(6793)
(6525)
(6475)
(6407)
(6298)
(6219)
(5443)
(5391)
(5279)
(5127)
(5083)
(4935)
(4826)
(4704)
(4368)
(4208)
学科
(69143)
(66933)
企业(66933)
管理(49518)
(45774)
经济(45702)
业经(23950)
(20542)
(18350)
方法(18237)
(17507)
财务(17499)
财务管理(17488)
企业财务(16547)
技术(14402)
农业(14110)
(12123)
企业经济(11810)
(11721)
(11249)
数学(11017)
数学方法(10933)
经营(10764)
(10305)
理论(10104)
技术管理(9808)
(9677)
中国(9308)
体制(8749)
决策(8580)
机构
学院(139869)
大学(132522)
(61704)
管理(61261)
经济(60671)
理学(51669)
理学院(51307)
管理学(50901)
管理学院(50639)
研究(38382)
中国(34588)
(31432)
(27104)
(24383)
财经(24186)
(22841)
(21747)
科学(20328)
(18832)
商学(18753)
中心(18746)
(18632)
商学院(18600)
业大(17923)
农业(17742)
经济学(17448)
财经大学(17353)
北京(16857)
经济管理(16818)
研究所(16068)
基金
项目(82378)
科学(67403)
研究(64011)
基金(60950)
(50650)
国家(50048)
科学基金(46042)
社会(42651)
社会科(40492)
社会科学(40483)
(34092)
基金项目(31994)
自然(28769)
教育(28321)
自然科(28172)
自然科学(28166)
自然科学基金(27762)
(26617)
(26067)
编号(25751)
资助(24242)
(21102)
成果(19968)
创新(18582)
(18356)
(18131)
(17918)
重点(17706)
国家社会(17390)
课题(17177)
期刊
(77616)
经济(77616)
研究(42384)
(29869)
管理(29426)
中国(27962)
(22957)
科学(16214)
业经(15728)
农业(15575)
(15065)
金融(15065)
技术(15028)
学报(14329)
财经(12758)
大学(12192)
学学(11585)
教育(11353)
经济研究(11155)
(11113)
(10615)
财会(10383)
技术经济(10170)
问题(9753)
现代(8499)
会计(8390)
商业(7918)
世界(7806)
经济管理(7626)
(7465)
共检索到222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普清  姚先国  
本文认为,企业存在的基本原因是消费者或需求者之间的交易成本不为零。企业是一种节约需求者交易成本或应对该交易成本的经济机制。在真实世界中,异常高昂的需求者交易成本使企业更多地充当奥地利学派意义上的市场发现者,同时又是新古典意义上的生产者或Coase意义上的市场替代者。本文发展了一个整合此三种角色的统一企业理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建军  
国有企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淡马锡控股及其“淡联企业”是新加坡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淡马锡模式”。“淡马锡模式”是公共治理和公司治理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在法治体系、行政体系和社会大众对于淡马锡控股及其“淡联企业”的公共治理方面,也体现在淡马锡控股及其“淡联企业”的公司治理方面。“淡马锡模式”启示中国国资国企改革要注重公共治理和公司治理同步,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规划资本投向并维护股东权益,与国际规则相衔接,发挥好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作用。尽管有不少专业化的做法和经验可资借鉴,但是“淡马锡模式”也有其推广局限,其基于同质资本的运营风格与中国国有企业存在很大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安琪  刘冠坤  杨超  
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及环境统计数据,构建1998—200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出口对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较低;企业出口强度越高,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越低。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所属行业及企业所在地区差异均会对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污染密集型制造业行业中,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更为清洁;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东部地区企业出口对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在排除两控区环境规制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并且通过IV(2SLS)及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等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回归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出口企业一方面通过提高新产品产值——R&D;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了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此外,通过比较企业出口状态和出口强度的改变发现,出口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低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广延边际而非集约边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超   郭庆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熊彼特假说视角,利用2011~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非线性促进作用,且边际效应递减;市场竞争和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在某一市场竞争程度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达到峰值,超过这一阀值,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愿逐渐降低。异质性检验表明,若企业是国有企业或制造业企业,企业规模对数字化转型的推动效应具有稳定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规模与市场竞争的交互作用会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据此,本文提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霞  
为探讨企业绩效变化是否会影响社会责任履行强度,文章通过选取2012—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财务绩效、高管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存在滞后一期的正效应,绩效增长充实了企业的可支配现金流,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分企业来看,企业绩效的社会责任正效应在民营企业和成熟生命周期企业中更明显。高管与企业利益趋同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说明股权激励能促进高管更加注重长期发展,减少盈余管理概率。但这一调节效应仅在民营和成熟生命周期企业中存在,在国有企业和成长生命周期企业中不成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颖  
企业兼并有水平兼并或横向兼并、垂直兼并或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等三种基本形式。企业兼并作为企业扩张的重要方式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实施兼并有多种动机,但目的都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并得到更大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红波   戎殿新  
