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5)
- 2023(8231)
- 2022(6688)
- 2021(6034)
- 2020(5208)
- 2019(11155)
- 2018(11028)
- 2017(21193)
- 2016(11048)
- 2015(12098)
- 2014(11294)
- 2013(11382)
- 2012(10098)
- 2011(8675)
- 2010(8937)
- 2009(8617)
- 2008(8887)
- 2007(8236)
- 2006(7243)
- 2005(6718)
- 学科
- 业(74199)
- 企(71767)
- 企业(71767)
- 管理(55015)
- 济(50736)
- 经济(50676)
- 业经(25419)
- 财(20887)
- 方法(19943)
- 技术(18772)
- 农(18706)
- 务(17753)
- 财务(17750)
- 财务管理(17742)
- 企业财务(16788)
- 农业(14259)
- 技术管理(13315)
- 策(12774)
- 数学(12316)
- 数学方法(12249)
- 划(12150)
- 企业经济(12076)
- 制(12056)
- 理论(11565)
- 中国(11553)
- 经营(11358)
- 和(10946)
- 体(9938)
- 决策(9076)
- 体制(9022)
- 机构
- 学院(158930)
- 大学(150883)
- 济(71030)
- 管理(70925)
- 经济(69921)
- 理学(60555)
- 理学院(60080)
- 管理学(59594)
- 管理学院(59280)
- 研究(44165)
- 中国(38133)
- 财(33953)
- 京(30573)
- 财经(26361)
- 江(25652)
- 农(23902)
- 经(23841)
- 科学(23521)
- 商学(21639)
- 商学院(21457)
- 所(20835)
- 中心(20562)
- 经济学(20332)
- 业大(20147)
- 州(20014)
- 经济管理(19263)
- 财经大学(19086)
- 北京(18865)
- 农业(18585)
- 经济学院(18280)
- 基金
- 项目(98905)
- 科学(81347)
- 研究(76904)
- 基金(72776)
- 家(60968)
- 国家(60321)
- 科学基金(55334)
- 社会(51801)
- 社会科(49233)
- 社会科学(49223)
- 省(41339)
- 基金项目(38781)
- 自然(34157)
- 教育(33621)
- 自然科(33490)
- 自然科学(33483)
- 自然科学基金(33017)
- 划(31896)
- 编号(30167)
- 业(29778)
- 创(28753)
- 资助(27583)
- 创新(25560)
- 成果(22737)
- 发(22113)
- 制(22001)
- 部(21491)
- 重点(21393)
- 国家社会(21334)
- 课题(20232)
共检索到245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建利
中国企业员工的平均流动率达到15.9%,在全球处于高位,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企业实施的留住人才的方式主要基于两种思路,一是"设限",二是"利诱",但这些方式所能抑制的员工流失面比较狭窄,所起作用有限。文章详细分析了员工离职的多种原因,提出管理者要从新的角度创造新的留人措施,才能达到更好的留人效果。针对寻求成长机遇、冲动离职以及一些被动离职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弱化人才信号、构建员工内部流动市场、深度介入员工职业发展等新型留住人才的方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济生
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人才是放对位置的人。因此要先搞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再讨论如何把这样的人留住。企业留人的议题早已不新鲜,然而至今仍不断地被人们提起,一议再议。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笔者感到在众多的企业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新科
管理活动是人的活动,管理关系是人的关系,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对人的管理。合适的策略是留人的关键所在,许多成功企业留人的策略都相当有特色,但并不是选用其中一个策略就能起到完全的效果,具体看企业的状况,应该因时因地组合选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鹏 梁琳 齐荻
工业机器人作为数字技术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传统劳动力的重要替代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创造性破坏的环境,其能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探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有效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既可通过提升高素质人才需求、改善劳动力结构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又可通过提升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劳动力成本较高、劳动密集型、财务风险较高、国有企业以及外部市场竞争度较高的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其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拓展了工业机器人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范畴,对推动企业劳动力要素转变、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及助力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姜永英
国有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施审计监督是审计的职责之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下,企业审计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柏轩 严良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在于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及通过企业技术创新 ,促进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途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方式 企业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晓燕
本文在总结烟草商业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产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并对审计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烟草商业企业 审计方式 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丹阳
求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探索包括私募股权融资、"转贷"民间借贷、商业信用等一系列融资方式的创新,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尚慧
影响林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人才、资源、投资和资源利用效率等,其中人才是关键。应采取以下措施:创新林业企业人才开发方式,开展针对性培训,不断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能,拓宽人才招聘渠道,优化队伍结构,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实现科学配置。努力提升林业企业人才队伍整体效能,推动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关键词:
人才开发 林业企业 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小华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它的企业规模小,信用不够,二是它的贷款额相对少,因而融资成本高。为此,人们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种中小企业的"集合融资"模式。"集合融资"是指:若干家中小企业,通过股权或协议建立集团或联盟,通过合力来增进信用,降低融资成本,相互帮助以共同获取社会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中小企业集合融资的方式主要是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债券是约定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就是若干中小企业以集体的名义向社会发行的债券。它可以解决单个企业由于规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琦林 谢绪超 王下春
近两年,湖北省襄樊市财政部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不断加强和规范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帮助企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工业经济实现了"弯道超越"。2009年,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楠
采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建立政府直接资助、税收优惠、政府购买三种不同资助方式的期权价值模型,按照项目价值与成果转化金额之间的关系,并利用CRYSTAL BALL软件进行蒙特卡洛数值模拟,分别讨论比较不同政府资助方式的期权价值,最后为政府资助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
政府资助 资助方式 技术创新 实物期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凤武
企业技术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技术创新不只在于本身价值的多少,更在于这种创新的扩散。技术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创新成果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扩散效果。因此,技术创新扩散对增强创新效果、加速科技进步有着重大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展鹏儒
江苏省苏州市第一百货商店,现有职工800余名,在营业大楼拆建开业后一年时间里,实现2.7亿元销售额和2200万元税利,一举跻身于全国“百强”行列。该店在时间短、资金少、新手多的情况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全方位的树立新型商业企业形象,发展现代商业,从如下六方面开展了工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新蓉
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基本上是无偿的,主要由政府权利部门直接分配并监管。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使用效率低,分配过程不透明和监管不力等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善监管的层面上,而需要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制度安排。本文提出将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资金资本化的观点,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 科技资金 监管 资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