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5)
2023(7188)
2022(5692)
2021(5054)
2020(4308)
2019(9590)
2018(9403)
2017(18106)
2016(9584)
2015(10690)
2014(10516)
2013(10508)
2012(9371)
2011(8005)
2010(8416)
2009(8198)
2008(8664)
2007(7850)
2006(6980)
2005(6647)
作者
(26763)
(22495)
(22385)
(20930)
(14573)
(10604)
(10026)
(8656)
(8408)
(8163)
(7605)
(7546)
(7444)
(6969)
(6954)
(6725)
(6694)
(6465)
(6444)
(6316)
(5505)
(5505)
(5476)
(5242)
(5111)
(5013)
(4938)
(4886)
(4476)
(4331)
学科
(70165)
(68371)
企业(68371)
管理(50261)
(49791)
经济(49722)
业经(24731)
方法(21108)
(20690)
(17907)
(17844)
财务(17833)
财务管理(17828)
企业财务(16908)
技术(14966)
农业(13992)
数学(13080)
数学方法(12983)
理论(12632)
(12350)
企业经济(12216)
(11546)
经营(11092)
(10908)
(10527)
技术管理(10252)
(9409)
中国(9303)
决策(8917)
体制(8511)
机构
学院(150425)
大学(143072)
(67372)
经济(66326)
管理(65836)
理学(56661)
理学院(56253)
管理学(55738)
管理学院(55478)
研究(40499)
中国(34415)
(32816)
(28885)
财经(26038)
(23555)
(23324)
(22642)
科学(21764)
商学(20428)
商学院(20264)
经济学(19955)
(19277)
业大(18964)
财经大学(18943)
(18249)
中心(18168)
经济管理(18072)
经济学院(18019)
北京(17804)
农业(17723)
基金
项目(91632)
科学(75313)
研究(70968)
基金(68070)
(56844)
国家(56215)
科学基金(51524)
社会(47659)
社会科(45226)
社会科学(45216)
(37399)
基金项目(36016)
自然(32011)
教育(31876)
自然科(31339)
自然科学(31333)
自然科学基金(30875)
(29032)
编号(28451)
(27924)
资助(26618)
(23523)
成果(21710)
创新(20842)
(20467)
(20113)
重点(19958)
(19802)
国家社会(19660)
课题(18891)
期刊
(80682)
经济(80682)
研究(43517)
(30637)
管理(30629)
中国(26398)
(22329)
科学(17808)
技术(15857)
业经(15730)
农业(15545)
学报(15424)
财经(14011)
大学(13163)
学学(12775)
(12425)
金融(12425)
教育(12249)
(12223)
经济研究(12182)
技术经济(10769)
(10763)
财会(10358)
问题(10164)
现代(8950)
商业(8610)
会计(8277)
世界(8255)
经济管理(7710)
(7527)
共检索到223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郁义鸿  
企业的性质首先决定于其生产活动 ,这是科斯理论所忽视的。协作生产带来的企业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是企业存在的充分条件。企业能力体系的差异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 ,企业战略与企业能力体系的演化决定了企业的边界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光进,叶焕庭  
对企业理论研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从经济学角度 ,另一种方法是从管理学角度 ,缺乏将二者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 ,基于知识概念 ,将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和融合 ,建立了3×3企业能力体系矩阵 ,深刻全面地解释了企业核心能力是由治理、管理和技术等三种基础性能力有机结合而成的企业本质 ,并提出中国加入WTO后 ,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涛  
本文在对现有企业性质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的全部资源表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企业的运营效率则来自于两者的有机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企业中作用与地位的提高,企业性质是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产权以及人力资本产权与非人力资本产权的交易契约。只有从产权视角出发,强调人力资本及其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创新企业治理结构,才能对企业的性质作出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彬  朱祖平  
首先分析了企业知识理论产生的渊源,然后在对企业知识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企业知识理论对企业本质进行重新阐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涛  刘东昌  
顾客价值的具体体现对营销和企业价格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人根据价值工程思想、HM理论和方法-目的链理论尝试对顾客价值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以期对价格决策有益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志权  
文章通过介绍战略柔性的内涵及类型,阐述了资源柔性、能力柔性和文化柔性的构成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三者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以及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路径,研究结论对帮助我国企业如何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积极调整企业战略、扩大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金铮  
外国在华资本与中国民族企业的关系,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核心问题之一。美国著名企业史学者高家龙的经典著作《中国的大企业:烟草工业中的中外竞争》,深入研究了这一问题。该书从英美烟公司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这一对相互竞争的中外企业入手,对帝国主义侵略与外国在华企业的关系、经济民族主义与中国民族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等重要理论问题,均提出了独到见解。即:帝国主义侵略、经济民族主义这一对概念比较符合外国在华企业和中国民族企业的行为,对各自的发展和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每一对关系之中,无法用某一个或几个概念概括其本质特征。这一研究结论,基本回应了学术界关于中外企业的"压迫"论与"平等"论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捷  靖继鹏  
信息生态观是针对信息社会信息泛滥和无序而提出的一种新观点,构成要素为人、信息和信息环境,主要理念包括系统观、平衡观、互动观、人本观和循环观。企业本身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创新活动应遵循信息生态系统运行规律。本文对企业创新机理进行了分析,继而运用信息生态观的主要观点对其进行了阐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立  曲晓飞  
文章在对创新型企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基础上,提出了以"发现—创造"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的理论范式,其相关研究结论对于创新型企业研究的深化是有益的补充。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张延彪  
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数字化转型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综合驱动。本文按照由宏观经济背景到微观企业背景逐渐聚焦的逻辑,对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数字化转型背景进行分析后认为:企业需要以财务数字化转型突破“鲍莫尔成本病”的发展瓶颈;财务需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数据要素实现数据驱动;技术升级为财务数字化转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财务还需要通过明确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支撑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实现;在业财融合的管理需求下,需要通过财务数字化转型实现财务职能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俊  
在我国政府取消了外资进入零售业的股权限制后,部分外资企业已出现"独资化"倾向。对已设立的合资店,开始逐步收购中方股权将其改造成独资企业,而新设立的连锁门店,大多选择独资方式。外商不断提升独资经营比重,对我国零售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切实保护我国中小零售商的利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群慧  
关于企业家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 ,似乎较少有人质疑。然而 ,什么是企业家 ,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 ,企业家与一般意义的管理者有何区别 ,这些问题迄今还没有从理论上得到统一的阐释。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角度阐释企业家的角色 ,以期从理论上澄清人们关于企业家角色的若干认识 ,从而为我国现阶段企业家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煊  
企业价值网络是核心能力和异质资源的强化平台、调整平台和保护平台。通过达到以认同为基础的信任,减少网络的交易成本,这是价值网络提高客户价值让渡效率的重要原因。在组织学习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过程中,价值网络具备良好的沟通结构,能够从战略高度对整个网络的知识分配加以规划、管理,提高了学习效率。价值网络竞争优势源于其内生的知识管理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利平  戴文静  
本文利用2008—2018年的地市级高铁站点数据匹配上市公司研发数据,从地理同群效应的视角,研究高铁枢纽性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高铁枢纽性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抑制效应为主,且存在一定的效应动态性。第二,通过促进创新要素流动,高铁枢纽性增强了创新的地理同群效应,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抑制作用。第三,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更易受到高铁完善与同群效应导致的竞争压力减小的抑制效应的影响。第四,高铁枢纽性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差异。在中部地区、非省会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负向效应更显著,而在高创新城市则以促进作用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