一、企业平均规模在继续缩小 按就业规模而论,意大利中小企业占99.86%,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屈一指,堪称中小企业王国。自70年代中小企业的特殊作用引起各界极大关注以来,企业的平均规模仍在缩小,这表明中小企业在继续保持着发展势头。1984—1991年,在制造业部门,除19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平均略有扩大(从4.43人增至4.63人)外,其他规模企业的平均雇员人数明显下降:20—99人的企业从39.24人降至37.82人,100—499人的企业从192.70人降至190.95人。即使是500人
[期刊] 改革  [作者] 冉光和  唐滔  
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视角阐释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社会就业的原理及机制,并采用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社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社会就业。相较于国有单位及企业就业,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就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第三产业就业增加,但会抑制第一产业及部分第二产业的就业,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优化社会就业结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新基建的投入以提升社会整体就业水平,拓展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个体及私营就业,科学协调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缓解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压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江  徐梓峰  叶林  
在区分企业创新参与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授权专利的微观匹配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估计了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两类竞争因素对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产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口企业和沿海企业中效果更明显,即大企业和一定程度的垄断可能更有利于创新的两个熊彼特假说在中国工业企业中均成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正常市场竞争产生的企业规模扩张和行业市场结构适度集中,不仅可以让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创新竞赛以提高研发成功概率,还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冲破技术封锁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创新参与和创新产出的双重提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长庚  高连水  罗志  
契约经济学主要强调企业的交易性和契约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物质资本应享有权威、剩余索取权或剩余控制权从而天然地独占剩余的结论,这种结论必然带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马克思通过分工对企业生产性的描述意在揭露资本独占剩余的剥削本质,但他关于单一劳动联合体独占剩余的设想由于超越目前生产力发展阶段而必然导致平均主义的盛行。两极分化和平均主义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两种表现。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在首肯企业生产性的同时整合进交易性和契约性,是企业性质的演进方向。联合产权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微观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形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钟正生  
2022年以来,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疫情冲击、地产下坠、俄乌冲突、美联储激进加息等多重因素影响交织叠加。前5个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一波三折”,背后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缺乏抓手。在二季度中国经济“努力实现正增长”的情况下,实现全年5.5%的经济增速目标面临极大挑战,货币政策需要在稳定下半年货币信用环境、支持经济增长动能的恢复上发挥更大作用。本文重点探讨2022年下半年货币政策“稳信用”的着眼点。
关键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赫  
本文所指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10国,南亚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4国,它们作为我国政府始终重视的境外投资区域在“走出去”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内企业在该地区投资的现实状况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细致剖析境外投资的国别地域特征、投资主体的投资决策模式、境外企业的微观运行机理和制度障碍,对企业和政府都具有重大的决策参考意义。本文作者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对东南亚、南亚投资较多的五个典型地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5省(市)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采集点,综合运用问卷、实地考察和座谈三种形式,对...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康莉莹  马宇红  
本文从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立法角度出发,通过与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审视我国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立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健全、完善立法是关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强  何自力  
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市场关系呈现出替代、互补及互嵌等多种特征,使得单一的“替代”说或“互补”论均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从交易费用角度将交易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并指出企业和市场谁更有利于交易费用的节约,主要取决于交易品的特征以及交易本身的具体职能。企业其实是一种通过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间相互交易以实现生产功能的特殊履约机制。这样就不难理解,只有部分交易可以通过企业与市场间的相互替代来提高效率,而更多的交易则须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或改进市场制度本身来提高其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志伟  李蕊含  
企业的生存和淘汰直接反映了市场优胜劣汰选择功能的发挥效果。文章通过对中国污染企业生存状态进行考察发现,高污染企业反而能够获得相对更长的生存时间。一系列内生性处理、持续性观测和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均验证了企业"污而不倒"现象的存在。研究还发现,污染企业的生存之道更多还是依靠政府补贴的直接作用,与市场选择功能相适应的"波特假说"在样本期间内始终未能出现。同时,具有较高资本产出弹性的重工业企业的"补贴依赖症"相对更为明显。"污而不倒"现象有悖于市场选择功能的基本逻辑,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因此,文章的研究有利于反思"污而不倒"现象背后的政府行为。文章认为,在加大环境规制力度的同时要慎用政府补贴政策,做到不同政策相互协调、相向而行才能倒逼企业提升效率,进而实现绿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